資源簡介 (共18張PPT)二氧化碳課題3 第1課時1.通過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3.了解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重點難點情景素材1人和其他動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氣體?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的又是什么氣體?若沒有這種氣體,自然界的生命活動還能進行下去嗎?情景素材2二氧化碳是我們研究物質時的一種純凈物,在空氣中,氧氣自帶光環,而含量只有0.03%的二氧化碳也不可或缺。那么你對二氧化碳有什么認識呢?請你來說說你了解到的有關二氧化碳的信息。實驗裝置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將二氧化碳慢慢倒入(傾倒時用玻璃片進行遮擋,防止將CO2直接倒在上層使上層蠟燭先熄滅)燒杯中,觀察現象兩支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化學性質: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物理性質: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實驗裝置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向一個收集滿CO2氣體的質地較軟的塑料瓶中加入約 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觀察現象塑料瓶變癟物理性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物質 顏色 狀態 氣味 密度 溶解性二氧化碳歸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無色氣態無味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實驗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實驗步驟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 實驗圖示實驗現象 紙花不變色 紙花不變色 紙花由紫變紅 紙花由紅變紫實驗分析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O2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H2CO3,H2CO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H2CO3不穩定,受熱后易分解實驗結論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 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碳酸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CO2和H2O(H2CO3 CO2↑ + H2O)。 Ⅰ噴水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Ⅲ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Ⅳ將Ⅳ步實驗后的紙花烘干特別提醒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物質不是CO2,而是CO2和H2O反應生成的H2CO3。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實驗裝置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向一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了難溶于水的物質,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的反應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 CaCO3↓+H2O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結合課本P138相關內容,請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寫出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質 用途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氣大干冰升華吸收大量熱量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與水反應能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用于滅火作制冷劑作氣體肥料作化工產品的原料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1.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2.溫室效應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CFCl3)自然界產生CO2的來源主要途徑:近幾年大氣中CO2含量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自然界消耗CO2的來源主要途徑:人和動植物的呼吸化石能源消耗急劇增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自然界中的碳循環控制CO2含量的方式:低碳出行、大力植樹空氣中CO2含量越少越好?不是,因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CO2https://energy./2023/09/04/ARTIB3qQR9O84yLtEOQEWcN6230904.shtml二氧化碳捕集視頻(復制連接到網頁觀看視頻)低碳行動與可持續發展為實現“碳中和”,農業生產方面也出了一份力,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用二氧化碳作農業生產中的氣體肥料B.冬季增大蔬菜大棚中的CO2含量,有利于保溫C.積極植樹造林,促進達成“碳中和”D.農業上提倡焚燒秸稈,變廢為寶,為田增肥學以致用D1.如圖所示有關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只能證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是( )2.世博“零碳館”是中國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A.CO B.CO2 C.CH4 D.CDB3.為了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氣”的性質,按如圖所示將干燥二氧化碳緩慢地通過上下兩根玻璃管,一段時間后藍色石蕊試紙能變紅且最先變紅的是( )A.Ⅱ B.Ⅱ和Ⅳ C.Ⅳ D.Ⅲ和ⅣCCO 化學性質無色、無臭的氣體,密度大于空 氣,能溶于水,“干冰”升華吸熱物理性質①不燃燒、不支持燃燒②與水反應③與澄清石灰水反應④能參與光合作用用途對環境影響低碳行動①制汽水②滅火③人工降雨④氣體肥料1.教材習題: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2.作業本作業:完成對應練習。3.實踐性作業:通過查閱資料,設計一張低碳行動方案的指南。(共16張PPT)一氧化碳課題3 第2課時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質。2.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3.以一氧化碳為例,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4.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比較與區分。重點難點思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屬于碳的氧化物,分析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情景素材1思考:一氧化碳為什么會使人中毒?情景素材2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 中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與氧氣結合,造成體內缺氧,危及生命。知識搶答:生活中,你了解CO的哪些信息?情景素材3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顏色 狀態 氣味 溶解性 密度無色 氣體 無味 難溶于水 比空氣略小(1.2504 g/L)化學性質1——毒性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2CO + O2 2CO2點燃化學性質2——可燃性用途:氣體燃料CO具有還原性:CuO + CO Cu + CO2用途:冶金工業(如煉鐵)化學性質3——還原性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實驗前先檢查CO的純度 先通入一會兒CO(同時點燃尾氣處理的酒精燈)然后對裝有CuO的位置加熱 反應結束后,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卻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 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點燃尾氣時,產生藍色火焰CuO失去氧變成Cu,具有氧化性;CO得到氧變成CO2,具有還原性拓展CO2 CO顏色 無色 無色氣味 無味 無味密度 比空氣大 比空氣略小溶解性 能溶于水 難溶于水可燃性 不能燃燒 能燃燒毒性 無毒 有毒還原性 無還原性 有還原性能否供給呼吸 不能 不能能否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能 不能能否與水反應 能 不能能否與碳反應 能 不能CO和CO2的性質比較1.伸入燃著的木條現象:CO集氣瓶中氣體被點燃,有藍色火焰;CO2集氣瓶中木條熄滅。2.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現象:CO集氣瓶中無現象;CO2集氣瓶中紫色石蕊溶液變紅。3.加入澄清石灰水現象:CO集氣瓶中無現象;CO2集氣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將兩個集氣瓶倒扣在裝水的水槽中現象:CO集氣瓶中無現象;CO2集氣瓶內液面上升。5.將氣體壓出,通入灼熱的CuO 現象:通入CO的黑色固體變紅;通入CO2的無現象。現有兩個分別裝CO和CO2的集氣瓶,如何鑒別?鑒別下列不能用于鑒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聞氣味B.通過灼熱的氧化銅C.通過紫色石蕊試液D.通過澄清石灰水A【學以致用】1.家中使用燃氣熱水器時,有氣體中毒的風險,該氣體可能是( )A.氧氣 B.氮氣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C2.下列關于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不同點比較錯誤的是( )A. 結構: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比一個一氧化碳分子多一個氧原子B. 性質: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難溶于水,但能燃燒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滅火等;CO可作燃料,可用人工增雨D. 危害:CO2過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加??;CO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C3.CO中混有少量CO2,要得到純凈的CO,可采用的方法 ( )A.將該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CuOB.將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將該混合氣體點燃D.傾倒該混合氣體B一氧化碳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無色、無臭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可燃性—作燃料還原性—冶金工業毒性1.教材習題: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2.作業本作業:完成對應練習。3.實踐性作業:通過翻閱課本、查閱圖書、上網搜索等方式獲取有關一氧化碳的資料信息,從第一人稱角度寫一篇《一氧化碳的自我介紹》,并與同學交流、共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3 第1課時 二氧化碳.pptx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3 第2課時 一 氧化碳.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