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1. 通過觀察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認識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2. 初步認識蠟燭及蠟燭燃燒情況,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能力,并能明確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結論;3. 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認識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并培養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重點難點對于蠟燭燃燒現象你有沒有更多的思考呢?比如說蠟燭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燒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燒,它還具有哪些性質?合作探究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觀察實驗和實驗現象描述】點燃前燃著時熄滅后合作探究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描述 分析與結論點燃前 (1)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形狀; __________色; __________態; _________形狀。 (2)用小刀切下一塊蠟燭,將它投入水中; 蠟燭容易切開,_____ (“浮” 或“沉”)于水;在水中 。(“溶解”或“不溶解”) 硬度:_____;密度:___于水溶解性:_____溶于水。白固圓柱浮不溶解小小難合作探究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描述 分析與結論 燃著時 (3)點燃蠟燭,觀察蠟燭火焰; 火焰分為___層,______最明亮,______最暗。蠟燭燃燒時分為____層。三外焰焰心三合作探究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描述 分析與結論燃著時 (4)取一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有______生成。 蠟燭燃燒生成了_______。(5)將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蠟燭燃燒生成了___________。水霧水變渾濁二氧化碳想一想實驗結論(1)蠟燭燃燒的產物是 ,試寫出文字表達式:說明蠟燭具有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水和二氧化碳(2)注意:描述實驗現象一般不說物質的名稱。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這個描述屬 實驗現象” 還是“ 實驗結論 ” ? 。蠟燭 +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點燃可燃性實驗結論想一想實驗反思:實驗證明燃燒產物中有水的常見方法是:在火焰上方罩一個于燒懷,若有水珠出現,則有水。證明產物中有二氧化碳氣體的常見方法是: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懷,若變渾濁則有二氧化碳。合作探究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描述 分析與結論 熄滅后 (6)熄滅蠟燭 有_______產生 蠟燭燃燒時先熔化為液態,再汽化,而后燃燒。蠟燭熄滅時,石蠟蒸氣遇冷轉變為固體小顆粒,生成白煙。(7)用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 白煙_______白煙具有_______性白煙燃燒可燃學習化學的特點:1.關注物質的性質;2.關注物質的變化;3.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以及對結果的解釋和討論。歸納總結實驗報告的書寫1.在“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中,以下不屬于實驗過程所記錄的實驗現象的是( )A.火焰分為三層,外焰最明亮B.熄滅后有白煙產生C.罩在火焰上的燒杯內壁出現水霧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2.在“對蠟燭及其燃燒探究實驗”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燃燒過程中蠟燭熔化B.產物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C.產物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白煙C3. 在蠟燭的燃燒實驗中,觀察到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水珠,迅速向燒杯內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后變渾濁,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蠟燭中只含有水不含有二氧化碳B.蠟燭中含有水C.蠟燭中含有二氧化碳D.蠟燭燃燒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D4. 幾位同學對蠟燭燃燒火焰的焰心進行了以下探究,請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驟: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細短玻璃管,發現玻璃管中無明顯現象(如圖中B所示),在玻璃管的上口點燃,上口產生火焰。這說明焰心物質的性質是 。能燃燒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燃燒時點燃前1.關注物質的性質2.關注物質的變化熄滅后3.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以及對結果的討論和解釋化學學習的特點1.教材習題:完成教材上的課后習題。2.作業本作業:完成對應練習。3.實踐性作業:2023年9月21日,在“天宮課堂”中神舟十六號航天員在太空點燃蠟燭,請你描述一下觀察到的現象,并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其原因,將你的答案與同學們分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