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3 最佳視角 米勒定理【講】【典例1】.(江蘇省南通市2023年高三下學期階段聯合調研)如圖,摩天輪的半徑為,它的最低點距地面的高度忽略不計.地上有一長度為的景觀帶,它與摩天輪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且.點從最低點處逆時針轉動到最高點處,記.(1)當時,求點距地面的高度;(2)試確定的值,使得取得最大值.【典例2】.(2023·安徽池州·模擬預測)年米勒向諾德爾教授提出的有趣問題:在地球表面的什么部位,一根垂直的懸桿看上去最長即可見角最大后人將其稱為“米勒問題”,是載入數學史上的第一個極值問題我們把地球表面抽象為平面,懸桿抽象為線段或直線上兩點,,則上述問題可以轉化為如下的數學模型:如圖,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直線有兩點,位于平面的同側,求平面上一點,使得最大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設,兩點的坐標分別為,,設點的坐標為,當最大時,( )A. B. C. D.【典例3】德國數學家米勒曾提出過如下的“最大視角定理”(也稱“米勒定理”):若點是的邊上的兩個定點,C是邊上的一個動點,當且僅當的外接圓與邊相切于點C時,最大.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點,,點F是y軸負半軸的一個動點,當最大時,的外接圓的方程是( ).A. B.C. D.上面三道考題,都與視角的最大值有關.用通俗的語言表述如下:如圖,樹頂離地面,樹上另一點離地面,在離地面的處看此樹,離此樹多遠時視角最大?這就是幾何史上著名的米勒問題.米勒(Johannes Miller),德國數學家.1471年,他向諾德爾教授提出了以下有趣問題:在地球表面的什么位置,一根垂直的懸桿呈現最長(即可見角最大)?在他的誕生地法蘭克王國哥尼斯堡,這個問題被稱為雷奇奧莫塔努斯極大值問題,此問題作為載入世界數學史的100個著名極值問題之一,非常引人注目.米勒問題的數學模型如下.如圖1,設是銳角的一邊上的兩點,試在邊上找一點,使最大.其結論是:點為過兩點且與射線相切的圓的切點.事實上,如圖2,在射線上除點外,取點,連接,其中交圓于點,連接,易知.由圓冪定理得,則.圖1 圖2【精細化解析 典例1】第一步:利用題中所給條件結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解;(1)由題意得,從而當時,.即點距地面的高度為.第二步:建立直角坐標系,利用米勒定理列式求解即可.(2)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由米勒定理知,過兩點作與圓外切的圓,切點即為滿足條件的點,此時設,則,即,解得,此時.[精細化解析 典例2]第一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得正切值;由題意可知是銳角,且,而,第二步:由正切的和差角公式和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所以,而 ,當且僅當 ,即時取等號,因為是銳角,所以當時,最大,此時最大.故選:【精細化解析 典例3】第一步:由米勒定理知的外接圓與軸負半軸相切求解;由米勒定理知當最大時,的外接圓與軸負半軸相切,此時圓心位于第四象限,第二步:由點和的坐標得出半徑和圓心橫坐標,由圓上點到圓心的距離為半徑列出方程,得出,即可寫出圓的方程.因為點,,所以圓心在直線上,又圓與軸負半軸相切,所以圓的半徑為3,設圓心為,,則,解得,又,所以所以的外接圓的方程是,故選:A.類型1 在非直角坐標系中求最佳(視角最大)位置例1 “第七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在鄭州美術館展出.已知某油畫作品高、寬,畫的底部離地(如圖).有一名身高為的游客從正面觀賞它(該游客頭頂到眼睛的距離為),設該游客與墻的距離為,視角為.為使觀賞視角最大,應為______.思路 本題可以采用代數法和幾何法求解.解析 方法一 設,則,所以,當且僅當,即時取等號.所以當該游客與墻的距離為時,觀賞視角最大.方法二 由題意知.由米勒定理可知當時,最大,即,解得或(舍去).升華 “視角最大”(定長線段的兩端點與定直線上的動點連線所成的角最大)問題有兩種處理方法.代數法:借助正切函數,轉化為求分式函數的最大值;幾何法:借助切割線定理,確定過定長線段的端點且與定直線相切的圓的切點.【類題1-1】1.某興趣小組測量電視塔AE的高度H(單位m),如示意圖,垂直放置的標桿BC高度h=4m,仰角∠ABE=α,∠ADE=β (1)該小組已經測得一組α、β的值,tanα=1.24,tanβ=1.20,,請據此算出H的值(2)該小組分析若干測得的數據后,發現適當調整標桿到電視塔的距離d(單位m),使α與β之差較大,可以提高測量精確度,若電視塔實際高度為125m,問d為多少時,α-β最大【類題1-2】2.如圖,一樓房高為米,某廣告公司在樓頂安裝一塊寬為米的廣告牌,為拉桿,廣告牌的傾角為,安裝過程中,一身高為米的監理人員站在樓前觀察該廣傳牌的安裝效果:為保證安全,該監理人員不得站在廣告牌的正下方:設米,該監理人員觀察廣告牌的視角.(1)試將表示為的函數;(2)求點的位置,使取得最大值.【類題1-3 】3.1471年德國數學家米勒向諾德爾教授提出一個問題:在地球表面的什么部位,一根垂直的懸桿呈現最長(即視角最大,視角是指由物體兩端射出的兩條光線在眼球內交叉而成的角),這個問題被稱為米勒問題,諾德爾教授給出解答,以懸桿的延長線和水平地面的交點為圓心,懸桿兩端點到地面的距離的積的算術平方根為半徑在地面上作圓,則圓上的點對懸桿視角最大.米勒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某人觀察一座山上的鐵塔,塔高,山高,此人站在對塔“最大視角”(忽略人身高)的水平地面位置觀察此塔,則此時“最大視角”的正弦值為( )A. B.C. D.類型2 在直角坐標系中或通過建立直角坐標系求最佳(視角最大)位置例2 在中,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滿足,則的最大值為______.解析 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設.由得,解得,所以點在直線上.由米勒定理可知,當且僅當過點的圓與直線相切時,角最大,此時最大.如圖,設直線與軸的交點為,則由切割線定理知,,故,,即所求最大值為.升華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通過坐標法求解米勒問題,充分體現了數形結合思想.【類題1-1】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給定兩點,,點在軸的正半軸上移動,當取最大值時,點的橫坐標為( )A. B. C. D.【類題1-2】5.如圖,是兩個新建小區,到公路的垂直距離分別為,且,中國移動決定在線段兩點之間找一個點P建立一個信號塔(P不與重合),當P對兩地的張角越大時,信號的輻射范圍越大.①當為直角時, ;②當 ,信號的輻射范圍最大.【類題1-3 】6.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在軸正半軸上,點在軸上,其橫坐標為,且是首項為1、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記,.(1)若,求點的坐標;(2)若點的坐標為,求的最大值及相應的值.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1)124m.(2)55m.【詳解】(1)由及AB+BD=AD,得,解得H==124.因此,算出的電視塔的高度H是124m.(2)由題設知d=AB,得tanα=.由AB=AD-BD=,得tanβ=,所以tan(α-β)=,當且僅當d=,即d==55時,上式取等號.所以當d=55時,tan(α-β)最大.因為0<β<α<,則0<α-β<,所以當d=55時,α-β最大.故所求的d是55m.2.(1);(2)當米時,取得最大值.【分析】(1)作,垂足為;作,垂足為,交于;作,垂足為;在和分別用表示出和,根據,利用兩角和差正切公式可求得結果;(2)根據(1)的結論,設,可得,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時,取最大值,又在上單調遞增,可知時,最大,從而可得到結果.【詳解】(1)作,垂足為;作,垂足為,交于;作,垂足為,如下圖所示:在中,在中,監理人員必須在的右側 綜上所述:(2)由(1)可得:令,則(當且僅當,即時取等號)當,即時,取最大值又且在上單調遞增 最大時,最大當米時,取得最大值【點睛】本題考查函數模型的實際應用問題,涉及到兩角和差正切公式的應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函數的最值問題;關鍵是能夠建立起準確的函數模型,在求解最值時,將函數化為符合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易錯點是忽略了函數模型中定義域的要求.3.B【分析】設此時視角為,塔底離地面高度為,塔頂離地面高度為,根據題意,,然后利用兩角差的正切值公式求得,進而利用同角三角函數關系求得“最大視角”的正弦值.【詳解】由米勒問題的解答可知,此人應站在離塔水平距離為處觀察,設此時視角為,塔底離地面高度為,塔頂離地面高度為,則,則,故.故選:B4.C【分析】由平面幾何知識可知,當過、兩點的圓與軸相切時,切點即為所求點,再由切割線定理可求得點的橫坐標.【詳解】當過、兩點的圓與軸相切時,切點即為所求點.易得過、兩點的直線方程為,其與軸交點為,易得,,由切割線定理得,所以,進而可得,點的橫坐標為3.故選:C.【點睛】關鍵點點睛:本題的關鍵點是確定點的位置.5. 1或2##2或1 ##【分析】(1)設,,當時,,代入式子求解即可;(2)當時,,通過換元,將式子變形,對正切函數求最值即可得到答案.【詳解】設,,①當時,,解得或2,所以此時或;②當時,,由題意,張角要達到最大,,令取負數時,對應的是鈍角,時,,當且僅當時取等,由正切函數單調性可知,此時張角為達到最大.即.故答案為:1或2;6.(1)點的坐標為或(2)當時,最大,其最大值為【分析】(1)設,根據題意可知,根據可知.進而由正切的差角公式表示出.即可解關于的方程,求得點的坐標.(2)表示出點的坐標及,即可表示出.結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的最大值.進而由正切函數的單調性求得的最大值及相應的值.【詳解】(1)設,根據題意,由,知而所以,解得或故點的坐標為或(2)由題意,點的坐標為,.因為,所以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易知,在上為增函數因此,當時,最大,其最大值為【點睛】本題考查了等比數列通項公式的應用,正切函數差角公式的用法及基本不等式的綜合應用,屬于中檔題.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