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6張PPT)一、氮氣與氮的固定1、氮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第二節(jié) 氮及其化合物動植物體內的蛋白質中,土壤、海洋里的硝酸鹽和銨鹽中。氮元素游離態(tài)化合態(tài)以氮氣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氧氣21%其他成分1%氮氣78%2、物理性質:顏色 氣味 狀態(tài) 密度 熔點 沸點 溶解度無色 無味 氣態(tài) 1.25 g·L-1 -210 ℃ -196 ℃ 難溶于水+72 5N3、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 VA族電子式結構式NN球棍模型N N N 不容易得失電子,一般通過共用電子對與其他原子結合。思考:請從化合價角度預測N2可能具有哪些性質?-30+2+5N價態(tài)+4N2氧化性還原性氧化性還原性N2+O2 2NO 放電或高溫催化劑高溫、高壓N2 + 3H2 2NH3工業(yè)合成氨氮的固定自然固氮人工固氮將大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轉化為含氮化合物的過程4、化學性質:電燈泡、食品包裝——保護氣降溫手術刀——冷刀做手術稀有的書卷保存——延緩代謝合成氨和工業(y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5、用途:在新疆和青海交界處有一狹長山谷,每當牧民和牲畜進入后, 風和日麗的晴天頃刻間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人畜往往遭雷擊 倒下。奇怪的是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當地牧民稱為“魔鬼谷”。你能解釋“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嗎 【實驗5-5】實驗 裝置實驗 操作 在一支50 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 mL NO,然后吸入5mL水,用乳膠管和彈簧夾封住管口,振蕩注射器 打開彈簧夾,快速吸入10mL空氣后夾上彈簧夾,觀察現象,然后再振蕩注射器現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振蕩后________________無明顯現象無色氣體變紅棕色紅棕色變?yōu)闊o色3 NO2 + H2O ====2HNO3 + NO2 NO + O2 ==== 2 NO2 (紅棕色)思考:上述實驗對工業(yè)生產硝酸有什么啟示?① NO與O2同時通入水中2NO+O2===2NO2 ①3NO2+H2O===2HNO3+NO ②①×3+②×2 總化學方程式為4NO+3O2+2H2O===4HNO3工業(yè)生產硝酸的啟示② NO2和O2混合氣體溶于水的計算3NO2+H2O===2HNO3+NO ①2NO+O2===2NO2 ②①×2+② 總化學方程式為4NO2+O2+2H2O===4HNO3工業(yè)生產硝酸,將尾氣(NO)吸收通入適量的氧氣后再溶解于水,經過多次循環(huán)氧化、溶解,可充分利用原料,并減少NO的排放,保護環(huán)境。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放電N2 + O2==== 2 NO (無色)NO NO2顏色、狀態(tài)氣味溶解性毒性穩(wěn)定性收集方法無色氣體紅棕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難溶于水易溶于水且與水反應有毒有毒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不穩(wěn)定(易氧化)穩(wěn)定3 NO2 + H2O ====2HNO3 + NO2 NO + O2 ==== 2 NO2 (紅棕色)俗語:雷雨肥莊稼?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嗎 N2NONO2HNO3硝酸鹽O2放電O2H2O礦物質氮氧化合物的用途:(2)制造硝酸、化肥和炸藥;(1)為火箭發(fā)射提供能量(3)明星分子NO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伊格納羅發(fā)現少量的NO在生物體內許多組織中存在,它有擴張血管、免疫、增強記憶等功能,成為當前生命科學的研究熱點,NO亦稱為“明星分子”。討論:1、下列氣體中只能用排液法收集的是( )不能用排水溶液的方法收集的是( )A. CO2 B. NO C. H2 D. NO2B2.某無色氣體可能由O2、NO、NO2、N2、CO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該混合氣經放電后變成紅棕色。原混合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 )A. N2、O2、NO B. N2、O2、CO2 C. N2、NO D. N2、O2DD3. N2和O2的混合氣aL,通過高壓放電,發(fā)生反應后恢復到原來溫度和壓強時,氣體體積仍為aL,則原混合氣體中,N2和O2的質量比是 ( )A. 任意比 B. 7:8 C. ≥7:8 D. <7:8C討論: a、b、c、d四支同容積的試管相同條件下分別充入等體積的兩種氣體(兩氣體體積比為1:1 )。a管內是NO和O2,b管內是NO2和O2,c管內是NO和NO2,d 管內是NO和N2。將這四支試管都倒插入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應是( )A.a>b>c>d B.b>a>c>d C.a>c>b>d D.b>c>a>dAO2及NOx的混合物溶于水的計算1、NO2(NO2+N2、NO2+NO)溶于水3NO2+H2O = 2HNO3+NO討論:標況下,一充滿NO2的試管倒立水中,液面上升,假設試管中溶液不擴散,求試管中硝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1/22.4 mol L-12、 NO和O2的混合物溶于水3NO2+H2O = 2HNO3+NO2NO+O2=2NO2總式: 4NO+3O2+2H2O=4HNO3討論: 如圖, 容積為50mL的容器充滿O2和NO,倒置于水槽中,打開開關閥K,讓NO和O2相通,充分反應后,試管內剩余氣體體積為8mL,求原O2和NO的體積。NOO2k若剩余氣體為O2,NO為24mL,O2為26mL若剩余氣體為NO,NO為32mL,O2為18mL常用方法:差量法3、 NO2和O2的混合物溶于水2NO+O2=2NO23NO2+H2O = 2HNO3+NO總式: 4NO2+O2+2H2O=4HNO3討論:將容積為50mL的量筒內充滿NO2與O2的混合氣體,倒置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充分反應后,剩余5mL氣體,則混合氣體中NO2與O2的體積比可能是18 :7 或 43 :7弗里茨·哈伯第一個從空氣中制造出氨的科學家,加速了世界農業(yè)的發(fā)展,因此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卡爾·博施格哈德·埃特爾改進了高壓合成氨的催化方法,實現了合成氨的工業(yè)化生產,并在發(fā)展高壓化學方面取得成就。因此獲得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發(fā)現了哈伯-博施合成氨的作用機理,并以此為開端推動了表面化學動力學的發(fā)展。因此獲得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利用空氣制造面包的人氨氮肥某年某月某日,位于巴南區(qū)的“西南飲料食品廠”再次發(fā)生嚴重的氨氣泄漏事故。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化學氣味,現場上空猶如下霧一般,白茫茫一片,寒氣逼人,氨氣濃度之高讓人不敢靠近。事發(fā)兩個小時后,現場的氨氣濃度仍然讓人窒息。重慶一家食品廠3天內發(fā)生兩起氨氣泄漏事件防化兵在水幕的保護下,一點一點接近氨氣罐三、氨和銨鹽(一)氨氣的性質氨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易液化 ,極易溶于水(1 :700)1、物理性質[實驗5-6](1)氨為什么會形成噴泉?氨氣極易溶于水,使燒瓶內壓強減小,瓶內外形成較大的壓強差;大氣壓將水壓入燒瓶。(2)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a.裝置的氣密性好;b.氣體的純度高;c.燒瓶必須干燥。(3)若V L燒瓶充滿標況下的氨氣,噴泉實驗后溶液充滿整個燒瓶,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__。122.4mol/L氨極易溶于水,氨水顯弱堿性噴泉實驗現象:結論:常見的噴泉實驗裝置有哪些?擠壓滴管,氣體溶解,P內捂住燒瓶(用熱毛巾),氣體逸出溶解,松手后,P內錐形瓶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氣體,P下>P上還有哪些氣體和液體的組合可以形成噴泉呢?(2)常見形成噴泉實驗的氣體與試劑(1)形成原理:容器內外產生較大的壓強差氣體 液體 原理NH3 水或酸 NH3、HCl均屬于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常溫下,NH3的溶解度為1∶700,HCl的溶解度為1∶500HCl 水或堿CO2 NaOH 溶液 均能與強堿溶液反應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Cl2=NaClO+NaCl+H2O2NaOH+2NO2=NaNO3+NaNO2+H2OSO2Cl2NO22、氨氣的化學性質(1)氨與水反應① 氨水中含有的主要微粒有:分子:H2O、NH3、NH3 H2O③ NH3 H2O不穩(wěn)定注意:計算氨水的質量分數時,以NH3為溶質。② 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濃度越大,密度越小)關于氨水——氨的水溶液氨水是一種不穩(wěn)定、易揮發(fā)的一元弱堿NH3 H2O == NH3 + H2O△ 離子:NH4+、OH-如何區(qū)分一水合氨、氨水、液氨?一水合氨氨 水液 氨NH3·H2O、H2O、NH3、NH4+、OH- 、H+(少量)NH3·H2ONH3討論2:相同條件下在三個體積不相同的燒瓶中,分別充滿NH3、HCl、NO2,將它們分別用水進行噴泉實驗,實驗完畢后,三個燒瓶中所得溶液物質的量濃度之比是( )A、1∶1∶1 B、3∶3∶2 C、3∶3∶1 D、1∶1∶2A討論1:在1L 1mol/L的氨水中( )A、含有1mol NH3B、含NH3和NH4+的物質的量之和為1molC、含1mol NH3 H2OD、含NH3、 NH3 H2O和NH4+的物質的量之和為1molD3、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為0.91g cm-3, 5%的氨水的密度為0.98g cm-3,若將上述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 ( )A、等于15% B、大于15%C、小于15% D、無法估算C4、在標準狀況下,44.8L氨氣溶于1L水中,所得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2mol/L B、<2mol/LC、2mol/L D、無法確定B(2)氨與酸反應NH3 + HCl = NH4Cl(白色固體)NH3+HNO3=NH4NO3(產生白煙)氨氣通入硫酸中 2NH3+H2SO4=(NH4)2SO4現象:產生大量白煙結論:(1)鹽酸、氨水均具有揮發(fā)性,(2)NH3 、HCl不能共存。思考:若把濃鹽酸換成濃硝酸、濃硫酸、現象如何?氨氣與酸反應一般生成相應的銨鹽。NH3+H+=NH4+(與酸反應的本質)(3)與某些鹽溶液反應:Al3 + +3NH3+3H2O ==== Al(OH)3↓+3NH4+氨跟酸性氧化物反應(侯氏制堿法)2NH3+CO2(少)+H2O=(NH4)2CO3NH3+CO2(足)+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4)氨與氧氣反應20e-討論:某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作氨催化實驗,向濃氨水中緩緩通入空氣,并同時將紅熱螺旋狀鉑伸入瓶中接近氨水液面,回答以下問題:(1)若在反應過程中鉑絲繼續(xù)保持紅熱,說明該反應過程______(填“吸熱”或“放熱”)(3)若在實驗過程中看到瓶內有白煙生成,試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產生白煙全過程的變化為:放熱2NO+O2=2NO2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NH3的弱還原性:③3Cl2+2NH3(少量)=N2+6HCl 3Cl2+8NH3(過量)= 。①4NH3+5O2==== 4NO+6H2O(放熱)Pt△④2NH3+3CuO==3Cu+3H2O+N2△②4NH3+3O2===2N2+6H2O點燃用途:用于檢驗氯氣管道是否泄露,現象 。討論: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由NO、O2、CO2、NH3、CO、H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室溫下取此混合氣體100mL通過足量濃H2SO4后,氣體體積減少到80mL;再通過足量NaOH溶液,氣體體積減少到40mL,余下氣體接觸空氣后立即變紅棕色,由此推斷原混合氣體中一定有 ,一定沒有 ,可能有 。NH3、CO2、NOO2、HClCONH3硝酸銨鹽純堿有機合成工業(yè)原料用稀氨水治療蚊蟲叮咬消除二氧化氮的污染吸收硫酸生產中的二氧化硫致冷劑3、氨的用途絕大多數銨鹽是白色或無色晶體,絕大多數銨鹽易溶于水(二)銨鹽由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叫銨鹽。銨鹽都是晶體,為離子化合物。1、物理性質:(了解:溶于水時水溫降低。)(1)熱不穩(wěn)定性:受熱易分解2、化學性質:NH3 + HCl = NH4Cl注意:NH4Cl受熱分解,產生的氣體冷卻又生成NH4Cl,注意:不是所有的銨鹽受熱分解都生成氨氣。(NH4)2CO3 = 2NH3 ↑ + H2O + CO2 ↑△都產生NH3,非氧化還原反應2NH4NO3 = 4H2O + 2N2 ↑ +O2 ↑△無NH3產生,是氧化還原反應思考: 舞臺幕布與布景多是用濃氯化銨溶液浸過制成的,可以防火,其原因是什么?(2)與堿反應(NH4)2SO4 + 2NaOH == Na2SO4 + 2NH3↑+ 2H2O△NH4NO3 + NaOH == NaNO3 + NH3↑+ H2O△注意: 銨鹽與強堿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濃溶液 不加熱 NH4++OH - = NH3↑ +H2O稀溶液 加熱 NH4++OH - = NH3↑ +H2O△稀溶液 不加熱 NH4++OH - = NH3 H2O——生成氨氣固態(tài)反應 無離子方程式原理:利用與堿的反應檢驗NH4+離子的存在討論: NH4+的檢驗操作:向樣品中加入堿溶液,加熱,若放出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含NH4+。[實驗5-7](三)NH3的制法1、工業(yè)制法2、實驗室制法反應原理:實驗室常用氨鹽與堿反應制氨氣32NH催化劑223HN+高溫、高壓注意:堿一般不用NaOH,因為其對玻璃有較強的腐蝕作用。制取裝置:與制O2裝置相似收集方法:向下排氣法驗滿方法:用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或無色酚酞試紙放于瓶口干燥氣體:用堿石灰作干燥劑注意:收集時,導管要插入管底,且管口要塞一團棉花(減弱與空氣的對流)(不能用排液法)注意:不能用濃H2SO4、P2O5 ,也不能用無水CaCl2干燥。試劑---水。尾氣吸收(制氨水):2NH4Cl + Ca(OH)2 CaCl2 +2NH3↑+2H2O————△如何進行尾氣處理?酸溶液或水(1)在試管口放一團用酸溶液或水浸濕的棉花球;(2)直接將導管通入裝酸溶液或水的燒杯中防倒吸討論:下列各方法中,不能用于實驗室制NH3的是( )A、對濃氨水進行加熱B、加熱NH4Cl或NH4HCO3分解C、加熱(NH4)2SO4和消石灰混合物D、向濃氨水中加入固體CaO或堿石灰等B思考: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實驗室有無其它簡單可行的方法來制得氨氣?NH3·H2O+CaO == Ca(OH)2+NH3↑NH3 H2O==NH3↑+H2O△NH4HCO3==NH3 ↑ +CO2 ↑ +H2O△氨氣的性質思考:請你根據氮的價-類二維圖預測NH3的化學性質氫化物單質氧化物含氧酸鹽-30+1+2+3+4+5NH3N2N2ONON2O3NO2、N2O4N2O5HNO3HNO2NaNO3NaNO2堿NH3.H2ONH4Cl與水反應與酸反應還原性四、硝酸(一)硝酸的物理性質純硝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fā),與水以任意比混溶的液體,比水重,沸點低。質量分數為69%的硝酸為濃硝酸;質量分數為98%以上的硝酸為發(fā)煙硝酸。(二)硝酸的特性1、硝酸的不穩(wěn)定性硝酸越濃,越容易分解,分解放出的NO2溶于硝酸而使硝酸呈黃色。Δ或光照注意: 濃鹽酸呈黃色是因為其含有Fe3+保存:硝酸盛放于棕色瓶中,置于冷暗處2、強氧化性(1)與金屬反應溶液變綠有紅棕色的氣體產生銅片溶解,常溫下反應劇烈溶液變藍有無色的氣體(試管口紅棕色)銅片溶解銅片與濃硝酸銅片與稀硝酸Cu + 4HNO3(濃) = Cu(NO3)2 +2NO2 ↑+ 2H2O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 4H2O討論1:硝酸的作用--- 氧化劑、酸性作用(改寫成離子方程式)Cu + 4H+ +2NO3- = Cu2+ + 2NO2↑+ 2H2O3Cu + 8H++2NO3- = 3Cu2+ + 2NO↑+ 4H2O硝酸無論濃稀都具有氧化性,硝酸越濃,氧化性越強;討論2:能否由還原產物化合價的變化多少推出氧化性稀硝酸強?還原產物:濃硝酸→NO2 稀硝酸→NO思考:同學們在做銅與濃硝酸反應的實驗時,發(fā)現反應后的溶液呈綠色,而不顯藍色。甲同學認為是該溶液中硝酸銅的質量分數較高所致,而乙同學認為是該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氣體。同學們分別設計了以下4個實驗來判斷兩種說法是否正確,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加水稀釋該綠色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B.加熱該綠色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C.向該綠色溶液中通入氮氣,觀察溶液顏色變化D.向飽和硝酸銅溶液中通入濃硝酸與銅反應產生的氣體,觀察溶液顏色變化A總 結:1、硝酸幾乎能氧化除金、鉑等少數幾種金屬外的所有金屬,通常不產生H2 。2、有些金屬如,Fe、Al與冷、濃硝酸發(fā)生鈍化現象。故濃硝酸可用Fe、Al罐盛裝。3、王水---濃硝酸、濃鹽酸體積比1 :3配成的混合液,可氧化金、鉑討論:試寫出鐵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2H2O(1)鐵粉少量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2)鐵粉過量(2)與非金屬反應濃硝酸能氧化 C、S、P 等非金屬硝酸的作用--- 氧化劑C + 4HNO3(濃) === CO2 ↑ +4NO2 ↑+ 2H2O△(3)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SO2H2SO4Fe3+Fe2+3SO2 + 2H2O + 2NO3- = 3SO42- + 2NO↑ + 4H+3Fe2+ + 4H+ + NO3- = 3Fe3+ + NO↑ + 2H2O濃硫酸 HNO3穩(wěn)定性酸的通性與Cu反應鈍化現象與C反應吸水性 脫水性使Fe、 Al 鈍化濃硝酸 使Fe、 Al 鈍化有吸水性、脫水性無Cu+2H2SO4 (濃)===CuSO4+SO2↑+2H2O△Cu+4HNO3(濃)=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4HNO3(濃)+C=4NO2↑+CO2↑+2H2O2H2SO4(濃)+C==2SO2↑+CO2↑+2H2O△濃硫酸與硝酸的比較穩(wěn)定不穩(wěn)定有有【思考與交流】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染料等。工業(yè)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N2H2O2O2H2ONH3NONO2HNO3(1) 寫出每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 請分析上述反應中的物質類別和氮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以及每一步反應中含氮物質發(fā)生的是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N2→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N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2→H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O+O2 === 2NO23NO2+H2O === 2HNO3+NON2+3H2 2NH34NH3+5O2 4NO+6H2O0-3-3+2+2+4+4+2+5催化劑NH3空氣空氣NH3熱交換器轉化器吸收塔工業(yè)制備硝酸的流程NO、O2、N2等NO2、O2、N2等HNO3H2O課堂練習1、工業(yè)上擬用銅和硝酸來制備Cu(NO3)2· 3H2O,下面有三位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生產方案:甲方案:Cu+濃HNO3→ 蒸發(fā)結晶乙方案: Cu+稀HNO3→ 蒸發(fā)結晶丙方案:Cu CuO 蒸發(fā)結晶你認為______方案最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氣加熱HNO3丙若生產等量Cu(NO3)2 ,丙消耗HNO3少且無污染2、取三張藍色石蕊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然后按順序分別滴加69%的HNO3,98.3%的H2SO4和新制的氯水,三張試紙最后呈現的顏色是( )A、白、紅、白 B、紅、黑、紅C、紅、紅、紅 D、白、黑、白D3. 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分析所得結論錯誤的是 ( )A. 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B. 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C. 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D. 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D4、等質量的銅分別與足量的下列各種酸反應,生成的氣體在相同條件下體積最大的是( )A、濃HNO3 B、稀HNO3 C、濃H2SO4 D、稀H2SO4ACu + 4HNO3(濃)= Cu(NO3)2 + 2NO2 + 2H2O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 4H2OCu + 2H2SO4 (濃)== CuSO4 + SO2 +2H2O方法一:根據方程式計算方法二:得失電子守恒5、銅與1mol/L的硝酸反應,如果NO3-濃度下降0.2mol/L。則溶液 中,氫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同時下降( )A、0.2mol/L B、0.4mol/L C、0.6mol/L D、0.8mol/LD3Cu + 8H++2NO3- = 3Cu2+ + 2NO↑+ 4H2O6、38.4g銅與適量濃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共收集到氣體標準狀況下22.4L。反應中耗硝酸物質的量可能是( )A 1.0 mol B 1.6 mol C 2.2 mol D 2.4 molC若38.4 g銅與硝酸恰好完全反應,未被還原的硝酸物質的量為?7. 銅和鎂的合金4.6 g完全溶解于濃硝酸中,若反應中硝酸被還原只產生4.48 L的NO2氣體和0.224 L的NO氣體(氣體體積已折算到標準狀況),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 )A 9.02 g B 8.51 g C 8.26 g D 7.04 g解法一:質量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m(氫氧化物)=m(金屬)+ m(OH-)n(OH-)=n(金屬失電子)=n(HNO3得電子)解法二:關系式法(得失電子守恒)B8. 將32.64g銅與140mL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產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L。請回答:(1)NO的體積為_________L,NO2的體積為_________L。(2)待產生的氣體全部釋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化成沉淀,則原硝酸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3)欲使銅與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在NaOH溶液中全部轉化為NaNO3,至少需要30%的雙氧水_________g。5.85.457.8硝酸在反應中的作用酸 性:與非還原性的堿、堿性氧化物、鹽氧化性:非金屬等酸性和氧化性:與金屬、還原性的堿、堿性氧化物、鹽等(難點)方法:兩個守恒----元素守恒、得失電子守恒總結煤、石油和某些金屬礦物中含有硫,在燃燒或冶煉時往往會生成二氧化硫。在機動車發(fā)動機中,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條件會使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氮氧化物。煤燃燒石油燃燒硫礦石汽車尾氣這些氣體對空氣和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能造成什么影響呢?五、酸雨及防治1.酸雨的形成①定義:主要指 pH小于5.6 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②成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它們在大氣中發(fā)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正常雨水因溶解了CO2,其pH約為5.6,而酸雨的pH小于5.6。SO2O2H2OH2SO4化石燃料的燃燒③酸雨的類型:硫酸型酸雨①②③④2SO2+O2 2SO3粉塵等催化劑SO3+H2O=H2SO42H2SO3+O2=2H2SO4硝酸型酸雨①②2NO+O2=2NO23NO2+H2O=2HNO3+NO化石燃料的燃燒植物體的焚燒硝酸型酸雨大氣中的氮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亞硝酸硝酸型酸雨飲用酸化的地下水危害人類腐蝕建筑物和工業(yè)設備破壞土壤成分使農作物減產甚至死亡損壞植物葉面導致森林死亡破壞露天文物古跡使湖泊中魚蝦死亡酸雨的危害:3.酸雨的防治①消除污染源,改變能源結構,開發(fā)利用清潔能源3.酸雨的防治②研究煤的脫硫、燃燒技術,減少SO2排放脫硫塔SO2 +CaO=CaSO32CaSO3+O2=2CaSO4(生產石膏)燃煤煙氣的脫硫方法:(2)氨水法3.酸雨的防治③改進汽車尾氣的處理技術,控制尾氣排放2NO(g)+2CO(g)====2CO2(g)+N2(g)催化劑④加強工業(yè)廢氣的回收處理3.酸雨的防治⑤健全法律法規(guī),嚴格規(guī)定污染物的排放標準,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4.常見的環(huán)境污染環(huán)境污染 形成原因 主要危害溫室效應 大氣中CO2含量不斷增加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酸雨 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土壤酸化,腐蝕建筑物光化學煙霧 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的排放 危害人體健康和植物生長臭氧空洞 氮氧化物和氟氯代烴的排放 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加劇赤潮和水華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廢水的任意排放 使藻類過度繁殖,水質惡化,發(fā)生在海水中為赤潮,淡水中為水華白色污染 聚乙烯塑料的大量使用、任意丟棄 破壞土壤結構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資 料:光化學煙霧的形成NO2 →O+NO光2NO+O2== 2NO2O+O2== O33O2== 2O3臭氧氧化碳氫化合物生成醛、過氧酰硝酸酯等,一起構成光化學煙霧。它能刺激黏膜、眼睛,傷害中樞神經。洛杉磯光化學煙霧(20世紀40年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