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第九單元 溶液1.溶液:一種或 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溶解是 變化。 溶液的形成(5年5考)幾種均一穩定物理(1)判斷溶液的依據:同時具備均一性、穩定性、混合物三個特征。(2)溶液不一定為無色,如硫酸銅溶液為藍色。(3)定義中的“另一種物質”不一定是水。2.溶液的組成(1)溶液由 和 組成。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①當固體或氣體與液體混合形成溶液時, 是溶劑。 ②當液體與液體混合形成溶液時, 是溶劑;當溶液中有水時,無論多少,溶劑是 。 (3)常見的溶劑:水、 和 (注:酒精是純凈物,不是溶液)。 溶質溶劑液體量多的水酒精汽油物質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物質溶解時常會使溶液的溫度發生改變。有些物質在溶解時會放熱,有些物質在溶解時會吸熱。(1)吸熱:一些溶質溶于水后,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 ,如 。 (2)放熱:一些溶質溶于水后,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 ,如 。 (3)吸熱放熱不明顯:一些溶質溶于水后,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變化不明顯,如 。 降低硝酸銨升高氫氧化鈉氯化鈉CaO加入水中后是反應生成Ca(OH)2放熱,與溶解無關。乳化(5年1考)1.定義:乳化劑增強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穩定性的現象。2.應用:洗潔精除油污。汽油清洗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氫氧化鈉除油污是化學反應。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 下,向一定量 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 ;當溶質還能繼續溶解時,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 。2.不飽和溶液與飽和溶液的轉化(1)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大多數固體,如KNO3。溫度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溶劑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2)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極少數數固體,如Ca(OH)2。3.結晶(1)定義:將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2)方法①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物質,如KNO3。②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物質,如NaCl。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5年5考)1.固體溶解度(1)定義:在一定 下,某固態物質在 溶劑里達到 時所溶解的質量,叫該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 (2)固體溶解度四要素①條件: 。 ②標準: 溶劑(不一定是水)。 ③狀態: (最多能溶解)。 ④單位: (質量)。 溫度100 g飽和狀態一定溫度100 g達到飽和狀態g(3)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①內因:溶質和溶劑的性質。②外因:溫度。(4)溶解性的相對大小(20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溶解性 難溶 微溶 可溶 易溶2.氣體溶解度(1)定義:該氣體在壓強為 kPa和一定 時,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影響因素①內因:溶質和溶劑的性質。②外因:溫度、壓強。3.溶解度曲線(1)定義: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在坐標系上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101溫度(2)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如圖)①x軸:溫度/℃,y軸:溶解度/g(每100 g 溶劑中的溶質質量)。②溶解度:曲線上的點a,表示某溫度下該物質的溶解度,溶液是 .溶液。 ③在溶解度曲線上方的點b,表示該溫度下的溶液是該物質的 溶液,且存在未溶解的溶質。 ④在溶解度曲線下方的點c,表示該溫度下的溶液是該物質的 .溶液。 飽和飽和不飽和溫度不確定時,不能比較溶解度。(3)溶解度曲線的應用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①P點表示t3 ℃時,甲、乙的溶解度 。 ②甲、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減小”)。 ③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減小”)。 ④t1 ℃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相等增大減小丙>乙>甲溶液的濃度(5年2考)1.溶液質量溶液質量= 質量+ 質量(應計算溶液中的所有溶質,未溶解的不能計算在內)。 2.溶質的質量分數(1)定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與 之比,通常以百分數表示。 溶質溶劑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飽和3.溶液稀釋計算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前=溶質質量后溶液質量前×溶質的質量分數前=溶液質量后×溶質的質量分數后[例1] (2022云南)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是( )A.碘酒溶液 B.生理鹽水C.過氧化氫溶液 D.葡萄糖注射液溶液的形成A1.(2022昆明)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葡萄糖 B.高錳酸鉀C.酒精 D.石蠟D(1)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常見的溶質一般為固體,液體溶質有酒精,氣體溶質有氯化氫。(2)常考的在水中不能溶解形成溶液的物質有面粉、石蠟、油、石灰石等。生活中的物質可結合生活經驗和現象來進行判斷。[例2] (2020云南)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1)20 ℃時,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2)30 ℃時,50 g水中加入10 g固體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g。 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乙>甲>丙55(3)60 ℃時,將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固體分別溶于水中,都恰好配制成飽和溶液,所得甲、乙、丙的三種飽和溶液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丙>乙>甲在溶解度曲線圖上:(1)y軸的數值都是指每100 g水中能溶解的溶質質量,當題目中水的質量不是100 g時,要注意按比例換算。(2)相同溫度下,曲線上的點越高,表示溶解度越大、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越大。(3)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的飽和溶液(或水)中,曲線上的點越高,表示溶質質量越大。(4)若升溫或降溫后,物質的溶解度減小,會有晶體析出;表示升溫或降溫后的溶液的點在曲線上。2.(2021云南)如圖為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10 ℃時,A、B、C三種物質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若A中含有少量B時,可用 的方法提純A。 (3)將等質量的A、B、C飽和溶液由50 ℃降溫到20 ℃時,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C冷卻熱飽和溶液C>B>A溶質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相結合的計算答案:(1)21.3(2)所用K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3.(2022云南)某學習小組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測定某硫酸溶液的濃度。取該硫酸溶液20 g,滴加10%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共消耗氫氧化鈉溶液40 g。計算:(1)消耗的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g。 答案:(1)4常考實驗(十二)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一、實驗儀器與裝置1.實驗儀器托盤天平、藥匙、膠頭滴管、燒杯、量筒、玻璃棒。2.實驗裝置二、實驗步驟用氯化鈉固體和水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計算 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 和水的質量為 稱量 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放入燒杯中量取 用量程為 的量筒量取 的水(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 g/cm3),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中 溶解 用 不斷攪拌,使氯化鈉固體完全溶解 裝瓶 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藥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放入試劑柜中3 g47 g50 mL47 mL玻璃棒三、誤差分析誤差 誤差分析 原因分析溶質質 量分數 偏小 溶質質 量減小 ①氯化鈉固體中含有雜質;②“左碼右物”稱量,且用到游碼;③天平空載時,指針向左偏轉;④固體藥品倒入燒杯時,部分撒在外面或紙上有殘留溶劑質 量增大 ①量取水時仰視讀數;②燒杯內壁上有水溶質質 量分數 偏大 溶質質量增大 ①天平空載時,指針向右偏轉;②所用砝碼已生銹或沾有污漬溶劑質量減小 ①量取水時俯視讀數;②量取的水沒有完全轉移到燒杯中溶液配制完成后,在轉移過程中,若將溶液灑出來,溶質質量分數不發生變化。[例1] 某同學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需要稱量氯化鈉的質量為5 g,稱量時,左、右托盤上需要放稱量紙B.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量筒、細口瓶、玻璃棒、燒杯和膠頭滴管C.溶解氯化鈉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滴飛濺D.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C常考實驗(十三) 用濃溶液稀釋配制稀溶液1.計算:配制所需濃溶液的質量和所需水的質量。解讀:根據稀釋前后 質量不變,則②水的質量=稀溶液的質量-濃溶液的質量2.量取:用量筒(接近所需體積時改用 )量取濃溶液和水,倒入燒杯中。 3.混勻:用 攪拌,使溶液混合均勻。 溶質膠頭滴管玻璃棒4.裝瓶: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5.貼標簽:給裝入溶液的試劑瓶貼上標簽(注明藥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放入試劑柜中。[例2] 某同學要將100 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加水稀釋為質量分數10%的稀硫酸。請計算需要加水的質量。1.(2023云南)下列溶液中,溶質不是固體的是( )A.食鹽溶液B.硝酸鉀溶液C.酒精溶液D.蔗糖溶液C(建議25 min完成)2.(2023云南)學校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溶液的配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②中的砝碼和藥品放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B.若③中燒杯內壁有水珠,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無影響C.若④中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D.將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C3.(2023云南)夏季下雨之前,天氣悶熱,水中的含氧量降低,養魚池中的魚往往會浮出水面。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氧氣的溶解度會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B.氧氣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為了增加養魚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養魚池中通入空氣D.為了增加養魚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養魚池的水噴向空中B4.(2022云南)為探究硝酸鉀的溶解性,進行了如圖實驗。結合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①③中的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B.②③中溶液的質量:③>②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③>②>④D.④中析出晶體的質量是0.9 gD溫度/℃ 10 20 30 40 50 60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5.(2022昆明)NH4Cl和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45.8溫度/℃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NH4Cl 37.2 41.4 45.8 50.4 55.2KNO3 31.6 45.8 63.9 85.5 110(1)40 ℃時,NH4Cl的溶解度是 g。60 ℃時,向100 g水中加入120 g KNO3固體,所得溶液的質量是 。 (2)將等質量的NH4Cl、KNO3飽和溶液分別由50 ℃降溫至20 ℃,所得NH4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或“=”)KNO3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210 g>6.(2023云南)為測定某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某化學小組同學取100 g硫酸溶液于燒杯中,加入20 g鋅,充分反應后鋅有剩余。測得燒杯中物質的質量為119.6 g。計算:(1)生成氫氣的質量為 g。 答案:(1)0.47.(2023邵陽)化學老師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開展“自制簡易冰袋”的探究活動,下列用來制作冰袋最佳的固體物質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C.生石灰 D.氯化鈉B8.(2023濱州)下面是四位同學在小組學習群中的交流記錄,其中錯誤的是( )A.小云:硝酸銨溶于水后,溶液溫度降低B.小丁: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大于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C.小麗: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液體一定是溶液D.小凱:利用洗潔精的乳化作用,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9.(2023懷化)在懷化市初中學業水平實驗操作考試中,小明同學抽到的化學考題是“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他的以下實驗操作步驟中不正確的是( )A.計算出配制該溶液需要3 g氯化鈉固體和47 mL水B.稱量時發現托盤天平指針偏向左邊,于是向右移動游碼C.量取水讀數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D.將稱得的氯化鈉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燒杯中,并用玻璃棒輕輕攪拌B10.(2023株洲)如圖為KNO3和NaCl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0 ℃時,溶解度:KNO3>NaCl②t1 ℃時,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③溫度由0→t1 ℃,NaCl的溶解度逐漸減小④t2 ℃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KNO3>NaCl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B11.(2023武威)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兩種物質在 ℃時溶解度相等。 (2)t3 ℃時,把30 g甲充分溶解在50 g水中,所得溶液質量是 g。 (3)t3 ℃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中,所含溶劑質量最多的是 。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純凈的甲,常用的提純方法是 . 。 t275丙冷卻熱飽和溶液拼 搏 奮 斗 勵 志 篤 行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