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6張PPT)第二章 空氣、物質的構成空氣的成分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詳見[核心實驗 精要研析])2.空氣的成分(1)發現史:法國化學家 第一次用實驗證明了空氣中有氧氣和氮氣。 拉瓦錫(2)空氣的成分及用途空氣的成分 體積分數 主要性質及用途氮氣 (N2) (最大) a.用于食品包裝、焊接金屬及燈泡中的填充氣——化學性質 ; b.制造氮肥、炸藥、染料等氧氣 (O2) a.用于登山、潛水、醫療急救和太空行走等——供給 ; b.用于煉鋼、氣焊、化工生產等——支持 78%不活潑21%呼吸燃燒稀有 氣體 0.94% a.用作保護氣——化學性質 ; b.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物理性質);c.氦氣可用于填充氣球——密度 ,化學性質 二氧 化碳 (CO2) 0.03% a.用于滅火—— ;b.作氣體肥料——植物 作用的原料; c.固態二氧化碳(俗稱 )用作制冷劑、人工降雨—— 其他氣體 和雜質 0.03% —不活潑比空氣小不活潑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光合干冰升華吸熱空氣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指的是體積分數,而非質量分數。3.空氣的污染與防護(1)危害損害人體健康,影響植物生長,損壞地面設施,破壞文物古跡,導致地球生態平衡失調等。(2)空氣質量日報①內容: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指數、空氣質量指數級別。②列入空氣質量監測標準的項目③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劃分為6級,級別越高,空氣質量越差。(3)防治措施①工廠廢氣達標后才能排放;②煤炭應綜合利用,減少直接以煤為燃料,改用氣體燃料;③倡導“低碳經濟”,發展水電、核電,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改變能源結構;④大量植樹造林等。二氧化碳雖然能引起溫室效應,但不是空氣污染物。1.(2023宜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B.氧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C.稀有氣體含量少,沒有利用價值D.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D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分子、原子和離子1.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由分子構 成的物質 氣體(稀有氣體除外)、水、I2、C60等由原子構 成的物質 金屬、稀有氣體和C、S、P等由離子構 成的物質 大部分的金屬氧化物、堿和鹽等2.分子(1)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 的最小微觀粒子。 (2)基本性質①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 ,如: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1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10-26 kg。 ②分子總是在 ,如:桂花開放時滿園飄香;溫度越高,微觀粒子平均運動速率 ,如:濕衣服在陽光下比陰涼處干得快。 ③微觀粒子之間有 ,如:酒精溫度計遇冷液柱下降、物質的三態變化、輪胎充氣等。 ④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如H2O2和H2O的化學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小不斷地運動越快間隔(3)分子性質的實驗探究①實驗現象:圖Ⅰ燒杯A中溶液不變色,圖Ⅱ燒杯A中溶液由 變成 。 ②原因分析:a.圖Ⅱ中氨分子由燒杯B運動到燒杯A中,并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堿性,可以使燒杯A中的無色酚酞溶液變成 。 b.圖Ⅰ中表示空氣中不含有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圖Ⅰ在此實驗中的作用是 。 ③實驗結論: 。 無色紅色紅色對照分子是不斷運動的3.原子(1)概念: 中的最小微觀粒子。 (2)原子結構①原子的構成化學變化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②原子結構示意圖(以氧原子為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化學性質原子核質子數③最外層電子數的應用a.相對穩定結構: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8(只有一個電子層時 為2)。c.與原子化學性質的關系: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相似(H、He除外)。 (3)相對原子質量化學性質②單位:為“1”,一般省略不寫。③近似計算:相對原子質量≈ + 。 質子數中子數(4)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1)不能把平時看到的較小的固體物質的運動,如塵土飛揚等用分子的性質解釋。(2)不同微觀粒子間不能籠統地比較大小,如分子大、原子小的說法是錯誤的。4.離子(1)概念: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陽離子陰離子2.下列有關微觀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原子可轉化成離子,離子不能轉化為原子D.鈉原子和鈉離子核電荷數相同D3.如圖是A、B、C、D四種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四種微觀粒子中,化學性質相似、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 (2)以上四種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 ; (3)四種微觀粒子中屬于陰離子的是 ,其符號是 ,D微觀粒子的名稱是 ,D中x= ; (4)若B微觀粒子的原子核內含10個中子,則其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A、CA、BBF-氬原子819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1.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只有種數、沒有個數的意義。(2)存在:地殼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 、 、 、 。 (3)表示意義①宏觀意義:表示一種元素;②微觀意義:表示一個原子;氧硅鋁鐵鈣③對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還表示一種物質。(4)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構成:2.元素周期表(1)化學史:俄國化學家 最早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 (2)每一格信息(以碳元素為例)門捷列夫原子序數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符號元素名稱(3)元素種類的判斷(4)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規律①周期表中同一橫行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②周期表中同一縱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電子層數逐漸 增多。③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質子數、核電荷數、最外層電子數逐漸 遞增。④同一周期(第一層除外)由金屬元素開始→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結束。4.(2023通遼) 張青蓮院士主持測定了銦、銥、鈰等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用為國際新標準。銦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In3+的核外電子數為49B.銦原子中的質子數為49C.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2D.In2O3中銦元素的化合價為+3A物質的分類1.混合物與純凈物類型 混合物 純凈物概念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 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宏觀 多種物質組成 一種物質組成微觀 分子構成,沒有固定的組成 分子構成,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 表示 一般 (填“能”或“不能”)用一個化學式表示 有唯一的化學式聯系 純凈物 混合物 不同種同種不能2.單質、氧化物和化合物類型 單質 氧化物 化合物概念 由 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僅由 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是 元素的化合物 由 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判斷 依據 ①必須是純凈物; ②只含一種元素 ①必須是化合物;②含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 ①必須是純凈物;②至少含有兩種元素關系 同種兩種氧不同種3.酸、堿、鹽的比較類型 酸 堿 鹽溶液中的 陰、陽離子 離子和酸根離子 離子和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 離子(或銨根離子)和 離子 組成特點 一定含有氫元素 一定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舉例 鹽酸、硫酸、硝酸 氫氧化鈉、氨水 氯化鈉、硝酸銨關系 都屬于化合物 氫氫氧根金屬酸根4.有機化合物定義 一般指含有 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蛋白質等,簡稱有機物 分 類 有機小分子化合物 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從幾萬到幾十萬,甚至高達幾百萬或更高,如 、蛋白質等,簡稱有機高分子 碳元素淀粉有機物一定是含碳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鹽等具有無機化合物的特點,因此把它們看作無機化合物。5.(2023懷化)下列物質的俗稱、化學式和物質類別不一致的是( )A.水銀—Hg—單質B.生石灰—CaO—氧化物C.熟石灰—Ca(OH)2—堿D.純堿—Na2CO3—酸D空氣的成分、用途及資源保護[例1](2023廣州)生機勃勃的地球離不開空氣,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稀有氣體可用于霓虹燈的制作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SO2排放是導致酸雨的原因之一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氣質量越好D物質的組成與構成[例2] (2022呼和浩特)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圖甲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圖乙是某些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的核電荷數為17B.兩圖共涉及五種元素C.圖乙中,a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陰離子D.圖乙中,b和d是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D甲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E.a和c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OF.1個硫原子的質量為32.06 gF物質的分類[例3] (2023龍東)下列物質按照混合物、鹽、氧化物順序排列的是( )A.碘酒、碳酸鈣、二氧化硫B.冰水混合物、氯化鋅、二氧化錳C.生理鹽水、純堿、鐵銹D.天然氣、硫酸鈉、過氧化氫溶液A[變式訓練] (2023通遼霍林郭勒二模)分類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有關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錳、氧化鐵B.堿:燒堿、純堿、熟石灰C.混合物:空氣、石油、碳酸鈣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成橡膠A實驗突破1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一、教材實驗1.實驗裝置2.原理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使容器中壓強減小,水被壓入集氣瓶,減小的體積即為氧氣的體積。化學方程式為 。3.結論(1)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 。 (2)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難溶于水。1/54.實驗成功關鍵(1)紅磷足量。(2)裝置不漏氣。(3)裝置冷卻到室溫后再讀數。(4)足量的除氧劑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且反應生成物不能是氣體;若生成物是氣體,需有相應的吸收劑將其吸收。5.誤差分析誤差 原因測量結果 小于1/5 ①紅磷的量 ②裝置 ,使裝置外的空氣進入 ③沒有冷卻到 就打開止水夾 測量結果 大于1/5 ④沒有夾緊止水夾,紅磷燃燒時集氣瓶內氣體受熱膨脹順著導管逸出⑤燃燒匙伸入過慢,使裝置內的氣體逸出不足漏氣室溫二、其他類似或改進實驗實驗評價(1)各反應均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防止污染空氣。(2)操作相對簡單,實驗結果更準確。a b c d[典例] (2022樂山)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某同學將教材實驗進行改進,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實驗時引燃紅磷后便熄滅酒精燈。下列有關改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4P+5O2 2P2O5B.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動C.實驗結束后試管內氣體的主要成分為氮氣D.改進后的裝置能減少測量誤差,且對環境更友好B[變式訓練] (2023珠海香洲區一模)用如圖裝置可驗證空氣中O2的含量。下列現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A.左側管中產生大量白煙B.U形管右側液面升高C.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D.U形管左側中水面最終上升至數字1處D1.(2023赤峰)敖漢小米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鈣、磷、鐵等,這里的“鈣、磷、鐵”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C.元素 D.單質2.(2022通遼)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A.海水 B.四氧化三鐵C.氧氣 D.氫氧化鋁CB3.(2023重慶B)下列各組空氣成分的體積分數之和最大的是( )A.O2、H2OB.O2、CO2C.O2、N2D.N2、CO24.(2023營口)空氣污染是引起多種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質中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N2 B.PM10C.He D.H2OCB5.(2023荊州)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重要資源。下列有關空氣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A.氧氣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燒B.氮氣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化學反應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氣體肥料D.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B6.(2023揚州)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CA.氧氣 B.水C.氯化鈉 D.金剛石7.(2022赤峰)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環保部門加大了對奧運場館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的監測力度。下列物質沒有被列入空氣質量監測項目的是( )A.二氧化硫 B.臭氧C.細顆粒物 D.稀有氣體8.(2023長沙)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復雜的分子結構。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B.通常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運動D.構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DB9.[社會熱點]二十大報告提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下列行為符合報告要求的是( )A.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日氣氛B.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C.多用一次性餐盒,保證干凈衛生D.廢棄電池深埋處理,減少環境污染10.(2023通遼)下列物質所屬類別正確的是( )A.氫氣—化合物 B.空氣—純凈物C.碳酸氫鈉—鹽 D.冰水混合物—混合物BC11.(2023赤峰)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x的值為10B.鈦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22C.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 gD.鈦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C12.如圖是硫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值為8B.硫的原子核帶16個單位正電荷C.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D.硫原子易得到電子,變成陽離子B13.(2023自貢)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1)從宏觀角度分析,氧氣是由氧 (填“元素”或“原子”)組成的。 (2)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銜稱委員,他主持測定了多種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其中相對原子質量確定為152的銪元素的原子序數為63,則銪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元素63(3)根據下列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①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填數字)種。 ②與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填元素符號)。 ③由鎂和氯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3SMgCl214.磷的燃燒反應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1)紅磷燃燒時可觀察到 ,軍事上利用這一性質來制煙幕彈。 (2)某同學利用燃磷法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過程如下圖。他測得氧氣體積分數約是 ,燃燒結束時試管里剩余氣體主要是 (填名稱)。 (3)由此實驗可推測出剩余氣體具有的一條物理性質是 ,一條化學性質是 。 產生大量白煙18%氮氣不易溶于水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合理均可)15.(2023赤峰紅山區模擬)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請根據如圖微觀反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微觀示意圖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學式)。 (2)上圖所示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H2O、CO置換反應(3)溫度計中的水銀即液態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從宏觀上看,汞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從微觀理解,1個汞原子中不帶電荷的微觀粒子個數約為 。 金屬1211.(2023樂山)科學家通過“祝融號”火星車探測器測得火星表面大氣成分(體積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星大氣中N2的含量最高B.火星大氣中CO2的含量高于空氣C.火星大氣不含稀有氣體D.火星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2.(2023烏海一模)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B選項 事實 解釋A 水遇冷結成冰,體積變大 水分子體積變大B 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 構成的分子相同,化學性質相同C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較大 構成它們的原子不同D 酸、堿、鹽溶液都能導電 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電子3.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B.質子數相同的原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C.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D.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4.(2023通遼)對下列事實解釋不合理的是( )A.鈦合金被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鈦合金硬度大、耐腐蝕B.食品包裝中充氮氣以防腐——通常情況下,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C.藍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D.氨氣可以被壓縮成液氨——氨氣分子體積變小BD5.如圖是五種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上述五種微觀粒子只涉及四種元素B.②③⑤表示的微觀粒子性質較穩定C.①②④屬于原子,③⑤屬于陰離子D.①④對應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FC6.(2023眉山)X、Y、Z、W四種元素的質子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與W屬于同一周期B.Z與Y能形成兩種常見的化合物C.在化學反應中,Y原子易得到電子,W原子易失去電子D.常溫下,X、Y、W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A7.(2023赤峰紅山區模擬)某物質經測定只含有一種元素,則關于該物質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是純凈物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一種單質C8.(2023呼和浩特)2023年5月底,國產大飛機C919順利完成商業首飛, C919大型客機機身材料大量使用了第三代鋁鋰合金。下圖為鋰和鋁兩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相關的離子結構示意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m=3,n=8B.氧化鋰的化學式為LiOC.圖b表示鋁離子,離子符號為Al3+D.圖中兩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核內質子數不同B9.(2023衡陽)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某興趣小組利用氧氣傳感器來檢測足量紅磷燃燒過程中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點時容器內氮氣體積分數為85%B.容器內物質總質量:b點>c點C.氧氣有剩余,說明物質燃燒時氧氣必須達到一定濃度D.此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為18%C10.(2022通遼科爾沁模擬)18世紀以來,科學家開始對元素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1)1789年,拉瓦錫對元素分類作出了初步嘗試,其中將碳、硫等歸為“能氧化為酸的簡單非金屬物質”,以下屬于這類物質的是 (填序號)。 ①磷?、诠、凼?br/>(2)1869年,門捷列夫編制首張元素周期表,之后預言了一些未知元素。1875年與鋁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鎵被發現。請預測鎵的化學性質 (寫一點)。 ①能與氧氣反應(合理即可)(3)現代常把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結合起來認識元素,如圖:①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②鎂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說明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的 關系密切。 24.305失去最外層電子數11.可用如圖裝置探究有關分子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右手指堵住注射器口(注射器密封性良好),左手推動活塞,發現注射器內氣體被壓縮了,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 ,氣體壓縮前后分子數 (填“改變”或“不變”);若是注射器內盛的是水,則發現不容易壓縮。二者壓縮情況的不同說明 _ 。 分子之間有間隔不變氣體分子間甲乙隔比液體分子間隔大(2)圖乙,燒杯C中盛的是濃氨水(濃氨水有揮發性),A、B燒杯中盛的是酚酞溶液,用大燒杯罩住B、C燒杯,過一會兒你會發現燒杯 中的溶液變紅色,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 。 B分子在不斷運動1.(2023赤峰)宏觀和微觀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合理的是(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溫度升高,酒精溫度計的液面上升——酒精分子體積變大C.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金屬汞和氧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B2.運用推理、歸納、類比、對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結論,其中合理的是( )A.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則質子數相同的微觀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B.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所以制取氧氣的反應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Na+、Mg2+、Cl-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8,由此得出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8D.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微觀粒子,所以不帶電的微觀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3.(2023岳陽)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請根據下表回答問題:(1)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是 (填字母)。A.門捷列夫 B.拉瓦錫C.道爾頓 D.阿伏伽德羅(2)氟元素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齲齒。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19.00(3)已知某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請寫出該微觀粒子的符號 。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5)表中Ne和Ar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O2-Al2O3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