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實驗室制取氧氣課題3《制取氧氣》R·九年級化學上冊學習目標01進一步認識氧氣的性質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02新課導入01新課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方法。那么在實驗室操作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課堂探究02知識點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課堂探究(1) 氣體發生裝置固體加熱型固液常溫型過氧化氫、二氧化錳高錳酸鉀(2) 氣體收集裝置排水集氣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難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的氣體密度大于空氣的氣體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檢驗氧氣的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看是否復燃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操作過程(1)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按先下后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安裝完畢后,需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 將高錳酸鉀裝入干燥的試管,并在試管口處放一團棉花,然后用帶導管的單孔橡膠塞塞緊試管;(3) 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試管口略向下傾斜;(4)點燃酒精燈,均勻加熱后,固定在試劑的底部加熱;(5)用排水法收集氧氣;(6)收集氧氣結束后,將導管撤離水槽;(7)熄滅酒精燈。查、裝、定、點、收、離、熄①試劑要平鋪在試管底部,均勻受熱。②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試劑中的水分受熱后變成水蒸氣,遇冷成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③鐵架臺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或距離管口 ~ 處)④試管內的導管不能太長,稍伸出膠塞即可,以便于氣體導出。注意事項⑤集氣瓶充滿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⑥加熱時要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將酒精燈外焰對準試劑所在部位加熱。⑦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應注意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會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時,證明已集滿。注意事項⑧停止加熱時,應先把導管從水里撤出,再撤掉酒精燈。如果先熄滅酒精燈,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水槽中的水就會被吸入熱的試管內,使試管炸裂。⑨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放一小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中堵塞導管。⑩盛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璃片正放,因為氧氣密度大于空氣密度,正放可減少氣體逸散。注意事項4.驗滿①用排水法收集:當集氣瓶的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收集滿。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收集滿。第2課時 實驗室制取氧氣課堂探究【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1)【實驗原理】高錳酸鉀 錳酸鉀 + 二氧化錳 + 氧氣(2)【實驗裝置】①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反應物狀態、反應條件②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密度、在水中溶解性(3)【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4)【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5)【檢驗方法】帶有火星的木條插進瓶內,看是否復燃(6)【驗滿方法】帶有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看是否復燃加熱課堂小結實驗室制取氧氣檢驗:將帶有火星的木條放入瓶內,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驗滿:將帶有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收集滿。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加熱原理:實驗裝置的選擇實驗操作步驟注意事項課后練習04課后練習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下列裝置組合正確的是( )。A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課后練習2.如圖是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相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BA. 制備B.收集C.驗滿D.放置課后練習3.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儀器進行實驗并探究。(1)實驗室欲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氣,則收集裝置應選擇 (從A~E中選擇)。D(或E)課后練習(2)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來制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從A~E中選擇)。為證明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小明同學通過下圖裝置進行探究:A課后練習向錐形瓶中加入a mL過氧化氫溶液(如圖甲),然后塞入插有帶有火星木條的橡膠塞(如圖乙),觀察到的現象是 ;再通過漏斗加入b g 二氧化錳(如圖丙),此時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應后,將圖丙瓶中的混合物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固體仍為b g,小明同學認為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帶有火星的木條不復燃星的木條復燃帶有火(4) (填“能”或“不能”)用圖丁來探究鐵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課后練習(3)小紅同學認為小明同學的結論不嚴謹,理由是:。小明同學沒有檢驗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是否發生變化能課后練習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