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復習課件第4講 植物的新陳代謝(1)植物的根與物質的吸收(八下教材P139)1.植物的根(1)植物的根系:有直根系和__________兩種。(2)根尖的結構(3)根的作用:固定作用,吸收水和無機鹽。分生區根毛區須根系2.物質吸收(1)水的吸收①部位:_______區。②途徑:水→根毛細胞→皮層細胞→導管。③吸收條件:根毛細胞中的細胞液濃度______土壤溶液濃度(當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2)無機鹽的吸收①植物吸收水分的同時會吸收水中溶解的無機鹽,其進入根部的途徑與水相同。根毛大于②無機鹽對植物的作用無機鹽 對植物的作用 缺乏的癥狀氮 使枝葉茂盛 矮小瘦弱,葉片發黃磷 促進生長發育和開花,促使果實種子提前成熟 生長緩慢,矮小,葉暗綠,花、果實、種子少鉀 使莖稈堅韌,塊根肥大 莖稈細弱,易倒伏,葉黃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八下教材P145)1.植物的莖(1)莖的形態:直立莖、攀緣莖、匍匐莖、纏繞莖。(2)莖的結構(3)莖的功能: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水和無機鹽的導管2.物質運輸(1)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在木質部中的導管中自下而上運輸。(2)有機物的運輸:葉制造的有機物通過韌皮部中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補充】1.木質莖能夠不斷加粗主要是形成層的原因。許多草本植物莖中沒有形成層,莖不能加粗生長。2.“樹怕剝皮,不怕空心”:剝樹皮會破壞韌皮部的篩管,影響有機物的運輸;空心只是髓和部分木質部失去,剩余木質部仍能滿足物質運輸。植物的葉和蒸騰作用(八下教材P152)1.葉的結構(1)葉的結構失水氣體交換保衛細胞光合吸水(2)實驗:觀察葉片氣孔并研究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詳見實驗突破)。2.蒸騰作用(1)概念:進入植物體內的水分以_________的形式通過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散失到體外的現象。(2)意義:有效降低葉片______;根部吸水的主要______;有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影響因素:光照、溫度、大氣濕度和氣流速度等。(4)應用:移栽植物時,減去部分枝葉、遮陽、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減弱蒸騰作用。(5)實驗: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詳見實驗突破)。水蒸氣溫度動力1.植物的根與物質的吸收判斷植物細胞是“吸”水還是“失”水,要遵循“水往高處流”的原理,即水往濃度高的方向流動。無機鹽是溶解在水中隨著水分的吸收而被吸收的。土壤中的有機物是不能被根吸收的,土壤中的有機物只有被分解者分解為無機鹽后才能被利用。例1 我們知道,植物主要通過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一次施肥過多,根毛細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從而使植物萎蔫,即“燒苗”。該現象說明(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無機鹽B.植物吸收水分與土壤中無機鹽濃度有關C.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D.植物的生活對水和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同B變式1 “白沙”是塘棲枇杷名種。要獲得優質高產的枇杷,需經過幼苗移栽、嫁接和合理密植等過程,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A.環切枝條樹皮后該枝條上的枇杷更甜,而環切樹干樹皮則樹會死B.枇杷樹吸收水分和營養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區,根毛是根尖的伸長區表皮細胞突出形成的C.幼苗帶土移栽是為了使根能更好地從土壤中吸收有機物D.嫁接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但繁殖速度慢A2.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植物體內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通過木質部中的導管由下向上輸送。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韌皮部中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例2 某同學為了驗證植物吸水的條件及運輸情況,選用一枝多年生的樟樹幼嫩枝條放入紅墨水中進行如圖的實驗:(1)十幾小時后,橫切植物的莖,變紅色的部位是圖中的____(選填序號)。(2)再取不同位置的莖橫切,發現越靠近枝條的頂端紅色越淺,說明了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莖中的運輸方向是__________。(3)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一般選取枝葉茂盛的枝條,這是為了增強植物的__________。②蒸騰作用自下而上變式2 花生,原名“落花生”,其果實營養價值豐富,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圖一和圖二為花生植株及其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箭頭表示物質運輸的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物質,A、B、C表示結構),圖三為種業部門種植花生獲得的實驗數據曲線圖。請據圖分析作答。(1)圖一中,花生自花授粉并受精后,子房下部細胞迅速伸長形成子房柄,與其前端的子房合稱果針。果針進入土壤,其中的________發育成果實。(2)可以通過氣孔進入葉片并能被植物吸收的氣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二中,花生植株在結構C葉綠體內進行光合作用,將[①]和[②]____________轉化成[③]有機物。部分有機物通過葉脈、莖和果針中的結構[B]_________(選填“導管”或“篩管”)運輸到果實,貯存在花生種子內。(3)由圖三所示可知,當花生種植密度為_______時,既能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又能相對減少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損耗,利于提高產量。子房二氧化碳和氧氣二氧化碳篩管b23.植物的葉和蒸騰作用植物通過葉片的氣孔蒸騰失水,陸生植物葉片下表皮的氣孔比上表皮的多。影響蒸騰快慢有多種因素。葉片越多,環境溫度越高,越干燥,空氣流速越快,蒸騰速率越快。例3 如圖為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大棚植物的葉表皮結構,下列有關氣孔開閉對植物生命活動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孔開放的數量影響蒸騰作用,不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b中水分的吸收能使a關閉,b中水分的散失使a打開C.陸生植物下表皮氣孔數多于上表皮,既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D.氣孔開閉能影響植物表面溫度,不能影響水分的吸收和運輸C變式3 某科學興趣小組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用某綠色植物做實驗材料,設計了如圖A、B、C所示三個實驗裝置,圖D為葉片的橫切面圖。實驗在晴朗夏天的一個上午進行。請據圖回答:(1)中午,該小組同學觀察到有的透明塑料袋內壁上有一些小水珠。這些小水珠主要是由植物的______作用形成的,是通過圖D中的[____](填序號)運輸的。(2)下午,他們打開塑料袋,發現袋內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些氣體是由植物的_______作用形成的。(3)若要探究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應選取的兩組實驗裝置是圖__________。(4)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是圖D中的[____](填序號),它的開閉受_______細胞的控制。⑤①蒸騰A、C光合保衛根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1.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縱切片,視野如圖所示。視野中的區域位于根尖結構的( )A.根冠 B.分生區 C.伸長區 D.根毛區B2.如圖所示,利用放置在陽臺上的裝置進行蔬菜的無土栽培。在培育過程中,需要適時添加培養液,向培養液中通入空氣并適時補水。(1)培養液中含多種無機鹽,其中含氮的無機鹽(如硫酸銨)主要作用是____。A.促進蔬菜細胞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B.促進蔬菜的生長發育和開花,使果實、種子的成熟提早C.使蔬菜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A(2)若培養液的濃度______蔬菜的根細胞液濃度,會導致蔬菜細胞內水分含量下降而發生萎蔫。因此,需要適時補水。(3)一段時間后,由于植物具有________,蔬菜莖葉會朝向陽臺外生長,從而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向光性大于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3.菟絲子為一種寄生生物,能纏繞在其他綠色植物的莖上,并將其莖分化形成的吸器伸入植物體內吸取現成的營養。菟絲子獲取有機物的部位是植物體的( )A.韌皮部的篩管B.木質部的篩管C.韌皮部的導管D.木質部的導管A4.(2021,杭州)在杭州市余杭區仁和街道新橋村有一棵千年樹齡的古銀杏樹,它的“樹心”已經朽爛,變成了一棵“空心樹”(如圖)。可是,這棵古樹在當地政府和村民的保護下還是枝繁葉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斷,朽爛掉的“樹心”是這棵樹的( )A.全部韌皮部 B.全部木質部C.部分韌皮部 D.部分木質部D5.(2023,臺州)以下是研究木質莖結構和功能的兩個活動。(1)將新鮮帶葉枝條插入稀釋后的紅墨水,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環境中,10分鐘后取出,橫切枝條的中上部,放大觀察,如圖甲所示。橫切面變紅的部位是_____(填圖中字母)。(2)將盆栽木本植物一枝條中部的樹皮環剝,一兩個月后,切口上方的樹皮膨大形成枝瘤,如圖乙。這一現象表明有機物在莖中的運輸方向是____________。B自上而下植物的葉與蒸騰作用6.(2023,杭州)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現象是長期進化形成的。下列有關植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A.根毛細胞向外突起擴大吸收面積,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B.根、莖和葉脈中的導管相互連通,有利于有機物的運輸C.仙人掌的葉呈針狀,有利于減少因蒸騰作用過多失水D.葉片向光面與背光面相比,前者葉肉細胞中葉綠體多,有利于光合作用B7.(2022,金華)陽臺種植滿足了一些城市白領的田園夢。小科在陽臺上種植的番茄進入掛果期(如圖),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番茄的果實是由胚珠發育而成的B.番茄的種子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C.番茄的根是吸收有機物的主要器官D.番茄的葉是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D8.(2022,麗水)小科為探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因素,他取兩組樹齡相同、生長狀況相似的同種植物枝條,分別留下6片和3片葉,把枝條同時插入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放在陽光下照射。1小時后,在兩枝條等高位置切出相應的切片,觀察到被染色的情況如圖。請回答:(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據本實驗,為提高移栽樹木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植物蒸騰作用強弱是否與葉片數量有關)剪去移栽樹木上部分枝葉植物蒸騰作用強弱是否與葉面積有關9.如圖甲是研究植物蒸騰作用實驗的示意圖。(1)該實驗的關鍵在于保證裝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與U形管連接處的密封性。實驗中,判斷此裝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們大多選用闊葉的法國梧桐的枝葉而不是松樹的枝葉進行實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結束后,在此莖的基部上方橫切,觀察到圖乙中只有B部分呈紅色。那么圖中的A是植物莖中哪一部分結構?____。U形管左右液面出現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時間闊葉植物的蒸騰作用比針葉植物強,實驗現象明顯髓實驗一、觀察葉片氣孔并研究上、下表皮氣孔密度一、用顯微鏡觀察蠶豆葉片下表皮上的氣孔1.實驗步驟a.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b.用鑷子撕取蠶豆葉片的下表皮,把它們放在載玻片上,用解剖針把它們展平,加蓋蓋玻片。c.在低倍鏡下觀察葉片的表皮細胞,換用高倍鏡觀察半月形細胞。注意:一般陸生植物葉的下表皮氣孔數多于上表皮,這樣可以減弱植物的蒸騰作用,避免植物體內水分過多散失。(水生植物的氣孔基本位于上表皮)2.實驗結果葉的表皮細胞排列非常緊密,對葉起保護作用,半月形細胞是保衛細胞,兩個保衛細胞之間的小孔是氣孔。二、研究葉片上、下表皮的氣孔密度1.熱水浸泡測氣孔密度(1)實驗步驟及圖示取一片蠶豆葉片,浸在盛有熱水(60 ℃左右)的燒杯中,觀察葉片兩面的氣泡哪一面多。(2)實驗結果熱水中葉片下表皮上的氣泡比上表皮多,說明葉片下表皮氣孔密度比上表皮大。2.無水氯化鈷試紙測氣孔密度(1)實驗步驟及圖示選取一片生長旺盛的蠶豆葉,用濾紙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將兩張無水氯化鈷試紙相對應地貼在葉片上下表皮,并固定。觀察貼在葉片上下表皮上的試紙顏色的變化。(2)實驗結果貼在下表皮的試紙變色速度快而且顏色深。氣孔是植物體內水分散失的通道,下表皮散發的水分多于上表皮,說明下表皮的氣孔多于上表皮。【例1】 教材上有一個探究植物葉片氣孔數目哪一面多的實驗,如圖,將一片新鮮的樹葉,浸在盛有熱水(60 ℃左右)的燒杯中。結合相關知識分析可得( )A.氣泡中的氣體全是葉從外界吸收進來的B.該實驗必須設置一個對照組C.氣體是通過葉表皮細胞間的空隙出來的D.葉片背面產生的氣泡比正面的多說明背面氣孔數目較多D實驗二、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1.實驗裝置2.實驗過程(1)如圖裝置,在U形玻璃管內灌滿稀釋的紅墨水,左邊用橡皮管將木本植物枝條與U形玻璃管左側連通,分別在如下四種環境中放置5分鐘:A.室內B.有陽光照射的陽臺C.陰暗潮濕的環境D.用電吹風自然風擋吹葉片(2)觀察液面________,并進行比較。(3)原理:液面高度差越大,蒸騰作用越強。3.實驗結果及討論現象:液面高度差:有陽光照射的陽臺>用電吹風自然風擋吹葉片>室內>陰暗潮濕的環境。結論:溫度越____、環境越_____、空氣流速越快,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干燥高高度差【例2】 (2023,溫州)有人認為:許多植物的莖和葉都能進行蒸騰作用,且葉是主要的蒸騰作用器官。為驗證這一觀點,老師提供如下器材供同學們實驗,各種器材數量充足。其他器材:水、凡士林、刻度尺、秒表、剪刀、記號筆、膠頭滴管等。(1)寫出檢查裝置甲氣密性的具體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導管口伸入水中,雙手捂住燒瓶,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松手后,觀察導管口是否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2)選擇合適的器材,寫出本實驗的步驟。答:①檢查裝置氣密性后,取1個裝置甲標為A組,另取2個裝置乙分別標為B組、C組,將3個裝置裝滿水;②用剪刀剪去C組綠蘿的全部葉,A組、B組不作處理;③用膠頭滴管在導管口注水形成一小段水柱,并用記號筆標記位置;④將裝置放在適宜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后,用刻度尺測出水柱移動的距離,分別記為sa、sb、sc;⑤比較(sc-sa)和(sb-sc)的大小關系,重復實驗,得出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