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復習課件第15講 力 牛頓第一定律力(七下教材P95)1.力:力是________對________的作用。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即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之間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觸可能有力的作用。(1)單位:________,簡稱牛,符號為________。(2)力的作用效果:a.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__;b.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___(包括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2.力的三要素人們通常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稱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物體物體相互牛頓N運動狀態大小形狀方向作用點3.力的示意圖科學上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三要素。作力的圖示時應注意:(1)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__________。(2)線段上箭頭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3)線段的長度(包括箭頭在內)跟力的大小成正比,同時要標出單位線段表示力的_______。作用點受力方向大小重力(七下教材P103)定義: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_________,應用:重垂線。大小:與質量成正比。作用點:一般在物體的________。公式:G=mg(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 N,其值為9.8 N/kg,在粗略計算時,g可取10 N/kg)。注意:質量是物體的屬性,重力與質量成正比,不能說質量與重力成正比。豎直向下重心彈力(七下教材P99)1.彈力是物體由于_________________而產生的力。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得越長,它的彈力就_________。彈簧測力計是根據這個原理制作的。2.彈力方向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發生彈性形變越大力的測量(七下教材P98)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1)測量力的工具叫測力計,實驗室常用彈簧測力計。(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測量前,觀察彈簧測力計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要使指針對準____________,若有偏差要進行校正,即________。(4)測量時,被測力方向應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示數=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數×最小刻度值。注意:使用前,輕輕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被外殼卡住;豎直使用時要豎直調零,水平使用時要水平調零。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所受拉力成正比量程最小刻度值零刻度線調零牛頓第一定律(七下教材P106)1.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________________狀態或________狀態。(2)力與運動的關系:a.力不是________運動的原因;b.力是_________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慣性定義:物體保持________________狀態或________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勻速直線運動靜止維持改變勻速直線運動靜止影響因素:慣性只與物體的________有關,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和速度的大小以及形態、位置的改變均無關。理解:(1)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2)只能說物體由于慣性或具有慣性,不能說慣性作用或慣性力。質量慣性現象的分析例 如右圖,列車停在平直軌道上,車廂中小球b靜止,忽略桌面對b的摩擦及空氣的影響。列車向前啟動后,下列選項中的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A變式 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放有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當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設車無限長,其他阻力不計)( )A.一定相碰B.若m1<m2,則肯定相碰C.一定不相碰D.無法確定是否相碰C力的作用效果1.如圖所示,將吹足氣的氣球由靜止釋放,球內氣體向后噴出,氣球會向前運動,這是因為氣球受到( )A.手的推力B.重力C.空氣的推力D.噴出氣體對氣球的作用力D重力的方向及相關計算2.墻體的豎直性是房屋質量的重要指標,在建造房屋時,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圖所示的重垂線檢測墻體是否豎直,這是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圖中所示的墻體向_______(選填“左”或“右”)傾斜。左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3.爸爸為激勵小益在學習中發揚埋頭苦干的拼搏精神,送給他一個純銅制的“牛氣沖天”模型擺件,如圖所示。為測出該擺件的體積,小益把該擺件完全浸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剛好溢出300 g水。(ρ銅=8.9×103 kg/m3,g取10 N/kg)(1)求該擺件的體積。(2)若該擺件是實心的,求該擺件的重力。4.舞蹈《只此青綠》走紅,愛好舞蹈的小慧在看完節目后便迫不及待地模仿起了青綠腰的動作(如圖甲),可是每次當她嘗試把身體的重心往后移的時候總感覺將要摔倒,于是小慧對物體穩定度的影響因素產生了興趣。小慧通過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觀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猜想一:物體的穩定度與物體的重心高度有關,猜想二:物體的穩定度與物體的底面積有關。接著小慧找來了一個透明的大號奶茶杯子,一根吸管和一些橡皮泥,將吸管的一端粘在奶茶杯底部讓吸管的長度剛好和杯身一樣高,再用橡皮泥穿在吸管上。然后用一個穩定的力沿水平方向緩慢的推動杯子,觀察杯子摔倒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1)可通過調整橡皮泥在吸管上的位置來改變_________。(2)由圖b、c、d可以得到結論:底面積相同時,重心高度越_______,物體的穩定度越高。(3)由圖________可知在重心高度相同時,底面積越大,物體的穩定度越________。重心低c、e高(4)由實驗結論可知在做青綠腰這個動作時,身體重心后移,膝蓋前移的同時,另一只腳應用力往_______(選填“前”或“后”)伸可提高身體的穩定度。(5)細心的小慧還發現,瓶子總是在重力作用線剛剛超過底面范圍時翻倒,由此可知我們在不借助任何外力時,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做到如圖丙這樣前傾45°的動作。后不能彈力及其相關實驗5.下列四幅圖是描述某一輕質彈簧在彈性限度內,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發生形變后靜止時的情景,其中與事實相符的是( )D6.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條彈性繩拉開,使彈性繩兩端的拉環能分別套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根柱子上,用來曬衣服。現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按圖甲的方法做;另一種是按圖乙的方法做。關于這兩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B.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甲中每個人所用力要小C.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相同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圖甲中每個人所用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力的大小B7.(2023,寧波)在“觀察物體間力的作用”活動中,小寧進行如下實驗。【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兩個量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B放在水平位置,抽動刻度板調整指針零位;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用手分別拉住測力計的圓環,水平向外拉。當測力計A示數分別為1.0 N、2.0 N、3.0 N時,讀取測力計B的示數。實驗數據如下表:小寧分析實驗數據,得到結論:物體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_。老師告訴小寧,從本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具有普適性。【實驗2】將兩個測力計A、B豎直懸掛、調零,如圖乙所示;把它們的掛鉤勾在一起后懸掛起來,豎直向下拉測力計B的圓環,如圖丙所示。序號 測力計A示數/N 測力計B示數/N1 1.0 1.02 2.0 2.03 3.0 3.0相等小寧發現:當測力計A的示數為2.0 N時,測力計B的示數為1.8 N。此時,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多少?為什么?答:測力計A對B的拉力大小為2 N,因為測力計A的示數為2 N,說明測力計B對測力計A的拉力大小為2 N,由于物體間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測力計A對測力計B的拉力大小為2 N。 慣性8.(2021,杭州)小金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經歷了加速、減速等階段最終沖過終點線。以下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小金加速跑時的慣性比減速跑時大B.小金沖過終點線,停下來時沒有慣性C.小金整個跑步過程慣性大小不變D.小金在加速、減速等運動狀態改變時才有慣性C9.(2023,杭州)小金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D.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立即靜止D10.(2022,金華)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歷經數小時飛行后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C.“天舟四號”完成對接后,仍具有慣性D.“天舟四號”繞地球運動過程中,運動狀態始終不變C 牛頓第一定律11.(2022,溫州)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后,每隔0.1秒的位置如圖所示。假設小球運動至甲處時,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則推測小球從甲處開始,其運動情況及每隔0.1秒的位置正確的是( )B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一、設計與進行實驗1.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上_______(選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2.實驗中在木板表面鋪上不同的材料,可以改變小車在前進過程中所受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運動的小車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同一阻力(摩擦力)阻力(摩擦力)二、分析數據與現象1.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分別鋪著棉布、木板、玻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觀察小車______________,并記錄。2.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距離,記錄如表所示:運動的距離物體表面 表面狀況 小車阻力大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棉布 粗糙 大 小木板 較光滑 較小 較大玻璃 光滑 小 大三、得出結論與交流1.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選填“大”或“小”),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_________(選填“遠”或“近”)。由此聯想到雨天駕駛汽車應該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汽車之間的距離。2.由實驗現象我們可以推斷: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遠增大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例】 小樂發現,自行車在騎行中,即使不踩踏腳板,車也能滑行一段距離;且在不同的車速和路況下車滑行的距離不同。于是她提出猜想:車滑行的距離可能與車速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為了驗證此猜想,她在水平桌面上搭建一斜面,用小球做實驗,并用毛巾、棉布和木板等改變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1)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與速度的關系:應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的_________(選填“同一”或“不同”)高度處靜止釋放,比較小球在_________(選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運動距離。(2)為探究小球運動距離與水平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應先后三次將小球從斜面上的________(選填“同一”或“不同”)高度處靜止釋放,比較小球在________(選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運動距離。不同同一同一不同(3)如圖所示為上述某次實驗的結果,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1,小球克服棉布的摩擦力做的功為W2,則W1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W2。通過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結論: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阻力作用,物體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做勻速直線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