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新課導入1. 在一杯水中,蔗糖、食鹽能無限制地溶解嗎?2. 家中的湯咸了、淡了,你有處理辦法嗎?20 mL水 加5 g NaCl 攪拌 再加5 g NaCl 再加15 mL水注意:玻璃棒攪拌盡量不要碰到燒杯內(nèi)壁和燒杯底部。【實驗9-5】探究在室溫下,溶質(zhì)溶解質(zhì)量隨溶劑質(zhì)量的變化情況。以不發(fā)出聲音為準!一、飽和溶液操作 5 g氯化鈉,攪拌 再加5 g氯化鈉,攪拌 加15 mL水,攪拌現(xiàn)象結論 固體全部溶解部分固體不溶解固體全部溶解①可溶性物質(zhì)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無限溶解;②溶質(zhì)溶解的質(zhì)量隨著溶劑質(zhì)量的增大而增大再加15 mL水,氯化鈉溶解說明了什么?20 mL水 加 5 g KNO3 攪拌溶解 再加5 g KNO3 加熱 又再加5 g KNO3【實驗9-6】探究溶質(zhì)在定量溶劑中溶解的質(zhì)量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冷卻測溫度:T1:20 mL水T2 :加熱完全溶解時溫度T3:冷卻析出晶體后的溫度T1T2T3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5 g 硝酸鉀,攪拌再加5 g 硝酸鉀,攪拌 加熱 再加5 g 硝酸鉀,攪拌 冷卻 固體溶解固體全部溶解固體全部溶解晶體析出一定量的溶劑中,硝酸鉀溶解的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固體部分溶解(升溫)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硝酸鉀不能無限地溶解。升高溫度,一定量溶劑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鉀降低溫度,硝酸鉀溶解能力降低T ℃定量的水不能再溶解該溶質(zhì)飽和溶液1.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注意:只有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飽和”和“不飽和”才有意義。表述方法:…溫度時…的飽和溶液或…溫度時…的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溶質(zhì),當溶質(zhì)不能繼續(xù)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該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xù)溶解溶質(zhì)的溶液,叫做該溶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練1. A、B、C、D四個燒杯里分別盛有質(zhì)量相等的同種溶劑,向四個燒杯加入某溶質(zhì),且固體溶質(zhì)質(zhì)量依次減少(溫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各問(填序號)(1)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飽和溶液;(2)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飽和溶液;(3)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A B C DABCD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xù)溶解這種溶質(zhì)的溶液,但還能溶解其他溶質(zhì)。因此,表述某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要指明溶質(zhì)。如氯化鈉飽和溶液、硝酸鉀飽和溶液。加入少量高錳酸鉀取少量冷卻后的飽和硝酸鉀溶液于小試管中,加入少量高錳酸鉀固體,觀察高錳酸鉀能否溶解?飽和硝酸鉀溶液1.如何驗證某硝酸鉀溶液已經(jīng)達到飽和?判斷溶液飽和與否的方法:【交流討論】①方法一: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質(zhì)時為飽和溶液。②方法二: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質(zhì),如果不能再溶解,則說明是飽和溶液;如果還能再溶解,則說明是不飽和溶液。2. 有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欲使其成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加入溶質(zhì)、 蒸發(fā)溶劑、 改變溫度加入硝酸鉀、蒸發(fā)掉一些水、降低溫度3. 將硝酸鉀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增加溶劑、升高溫度【交流討論】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加溶劑、升高溫度加入溶質(zhì)、蒸發(fā)溶劑、降低溫度不飽和石灰水飽和石灰水降溫升溫2.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注意:這里的“升溫”和“降溫”兩種方法適合大多數(shù)固態(tài)溶質(zhì)的溶液,對極少數(shù)固體(如:氫氧化鈣)來說恰好相反。4. 如何從食鹽溶液中得到食鹽晶體?蒸發(fā)溶劑結晶蒸發(fā)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a. 注意蒸發(fā)皿的溶液不超過蒸發(fā)皿容積的;b. 加熱過程中要不斷攪拌,以免溶液濺出;c. 不能蒸干,應當析出大量晶體時就應熄滅酒精燈,利用余熱蒸干【交流討論】海水貯水池蒸發(fā)池結晶池食鹽母液氯化鈉多種化工原料從海水中提取食鹽蒸發(fā)溶劑——海水曬鹽(苦鹵)冷卻熱飽和硝酸鉀溶液硝酸鉀晶體從溶液中析出降溫結晶雪花晶體晶體: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即為晶體。結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質(zhì)以晶體的形式析出,叫做結晶。實驗回顧:4. 結晶(1)結晶的概念:(2)適用范圍:溶質(zhì)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把可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3)結晶的方法:①蒸發(fā)溶劑結晶適用于溶解能力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zhì),如氯化鈉。硫酸銅晶體②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冷卻結晶(降溫結晶)適用于溶解能力隨溫度的下降明顯下降的物質(zhì),如硝酸鉀、硫酸銅等。指出下列各題的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1.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zhì)的溶液叫飽和溶液。2.裝有飽和溶液的瓶子的瓶底,一定有這種溶質(zhì)的固體。3.使一接近飽和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將其中的溶劑倒出一些。4.在同一溫度下,同體積的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一定會比另一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含有的溶質(zhì)多。5.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不一定,有可能剛好達到飽和依然是不飽和溶液不一定,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5.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之間的關系(濃度大)(濃度小)食鹽溶解食鹽的不飽和溶液10毫升水10毫升水熟石灰不完全溶解熟石灰的飽和溶液0.2克熟石灰2克食鹽(1)對于不同溶質(zhì)來說,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2)對于同種溶質(zhì)來說:在一定溫度時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濃溶液稀溶液練2. 20℃時,往盛有飽和食鹽水的燒杯中加入5 g食鹽,加入食鹽后的溶液中,質(zhì)量不變的是( )A. 溶劑的質(zhì)量 B. 溶質(zhì)的質(zhì)量C. 溶液的質(zhì)量 D. 溶劑、溶質(zhì)、溶液的質(zhì)量飽和溶液的質(zhì)量不包括未溶解的固體的質(zhì)量!D練3. 現(xiàn)有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使它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加入硝酸鉀固體 B.降低溶液的溫度C.蒸發(fā)一部分溶劑后再恢復到原溫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D練4. 下列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在溫度不變時,KNO3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 當溫度升高時,飽和溶液一定能繼續(xù)溶解溶質(zhì)C. 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D. 改變溫度可以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BC與溶質(zhì)和溶劑的性質(zhì)、及溫度有關影響因素:實例:高錳酸鉀溶于水,而不溶于汽油;碘易溶于汽油而幾乎不溶于水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來表示【回顧】碘、高錳酸鉀分別在水和汽油的溶解實驗,思考:物質(zhì)的溶解性與什么因素有關?二、溶解度10 ℃40 ℃氯化鈉硝酸鉀不行應該在同一溫度下如何比較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能力大小 氯化鈉硝酸鉀不行1g氯化鈉1g硝酸鉀不行應該達到飽和狀態(tài)應該溶劑的量相同20克水定狀態(tài)(達到飽和)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溶解能力,應該控制的條件有:定溫度定溶劑的量四要素條件:一定溫度標準:100克溶劑(未說明的情況下通常指水)狀態(tài):飽和狀態(tài)(最大值)單位:質(zhì)量(克)1. 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注意:描述物質(zhì)的溶解度時一定要包含上面四要素,否則將無意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zhì)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思考: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義?20℃時,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的質(zhì)量為31.6克;20℃時,100克水中溶了31.6克的硝酸鉀就達到飽和狀態(tài)。練1. 你會判斷嗎?(1)20克A物質(zhì)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配成飽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克。( )(2) 20℃ ,20克A物質(zhì)溶解在水中配成飽和溶液, 20℃ 時A的溶解度是20克。( )(3)20℃ ,20克A物質(zhì)溶解在水中配成100克飽和溶液,則 20℃ 時A的溶解度是20克。( )(4)20℃ ,20克A物質(zhì)溶解在100克水中配成飽和溶液,則 20℃ 時A的溶解度是20克。( )×××√理由:沒有指明溫度。理由:沒有說明水的量為100克。理由:100克必須為溶劑水的質(zhì)量,而不是溶液的質(zhì)量。2.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0.01g1g10g易溶可溶微溶難(不)溶【 資料卡片】20℃溶解度/g 一般稱為<0.01 難溶0.01~1 微溶1~10 可溶>10 易溶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用橫坐標表示溫度。(2)圖象法——溶解度曲線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鈉溫度/℃101009080706050403020溶解度/g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0氯化鉀硝酸銨碳酸氫鈉硼酸硝酸鈉幾種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觀察下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1)同種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曲線的交點表示這兩種物質(zhì)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線越陡,該物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越大。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鈉溫度/℃101009080706050403020溶解度/g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0氯化鉀硝酸銨碳酸氫鈉硼酸硝酸鈉NM溫度/℃溶解度\克t1t20●b●a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兩物質(zhì)在交點所示的溫度下的溶解度相等;●c溶解度曲線含義曲線下方的點:不飽和溶液曲線上方的點:形成飽和溶液并有物質(zhì)剩余。1020曲線上的點:表示物質(zhì)在該點所示溫度下的溶解度。●對比下圖,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①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鉀等。②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例如氯化鈉。③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反而減小,例如熟石灰。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線幾種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鈉溫度/℃101009080706050403020溶解度/g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0氯化鉀硝酸銨碳酸氫鈉硼酸硝酸鈉練2.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4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20℃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C. 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 20℃時,把30 g甲物質(zhì)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C練3. 如圖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溶解度不受溫度的影響C.t1 ℃時,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 ℃時(不考慮水分的蒸發(fā))會有晶體析出D.t2 ℃時,甲與乙的溶解度相等D【思考】1. 打開汽水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這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什么有關?2.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還與什么有關?壓強溫度(1)氣體溶解度的概念:4. 氣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2)氣體溶解度的意義:想一想:0℃時,氧氣的溶解度為0.049的含義是什么?在0℃,壓強為101kPa時,1體積水最多能溶解0. 049體積O2氣體的溶解度是一個比值,無單位。氣體在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氣體體積。(3)影響氣體物質(zhì)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內(nèi)因:氣體的性質(zhì);②外因:主要是溫度和壓強。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練4. 你設想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是( )A. 升溫增壓 B. 升溫減壓C. 降溫增壓 D. 降溫減壓C練5. 下列幾種物質(zhì):①硝酸鉀、②熟石灰、③氧氣、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D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含義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3.結晶(1)蒸發(fā)溶劑結晶。(2)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①加水 ②升溫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①加溶質(zhì)②降溫③蒸發(fā)溶劑課堂小結同種溶質(zhì)在不同的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溶質(zhì)在同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性物質(zhì)的溶解度定量描述①一定溫度②100克溶劑③溶液飽和④單位是克易溶 、可溶 、微溶 、難(不)溶固體的溶解度氣體的溶解度影響因素(溫度)影響因素 (溫度、壓強)表示方法表示方法4.本節(jié)內(nèi)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