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奇的“大氣力量”發現之旅》科學家們的探索之旅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根據不同實驗器材組合,設計并完成實驗,并描述操作要點。器材組合 實驗設計 操作要點膠頭滴管、燒杯塑料吸盤、玻璃板塑料瓶、氣球實驗結論: 。粗測大氣壓的大小提供器材:吸盤、玻璃板、測力計。實驗原理:數據記錄與處理:序號 S F P 大氣壓的平均值123↓(共23張PPT)——探尋神秘的“大氣力量”之旅地球上的人類每時每刻都在呼吸著新鮮空氣,但是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古代人認為“空氣是沒有重量,并且充滿了整個宇宙”使用“抽水機”抽水抽水機抽出管里的空氣,形成真空,水就會沿著水管往上流。“自然界厭惡真空”。存在一種“真空吸力”,水被“吸”上去了管內氣體先被吸出,吸管內接近真空,于是,在管外大氣壓的作用下,將飲料壓進口中。水真的是被“吸”上去的嗎?1.大氣壓?大氣會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由大氣施加的壓強簡稱大氣壓。2.液體由于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動性,所以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那么為什么會產生大氣壓強?①大氣受到重力的作用②大氣具有流動性G“覆杯”實驗F由于大氣壓的作用,將硬塑料片壓在杯口,支撐杯內的水和硬塑料片的重力。這又說明了什么?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小組合作2分鐘。借助所提供的器材組合來解釋說明。活動一:證明大氣壓的存在現象2:藥液怎樣“吸”進針筒的?壓現象1:牛奶盒是怎么被“吸”癟的?壓“真空吸力是有限的”。如果水在抽水機中可以升高10米,則比水重的水銀,上升的高度未必能達到10米。1644年托里拆利實驗1.將裝滿水銀的1米的玻璃管倒置在水銀槽中,為什么水銀會下降?2.為什么托里拆利認為760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就可以等于大氣的壓強?1標準大氣壓P0= 760毫米水銀柱P水銀= 1.01×105帕= 10.3米水柱= ρ水銀gh他“制造”了真空,推翻了“自然界厭惡真空”的觀點。并且成為第一個測算大氣壓強的科學家。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格里克就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以此向人們宣傳大氣壓的知識。他將兩個直徑為30多厘米的空心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讓馬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直到兩邊的馬各增加到8匹時,才把半球拉開。① 大氣壓的存在② 大氣會產生很大的壓強馬德堡半球實驗偉大的科學家,無非是在探尋的旅途上,不斷地提出困惑,積極的動手、動腦的解決問題!壓強的旅行仍未結束……未來還有更多的困惑需要你們來解決,積極動腦,今天的你也許就是未來的科學家!根據所提供的實驗器材(測力計、吸盤、玻璃板)設計實驗。實驗原理: 。活動二:粗測大氣壓的大小序號 S F P P的平均值123注意:1.吸盤應緊貼在玻璃板上,吸盤面積S取7X10-4m2。2.多次測量記錄數據,并計算出大氣壓的平均值。小試牛刀1.小華想用空易拉罐來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B.將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變癟C.讓易拉罐從高處下落撞擊地面,易拉罐變癟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氣,易拉罐變癟D2.下列現象中與大氣壓強無關的( )D3.如果我們在月球上,下列哪件事是可以做到的 ( )A.用抽水機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B.用塑料吸管吸瓶子里的果汁C.用鋼筆將墨水瓶中的墨水吸到橡皮管里D.將重物從低處搬到高處D4.把裝滿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用手握住筒底向上提,在管口離開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A. 是空的 B. 有水,但不滿C. 充滿水 D.無法判斷C5.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做托里拆利實驗。如在玻璃管的頂部開一個小洞,那么管內的水銀柱將( )A.向上噴出B.稍微下降一些C.降低到和管外水銀面相平D.保持原來的高度不變C更上一層樓6.托里拆利實驗中,玻璃管內液柱的高度取決于( )A. 外界大氣壓強B. 外界大氣壓強和管的粗細C. 外界大氣壓強和液體密度D. 外界大氣壓強和玻璃管的傾斜程度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上冊 2.3 大氣壓強.pptx 學案.docx 托里拆利實驗.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