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總復習課件第45講 人類生存的地球地球的自轉1.地球繞________不停地旋轉的運動,自轉的周期約____________。2.地球自轉的方向:____________。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__________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____________方向旋轉。3.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軸24小時自西向東逆時針順時針①日月星辰東升西落;②晝夜交替;③星星的視運動1.(2023,杭州)下列現象,主要由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①晝夜更替 ②四季更替 ③晝夜長短變化 ④太陽東升西落A.①② B.①③C.①④D.②③C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七上教材P85)1.地球內部從外到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2.地球內部結構層次示意圖地核地殼地幔2.1864年凡爾納的小說《地心游記》激起了人們對地球內部結構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達地心的旅程中,將依次穿過的圈層是( )A.地核——地幔——地殼B.地幔——地核——地殼C.地殼——地幔——地核D.地殼——地核——地幔C地殼運動(七上教材P99)1.地殼運動的表現(1)火山:地幔的軟流層是火山巖漿的來源。火山是__________的表現形式之一。(2)地震:地震是地殼巖石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2.地震的預防要做到早預報、早預防,合理逃生。遇震時一定要鎮靜,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邊),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或空間小、有支撐物的地方,或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地球內力地殼運動3.(2022,寧波)2022年5月9日14時23分,臺灣省花蓮縣海域發生6.2級地震。下列有關此次地震的描述正確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B.發生地震的海域在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火山帶上C.發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D.此次地震沒有釋放能量,不會引起地形的變化A板塊學說(七上教材P110)1.大陸漂移說:1915年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依據________兩岸大陸輪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陸漂移的證據提出。2.板塊構造學說:全球巖石圈可劃分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______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_______上,不斷發生______和________。3.板塊的______________是引起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引起地殼變動的巨大能量來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碰撞和張裂張裂碰撞軟流層非洲大西洋地球內部或地球本身4.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板塊________形成大洋或裂谷(如大西洋、東非大裂谷);板塊______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張裂碰撞4.關于人類對地球表面板塊的研究歷程,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①舌羊齒化石廣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澳大利亞、南極洲等大陸,可作為“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②“海底擴張學說”從解決動力來源方面支持了“大陸漂移學說”③“板塊構造學說”認為七大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④地球表面的地震分布與火山相似,大多發生在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C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七上教材P117)1.影響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表現為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2.外力作用的影響具有廣泛性和持續性的特點,其結果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趨于_______。流水、風、冰川平坦5.(2023,溫州)右圖為我國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流動沙丘,影響它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生物B.冰川C.流水D.風力D水循環(八上教材P3)1.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或地下徑流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著持續不斷地循環。2.水循環的類型3.水循環的意義:使陸地上的水資源不斷地得到更新和補充。6.(2023,寧波)透水磚是一種綠色環保建材,透水性好。如圖所示,用透水磚替代傳統的混凝土路面磚,有效減少了地面積水。從水循環的過程分析,道路鋪設透水磚主要有利于( )A.水汽輸送 B.降水C.下滲D.地表徑流C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出現此類自然災害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避險措施。【例1】 2023年2月6日9時17分在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和地核B.本次地震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C.地震是地殼運動的唯一形式D.在較高樓層遇地震無法撤離時可選擇墻角或桌下躲避C1.地震是由地球________(選填“內力”或“外力”)作用引起的。2021年5月,云南漾濞和青海瑪多縣相繼發生6.0級以上地震,兩地地震都是由亞歐板塊與___________板塊碰撞引起的。內力印度洋板塊運動【例2】 關于海陸變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類活動是造成海陸變遷的最主要原因B.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格局已經形成,不會再發生變化C.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D.由于板塊的張裂,喜馬拉雅山的海拔在不斷升高C2.(2022,紹興)地球板塊之間在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實驗模擬板塊碰撞形成海洋B.如圖實驗模擬板塊張裂形成山脈C.地震、火山的發生與板塊的碰撞和張裂關系密切D.在流水和風的作用下板塊之間發生了碰撞和張裂C水循環和水資源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等。海洋水通過海陸間循環可以化為湖泊水;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即河流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海洋水是咸水,無法直接利用。【例3】 (2023,金華)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下圖為部分水循環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水循環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環節②代表水汽輸送,環節③代表降水B.水會不斷地循環,無需提倡節約用水C.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氣態形式存在于大氣中D.水循環中,水僅在固液兩態之間相互轉化A3.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關于圖中水循環各環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對①的影響B.人工降雨會改變③的時空分布C.破壞亞馬遜雨林會造成⑤的減少D.圖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是水汽輸送C影響地形的因素地形發生變化是內力因素和外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會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外部,包括流水、風力、冰川、生物等因素,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緩慢而持久,它使地表趨于平坦。【例4】 杭州有諸多的景點,以下景點主要由地球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飛來峰 B.南宋皇帝“躬耕”的,八卦田遺址公園C.瑤琳仙境溶洞 D.西溪濕地A【例5】 下圖是小明制作的地表形態變化的概念圖,還有部分未完成。(1)概念圖中的“?”應填入的內容是_________。(2)溫州江心嶼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甌江下游沉積而成。“江心嶼的形成”可以放入概念圖中的舉例_______。(填序號)火山24.溫州靈昆島位于甌江的入海口,是浙江省的兩個河口沖積島之一。島嶼陸地面積25平方千米,平坦開闊。形成這種島嶼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風力B.流水C.生物D.冰川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