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講義第四單元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3節 硫及其化合物【高考考情分析】含硫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探究體現《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學科素養“思維方法”涉及的“科學思維”、“創新思維”,要求采用嚴謹求真的、實證性的邏輯思維方法應對各種問題,要求運用開放性、創新性的思維方式應對問題情境,組織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相關的知識與能力,注重獨立性、批判性、發散性的思考,提出新視角、新方法、新設想,涉及含硫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探究實驗方案,并解決物質制備及性質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氧、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是高中化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熱點之一。基于硫元素的轉化考查氧化還原反應是常考題型,其不常見化合物多在工藝流程題、實驗探究題中進行考查。從注重考查課本基礎知識,逐漸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向轉變,符合高考命題注重應用性的趨勢。高考對本講內容的考查,主要有四個考點:一是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考查SO2的性質和用途;二是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吸水性及SO42-的檢驗;三是含硫化合物及其相關工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四是以框圖推斷綜合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復習備考時要注意與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的結合。同時與新的含硫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相關的探究型實驗題也需要重點關注。題型既有選擇題又有非選擇題,難度適中或稍難。硫元素具有多種價態且各化合物的相互轉化關系豐富,也是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素材,命題空間廣闊,而且與生產、生活及社會聯系緊密,預計本部分內容仍是2025年高考的熱點。【基礎知識復習】一、硫的性質和應用1.物理性質俗稱 顏色狀態 溶解性硫黃 黃色晶體 不溶于水 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CS22.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 S表現的性質a: 氧化性b:c:H2+SH2Sd: 還原性S+2H2SO4(濃)3SO2↑+2H2O3S+6NaOH2Na2S+Na2SO3+3H2O 氧化性和還原性3.用途:制硫酸、橡膠、黑火藥、醫藥、農藥、火柴。【基礎知識復習】二、硫的氧化物和氫化物1.二氧化硫內容 SO2物理 性質 顏色、氣味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毒性 有毒溶解性 易溶(體積比1∶40)化學 性質 與水的反應與堿的反應 SO2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當氣體過量時沉淀又溶解: ,與堿性氧化物反應弱氧化性還原性 能被酸性高錳酸鉀、H2O2、Fe3+等氧化劑氧化與O2反應:與X2(Cl2等)反應:漂白性 能與某些有色物質(品紅溶液)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而使其褪色對環境的影響 形成酸雨,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實驗室制法2.三氧化硫①物理性質:熔點16.8 ℃,沸點44.8 ℃,在常溫下為液態,在標準狀況下為固態。②化學性質: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反應 化學方程式與水反應 (放出大量的熱)與氧化鈣反應與氫氧化鈉反應使指示劑變色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3.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有劇毒,是一種大氣污染物。①與NaOH溶液反應:,。②與某些鹽反應(CuSO4溶液):。③與氧化性物質反應(氯水):。【典型例題復習】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體現了SO2的漂白性 ( )(2)SO2通入BaCl2溶液生成BaSO3白色沉淀 ( )(3)pH<7的降水屬于酸雨 ( )(4)Cu與硫粉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CuS ( )(5)洗滌附著在試管內壁上的硫用CS2或熱的濃NaOH溶液( )(6)SO2和Cl2等物質的量混合后通入裝有濕潤的有色布條的集氣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 )(7)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紅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 )(8)因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紅溶液、酸性高錳酸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 )答案: √ 2.根據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實驗現象,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 )溶液 現象 結論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 SO2有還原性B H2S溶液 產生黃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D Na2SiO3溶液 產生膠狀沉淀 酸性:H2SO3>H2SiO3答案:C3.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物質性質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 A.若品紅溶液①褪色,則說明產物中含有SO2B.若溴水褪色,則說明SO2具有還原性C.若燒瓶中產生黃色渾濁和無色氣泡,則說明Na2S2O3只作氧化劑D.若品紅溶液②不褪色、Na2SiO3溶液中出現白色渾濁,則說明亞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強答案:C【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題后悟道SO2的特殊性質及應用(1)注意SO2的漂白性和還原性的區別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的是SO2的漂白性,加熱后溶液顏色復原;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氯水、碘水褪色表現的是SO2的還原性,加熱后溶液顏色不復原。(2)注意SO2的氧化性的表現SO2通入氫硫酸、硫化鈉溶液中都會出現淺黃色沉淀,表現了SO2的氧化性。(3)SO2不能漂白酸堿指示劑,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4.下列可用來區別SO2和CO2氣體的是 (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氫硫酸 ③氯水 ④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⑤氯化鋇溶液 ⑥品紅溶液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答案:D【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1.SO2和CO2的鑒別方法(1)聞氣味法:CO2無氣味,SO2有刺激性氣味。(2)品紅溶液法: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CO2。(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法: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它們褪色的是CO2。2.檢驗SO2和CO2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SO2和CO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檢驗二者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如下。流程設計 檢驗SO2 除去SO2 檢驗SO2是否除盡 檢驗CO2選用試劑 品紅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紅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預期現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變渾濁【基礎知識復習】三、硫酸及硫酸根離子的檢驗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2.濃硫酸①物理性質H2SO4不揮發,易溶于水,濃H2SO4溶于水放熱,所以稀釋濃H2SO4時,應將濃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②濃硫酸的特性實驗 實驗現象 濃硫酸的特性少量膽礬加入濃硫酸中 藍色固體變白 吸水性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滴在濾紙上 沾有濃H2SO4的濾紙變黑 脫水性將銅片加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中加熱 銅片逐漸溶解,產生無色有剌激性氣味的氣體 強氧化性、酸性③常溫下,鐵、鋁遇濃H2SO4鈍化,可用鋁槽車運輸濃H2SO4。④分別寫出濃硫酸與Cu、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硫酸根離子的檢驗被檢液取上層清液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判斷有無SO42-)。先加稀鹽酸的目的是防止CO、SO、Ag+等的干擾,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2H+===CO2↑+H2O、SO+2H+===SO2↑+H2O、Ag++Cl-===AgCl↓、Ba2++SO===BaSO4↓。【典型例題復習】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濃硫酸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屬,其還原產物主要是H2( )(2)常溫下,Fe、Al與濃H2SO4不反應 ( )(3)濃H2SO4使CuSO4·5H2O變成白色粉末,體現了濃H2SO4的吸水性( )(4)濃H2SO4與金屬的反應,僅體現濃H2SO4的氧化性( )(5)一定量的濃硫酸與足量的鋅反應時,生成的氣體一定只有SO2 ( )(6)SO2具有還原性,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因此不能用濃H2SO4干燥SO2 ( )(7)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 )答案: √ 2,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則下列關于該溶液中所含離子的推斷中正確的是 ( )一定含有B.含有和Ag+C.可能含有或Ag+或或同時含有和D.可能含有或答案:C【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題后悟道檢驗的誤區(1)只加可溶性鋇鹽,不酸化誤將 、、Ag+等干擾離子判斷成,此時上述離子會分別產生BaCO3、BaSO3、AgCl白色沉淀。(2)誤將Ag+判斷成 如向待測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不消失,便斷定含。未注意溶液中含Ag+也會有同樣的現象,因為Ag++Cl-=AgCl↓(白色)。(3)誤將判斷成如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或向待測液中滴加用稀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誤以為有。該錯誤是未注意在酸性環境中具有強氧化性,將氧化成而產生干擾。【基礎知識復習】四、硫及其化合物的轉化與應用(1)硫元素化合物與含硫物質氧化性、還原性間的關系(2)硫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 相鄰價態的同種元素的微粒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S和H2S、S和SO2、SO2和濃硫酸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當硫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或降低時,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鄰的價態,即臺階式升降。可用如圖表示。如H2SSSO2 SO3寫出③、④、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④;⑤。 含硫物質的連續氧化①H2SSO2SO3H2SO4;②SSO2SO3H2SO4。 典型的歸中反應2H2S+SO2===3S↓+2H2O;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3)相同價態硫的轉化是通過與酸、堿反應實現的寫出②、③、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③;④。【典型例題復習】1.已知X為一種常見酸的濃溶液,能使蔗糖變黑。A與X反應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反應條件及部分產物均已略去,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X使蔗糖變黑的現象主要體現了X的強氧化性B.若A為鐵,則足量A與X在室溫下即可完全反應C.若A為碳單質,則將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最終能得到白色沉淀D.工業上,B轉化為D需要使用催化劑答案:D2.如圖,A為非金屬單質,B是一種具有還原性的二元含氧弱酸,D為一種氣態非金屬氧化物,E為白色沉淀。(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D: ,E: ,F: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B→C: ,②B→E: ,③C→F: 。答案:(1)S SO2 BaSO3 BaSO4(2)①2H2SO3+O24H++2SO42- ②H2SO3+Ba2++2OH-BaSO3↓+2H2O③SO42-+Ba2+BaSO4↓4.3 硫及其化合物——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階段測試1.工業上制硫酸涉及的三個裝置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沸騰爐的進料口a通空氣,進料口b加黃鐵礦B.接觸室中的反應主要為C.吸收塔中不用水吸收是因為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而形成酸霧,降低吸收效率D.常溫下,鐵粒與足量濃硫酸混合會發生化學反應,但最終鐵粒仍有剩余2.某小組同學探究與新制懸濁液反應的實驗裝置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配制70%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B.裝置B的作用是監控流速,其中試劑可以用飽和溶液C.反應開始時C中出現磚紅色沉淀,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D.反應后向C的溶液中加入稀鹽酸酸化后,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反應中作還原劑3.若將銅絲插入熱濃硫酸中進行如圖(a~d均為浸有相應試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實驗,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確的是( )A.試管底部出現灰白色固體,冷卻后,將試管中混合物沿燒杯內壁小心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溶液變成藍色,說明生成了硫酸銅B.a處先變紅后褪色,說明是酸性氧化物和具有漂白性C.b或c處褪色,均說明具有漂白性D.Cu與濃硫酸反應,只體現的氧化性4.下列有關硫及其化合物性質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與足量稀鹽酸反應:B.向工業廢液中通入除:C.實驗室用過量的NaOH溶液吸收:D.用酸性溶液吸收:5.氮和硫是化工生產中的重要元素。下列相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作保存食品B.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可用作化學肥料C.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用作紙漿漂白劑D.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可用作氣體干燥劑6.查看葡萄酒標簽上的成分信息時,常發現其成分中含有少量。下列關于說法正確的是( )A.具有還原性,不能用濃硫酸干燥B.不能作食品添加劑,不該添加到葡萄酒中C.具有還原性,少量的可防止葡萄酒氧化變質D.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體現了它的漂白性7.硫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與c、d、e都有可能反應生成bB.d溶液久置于空氣中會生成e,溶液的減小C.鹽g與鹽f之間也可能發生反應D.銅與e的濃溶液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溶液中,無明顯現象8.生物還原法是指微生物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在電子供體的作用下將Sb(+5)還原為更易被去除的Sb(+3),根據電子供體的不同可分為自養還原和異養還原。為去除水中銻(+5)酸鹽,某大學建立升流式硫自養固定床生物反應器,其反應機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自養還原過程中,S接受電子作氧化劑B.歧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副產物來源于自養還原和歧化還原過程D.在生物反應器中可以實現S單質的循環利用9.下列有關的制取和性質驗證的實驗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制取B.驗證的漂白性C.收集D.尾氣處理10.實驗室用如圖裝置制備并驗證相關物質的性質。下列有關試劑A說法正確的是( )A.若為水溶液,可驗證的還原性B.若為溶液,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C.若為溴水,觀察到溶液出現淡黃色渾濁D.若為含和AgCl的濁液,可證明:11.連二亞硫酸鈉()俗稱保險粉,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實驗室常用還原法制備連二亞硫酸鈉。回答下列問題:(1)二氧化硫的制備①裝置X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制備收集過程中導管的連接順序為a→ (用小寫字母表示)。(2)連二亞硫酸鈉的制備Ⅰ.將鋅粉懸濁液加入三口燒瓶中并將燒瓶溫度維持35~45℃,向其中先通入一段時間后,改通,充分反應后生成固體。Ⅱ.向燒瓶中加入NaOH溶液,在28~55℃條件下生成和。Ⅲ.過濾,將濾液冷卻至室溫,并向濾液中加入氯化鈉,待析出后,濾出晶體用無水乙醇洗滌即得產品。①步驟Ⅰ中的加熱方式是 。向三口燒瓶中先通入的目的是 。②步驟Ⅱ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步驟Ⅲ加入NaCl的作用是;加入無水乙醇的作用是 。(3)連二亞硫酸鈉質量分數測定準確稱取產品100g放入燒杯中,加入50mL中性甲醛溶液,攪拌至完全溶解(),加水配成1000mL溶液,移取5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4mL鹽酸并加入少許淀粉溶液作指示劑,用的標準溶液滴定,(、)滴定至終點時,消耗碘溶液。產品中連二亞硫酸鈉的質量分數 (列出計算表達式即可)。12.利用物質的類別及元素的化合價推測物質的性質是同學們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硫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與部分物質類別的對應關系如圖所示:(1)X的化學式為_______,X的濃溶液與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反應,這一性質體現了X的_______性(填“氧化”或“還原”)。(2)從硫元素化合價變化的角度分析,圖中所含物質中,只表現還原性的有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學式)。(3)將與混合可生成淡黃色固體,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4)某學習小組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制備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質,用注射器加入濃硫酸,反應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現象。已知:濃硫酸與亞硫酸鈉反應方程式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填字母)。A.③品紅溶液褪色,表現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④硫化鈉溶液中出現淡黃色沉淀,表現二氧化硫的還原性C.⑤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棉花變成紅色,說明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酸D.⑥蘸有酸性溶液的棉花紫紅色褪去,表現二氧化硫的漂白性(5)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部分被氧氣氧化,其被氧化后的產物為________(寫化學式),檢驗部分被氧氣的實驗操作為_______1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產品,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炸藥、染料等。工業制硫酸的原理(反應條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過程Ⅰ”發生的反應為,其中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2)“過程Ⅱ”中由制備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含有,可用雙堿法脫硫處理,過程如圖所示,其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寫出雙堿法脫硫的總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測定硫酸廠周圍空氣中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取VL空氣(標準狀況),緩慢通入足量碘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稱重,質量為mg。①空氣緩慢通入碘水時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___(用含V、m的代數式表示)。14.含和廢氣的治理可以變廢為寶,使硫資源得以利用。(1)一種處理廢氣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若吸收塔內盛裝的是溶液,則氣體X為___________;吸收塔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2)CO與在鋁礬土作催化劑、773K條件下反應生成和硫蒸氣,該反應可用于從煙道氣中回收硫,反應體系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以廢治廢”是基于“綠色化學”觀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業廢堿渣(主要成分為)吸收煙氣中的,得到亞硫酸鈉()粗品。其流程如下:①上述流程中,往溶液中通入含的煙氣,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②亞硫酸鈉粗品中含有少量,設計實驗證明亞硫酸鈉粗品中含有少量的方案:___________。(必須使用的試劑有:蒸餾水、稀鹽酸、溶液)(4)我國科學家研究在活性炭催化條件下將煤氣中的協同脫除,部分反應過程如圖所示(表示氣體被吸附在催化劑表面)。①中S元素的轉化過程簡單描述為___________。②從物質轉化與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分析,該過程初步達到的目的為__________。15.浩瀚的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可從海水中提取食鹽、溴等化工產品。回答下列問題:Ⅰ.粗鹽精制(1)除去粗鹽水中的、和時,粗鹽溶解后加入沉淀劑:①NaOH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稀鹽酸,所用試劑的加入順序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2)加入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海水提溴,主要工業生產流程如圖所示:(3)向“吹出塔”中鼓入空氣的目的是將___________(填化學式)吹出。(4)“吸收塔”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蒸餾塔”溶液中溴的濃度比“吹出塔”溶液中溴的濃度__________(填“高”“低”或“相等”)。Ⅲ.在生活、生產中有重要用途,使用不當會造成環境污染。(6)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質。①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②向儀器a中滴加濃硫酸之前,需先通入一段時間,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將氣體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④實驗時,裝置B中沒有明顯變化。實驗結束后取下裝置B,向其中滴加適量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為___________(填化學式)。(7)某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某硫酸廠附近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當注入標準狀況下200mL空氣時,酸性溶液恰好褪色,停止實驗。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該空氣中二氧化硫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沸騰爐的進料口b通空氣,進料口a加黃鐵礦,故A錯誤。2.答案:D解析:A.由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配制的步驟可知,配制70%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故A正確;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裝置B中盛有的飽和硫酸氫鈉溶液中的氫離子會降低二氧化硫的溶解度,所以能達到監控二氧化硫的流速的實驗目的,故B正確;C.由分析可知,裝置C中二氧化硫與硫酸銅、氫氧化鈉混合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鈉、氧化亞銅和水,則由得失電子數目守恒可知,反應中氧化劑硫酸銅和還原劑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故C正確;D.由分析可知,裝置C中二氧化硫與硫酸銅、氫氧化鈉混合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鈉、氧化亞銅和水,則向C的溶液中加入稀鹽酸酸化后,再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硫酸鋇沉淀生成因硫酸銅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干擾實驗,所以不能證明反應中二氧化硫作還原劑,故D錯誤;故選D。3.答案:A解析:A.銅與濃硫酸生成硫酸銅,濃硫酸有吸水性,產生硫酸銅白色固體,冷卻后將試管中混合物倒入盛水燒杯中,硫酸固體溶解后溶液呈藍色,通過觀察顏色可以確定產物,故A正確;B.是酸性氧化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但不能使其褪色,故B錯誤;C.品紅褪色體現二氧化硫漂白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體現二氧化硫的還原性,故C錯誤;D.銅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硫酸銅和二氧化硫,硫酸體現強氧化性和酸性,故D錯誤;故選:A。4.答案:D解析:A項中電荷不守恒,質量也不守恒,A項錯誤;不能拆開,B項錯誤;過量的NaOH溶液吸收生成,C項錯誤;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可判斷,D項正確。5.答案:A解析:A.氨氣的化學性質穩定,常溫下幾乎不和其他物質反應,可用作保存食品,A項正確;B.碳酸氫銨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N,則碳酸氫銨可作化學肥料,與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無關,B項錯誤;C.二氧化硫能與某些有色物質反應生成無色物質,表現出漂白性,可作紙漿漂白劑,與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無關,C項錯誤;D,濃硫酸可用作氣體干燥劑,是因為其具有吸水性,與濃硫酸具有脫水性無關,D項錯誤;答案選A。6.答案:C解析:A.中硫元素顯+4價,中硫元素顯+6價,同種元素相鄰價態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故可以用濃硫酸干燥,故A錯誤;B.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制定的二氧化硫安全攝入限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7mg。“安全攝入限”的意思是,不超過這個含量的二氧化硫,即使長期食用,也不會帶來可見的危害。葡萄酒中添加了少量的用于保鮮,故B錯誤;C.葡萄酒中加入少量的作用是防止葡萄酒在陳釀和貯藏的過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動,故C正確;D.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體現了的還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D錯誤。故選:C。7.答案:D解析:A.a為,可以和發生歸中反應生成硫單質,A正確;B.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在空氣久置會被氧氣氧化成硫酸,硫酸酸性更強,pH更小,B正確;C.g為硫酸鹽或酸式鹽,f為亞硫酸鹽,可能會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硫,C正確;D.銅與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溶液中,可能與其中溶解的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D錯誤;答案選D。8.答案:C解析:根據分析,在自養還原過程中,S失去電子作還原劑,A錯誤;S單質歧化生成硫酸根和硫化氫,正確離子方程式,B錯誤;副產物硫酸根來源于自養還原和歧化還原過程,C正確;在生物反應器中并沒有再重新生成硫單質,沒有實現S單質的循環利用,D錯誤。9.答案:B解析:在加熱條件下,濃硫酸和銅片反應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銅和水,不能使用稀硫酸,故A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故B能達到實驗目的;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收集時,集氣瓶中應長導管進氣,短導管出氣,故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硫,無法進行尾氣處理,故D不能達到實驗目的。10.答案:C解析:A.硫化氫和二氧化硫反應,體現的為二氧化硫的氧化性,A錯誤;B.硫酸銅和硫化氫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硫化銅黑色沉淀,B錯誤;C.溴水具有氧化性,硫化氫具有還原性,兩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單質,因此出現淡黃色的渾濁,C正確;D.硫化氫通入含和AgCl的濁液,銀離子過量,白色沉淀變成黑色沉淀,不能證明AgCl沉淀轉化成沉淀,不能確定與的大小關系,D錯誤;故選C。11.答案:(1);e→f→c→d→b(2)水浴加熱排出裝置內空氣,防止被氧化降低的溶解度,便于析出洗去雜質離子且加快脫水干燥(3)解析:(1)①裝置X中硫酸和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鈉,方程式為:;②二氧化硫生成后首先用濃硫酸干燥,隨后收集,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氣,應該用向上排空氣的方法收集,最后要尾氣處理,故順序為:a→e→f→c→d→b;(2)①由于加熱溫度維持35~45℃,則步驟Ⅰ中的加熱方式是水浴加熱;由于產物容易被氧化,裝置含有空氣,故通入氮氣的目的是:排出裝置內空氣,防止被氧化;②根據題意可知,通入,充分反應后生成,隨后加入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產物,方程式為:;③根據題意向濾液中加入氯化鈉則析出產物,故加入氯化鈉的目的是:降低的溶解度,便于析出;乙醇容易揮發,便于干燥,則加入乙醇的目的是:洗去雜質離子且加快脫水干燥;(3)根據方程式,、可知,,則,則。12.答案:(1);氧化(2);(3)2∶1(4)BD(5);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先滴加過量稀鹽酸,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再滴加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解析:(1)X是S元素形成的+6價的酸,則X是;濃具有強氧化性,與C在加熱時反應產生,在該反應中S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表現強氧化性;(2)在圖示含有S元素的物質中,中的S元素為-2價,處于最低化合價,只能失去電子表現還原性;(3)將與混合可生成淡黃色固體,反應方程式為:。在該反應中,失去電子被氧化為S單質,得到電子被還原為S單質,所以S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在該反應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4)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故③中品紅溶液褪色,表現二氧化硫的漂白性,A正確;B.與在溶液中反應產生S單質,使溶液變渾濁,在該反應中表現氧化性,B錯誤;C.與石蕊試液中的水反應產生,該物質具有酸性,可以使石蕊試液變為紅色,這說明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酸,C正確;D.具有還原性,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變為硫酸,酸性溶液被還原為無色,這可說明具有還原性,而不是漂白性,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BD;(5)溶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部分被氧氣氧化,,故其被氧化后的產物為。可根據是白色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物質檢驗。操作是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先滴加過量稀鹽酸,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再滴加溶液,若反應產生白色沉淀證明溶液中含有,從而證明被氧氣氧化為。13.答案:(1)①﹣1②和(2)(3)①NaOH②(4)①②解析:由題干流程圖可知,過程Ⅰ為黃鐵礦在空氣中高溫極燒生成,反應方程式為:,過程Ⅰ為催化氧化生成,反應原理為:,過程Ⅲ為吸收,,據此分析解題。(1)已知Fe的化合價為+2價或者+3價,故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過程Ⅰ發生的反應為,其中鐵和硫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生成氧化產物,故氧化產物是和,故答案為:﹣l;和。(2)由分析可知,過程Ⅱ中由制備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3)由題干信息可知,過程Ⅰ的反應為:,過程Ⅱ的反應為:,故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含有,可用雙堿法脫硫處理,過程如圖所示,其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NaOH,過程Ⅰ和Ⅱ的方程式左右分別相加可得,雙堿法脫硫的總反應方程式為,故答案為:。(4)①空氣緩慢通入碘水時主要反應方程式為:,故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答案為:。②為測定硫酸廠周圍空氣中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取VL空氣(標準狀況),緩慢通入足量碘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稱重,質量為mg,則,,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故答案為。14.答案:(1)堿性氣體;氨氣或(2)(3);取少量亞硫酸鈉粗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先滴加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再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有(4)①由圖可知中S元素的轉化過程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等物質;②從物質轉化與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分析,該過程既實現煤氣中的脫除;同時產生清潔能源解析:(1)吸收塔內盛裝的是溶液,吸收生成,反應方程式為:,吸收氣體X可轉化為,則X應為堿性氣體,可知為氨氣或;(2)結合圖像可知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根據得失電子守恒1molCO失去2mol電子轉化為,1mol得4mol電子轉為硫單質,則CO和的系數之比應為2:1;圖中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1,若生成的單質為S,則和S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與圖像不符合,可知生成的硫單質應為,可得反應方程式為:;(3)①由流程信息可知溶液中通入含的煙氣,反應生成,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反應離子方程式為:;②證明亞硫酸鈉粗品中含有少量可通過檢驗硫酸根離子確定,實驗方案為:取少量亞硫酸鈉粗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先滴加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再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有;(4)①由圖可知中S元素的轉化過程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等物質;②從物質轉化與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分析,該過程既實現煤氣中的脫除;同時產生清潔能源。15.答案:(1)CD(2)使,與完全反應生成沉淀(3)(4)(5)高(6)①分液漏斗②排除空氣的干擾③④(7);1.4%解析:(1)加NaOH可除去鎂離子,加氯化鋇可除去硫酸根離子,然后加碳酸鈉除去鈣離子及過量鋇離子,過濾后加鹽酸,NaOH與氯化鋇可互換順序,碳酸鈉一定在氯化鋇之后,則試劑順序為③①②④或③②①④,答案為CD;(2)根據上一小問的分析,加入溶液,目的是使,和完全反應生成沉淀;(3)向“吹出塔”中鼓入空氣的目的是將吹出;(4)吸收塔中將轉化為HBr的化學方程式是;(5)提取溴的過程中,經過2次轉化的目的是溴元素進行富集,“蒸餾塔”溶液中溴的濃度比“吹出塔”溶液中溴的濃度高;(6)①根據圖中信息得到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②裝置中有空氣,空氣中氧氣在溶液中容易氧化二氧化硫而影響實驗,因此向儀器a中滴加濃硫酸之前,需先通入一段時間,此操作的目的是排除空氣的干擾;③若氣體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亞硫酸鈣沉淀和水,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④裝置B中盛放氯化鋇溶液,通入二氧化硫后,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而亞硫酸的酸性比鹽酸弱,所以不會產生沉淀,通入氨氣后,則與亞硫酸反應生成亞硫酸銨,再與鋇離子結合生成亞硫酸鋇沉淀,則生成的白色沉淀為;(7)與酸性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鉀,硫酸錳和水,離子方程式為;根據得關系式,說明200mL氣體中二氧化硫氣體物質的量為,則空氣中二氧化硫的體積分數為。(共40張PPT)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第四單元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三節 硫及其化合物高考考情分析含硫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探究體現《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學科素養“思維方法”涉及的“科學思維”、“創新思維”,要求采用嚴謹求真的、實證性的邏輯思維方法應對各種問題,要求運用開放性、創新性的思維方式應對問題情境,組織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相關的知識與能力,注重獨立性、批判性、發散性的思考,提出新視角、新方法、新設想,涉及含硫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探究實驗方案,并解決物質制備及性質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氧、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是高中化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熱點之一。基于硫元素的轉化考查氧化還原反應是常考題型,其不常見化合物多在工藝流程題、實驗探究題中進行考查。從注重考查課本基礎知識,逐漸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向轉變,高考考情分析符合高考命題注重應用性的趨勢。高考對本講內容的考查,主要有四個考點:一是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考查SO2的性質和用途;二是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吸水性及SO42-的檢驗;三是含硫化合物及其相關工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四是以框圖推斷綜合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復習備考時要注意與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的結合。同時與新的含硫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相關的探究型實驗題也需要重點關注。題型既有選擇題又有非選擇題,難度適中或稍難。硫元素具有多種價態且各化合物的相互轉化關系豐富,也是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素材,命題空間廣闊,而且與生產、生活及社會聯系緊密,預計本部分內容仍是2025年高考的熱點。PART 01硫的性質和應用基礎知識復習1.硫的性質和應用(2)化學性質(1)物理性質基礎知識復習氧化還原Fe+SFeS2Cu+SCu2SS+O2SO2(3)用途制硫酸、橡膠、黑火藥、醫藥、農藥、火柴。PART 02硫的氧化物和氫化物基礎知識復習2.硫的氧化物和氫化物(1)二氧化硫(SO2)基礎知識復習基礎知識復習(2)三氧化硫(SO3)基礎知識復習(3)硫化氫(H2S)臭雞蛋氣味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題后悟道SO2的特殊性質及應用(1)注意SO2的漂白性和還原性的區別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的是SO2的漂白性,加熱后溶液顏色復原;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氯水、碘水褪色表現的是SO2的還原性,加熱后溶液顏色不復原。(2)注意SO2的氧化性的表現SO2通入氫硫酸、硫化鈉溶液中都會出現淺黃色沉淀,表現了SO2的氧化性。(3)SO2不能漂白酸堿指示劑,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1.SO2和CO2的鑒別方法(1)聞氣味法:CO2無氣味,SO2有刺激性氣味。(2)品紅溶液法: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CO2。(3)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法: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它們褪色的是CO2。2.檢驗SO2和CO2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SO2和CO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檢驗二者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如下。流程設計 檢驗SO2 除去SO2 檢驗SO2是否除盡 檢驗CO2 選用試劑 品紅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紅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預期現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變渾濁PART 03硫酸及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基礎知識復習3.硫酸及硫酸根離子的檢驗(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基礎知識復習(2)濃硫酸基礎知識復習(3)硫酸根離子的檢驗被檢液 取上層清液 有無白色沉淀產生(判斷有無SO42-)。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題后悟道檢驗的誤區(1)只加可溶性鋇鹽,不酸化誤將 、 、Ag+等干擾離子判斷成 ,此時上述離子會分別產生BaCO3、BaSO3、AgCl白色沉淀。(2)誤將Ag+判斷成 如向待測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不消失,便斷定含 。未注意溶液中含Ag+也會有同樣的現象,因為Ag++Cl- AgCl↓(白色)。(3)誤將 判斷成 如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或向待測液中滴加用稀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誤以為有 。該錯誤是未注意 在酸性環境中具有強氧化性,將 氧化成 而產生干擾。PART 04硫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4.硫及其化合物的轉化與應用(1)硫元素化合物與含硫物質氧化性、還原性間的關系基本方法與技能復習(2)硫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基礎知識復習基礎知識復習(3)相同價態硫的轉化是通過與酸、堿反應實現的典型例題復習【典例1】 (雙選)硫元素存在兩種同素異形體S8和S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6和S8分子分別與銅粉反應,所得產物可能均為Cu2SB.推測Na2S8可能是一種復合分子材料C.S6和S8分子分別與過量的氧氣反應可以得到SO3D.等質量的S6和S8分子分別與足量的KOH反應,消耗KOH的物質的量相同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AD 解析 S6和S8是硫元素的不同單質,化學性質相似,因此它們分別與銅粉反應,所得產物均為Cu2S,A項正確;Na2S8不是復合分子材料,B項錯誤;不管氧氣過量還是少量,S6和S8分子分別與氧氣反應都得到SO2,C項錯誤;等質量的S6和S8分子,其硫原子的物質的量相同,因此它們分別與足量的KOH反應,消耗KOH的物質的量相同,故D項正確。典型例題復習【典例2】含硫煤燃燒會產生大氣污染物,為防治該污染,某工廠設計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時可得到化工產品,該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過程中可得到化工產品H2SO4B.該工藝流程是除去煤燃燒時產生的SO2C.該過程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只有Fe和SD.圖中涉及的反應之一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C 解析 根據圖示可知,該工藝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該工藝不僅吸收了二氧化硫,還得到了化工產品硫酸,A、D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該工藝流程是除去煤燃燒時產生的SO2,B正確;該過程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有氧、鐵、硫,C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3】 如圖是檢驗某無色氣體A是SO2和CO2的混合氣體的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B中加入的試劑是 ,作用是 。 (2)C中加入的試劑是 ,作用是 。 (3)D中加入的試劑是 ,作用是 。 (4)實驗時,C中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 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1)品紅溶液 檢驗SO2 (2)酸性KMnO4溶液 除去SO2并檢驗SO2是否除盡 (3)澄清石灰水 檢驗CO2 (4)酸性KMnO4溶液的顏色變淺但不褪成無色解析 檢驗二氧化硫用品紅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在檢驗二氧化碳之前必須除盡二氧化硫,因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裝置的作用是除去SO2并檢驗SO2是否除盡,所以酸性KMnO4溶液顏色變淺,但不能褪成無色,若褪成無色則不能證明二氧化硫已除盡。典型例題復習【典例4】 某實驗小組探究濃硫酸和銅的反應,下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A.用裝置甲進行銅和濃硫酸的反應B.用裝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氣C.用裝置丙稀釋反應后的混合液D.用裝置丁測定余酸的濃度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C 解析 銅與濃硫酸需要在加熱條件下才能反應,A錯誤;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應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氣體“長進短出”,B錯誤;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含有過量的濃硫酸,稀釋時,應將其沿燒杯內壁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斷攪拌,C正確;應使用堿式滴定管(帶膠管)量取氫氧化鈉溶液,D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5】(雙選)濃硫酸分別和三種鈉鹽反應的實驗現象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典型例題復習A.對比①和②可以說明還原性Br->Cl-B.①和③相比說明氧化性Br2>SO2C.②中試管口白霧是HCl遇水蒸氣所致,說明酸性H2SO4>HClD.③中濃硫酸被還原成SO2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AB 解析 ①中出現紅棕色氣體,說明產生Br2(g),Br-被氧化,②中管口出現白霧,白霧是HCl與水蒸氣形成的小液滴,Cl-沒有被氧化,說明Br-的還原性強于Cl-,故A正確;③中產生的氣體為S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濃) ==Na2SO4+SO2↑+H2O,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不能說明Br2的氧化性強于SO2,故B正確;②中利用高沸點酸制取低沸點酸,故C錯誤;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濃) ==Na2SO4+SO2↑+H2O,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D錯誤。典型例題復習【典例6】 (雙選)下列物質的檢驗中,其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樣品置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鹽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鹽酸時有氣體產生,加BaCl2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Na2SO3樣品已部分被氧化D.將某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該氣體一定是SO2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BC 典型例題復習【典例7】 物質的類別和核心元素的化合價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兩個重要角度。請根據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典型例題復習(1)X的化學式為 ,Y的化學式為 。 (2)W的濃溶液與銅單質在加熱條件下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欲制備Na2S2O3,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 (填字母)。 A.Na2S+S B.Na2SO3+SC.Na2SO3+Na2SO4 D.SO2+Na2SO4(4)將X與SO2混合,可生成淡黃色固體,該反應的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之比為 。 典型例題復習答案 (1)H2S SO2(2)Cu+2H2SO4(濃) CuSO4+SO2↑+2H2O(3)B (4)2∶1典型例題復習解析 (2)W的濃溶液是濃硫酸,濃硫酸與銅單質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Cu+2H2SO4(濃) CuSO4+SO2↑+2H2O。(3)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從氧化還原的角度分析,反應物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必須有大于+2價的,也有小于+2價的,A中硫元素的化合價都小于2,C、D中硫的化合價都大于2,故B符合題意。(4)X為H2S,H2S與SO2混合可生成淡黃色固體:2H2S+SO2==3S+2H2O,H2S是還原劑,二氧化硫是氧化劑,則該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所以該反應的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之比為2∶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 硫及其化合物——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講義.docx 4.3 硫及其化合物——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課件.pptx 4.3 硫及其化合物——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階段測試.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