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習題課件(6份打包下載)初中化學 人教版(2024) 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習題課件(6份打包下載)初中化學 人教版(2024) 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單元復習專練
化學性質

運動
間隔
化學變化
中子
最外層電子數
質子數
、、、(或氧、硅、鋁、鐵)
單元復習專練
考點1 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 、3、4 考點2 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 T5
考點3 元素周期表 、6
1.[2023安徽中考]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
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B
A.氯化鈉固體由分子構成
B.反應中一個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相對穩定結構
C.氯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
D.反應中變成 ,證明化學反應中元素種類發生改變
【解析】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鈉原子的結
構示意圖為 ,最外層電子數為1,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一個電子,
形成相對穩定結構。 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核外有17個
電子,3個電子層。和 的質子數均為17,都屬于氯元素,化學
反應中元素種類不變。
2.[2023廣州中考]釹 等稀土元素是一類有重要用途的資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釹屬于非金屬元素 B.一個釹原子的質量為
C. 的核外電子數為60 D.一個釹原子含60個質子
【解析】
釹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0, 是釹原子
失去3個電子形成的陽離子,則 的核外
電子數為57,C錯誤。
3.新情境[2023溫州中考]如圖為安裝在賓館、倉庫等處天花板
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室內起火時,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
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起火時,液體體積
膨脹是因為液體分子( )
B
A.質量變大 B.間隔變大 C.數量變多 D.引力變大
【解析】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起火時,溫度升高,
液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使液體體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
4.[2023山西中考]在一定條件下,圖1的微觀粒子之間可發生如下化學反應,
反應后生成圖2中的新微觀粒子用符號表示正確的一個選項是( )
A
A. B. C. D.
【解析】如圖所示,生成物為水,化學式為 ,故選A。
首先將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同樣的微觀粒子(往往是過量的物質)刪除,
然后根據各球模型代表的原子判斷各物質。
5.[2023天津中考]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
維方式。
(1)氫氣是由________(填“氫分子”或“氫原子”)構成的。
氫分子
(2)根據下列原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①上圖中,最外層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是____。
②在化學反應中,鋰原子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③鋰和鈉屬于不同種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失去
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6.[2023濱州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中①、
②為氧元素、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圖,A、B、C、D是四種
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試分析下圖并回答問題。
(1)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鋁元素屬于______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金屬
(2)C是________(填“原子”“陰離子”或“陽離子”);若D是原子,則
___。
(3)A、B、C、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
(4)A的化學性質與上圖中___的化學性質相似。
陰離子
8
B
易錯疑難集訓
易錯點1 用微粒的觀點解釋現象和變化
1.新課標·傳統文化[2024天津南開區期中]“等一簾煙雨,候十里春風”,是
對二十四節氣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隨著“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氣濕
度逐漸增大的原因是( )
D
A.水分子體積變大 B.水分子間隔變大
C.水分子運動加快 D.水分子數目增多
【解析】隨著雨量增多,空氣中的水分子數目增多,空氣濕度也就逐漸增大。
2.[2024廣州四中月考]雪花被稱為“冬之精靈”,下列有關雪花的說法正確
的是( )
D
A.雪花的大小不同是因為構成雪花的水分子大小不同
B.水形成雪花的過程中,水分子由運動變為靜止
C.水形成雪花的過程中,水分子的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
D.水形成雪花時,分子間間隔增大
【解析】構成雪花的水分子大小相同。 水形成雪花的過程
中,水分子仍然是不斷運動的。 水形成雪花的過程中,沒有發生
化學變化,水分子的種類不變,水分子的化學性質不變。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30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3 元素
課時1 元素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元素的概念
1.[2023株洲中考]我們常見到“加碘食鹽”“高鈣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
其中的碘、鈣、氟指的是( )
C
A.原子 B.離子 C.元素 D.原子
【解析】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加碘食鹽”“高鈣牛奶”“含氟牙膏”中的碘、
鈣、氟是指元素,故選C。
2.教材P77 T3改編[2023揚州中考]重氫可應用于光導纖維制備。重氫和氫
都屬于氫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
A.質子數 B.中子數 C.體積 D.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重氫和氫都屬于氫元
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3.[2023隨州中考]與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最密切的是( )
D
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元素的核電荷數
C.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解析】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數有
密切關系。
4.、、 三種微觀粒子,都具有相同的( )
A
A.核電荷數 B.核外電子數 C.化學性質 D.所帶電荷數
【解析】、、 三種微觀粒子都屬于鐵元素,故具有相同的質子
數(即核電荷數);三者核外電子數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三者所帶電
荷數不同。
5.下列有關元素和原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C
A.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論種類不論個數
B.原子是微觀概念,既論種類又論個數
C.在化學變化中,元素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改變,元素種類、原子種類不變
【解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不是元素可以
再分,C錯誤。
6.下圖中A、B、C、D是四種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共表示___種元素。
3
(2)晶體硅是制造半導體芯片的原料,如圖是硅原子的結構示
意圖,圖中 的值是____。
14
(3)硅元素的化學性質與A、B、C、D中___(填字母)對應
的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B
知識點2 元素的分布和含量
7.教材P76 T1改編[2023株洲中考]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A
A. B. C. D.
【解析】地殼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鋁、鐵、鈣,漢字中
帶金字旁的屬于金屬元素,所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8.[2023天津中考]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A. B. C. D.
【解析】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鈣。
知識點3 物質的組成與構成
9.[2023河南中考]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下列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 )
D
A.汞 B.水 C.氫氣 D.硫酸銅
【解析】
10.易錯題二氧化碳、過氧化氫、氧氣這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 )
C
A.氧分子 B.氧氣 C.氧元素 D.氧原子
【解析】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二氧化碳、過氧化氫、氧氣
這三種物質的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11.新考法思維導圖有助于建構知識,如
圖是小金建立的有關物質宏觀組成和微觀
構成的思維導圖,其中“ ”應填入的是
( )
A
A.原子 B.中子 C.電子 D.質子
【解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原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原子也可以通過得
失電子形成離子,故選A。
課題3 元素
課時2 元素符號 元素周期表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元素符號及其意義
1.[2023北京中考]我國近代化學先驅徐壽創造了部分元素的漢語名稱。下
列元素名稱與符號不一致的是( )
C
A.鈉 B.鈣 C.鎂 D.錳
【解析】鎂的元素符號為,鋅的元素符號為 ,故選C。
2.[2024北京房山區期中]火箭推進劑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
是( )
D
A. B. C. D.
【解析】氫、氮、氧 的偏旁都是氣字頭,故屬于非金屬元素;
鋁 的偏旁是金字旁,故屬于金屬元素。
3.元素符號“ ”除表示氫元素外,還能表示( )
B
A.氫氣 B.一個氫原子 C.一個氫分子 D.一個氫離子
【解析】元素符號既可以表示一種元素,還可以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故 表示氫元素,還表示一個氫原子。
4.下列不屬于“ ”表示的意義的是( )
C
A.鐵 B.鐵元素 C.鐵離子 D.一個鐵原子
【解析】元素符號可以表示一種元素,還可以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由
原子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還可以表示這種物質。 可以表示鐵元素、一
個鐵原子,還可以表示鐵這種物質。
5.教材P77 T6改編寫出下列元素符號或符號表示的意義:
(1)氫___、氮___、碳___、氯___。
(2)3個硫原子____。
(3) 表示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 表示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
(5) 表示___________。
C
氧元素
一個氧原子
鈉元素
一個鈉原子
金屬鈉
5個磷原子
知識點2 元素周期表
6.教材P79 T6改編[2023宜昌中考]硼是制造火箭耐熱合金
的原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A.硼屬于金屬元素 B.硼的原子序數是5
C.硼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0.81 D.硼原子的質子數是5
【解析】 .
7.[2023江西中考]鐿是量子記憶存儲的理想元素,其在元
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對圖中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
C
A.中子數為70 B.元素符號為
C.元素名稱為鐿 D.相對原子質量為
【解析】 .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單元格
(1)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
(2)根據元素名稱的偏旁可判斷元素種類:帶金字旁的屬于金屬元素
(汞除外),帶石字旁的屬于固態非金屬元素,有氣字頭的屬于氣態非金
屬元素,有三點水的屬于液態非金屬元素。
(3)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不是“ ”,其單位為“一”,符號為“1”,常省略
不寫。
(4)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 中子數,中子數是整數。
8.[2023吉林中考]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圖1是鋰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圖2是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
(1)鋰原子的質子數為___。
3
(2)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
6.94
(3)圖2中帶負電荷的微觀粒子名稱是______。
電子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由質子(帶正電荷)和中子(不帶電)構成]
和核外電子(帶負電荷)構成的,故題圖2中帶負電荷的微觀粒子是電子。
9.[2023綏化中考改編]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為元素周
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關問題。
(1)鈉屬于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原子序數為7和15的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這兩種元素的
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金屬
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解析】原子序數為7的是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5,原子序數為15的是
磷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5,所以這兩種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兩種
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3) 核外電子排布與__________原子相同。
(4)鋁、硅、磷三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為三種元素
的原子______________。
氖或
電子層數相同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18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跨學科實踐活動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學家探索物
質組成與結構的歷程
1.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1808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在古代原子觀點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
系統地提出了原子論。他提出物質都是由肉眼看不見的原子構成的,原子
是不可分割的實心小球,即原子的“實心球模型”。
材料2:19世紀末,英國科學家湯姆孫發現了電子。在此基礎上,他提出
了一種原子模型,認為正電荷均勻地分布在整個原子內,電子鑲嵌其中,
即“葡萄干布丁模型”。
材料3:1909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 粒子散射實驗。1911年,他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為現代原子理論打下了基礎。
(1)湯姆孫發現了電子,主要是糾正了道爾頓原子論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觀點。電子帶____電荷。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實心小球

(2)盧瑟福進行的 粒子(帶正電)散射實驗如圖所示,根據實驗不能
獲得的結論是___。
D
A.金原子核帶正電 B.金原子核體積很小
C.金原子核比電子所占空間小得多 D.金原子核外電子帶負電
【解析】一小部分 粒子改變了原來的方向,又因為 粒子帶正
電,遇到了帶正電的微觀粒子才改變了方向,說明了金原子核帶正電。B、
大多數 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說明金原子
核的體積很小,原子核外空間很大。根據 粒子的運動軌跡不能
說明金原子核外電子所帶電荷情況。
(3)盧瑟福通過實驗得出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構成的,并提
出了沿用至今的現代原子結構理論。
(4)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原子的結構,很多科學家都運用了原子結構模型
的方法,下列關于模型的說法錯誤的是___(填字母)。
原子核
核外電子
C
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C.盧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
【解析】 盧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更深
入一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原子結構模型在研究發現中不斷改進。
(5)同學們用橡皮泥、綠豆、鐵絲等制作了上述3種原子結構模型,如下
圖所示。其中能代表湯姆孫原子結構模型的是___(填字母,下同),能
代表盧瑟福原子結構模型的是___。
C
B
A
B
C
(6)小華同學撰寫了一篇短文描述他心目中的原子,下文是其中的一段。
請你根據他的描述,將物質的微觀構成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原子極其渺小,肉眼是根本無法看見的,就連科學研究者們常用的顯
微鏡也不能窺得其真面目。然而它們真真切切、確確實實是構成這個紛繁
復雜、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最重要的“基石”。這些“基石”就如同我們小時
候玩過的積木,既能直接“搭建”成物質(因為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
的),又能先“搭建”成各種分子,再由不同的分子“搭建”成各種物質,當然
還能先通過得到或失去電子轉化為離子,再由離子“搭建”成物質。
如圖所示,合理即可
實驗 探究分子的性質
類型1 一題通關
1.小明學習了分子的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
【基礎設問】
(1)教材實驗(如圖甲所示) 該實驗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
燒杯B中的溶液變紅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能力設問】
(2)改進實驗(如圖乙所示) 先在一支試管中裝一半紅墨水,再在液
面上注滿酒精(緩緩注入),塞緊膠塞密封后靜置,30日后觀察,現象如
圖所示。小明做的實驗還可以說明分子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混合均
勻后,分子______(填“繼續”或“停止”)運動。
分子間有間隔
繼續
(3)小明繼續完成圖丙所示實驗,發現顏色較快混合均勻,對比圖乙所
示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4)相比于圖甲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小明的改進實驗主要的優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點)。
減少對空氣的污染(或還能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合理即可)
類型2 創新實驗
2.數字化實驗[2023吉林中考]化學實驗也要“數字化”。利用氧氣濃度傳感
器,進行如下實驗:
圖1
圖2
(1)如圖1,打開傳感器開關,實驗進行至170秒時繪制出圖2中曲線 段,
接下來用手給塑料瓶外壁加熱130秒左右,繪制出曲線段,對比曲線
段和 段,分析推理氧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
【解析】開始時,敞口的塑料瓶內氧氣的濃度較大,用手加熱塑料瓶,瓶
內溫度升高,由題圖2可知,氧氣的濃度減小,說明氧分子運動到了瓶外,
據此可推出分子具有的性質是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
(2)300秒時松開雙手,停止加熱。立即倒轉使瓶口向下,繪制出曲線
段。觀察到氧氣濃度比曲線 段降低較快,分析推理氧氣具有的物理
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
密度比空氣的大
【解析】段氧氣濃度比 段降低較快,說明氧氣從瓶口逸出更快,由
此可說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3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課時1 分子的基本性質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1.教材P57素材改編下列事例不能說明“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的是( )
B
A.通過現代科學儀器移動硅原子
B.掃地時,大量塵埃在空中飛舞
C.糖塊放到水里會逐漸“消失”
D.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到某種有機物分子的圖像
【解析】 通過現代科學儀器移動硅原子,說明原子很小且真實存在,
能說明“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掃地時,大量塵埃在空中飛舞,塵
埃是宏觀物質,不能說明“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糖塊放到水里會
逐漸“消失”,是因為蔗糖分子在不斷運動,能說明“物質由微觀粒子構
成”。 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到某種有機物分子的圖像,說明分子
很小且真實存在,能說明“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
知識點2 分子的基本性質
2.[2023河北中考]在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擠癟后把口扎緊,放入熱水中,
塑料袋鼓起來,鼓起的過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
A
A.間隔增大 B.質量增大 C.種類增多 D.數目增多
【解析】酒精受熱變成酒精氣體,是分子間隔變大導致體積變大、塑料袋
膨脹。變化過程中,酒精分子的數目、質量、種類均未改變。
3.下圖所示實驗主要說明( )
B
A.分子很小
B.分子間有間隔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解析】水和酒精混合后體積減小,是因為分子間存在間隔。
4.[2023長沙中考]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研究功能分
子,搭建出復雜的分子結構。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A.物質一定是由分子構成的
B.通常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C.水變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運動
D.構成水和過氧化氫 的分子相同
【解析】物質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分子在不斷地
運動,水變成冰以后水分子仍在運動。水 由水分子構成,過
氧化氫 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二者的分子構成不同。
5.教材P64 T5改編請從分子的角度解釋下列生活、生產中的現象。
(1)當我們走進鮮花盛開的花園時,會聞到花的香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的氧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 的鋼瓶中: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滴水中約含有 個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分子總是在不停地運動
分子之間有間隔,壓強增大,間隔減小
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快
分子的體積很小
6.[2024百色田陽區期中]如圖所示,取氣密性良好的兩支大小相同的注射
器,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末端注射孔,將活塞慢慢推
入,容易推壓的是___(填“A”或“B”),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B
因為液體分子間的間隔比較小,氣體分子間的間隔比較大,所以吸入空氣的注射器比較容易推壓
7.教材P58探究改編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分子的運動,
做了以下實驗。請回答有關問題:
(1)取一支試管,加入 蒸餾水,滴入2滴無
色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
蒸餾水不能使酚酞變色,氨水能使酚酞變紅色
【解析】向蒸餾水中滴入2滴無色酚酞溶液,溶液沒有顏色變化,當再加入
濃氨水時溶液變為紅色,說明蒸餾水不能使酚酞變色,氨水能使酚酞變紅色。
溶液變紅,由此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解析】實驗中可觀察到燒杯B中的溶液變為紅色,是因為氨分子在不斷
運動,從燒杯A中運動到燒杯B中,形成氨水,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為紅色。
①按上圖方法進行實驗,燒杯A中盛濃氨水,燒杯B中盛滴有酚酞溶液的
蒸餾水,一段時間后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這
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燒杯A中的氨分子運動到了燒杯B中,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
②該實驗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課時2 分子和原子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分子可以分為原子
1.[2024上海靜安區期中]能保持過氧化氫 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
A
A.過氧化氫分子 B.氫分子
C.氧分子 D.氫原子、氧原子
【解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過氧
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能保持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過氧化氫分子。
2.下列變化能證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
A.過氧化氫分解 B.蠟燭熔化
C.水蒸發 D.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
【解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在物理變化中,分子不發生變化。
能證明分子可以再分的變化必須是化學變化。B、C、D中沒有新物質生成,
屬于物理變化;A中有新物質水和氧氣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能證明分子
可以再分。
3.易錯題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水和冰的化學性質相同
D.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解析】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但分子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質。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是化
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但物質不一定都
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
4.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A.分子只能由同種原子構成
B.分子大,原子小
C.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
D.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能否再分
【解析】 有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如氫分子由氫原子構成;有
的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如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分
子一定比構成它的原子大,但不同物質的分子和原子則不一定,如氫分子
比汞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在化學變化中能否再分。
5.教材P60圖3-5改編“宏觀—微觀—符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內容和方法。
如圖是幾種分子的模型,由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B
A.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構成的
B.氧氣、氫氣是純凈物,氨氣、二氧化碳是混合物
C.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D.1個氨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
【解析】 氧氣、氫氣、氨氣、二氧化碳都是純凈物。
知識點2 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變化
6.教材P60圖3-6改編[2024衡陽船山實驗學校
期中]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
D
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
D.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不能由原子構成
【解析】 氧化汞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
氧分子,大量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由此可知,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
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B、 化學反應中,分子的種類
發生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分子都能構成物質,如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構成,金屬汞由汞原子構成。
7.教材P63 T2改編下圖表示兩種物質發生的化
學反應,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C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D.該反應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
【解析】生成物由同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 分子在化
學變化中可以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該反
應是兩種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8.教材P64 T4改編[2022東營中考改編]下圖是兩種變化的微觀圖示:
判斷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依據
宏觀依據 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
質生成的是物理變化
微觀依據 分子的種類是否發生變化。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的是化學變
化;分子的種類不變的是物理變化
(1)①②兩種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____(填“①”或“②”)。
(2)從微觀角度看,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課時2 分子和原子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新課標·模型建構
[2023邵陽中考]下列各圖中“ ”和“ ”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
示混合物的是( )
B
A. B. C. D.
【解析】B中有3種不同的分子,表示混合物。
從微觀角度看,含有多種分子的是混合物,含有一種分子的是純凈物。
2.創新實驗·裝置創新[2022無錫中考]如圖所示,分別同時在
雙連試管中滴入滴濃氨水和濃鹽酸, 秒后即觀察
到滴入濃鹽酸的試管中產生白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D
A.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濃鹽酸和濃氨水都具有揮發性
C.氨氣和氯化氫接觸后有新物質生成
D.氯化氫分子運動比氨分子運動快
【解析】分別同時向雙連試管中滴入 滴濃氨水和濃鹽酸,在滴入濃
鹽酸的試管中產生白煙,說明氨分子的運動比氯化氫分子的運動快。
3.新考法[2024石家莊二十八中月考]一定條件下
在密閉容器里加熱冰,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
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時刻的存在狀態。
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C
A.水分子間的間隔: B.水分子運動的快慢:
C.水分子的質量: D. 的過程中水發生了分解
【解析】A、 由題圖知狀態①為固態,狀態②為液態,狀態③為氣
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分子間的間隔越大,故水分子間的間隔為
,水分子的運動快慢為。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不隨溫
度、狀態的改變而改變。 是水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屬
于物理變化,水沒有發生分解。
4.請根據下列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圖1 蔗糖溶于水
圖2 氫氣與氧氣反應的示意圖
(1)圖1可通過加熱來加快蔗糖的溶解,試從微觀角度解釋其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中的反應,其微觀過程是①表示氫分子和氧分子分裂為氫原子和
氧原子;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
氫、氧原子結合成水分子
5.宏觀、微觀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建立正確的微粒觀有助于化學的學習。
請用微觀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氮氣和氧氣的化學性質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空氣和氧氣的主要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吸煙有害健康,非吸煙者往往會因吸煙者在公共場所吸煙而造成被
動吸煙,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分子構成不同
空氣中含有多種分子,氧氣中只含有一種分子
分子在不斷運動
(4)一壺水燒開后,壺蓋會被頂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5)氧氣加壓后貯存在鋼瓶中,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6)無論是固體碘還是碘蒸氣,均能使淀粉溶液變藍色。這一現象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升高,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分子間有間隔,加壓能使分子間的間隔變小
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6.A、B、C、D表示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A和B在高溫條件
下反應生成C和D。
(1)一個B分子中含有___個原子。
(2)該反應共涉及___種物質。
(3)該反應說明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
4
原子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30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2 原子結構
課時1 原子的構成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原子的結構
1.教材P65圖3-9改編原子的構成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關
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C
A.原子是實心球體
B.質子數等于中子數
C.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D.質子、中子、電子均勻分散在原子中
【解析】A、 由題圖可知,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
電子構成的,原子核中有質子和中子,原子核的體積很小,電子在原子核
外的空間運動。因此,原子不是實心球體,質子、中子、電子也不是均勻
分散在原子中的。, 原子內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核內質子所
帶的正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原子不顯
電性,但原子中質子數與中子數不一定相等。
2.新課標·傳統文化[2023溫州中考]古人通過往銅中加入錫熔合制成青銅器。
錫原子的質子數為50。則錫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D
A.169 B.119 C.69 D.50
【解析】在原子中,核外電子數 質子數。錫原子的質子數為50,故其核
外電子數為50。
3.新課標·模型建構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
學知識進行鞏固,下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構
成的奧秘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
選項中與、、 相對應的是( )
D
A.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
C.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 D.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解析】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構成的,則 是原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則
是原子核, 是核外電子。故選D。
4.新課標·模型建構
[2024重慶九龍坡區期末]日本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將核污染水排入
海洋,核污染水中含氚等放射性核素。氚是指原子核內有1個質子和2個中
子的氫原子,下列示意圖表示氚原子結構的是( 表示質子, 表示
中子, 表示電子)( )
A
A. B. C. D.
【解析】原子中,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氚是指核內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
的氫原子,因此氚原子核外有1個電子,能正確表示氚原子結構的是A。
知識點2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5.教材P66圖3-11改編[2023內江中考改編]如圖為鋁原子結構
示意圖。下列有關鋁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圖中“ ”表示鋁原子帶正電
B.鋁原子的中子數為13
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D.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解析】題圖中“”表示原子核帶正電。 鋁原子的質子數為
13,電子數為13,由原子結構示意圖不能確定中子數。 由鋁原子
結構示意圖可知,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
去3個電子形成陽離子。 弧線表示電子層,由鋁原子結構示意圖可
知,鋁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6.下列有關原子結構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C
A.稀有氣體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處于穩定結構
B.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個
C.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多于4個
D.非金屬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解析】 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一般為8個電子(氦為2個電
子),核外電子排布處于穩定結構,化學性質穩定。 金屬原子的最
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變化中比較容易失去電子,使最外層達
到相對穩定結構。, 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
于4個,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相對穩定結構;但氫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1,碳、硅等的最外層電子數是4。
7.下列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相對穩定結構的是( )
C
A. B. C. D.
【解析】最外層電子數是8(第一層作為最外層時是2)的微觀粒子具有相
對穩定結構。
8.微粒觀是重要的化學思想。下列關
于四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的說法正確
的是( )
D
A.4種原子核外都有3個電子層 B.④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C.③中 可能為8 D.②和④的化學性質相似
【解析】表示的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 的最外層電子
數是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的質子數是17,原
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為7。 和④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化學性質相似。
課題2 原子結構
課時2 離子 相對原子質量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離子
1.[2023株洲中考改編]下列微觀粒子中,核電荷數小于核外電子數的是( )
B
A. B. C. D.
【解析】核電荷數小于核外電子數,則該微觀粒子是陰離子。 鈉
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 ,核電荷數大于核外電子數。
氯離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其形成過程中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
核電荷數小于核外電子數。 氧分子不顯電性,核電荷數等于核外
電子數。 鎂原子不顯電性,核電荷數等于核外電子數。
2.下列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
D
A. B. C. D.
【解析】觀察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若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則表示陽
離子;若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則表示陰離子;若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
則表示原子。故A、C為陰離子,B為原子,D為陽離子。
3.如圖是兩種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 )
B
A.①和②的核外電子層數不同
B.②易得到6個電子形成陰離子
C.②表示原子
D.①表示陰離子
【解析】②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小于4,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2個電子形
成陽離子,B不正確。
巧用“圈內”“圈外”的數量判斷微觀粒子類型
根據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判斷其類型時,主要看“圈內”“圈外”的數量關系:
4.下列關于、 兩種微觀粒子的判斷:①核電荷數相同;②核外電子
數相等;③化學性質相似;④質子數相等;比 穩定。其中正確的
是( )
C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解析】1個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1個氯離子,核電荷數不變,質子數
相等;它們的核外電子數不相等;由于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它們的化學性
質不相似;氯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比 穩定。所以①④⑤正確。
5.如圖是氯化鈉形成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請讀圖后回答下列問題。
(1)鈉原子與鈉離子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氯化鈉的微觀本質: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________,氯原子
得到1個電子形成________,鈉離子與氯離子結合成氯化鈉。
(3)由圖可知:原子形成離子的過程中,結構中的________一定改變,
__________可能改變,而________一定不變。
核外電子數不同
鈉離子
氯離子
電子數
電子層數
質子數
知識點2 相對原子質量
6.下列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A.是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
B.單位為
C.原子的真實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也越大
D.是一個原子的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相比,得到的數值
【解析】A、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的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
相比得到的數值,不是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
個比值,單位不是“”。 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真實質量成正比,
原子真實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也越大。
7.教材P71 T9改編
[2023成都中考]化學家張青蓮主持測定了銦、銥、鋅等元素相對原子質量
的新值。碳原子的質量為 ,一種鋅原子的質量為
,該鋅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是( )
C
A.12 B.64
C.66 D.
【解析】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則該鋅原子
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8.已知某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某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如
果該碳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則該鎂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
B
A. B. C. D.
【解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成正比,已知某碳原子的相對
原子質量為12,某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如果該碳原子的實際質量
為,則該鎂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
9.[2024佛山燈湖中學月考]某陽離子 的核外有23個電子,核內有30個不
帶電的微觀粒子,則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和相對原子質量分別是( )
C
A.23 53 B.26 30 C.26 56 D.23 46
【解析】陽離子的核外有23個電子, 是由A原子失去3個電子形成
的,所以A原子的核外有26個電子,核內有26個質子,核電荷數 質子數,
所以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6;核內有30個中子,則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10.教材P71 T8改編已知鎂、鋅、鐵的相對原子質量依次為24、65、56,
則等質量的三種金屬所含的原子個數由多到少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
等質量的鐵、鋅中金屬原子個數比是_______。
鎂 鐵 鋅
【解析】已知鎂、鋅、鐵的相對原子質量依次為24、65、56,原子的相對
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成正比,則三種原子的實際質量大小關系為鋅
鐵 鎂。等質量的金屬,原子質量越小,所含原子個數越多,則等質量
的三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由多到少的順序為鎂 鐵 鋅。等質量的鐵、
鋅中金屬原子個數比為: 。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1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專項 分子、原子、離子和元素
1.[2024石家莊二十八中期中]1個分子和1個 分子中,含量一樣多
的是( )
B
A.氫分子 B.氫原子 C.氫元素 D.氫氣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1個 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
子,而1個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所以1個 分子和1
個 分子中,含量一樣的是氫原子。
2.[2023恩施州中考]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無
污染的核聚變原料(如圖所示)。下列關于
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 是一種新元素
B. 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2個電子
C. 原子中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
D. 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2個電子
【解析】屬于氦元素,不屬于新元素。 在原子中,
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2個電子。
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中子數為。 原
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2個電子。
3.[2023衡陽中考]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它們具有
很多優良的性能。下圖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圖,從中獲取
的信息正確的是( )
C
A.鈦屬于非金屬元素 B.鈦原子中的中子數為22
C.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2 D.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解析】 .
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核內質子數,則鈦原子中的中子數約為

4.新情境[2023成都中考]科學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帶電的氧離子得到了新
型氧分子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A.是不帶電的分子 B.1個分子含有2個 分子
C.與的性質完全相同 D.和 混合形成的是純凈物
【解析】個分子中含有4個氧原子,不含分子。 由分
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與 的分子構成
不同,則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與 屬于不同種分子,由不同
種分子混合而成的物質是混合物。
5.[2024北海銀海區期中]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的說法中,正
確的是( )
C
A.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
B.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一定相等
C.氮氣是由氮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直接構成的
D.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 原子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但并不是所有
原子都有中子,如普通氫原子內沒有中子。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和
中子數不一定相等。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6.新課標·宏微結合[2024哈爾濱道里區期中]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
相互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請根據下列信息回答有關問題:
(1)圖1為微觀粒子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原子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所以①是原子。
(2)圖2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因為它們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相同。
B、C
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解析】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元素種類,題圖2中B、C屬于同種元
素,因為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相同。
(3)圖2中D為某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當 時,其符號為____;
當 ____時,其表示原子。
18
【解析】題圖2 D中當 時,即該微觀粒子質子數為16,核外電子數
,則核外電子數比質子數多2個,即帶2個單位負電荷,質
子數為16的元素是硫元素,元素符號為,所以其符號為 。
7.[2024吉安期末]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
維方式。
(1)從宏觀角度分析,氧氣是由________組成的;從微觀角度分析,氧
氣是由________構成的。
氧元素
氧分子
(2)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的銪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63,則銪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____。
63
(3)根據下列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___(填數字)種。
②與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___(填元素符號)。
謝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彰化市| 漳平市| 兴业县| 芦山县| 青岛市| 大理市| 合肥市| 南江县| 师宗县| 凤山市| 吴旗县| 韩城市| 长寿区| 怀远县| 新巴尔虎右旗| 锡林浩特市| 宜兴市| 白朗县| 陈巴尔虎旗| 黔西| 潜山县| 青神县| 康定县| 承德市| 江西省| 长乐市| 黄山市| 铁力市| 张家口市| 浦城县| 抚顺县| 南昌市| 嘉祥县| 丰台区| 眉山市| 应用必备| 平乐县| 上犹县| 宝兴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