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2 氧氣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氧氣的性質
1.教材P41 T1改編下列關于氧氣物理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A.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臭的氣體
B.魚、蝦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氧氣易溶于水
C.在標準狀況下,氧氣比空氣的密度略小
D.在壓強為、溫度為 時,氧氣能變成白色固體
【解析】氧氣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水中只能溶解約
氧氣。在標準狀況下,氧氣比空氣的密度略大。 在壓強為
、溫度為 時,氧氣能變成淡藍色的固體。
2.教材P42 T3改編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D
A.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四氧化三鐵
C.將燃著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木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生
成黑色固體
D.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木條復燃
【解析】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
激性氣味的氣體。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
色固體,生成四氧化三鐵是實驗結論,不是實驗現象。 紅熱的木
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木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
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3.要除去密閉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且不混入其他氣體,最好在該容器中
燃燒( )
C
A.硫 B.木炭 C.紅磷 D.蠟燭
【解析】 硫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但引入了新的氣體二氧化
硫。B、 木炭、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但引入了新的氣體
二氧化碳。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白色固體五氧化二磷,既消耗了
氧氣,又沒有引入其他氣體。
4.教材P38實驗2-2改編如圖所示是木炭在氧氣
中燃燒的實驗操作,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圖A中用________夾取一小塊木炭;圖
坩堝鉗
紅光
木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圖C實驗中的反應可用文字表示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氧氣二氧化碳
B中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______,放出熱量;圖C中實驗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燒停止后,向瓶內倒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如圖D),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現象不同,說明燃燒的現象與_________
____有關。
氧氣的濃度
5.教材P40實驗2-4改編某同學做鐵絲在
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請根據下圖回答問
題。
(1)鐵絲繞成螺旋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在鐵絲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
增大受熱面積,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引燃鐵絲
【解析】鐵絲繞成螺旋狀,可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增大鐵絲與氧氣的接觸
面積,使鐵絲能持續燃燒;鐵絲的末端系有一根火柴,是利用火柴燃燒放出
熱量,從而提高鐵絲的溫度,有利于鐵絲燃燒,火柴起引燃鐵絲的作用。
(2)預先在盛氧氣的集氣瓶里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底炸裂
【解析】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
使集氣瓶底部受熱不均而炸裂。
(3)先點燃火柴,待____________時,將鐵絲伸入集氣瓶中。
火柴快燃盡
【解析】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集氣瓶,是為了防止火
柴燃燒消耗過多的氧氣,導致鐵絲燃燒現象不明顯。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該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該實驗中可以得出氧氣具有______性。
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
生成黑色固體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助燃
【解析】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助燃性。
知識點2 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6.蠟燭燃燒、食物腐爛的共同特點是( )
C
A.都是化合反應 B.都是緩慢氧化 C.都是氧化反應 D.都發光、放熱
【解析】蠟燭燃燒的反應可用文字表示為石蠟氧氣 二氧化
碳水,不屬于化合反應。蠟燭燃燒不屬于緩慢氧化。 食
物腐爛等緩慢氧化一般不發光。
7.[2024唐山四十五中月考]下列關于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
是( )
D
A.兩種反應都有氧氣參加
B.兩種反應都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C.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D.同一反應可能既屬于氧化反應,又屬于化合反應
【解析】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化合反應是指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兩種反應不一定都有氧氣
參加。 化合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但氧化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
類型。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是化合
反應。 同一反應可能既是氧化反應,也是化合反應,如紅磷在氧
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
課題2 氧氣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新課標·科學思維[2024石家莊四十一中期中]某同學從家里找了根細鐵絲,
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鐵絲沒燃燒。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不
可能是( )
B
A.鐵絲表面有鐵銹
B.集氣瓶底部沒有鋪一層細沙
C.集氣瓶中氧氣量太少或純度太低
D.火柴剛點燃,就將系著火柴的鐵絲伸入集氣瓶中
【解析】鐵絲表面生銹,可能造成鐵絲在氧氣中不燃燒。
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沙是為了防止產生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
底炸裂,與鐵絲在氧氣中是否能夠燃燒無關。 集氣瓶中氧氣量太少
或純度太低時,可能造成鐵絲不燃燒。 一點燃火柴就伸入集氣瓶
中,火柴燃燒會消耗掉大量氧氣,可能造成鐵絲在氧氣中不燃燒。
2.新趨勢·實踐性試題實驗室有兩集氣瓶無色氣體,分別是氧氣和空氣。
請設計實驗區分它們,寫出實驗的操作、現象和結論。
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中;一個集氣瓶中木條復燃,一個集
氣瓶中木條沒有明顯變化;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氧氣,木條沒有明
顯變化的是空氣。(或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中;一個集氣瓶
中木條燃燒更旺,另一個集氣瓶中木條燃燒現象不變;能使燃著的木條燃
燒更旺的是氧氣,木條燃燒現象不變的是空氣。)
3.教材P40思考與討論改編下列A、B兩圖分別表示
硫粉、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示意圖。
(1)若實驗成功,B中鐵絲燃燒的現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2)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該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出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硫氧氣二氧化硫
(3)實驗前,A、B兩瓶中均裝有少量水,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氣環境
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底炸裂
(4)新趨勢·開放性試題這兩個反應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列舉兩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氧化反應
都是化合反應(或都放出熱量,合理即可)
4.新考法小亮在學習了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的概念后,
為體現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他設計出如圖關系圖。
(1)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應,用文
字表示一個屬于B類型的反應: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化合反應也是氧化反應
碳氧氣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解析】B表示既是化合反應也是氧化反應的反應,如碳氧氣 二氧
化碳。
(2)化學反應“石蠟氧氣二氧化碳 水”屬于___(填“A”“B”或
“C”)。
C
【解析】化學反應“石蠟氧氣二氧化碳 水”是氧化反應,不是化合
反應,屬于C。
(3)你認為“純凈物”與“混合物”兩個概念的關系圖是下列的___。
A
A. B. C.
【解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
的物質,兩個概念是并列關系,故選A。
素養提升
5.[2024牡丹江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
對鐵絲燃燒產生火星四射的現象很感興趣,并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日常生活中的鋼鐵制品都含有少量碳雜質。
【實驗內容】取長短相同、直徑均為 、含碳量不同的鐵絲分別在
足量的氧氣中燃燒,部分實驗現象如表格所示,請分析并填寫下表。
物質 純鐵絲 含碳 的鐵 絲 含碳 的鐵 絲 含碳 的鐵
絲
燃燒時的現 象 無火星四射現 象,熔斷 劇烈燃燒,少 量火星 劇烈燃燒,火 星四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1)用文字表示鐵絲燃燒的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結論】
(2)通過以上實驗,說明鐵絲燃燒產生火星四射現象,可能和
_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相關反應)有關。
碳氧氣二氧化碳
【解析】隨著鐵絲中含碳量的升高,鐵絲燃燒產生的火星越多,說明鐵絲
燃燒產生火星四射現象,可能和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有關。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單元培優專練
綜合素養創新應用
1.裝置創新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夾緊彈簧夾,將足量的紅磷和木炭分別點燃后放入
甲、乙兩個集氣瓶中,待反應結束恢復至室溫后,
再打開彈簧夾。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A.點燃后應將紅磷和木炭迅速伸入集氣瓶中
B.為防止空氣污染,兩個集氣瓶中均應盛放適量水
C.實驗結束恢復至室溫后,兩個集氣瓶中的實驗現象相同
D.該實驗證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可用木炭代替紅磷
【解析】 點燃紅磷和木炭后迅速放入集氣瓶,防止燃燒放熱使集
氣瓶中的空氣受熱逸出,從而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 甲集氣瓶中
盛放適量的水是為了吸收白煙和熱量,而木炭在集氣瓶中燃燒生成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不會污染空氣。 恢復至室溫兩個集氣瓶中的現象不
一樣。因為雖然二者都消耗了等體積的氧氣,但乙中木炭燃燒產生了二氧
化碳氣體,又填充了消耗的氧氣的體積。氣壓不同,導致吸進集氣瓶的水
量不同。 該實驗證明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時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
變式 如圖,等體積的A、B兩集氣瓶內充滿空氣,
燃燒匙內分別盛有過量的紅磷和木炭,點燃使其
充分反應,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假設二氧
化碳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出現的現象是
( )
B
A.A瓶沒有水流入,B瓶中有水流入 B.A、B兩瓶均有水流入
C.A瓶中有水流入,B瓶沒有水流入 D.A、B兩瓶均無水流入
【解析】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由于A、B
連通,最終A、B兩瓶中的氣壓都減小,A、B兩瓶均有水流入。
2.裝置創新如圖是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裝置,下
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這套裝置能使實驗更加環保
B.實驗中電烙鐵的作用是通電放熱,點燃硫粉
C.實驗過程中氣球先膨脹后收縮
D.將水換為細沙也能達到相同的目的
【解析】 這套裝置能使實驗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且生成的二氧化
硫能被水吸收,更加環保。 實驗中電烙鐵的作用是通電放熱,點
燃硫粉。 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氣
體受熱膨脹,反應結束后,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二氧化硫被水
吸收,溫度逐漸降低裝置內壓強減小,氣球收縮,因此實驗過程中氣球先
膨脹后收縮。 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氣環境,將
水換為細沙不能達到相同的目的。
3.數字化實驗利用氣壓傳感器測定空氣中氧
氣的體積分數,圖1是相應的實驗裝置圖,
圖2是集氣瓶內氣壓的變化情況。下列有關
圖2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D
A. 段氣壓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燒放熱
B. 段氣壓減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氣瓶內氧氣被消耗且瓶內溫度逐漸降低
C. 段氣壓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
D.若用木炭代替紅磷完成此實驗,集氣瓶內氣壓變化趨勢與圖2基本一致
【解析】 紅磷燃燒放熱,溫度升高,集氣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
故段氣壓升高。 集氣瓶內氧氣不斷被消耗,瓶內溫度逐漸降低
到室溫,氣體體積減小,所以段氣壓減小。 待溫度冷卻至室溫
后打開彈簧夾,由于瓶內的氧氣含量減少,氣壓降低,在大氣壓的作用下,
水進入集氣瓶,使瓶內氣壓增加,故段氣壓增大。 木炭燃燒后
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故瓶內的氣壓只有剛開始時由于溫度的升高氣壓變
大,反應結束后,待裝置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瓶內的氣壓幾乎不變。
4.數字化實驗[2023杭州中考]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
試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 ,氧氣傳感器
測得集氣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
(1)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其目的是__________。
引燃白磷
【解析】銅絲具有良好的導熱性,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的目的是使銅絲的
溫度達到白磷的最低燃燒溫度,從而引燃白磷。
(2)反應開始到彈簧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3)小金提出“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 等于空氣中氧氣的
含量”。據圖乙分析,此說法______(填“正確”或“錯誤”),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誤
集氣瓶中的氧氣沒有被完全消耗
【解析】根據題圖乙可得出,集氣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減少至 后不
再改變,說明集氣瓶中的氧氣沒有被完全消耗,則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
積除以 所得的值小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易錯疑難集訓
過易錯 教材易混易錯集訓
易錯點1 純凈物與混合物的判斷
1.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C
A.潔凈的空氣 B.汽車尾氣
C.浮有冰塊的蒸餾水 D.空氣中的稀有氣體
【解析】本題易錯選A、D。 潔凈的空氣中含有氧氣、氮氣等,屬
于混合物。 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煙塵等物質,
屬于混合物。 浮有冰塊的蒸餾水中只含有一種物質——水,屬于純
凈物。 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包括氦氣、氖氣、氬氣等,屬于混合物。
判斷混合物和純凈物的依據:是否只由一種物質組成。不要被“潔凈”
“凈化”“新鮮”“共存”等字眼所迷惑。如潔凈的空氣是混合物,冰水共存物
是純凈物。
易錯點2 二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嗎?
2.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A.空氣質量指數越大,空氣質量越好
B.空氣中的氧氣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稀有氣體用于制電光源,利用了其通電發光的化學性質
D.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會造成溫室效應增強,因此二氧化碳屬于空
氣污染物
【解析】空氣質量指數越大,空氣質量越差。 稀有氣體通電
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屬于物理性質。 二氧化碳不屬于空氣污染物。
易錯點3 氧氣能作燃料嗎?
3.下列對氧氣的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C
A.魚蝦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B.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約是
C.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
D.氧氣能支持燃燒,常用作燃料
【解析】氧氣不易溶于水。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是
。 氧氣沒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
易錯點4 混淆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反應的現象
4.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
B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B.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紅光,放出熱量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解析】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
藍紫色火焰。
易錯點5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操作順序
5.[2024運城鹽湖區期中]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下列有關高錳酸
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 )
C
A.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裝入高錳酸鉀
B.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用酒精燈外焰固定加熱
C.停止加熱時,先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移出水面
D.氧氣集滿后,先蓋上玻璃片,后將集氣瓶移出水面
【解析】實驗完畢,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冷
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使試管炸裂。
易錯點6 催化劑的概念和作用
6.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B.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性質不變
C.沒有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過氧化氫不能分解生成氧氣
D.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除了二氧化錳可能還有別的物質
【解析】本題易錯選B,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不包括物
理性質,B錯誤;二氧化錳只是某些反應的催化劑,如二氧化錳是過氧化
氫分解制氧氣的催化劑,二氧化錳并不是一切反應的催化劑,A錯誤;沒
有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過氧化氫也能分解放出氧氣,只是速率很慢,C
錯誤;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劑除了二氧化錳外,還有氧化銅、紅磚粉等,
D正確。
7.教材P51 T4改編興趣小組做“大象牙膏”實驗:向錐形瓶中依次加入過氧
化氫溶液、洗潔精、少量色素,振蕩后,加入碘化鉀溶液,觀察到大量泡
沫噴涌而出。本實驗中碘化鉀作為催化劑,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C
A.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減少 B.不加催化劑反應不能進行
C.碘化鉀改變了反應速率 D.碘化鉀不能用其他物質代替
【解析】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 不使用催化劑過氧化
氫也能分解,只是反應速率較慢。 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還可以
是二氧化錳、紅磚粉等。
易錯點7 多功能瓶的使用
8.如圖所示的“多功能瓶”能完成很多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若瓶中裝滿空氣,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口進入
B.若瓶中裝滿水,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口進入
C.若瓶中裝有半瓶水,觀察氧氣輸出的速率,氧氣應從 口進
入
D.若瓶中裝有適量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應
從 口進入
【解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瓶中裝有適量澄清
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應從長管 口進入。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3 制取氧氣
課時2 催化劑 分解反應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催化劑與催化作用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D
A.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的速率
B.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C.沒有催化劑化學反應不能發生
D.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發生改變
【解析】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也可減慢反應速率。 二氧
化錳可用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但對其他反應不一定起到催化作用,不
指明具體反應,直接說“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或“催化劑是二氧化錳”都是錯誤
的。 催化劑只是改變反應速率,不加催化劑的化學反應也可發生。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中,加入了少量二氧化錳。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
D
A.只有二氧化錳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B.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質量和性質都不變
C.加入二氧化錳可以增加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的質量
D.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
【解析】 如硫酸銅溶液、氧化鐵也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 加入催化劑只
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生成物的質量無影響。
催化劑的特點
①“一變,兩不變”,即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包括加快和減慢化學
反應的速率兩種情況),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②“針對性”,即催化劑針對某個化學反應來說,才有意義。例如,不
能籠統地說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或催化劑是二氧化錳等,而應該表達為: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③“多樣性”,即某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可能有多種。例如,在過氧化
氫分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紅磚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銅溶液等都
可作催化劑。
3.教材P44探究改編小華進行下圖所示實驗探究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
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
(1)已知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可以分解產生氧氣,圖A試管中盛有
的過氧化氫溶液,將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沒有觀察到明
顯現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分解緩慢,放出的氧氣很少
(2)如圖B,在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在圖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該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水氧氣
(3)待圖C試管中無現象后,向其中再次添加過氧化氫溶液,并把帶有
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復該操作多次,均觀察到相同的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如果用精密的天平稱量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
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二氧化錳的質量沒有發生變化
(4)由上述實驗可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4.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實驗探究活動:紅磚粉末能作過氧化氫分
解反應的催化劑嗎?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和解釋
小 明 A試管裝有 的過氧化 氫溶液; B試管裝有 的過氧化 氫溶液,再加入 紅磚粉末 A中無明顯現象, B中產生大量能使 帶有火星的木條復 燃的氣體 產生的氣體是
______;
紅磚粉末能加快過
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小 紅 待反應停止時,向B試管中重 新加入 的過氧化氫溶液 又產生大量能使帶 有火星的木條復燃 的氣體 紅磚粉末的______
_____在反應前后
沒有發生變化
氧氣
化學性質
【實驗反思】小明和小紅通過上述實驗,一致認為紅磚粉末可以作過氧化
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但小強認為小明和小紅的實驗不嚴謹,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驗證紅磚粉末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知識點2 分解反應
5.在下列變化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C
A.硫在氧氣中燃燒 B.蠟燭在空氣中燃燒
C.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 D.從空氣中分離出氧氣
【解析】分解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A項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分解反
應;B項不符合分解反應的特點;C項屬于分解反應;D項是物理變化。
6.新考法[2024哈爾濱蕭紅中學期中]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氧化反應的關
系可用下圖表示:
現有反應:酒精氧氣水 二氧化碳,應填到__(填字母,下同)處;
碳酸 二氧化碳 水,應填到___處。
【解析】酒精氧氣水 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均是兩
種,不符合“一變多”或“多變一”的特點,不屬于分解反應、化合反應。該
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故應填到 處。碳酸
二氧化碳 水,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應填到
處。
專項 催化劑
階段強化專項訓練
題型1 催化劑的有關圖像
1.某同學取用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與一定量的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
下列有關氧氣的體積、二氧化錳的質量與時間關系的圖示正確的是( )
D
A. B. C. D.
【解析】A、 氧氣是該反應的生成物,反應物中沒有氧
氣,因此起點應該在原點;隨著反應的進行,過氧化氫完全分
解后氧氣的體積不再變化,正確的圖像如圖所示。
, 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中是催化劑,只改變反應
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因此二氧化錳的質量一直不變。
2.新考法現有、兩份質量相等、濃度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向 中加入
二氧化錳,將緩緩地勻速滴入 二氧化錳中,兩份溶液產生氧氣的
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
A
A. B. C. D.
【解析】向中加入二氧化錳,將緩緩地勻速滴入二氧化錳中,
中產生氧氣的速率快,最終兩份溶液產生氧氣的質量相等,故選A。
題型2 催化劑的實驗探究
3.為驗證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
錳的作用,進行如下實驗。
(1)小明根據實驗現象,驗證了二氧化錳能加
快過氧化氫的分解,他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試管中木條不復燃,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木條復燃
(2)小明認為只有加入催化劑,過氧化氫溶液才會分解產生氧氣。你的
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不加催化劑,過氧化氫也會分解
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
4.[2022江西中考改編]學習了“過氧化氫制氧氣使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化學社團在“尋找新的催化劑”的活動中,對“硫酸銅能否作過氧化氫分解
的催化劑”進行了以下探究。
【實驗探究】 甲同學按如下方案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現象 步驟①木條不復燃;
步驟②產生氣泡,溶液變藍色;
步驟③__________
實驗結論 硫酸銅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用文字表示該反應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水氧氣
【解析】根據甲同學得出的結論,可知硫酸銅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故步驟③能觀察到木條復燃。
續表
【評價改進】 大家認為甲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嚴謹。若要確定該實驗結論
正確,還需證明硫酸銅的________________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改變。
【繼續探究】 乙同學補做以下實驗,進而確認了甲同學的實驗結論。
質量和化學性質
將燒杯B中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體,再稱其質量為____ ,然后將固體
加入 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過氧化氫的分解。
【解析】待過氧化氫完全分解,無氣泡產生后,蒸干溶液得到硫酸銅固體,
稱其質量,檢驗其質量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將蒸干得到的固體再次加入
過氧化氫溶液中,檢驗其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
【拓展延伸】 比較硫酸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效果,實
驗過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條件是___(填字母)。
D
A.溶液的起始溫度 B.催化劑的質量
C.溶液的濃度 D.反應起始時間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8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單元復習專練
過歸納 單元知識腦圖回顧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稀有氣體
氮氣
氧氣
大
復燃
碳氧氣二氧化碳
硫氧氣二氧化硫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化合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過氧化氫水氧氣
分解
單元復習專練
中考真題同步挑戰
考點1 空氣、2 考點2 氧氣的性質 、4
考點3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6、7 考點4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1.[2023廣州中考改編]生機勃勃的地球離不開空氣,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
不正確的是( )
D
A.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目前計入空氣污染物指數的氣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
氮、臭氧等
D. 的含量越高,空氣質量越好
【解析】 是空氣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氣質量越差。
2.[2023宜賓中考]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
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A.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B.氧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C.稀有氣體含量少,沒有利用價值
D.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
【解析】 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屬于
混合物。氮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含量最多(氧氣的體積分
數約為)。 空氣中稀有氣體含量雖少,但有廣泛的用途,如
制霓虹燈。
3.[2023湖州中考]下列關于氧氣性質及其制備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A.氧氣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與其他物質反應必須要加熱
B.氧氣參與很多燃燒反應,它是一種常見的可燃物
C.實驗室可用加熱分解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備氧氣
D.要除去氮氣中的氧氣得到純凈的氮氣,只需將混合氣體通過紅熱的木炭
【解析】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其他物質反應不一定要加
熱。 氧氣參與很多燃燒反應,它是一種常見的助燃物,不是可燃
物。 要除去氮氣中的氧氣得到純凈的氮氣,將混合氣體通過紅熱
的炭會生成二氧化碳,產生新的氣體雜質。
4.[2023天津中考]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D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C.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解析】
5.新考法[2023山西中考改編]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
法制取氧氣,有關操作如下,正確的一項是( )
D
A.試管口應該傾斜 B.用酒精燈火焰加熱
C.氣泡連續放出時開始收集 D.收集前集氣瓶應裝滿水
【解析】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
擇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
使試管炸裂),用酒精燈外焰(溫度最高)加熱,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
先將集氣瓶裝滿水,等導管口出現連續均勻的氣泡(裝置內空氣已排盡)
時開始收集。
6.[2023濱州中考改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根據下列實驗裝
置回答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
分液漏斗
(2)若小濱同學在實驗室中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一瓶純凈的氧氣,應
選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填字母),用文字表示該反應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他收集的氧氣不純,原
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1點即可)。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收集氣體前集氣瓶中未裝滿水(或沒有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合理即可)
(3)若小濱同學在實驗室中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一瓶
干燥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填字母),該反應中二氧化錳起
______作用。
催化
(4)若某種氣體能用 裝置收集,則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
密度比空氣小
(5)如圖是學生制作的簡易供氧器。在供氧使用時,左
瓶中可放置的試劑是___(填字母)。
B
A.高錳酸鉀 B.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6)簡易供氧器的右瓶中需加入適量的水,水的一種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監測產生氧氣的速率(或濕潤氧氣,合理即可)
7.[2022上海中考改編]催化劑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氧化錳是一種常見
的催化劑。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常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用文字
表示該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驗滿的操作和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過氧化氫水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氧氣已集滿
(2)若用 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備氧氣,反應速率太快。為
獲得平穩的氣流,下列發生裝置(如圖1)最合適的是___(填字母)。
B
A. B. C. D.
(3)氯化鐵對過氧化氫分解也有催化作用。為比較二氧化錳和氯化鐵對
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不同影響,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啟動傳感器,注
入過氧化氫溶液。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3。
圖2
圖3
①初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不為0,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含有氧氣
【解析】由于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含有氧氣,所以初始時氧氣的體積
分數不為0。
②寫出使過氧化氫分解較快的催化劑及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錳;因為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氯化鐵更短
【解析】根據題圖3,可知當氧氣體積分數都達到 時,二氧化錳作催
化劑時用的時間為,氯化鐵作催化劑時用的時間大于 。即二氧化錳
作催化劑時,產生等量氧氣所需的時間比氯化鐵更短,所以使過氧化氫分
解較快的催化劑是二氧化錳。
8.新課標·模型建構[2023金華中考改編]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實驗的思
維模型如下:
項目化學習小組按圖甲完成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時,發現進入集氣瓶的水
量低于“1”刻度線。為提高氧氣含量測定的精準度,展開了如下研究。
【誤差分析】幾位同學對測量值偏小原因的分析如下:
甲:紅磷的量不足,未能把瓶內氧氣耗盡;
乙:將燃燒匙伸入集氣瓶瞬間,部分空氣逸出;
丙:實驗前導管中有空氣,實驗后一部分本應進入容器的水滯留在導管中;
丁:由于集氣瓶的形狀造成很難均分五等份,影響測量結果。
(1)以上原因分析中,其中一位同學的觀點被大家一致否定,你認為是
哪位同學的觀點?____(填“甲”“乙”“丙”或“丁”)。
乙
【解析】甲:紅磷的量不足,未能把瓶內氧氣耗盡,測量結果偏小,進入
集氣瓶中的水量低于“1”刻度線;乙:將燃燒匙伸入集氣瓶瞬間,部分空
氣逸出,測量結果偏大,進入集氣瓶中的水量高于“1”刻度線;丙:實驗
前導管中有空氣,實驗后一部分本應進入集氣瓶的水留在導管中,測量結
果偏小,進入集氣瓶中的水量低于“1”刻度線;丁:由于集氣瓶的形狀造
成很難均分五等份,影響測量結果,可能使測量結果偏小,使進入集氣瓶
中的水量低于“1”刻度線。
【方案改進】根據以上討論,為減小實驗誤差,學習小組同學設計了圖乙
改進裝置。
(2)比較圖甲、圖乙的實驗方案,下列關于圖乙實驗方案敘述正確的是
______(填字母)。
ABC
A.采用加熱后的玻璃棒引燃紅磷,建立封閉空間使實驗結果更精準
B.可以解決圖甲方案中一部分水滯留在導管中帶來的誤差問題
C.改用量筒內水的體積變化來確定消耗氧氣的體積,使測量結果更精準
【解析】 采用加熱后的玻璃棒引燃紅磷,建立封閉空間,避免實驗
過程中氣體逸出,使實驗結果更精準。B、 改用量筒內水的體積變化來
確定消耗氧氣的體積,可以解決圖甲方案中一部分水滯留在導管中帶來的
誤差問題,使測量結果更精準。
(3)小金同學認為,圖乙實驗裝置還需在乳膠管處補充一個彈簧夾,請
表達你的觀點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不需要,因為兩邊導管均已伸到液面以下,已起到液封作用
【解析】小金同學的觀點不正確,圖乙實驗裝置不需在乳膠管處補充一個
彈簧夾,原因是兩邊導管均已伸到液面以下,已起到液封作用,能防止燃
燒過程集氣瓶內的氣體逸出。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7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3 制取氧氣
課時1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和步驟
新趨勢·一材多題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回答下列1~4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B
A.大試管、單孔橡膠塞 B.長頸漏斗、錐形瓶
C.大試管、集氣瓶 D.酒精燈、玻璃導管
【解析】高錳酸鉀制氧氣用的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需要鐵架臺、試管、
酒精燈,收集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需要集氣瓶、玻璃導管、
單孔橡膠塞、玻璃片等儀器,故長頸漏斗、錐形瓶用不到。
2.下列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最佳發生裝置是( )
C
A. B. C. D.
【解析】加熱試管中的固體試劑,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應使用固體加熱裝置。 試管內的導管稍伸
出橡膠塞即可,便于氣體導出。
3.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下列氣體性質不需要考慮的是( )
B
A.密度 B.可燃性 C.溶解性 D.能否與水反應
【解析】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需要考慮氣體的性質有密度、
溶解性以及是否能與水反應等,不需要考慮氣體的可燃性。
4.教材P48 T5改編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步驟有:①點燃
酒精燈,待氣泡連續均勻放出時收集氣體;②熄滅酒精燈;③裝入試劑,
放置棉花并固定儀器;④連接好裝置,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⑤從水槽中撤
出導管。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B
A.③④①②⑤ B.④③①⑤② C.④③①②⑤ D.③④①⑤②
【解析】裝試劑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收集氧氣完畢后,先將導管移出
水槽,再熄滅酒精燈,以免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炸裂,故正確操作順序
為④③①⑤②。
5.教材P48 T1改編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實驗中,一定不
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A
A.酒精燈 B.水槽 C.集氣瓶 D.錐形瓶
【解析】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不需要加熱,用不到酒精燈,可用錐形
瓶作反應容器,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裝置可選集氣瓶
和水槽。
6.下列有關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D
A.檢查氣密性
B.加熱固體
C.收集氧氣
D.氧氣驗滿
【解析】氧氣驗滿時,帶有火星的木條不能伸入集氣瓶內,應放在集氣瓶口。
7.[雙選][2023上海中考]用 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
取氧氣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D
A.加入的過氧化氫溶液應浸沒分液漏斗下端
B.控制過氧化氫溶液滴加速率,能使反應較平穩進行
C.Ⅱ中氣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氣法
D.Ⅱ中收集到的氧氣不夠純凈
【解析】分液漏斗有活塞,不用液封。 分液漏斗的優點:
控制過氧化氫溶液滴加速率,能使反應較平穩進行。 Ⅱ中氣體的收
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 Ⅱ中收集到的氧氣不夠純凈,排水法收集
的氧氣比較純凈。
知識點2 工業制氧氣
8.教材P44資料卡片改編[2024廣州育才實驗學校月考]將經過除塵、除二氧
化碳、除水的空氣進行下列操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D
A.以上步驟①②③均不涉及化學變化
B.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
C.步驟②得到的剩余液體為淡藍色
D.儲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是純凈物
【解析】 工業制取氧氣方法是分離液態空氣法,利用的是液態氮
和液態氧的沸點不同,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步驟①②③均不
涉及化學變化。 由圖示可知,氮氣先蒸發出來,說明液態氮的沸
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 液態氮與液態氧的沸點不同,液態氮沸點低,
先汽化,剩余的液體主要是液態氧,液態氧是淡藍色的。 儲存在
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中含有液態氧、液態二氧化碳等多種物質,屬于
混合物。
課題3 制取氧氣
課時1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干燥的氧氣,
下列裝置組合正確的是( )
C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⑤
【解析】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生裝置只能選用固體加熱型裝置①,
收集裝置可選用③或④,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不干燥,故選C。
2.下列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
A.檢查氣密性
B.加熱立即收集
C.收集滿后移出集
氣瓶
D.結束時先停止
加熱
【解析】 加熱立即收集會導致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使制得的
氧氣純度低。 收集滿氣體后應在水下蓋好玻璃片再將集氣瓶移出
水槽。 實驗結束時應先將導管移出水槽,然后熄滅酒精燈,順序
顛倒可能導致水槽中的水沿導管進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3.下圖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①②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____。
試管
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圖1裝置制取氧氣時,發生的反應可用文字表示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說明氧氣已收集滿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應將裝滿氧氣的集氣瓶瓶口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集氣瓶中的水排完,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
向上
【解析】題圖1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且試管口有一團棉花,因此是加
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因此應將裝滿氧氣的集氣瓶
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3)若某同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發現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可能是
未使用______(填實驗用品名稱)。若該同學收集的氧氣不純,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
棉花
開始時集氣瓶中未裝滿水(或未等導管口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就開始收集,合理即可)
【解析】試管口的棉花可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從而進入水槽。使用排
水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有:開始時集氣瓶中未裝滿水,導致收
集的氣體中混有集氣瓶中的空氣;未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氣體,
導致收集的氣體中混有開始時裝置內排出的空氣等。
(4)實驗室用圖2所示裝置制取氧氣時,發生的反應可用文字表示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中儀器②下端必須插入液面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過氧化氫水氧氣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
【解析】用題圖2裝置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液不加熱型,因此是在催
化劑作用下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
(5)與用圖1裝置制取氧氣相比,用圖2裝置制取氧氣的優點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
不需要加熱,節約能源(或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試劑,合理即可)
素養提升
4.創新實驗·裝置創新下圖為實驗室
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和收集裝置。請回
答下列問題:
用多功能瓶收集氣體
(1)排水法,短進長出。如圖1所示。
(2)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如圖2所示。牢
記“上輕下重”,即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通到集
氣瓶上部(從、 進入),密度大于空氣的氣
體通到集氣瓶下部(從、 進入)。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用___(填字母序號)。
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A
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已集滿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發生裝置可選用B或C。
檢查裝置B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裝置B相比,裝置C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注水至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靜置,若水柱高度不變,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能控制氧氣產生的速率(合理即可)
【解析】裝置C中用注射器添加過氧化氫溶液,所以能通過控制滴加過氧
化氫溶液的速率,來控制氧氣產生的速率。
(3)欲使用裝置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___(填“”或“ ”)
端通入;欲使用裝置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先將瓶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
___(填“”或“ ”)端通入。
【解析】若使用裝置 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
故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氧氣應從較長的導管 通入,便于將空氣從較
短的導管排出;若使用裝置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則由于氧氣的密度小于
水的密度,因此氧氣應從較短的導管 通入,水從長導管排出。
(4)已知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發生反應,則收
集一氧化氮氣體時應選用圖中裝置___(填“D”或“ ”)。
【解析】根據題意,由于一氧化氮氣體難溶于水,且在空氣中容易與氧氣
發生反應,則收集一氧化氮氣體應用排水法。故選裝置 。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39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課題1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時1 空氣的組成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空氣的組成
1.空氣是人類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生活、生產中用到的氣體不是直接來
自空氣的是( )
D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氫氣
2.教材P31圖2-3改編如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氣體是______,氣體 是
______,按______(填“質量”或“體積”)計算,約占____, 約占____%。
氮氣
氧氣
體積
78
21
【解析】空氣的組成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氧氣 、稀有氣
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 。
3.根據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的成分的名稱。
(1)酥脆的餅干露置在空氣中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
(2)空氣可以支持燃燒,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
(3)空氣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
(4)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后,表面會生成一層白膜,
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
水蒸氣
氧氣
氮氣
二氧化碳
知識點2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4.教材P30圖2-2改編[2024廣州大學附中期中]如圖是
化學家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相關實驗裝置,下列
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該實驗開始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實驗中銀白色的固體汞變為紅色粉末
C.實驗過程中汞只消耗曲頸甑內的氧氣
D.實驗結束后,玻璃鐘罩內液面低于汞槽中液面
【解析】 該實驗是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所以該實驗應在密閉
體系中進行,因此實驗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汞在常溫下為
液體,汞和氧氣反應生成固體氧化汞,氧化汞是紅色的固體,所以實驗過
程中觀察到部分銀白色的液體變為紅色固體。 汞消耗了密閉體系
內的氧氣,而不是只有曲頸甑內的氧氣。 實驗結束后,由于密閉
容器內氧氣被消耗,壓強變小,因此玻璃鐘罩內液面高于汞槽中的液面。
5.教材P31圖2-4改編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同學
們在實驗室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1)【實驗現象】紅磷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出
熱量,產生大量______;打開彈簧夾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白煙
燒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集氣瓶內液面上升至1個等份的標記附近
(2)【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3)【問題與交流】本實驗的原理: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______,生
成固態的____________,使密閉裝置內壓強______。冷卻至室溫后,打開
彈簧夾,大氣壓強把燒杯內的水壓入集氣瓶。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即
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氧氣
五氧化二磷
減小
(4)用文字表示紅磷燃燒的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知識點3 純凈物和混合物
6.[2023上海中考]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
D
A.雨水 B.蔗糖水 C.礦泉水 D.蒸餾水
【解析】蒸餾水由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
7.教材P37 T5改編用下列物質的序號填空:①空氣中的稀有氣體 ②冰水
共存物 ③新鮮的牛奶 ④二氧化碳 ⑤食醋 ⑥白酒 ⑦紅磷 ⑧五氧化二磷
(1)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2)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____。
①③⑤⑥
②④⑦⑧
課題1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時1 空氣的組成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2023重慶中考B卷]下列各組空氣成分的體積分數之和最大的是( )
C
A.氧氣、水 B.氧氣、二氧化碳
C.氧氣、氮氣 D.氮氣、二氧化碳
【解析】
空氣成分示意圖
空氣成分口訣:氮七八氧二一,零點九四是稀氣;還有兩個零零三,
二氧化碳和其他。
2.新情境[2023吉林中考]吉林霧凇,北國盛景。空氣成分中與霧凇形成有
關的是( )
A
A.水蒸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氮氣
【解析】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故其形成與空氣中的水
蒸氣有關。
3.以下關于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A.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
B.空氣中的各成分均勻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是
D.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解析】 空氣由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組成。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不是質量分數。 潔凈的空
氣由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
4.新情境[2023樂山中考改編]科學家通過“祝融號”火
星車探測器測得火星表面大氣成分(體積分數)如
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火星大氣中 的含量最高
B.火星大氣中 的含量高于空氣
C.火星大氣不含稀有氣體
D.火星大氣能使燃著的小木條燃燒更旺
【解析】由題圖可知,火星大氣中的含量最高。 火星大
氣中的體積分數約為,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約為 ,因此
火星大氣中的含量高于空氣。 火星大氣中含有氬氣,氬氣屬于
稀有氣體。 火星大氣中幾乎不含氧氣,不能使燃著的小木條燃燒
更旺。
新情境、新信息試題是中考的熱點題型,這類試題往往題干比較新穎,
一般以社會熱點、前沿科技信息等作為命題素材。試題命題方式靈活,可
以是選擇題,也可以是非選擇題。試題起點高、落點低,看起來難度很大,
但解題需要用到的知識都是課堂上學習過的一些基礎知識,讀懂題意后,
反而比較容易得分。
5.數字化實驗[2023衡陽中考改編]拉瓦錫用
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某興趣小組
利用氧氣傳感器來檢測足量紅磷燃燒過程中
氧氣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C
A.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點時容器內氮氣體積分數為
C.氧氣有剩余,說明物質燃燒時氧氣必須達到一定濃度
D.此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為
【解析】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白煙。 點時容器內氧氣體積
分數為,則其他氣體的體積分數為 ,包括氮氣、稀有氣體、二氧
化碳等。 根據氧氣濃度傳感器,結合圖像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
分數為 。
素養提升
6.創新實驗·裝置創新[2024福州黎明中學期中]學習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
量后,同學們對課本實驗進行了改進(已知:白磷和紅磷都能在空氣中燃
燒生成五氧化二磷,使白磷燃燒的最低溫度是 )。
(1)如圖1所示,若實驗后,發現最終結果氧氣體積大于空氣體積的 ,
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BC
A.紅磷量不足
B.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沒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橡膠塞
C.點燃紅磷前沒有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
D.裝置氣密性不好
【解析】 紅磷量不足,氧氣沒有耗盡,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偏
小,導致測定結果小于。 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沒立即伸入瓶中
并塞緊橡膠塞,集氣瓶上方的氣體受熱膨脹逸出,導致測定結果大于 。
點燃紅磷前沒有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氣體受熱膨脹從導管中逸出,
導致測定結果大于。 裝置氣密性不好,在冷卻至室溫的過程中,
外界空氣進入,占據了一定的體積,瓶內氣壓沒有明顯減小,導致測定結
果小于 。
(2)小松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裝置,加熱電熱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這
樣改進的優點除了可避免上述誤差,還能______________;圖2裝置中氣
球的主要作用是調節壓強以防止____________。
引燃紅磷
減少空氣污染
橡膠塞彈開
【解析】圖2實驗中,加熱電熱棒的作用是引燃紅磷,改進后實驗結果更
準確,還可以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環境;實驗中氣球的
作用是平衡壓強,以防止橡膠塞彈出。
(3)小雷設計的實驗如圖3所示,若裝置氣密性良好且白磷足量,活塞最
終停在刻度線___處。
4
【解析】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若白磷足量,氧氣被完全消耗,則活塞
最終停在刻度線4處。
課題1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時2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空氣中各成分的用途
1.教材P33圖2-6改編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不屬于氧氣用途的
是( )
B
A.用于氣焊 B.參與光合作用 C.供給呼吸 D.用于煉鋼
【解析】A、C、 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氣焊、煉鋼;氧氣能供
給動植物呼吸。 水和二氧化碳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
2.教材P33圖2-7改編[2023益陽中考]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各成分
都具有廣泛的用途。下列不屬于氮氣的用途的是( )
A
A.作助燃劑 B.作保護氣 C.食品防腐 D.制造氮肥
【解析】氧氣能支持燃燒,可用作助燃劑,氮氣不支持燃燒,不能用作助燃劑。
3.教材P35圖2-8改編空氣中的某種成分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
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該成分是( )
C
A.氧氣 B.氮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解析】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
4.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是空氣中各成分的自述,你認為不合理的
是( )
C
A.液氮:我的溫度較低,可用于冷凍治療
B.稀有氣體:我比較穩定,可用作保護氣
C.氧氣:我能支持燃燒,可以作燃料
D.氦氣:我的密度小,可充入飛艇
【解析】 氧氣沒有可燃性,不可以作燃料。
5.[2024成都師大一中月考]如圖是空氣成分示意圖,下列有關
說法錯誤的是( )
D
A.氣體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B.氣體 難溶于水,不支持燃燒
C.醫療上,氣體 常用于搶救危重病人
D.其他成分中包含稀有氣體,它們不能與任何物質發生反應
【解析】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氣,則氣體 是氮氣,約占空氣總
體積的。氣體是氮氣,難溶于水,不能支持燃燒。 空
氣成分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因此氣體 是氧氣,可用于搶救危重
病人。 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其他成分包括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水蒸氣等,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穩定,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
化學反應,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發生化學反應。
知識點2 保護大氣環境
6.教材P36資料卡片改編[2023營口中考]空氣污染是引起多種疾病的原因之
一。下列物質中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B
A.氮氣 B. C.氦氣 D.水
7.下列關于空氣污染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A. 不屬于氣體,所以不會污染大氣環境
B.增加煙囪高度,可防止空氣污染
C.使用清潔能源有利于保護空氣
D.只要進行空氣質量監測就可以消除污染
【解析】不屬于氣體,但會污染大氣環境。 增加煙囪
高度,有害氣體和煙塵仍會排到空氣中,不能防止空氣污染。 使用
清潔能源,能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進行空氣質量監測可
以了解空氣質量狀況,但不能消除污染。
8.下表是某日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和某森林公園兩地的空氣質量指數日報,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地點 首要污染物 空氣質量指數 空氣質量指數級別 空氣質量指數類別
城市街道 102 三級 輕度污染
森林公園 10 一級 優
D
A.城市街道空氣質量指數類別為輕度污染
B.空氣質量指數越大,空氣質量狀況越差
C.森林公園有大量樹木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D.城市街道的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等空氣污染物
【解析】二氧化碳不是空氣污染物。
9.新趨勢·跨學科[2024瀏陽期中]空氣質量指數 是目前描述空氣質量
的指數,下表是某日我國部分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日報,根據表格內容進
行分析。
城市 長沙 株洲 湘潭 岳陽 衡陽
37 76 82 95 74
首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1)根據表中信息,當日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__。
長沙
【解析】對比表中信息可知:長沙空氣質量指數 最小,空氣質量最好。
(2)當空氣輕度污染時,易感人群會產生胸悶、氣喘、咳嗽等癥狀,說
明空氣污染物首先影響人的______系統。
呼吸
【解析】當空氣輕度污染時,易感人群會產生胸悶,氣喘、咳嗽等癥狀,
說明空氣污染物首先影響人的呼吸系統。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33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空氣和氧氣
實驗活動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實驗1 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實驗室可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實驗裝置】
(1)按照如圖所示組裝儀器。
①仔細觀察裝置圖,使用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玻璃導管等。
試管
酒精燈
水槽
集氣瓶
②請在圖中用虛線框圈出哪部分是氣體發生裝置,哪部分是氣體收集裝置。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還可以用____________
法收集氧氣。
氧氣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氣
【實驗步驟】
(2)①查: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具體操作是先_________________
__,用手緊握試管,若__________________,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②裝:將試劑平鋪在試管底部,增加反應物的受熱面積。試管口要塞一團
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用帶導管的橡膠塞塞緊試管口,把試管口____________固定在鐵架
臺上。
將導管口放在水中
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防止加熱時試管中的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
略向下傾斜
④點:將集氣瓶中盛滿水,連同玻璃片一起______(填“倒立”或“正立”)
在水槽內,點燃酒精燈加熱。先對試管______加熱,然后對高錳酸鉀所在
的部位加熱。
⑤收:當____________________時開始收集,待集氣瓶里的水排完以后,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將集氣瓶移出水槽,____(填“倒”或“正”)
放在桌子上。
⑥離:把導氣管撤離水槽。
⑦熄:熄滅酒精燈。步驟⑥⑦不能顛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倒立
均勻
氣泡連續均勻地冒出
正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使試管炸裂
【問題與交流】
(3)如果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兩點)。
集氣瓶中未裝滿水
未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合理即可)
實驗2 探究氧氣的性質
2.用收集好的兩瓶氧氣來完成下面兩個實驗。
(1)實驗一:木炭燃燒
①實驗現象:木炭在空氣中燃燒,______
_______________;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結束后,倒
發出紅光,放出熱量
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入澄清石灰水,振蕩,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結論:木炭在氧氣里燃燒比在空氣里燃燒更______,木炭在氧氣里燃
燒生成了__________,用文字表示該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劇烈
二氧化碳
碳氧氣二氧化碳
③問題與交流:把紅熱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時,要由瓶口向下緩
慢插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集氣瓶內的氧氣受熱逸出,導致實驗現象不明顯(或充分利用集氣瓶中的氧氣,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
(2)實驗二 :鐵絲燃燒
①實驗現象: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②用文字表示該反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問題與交流:集氣瓶內為什么要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底炸裂
實驗活動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2024南昌九龍湖中學期中]下列是化學實驗小組的四位同學在實驗室做
驗證氧氣性質的實驗操作,有錯誤的是( )
A
A.小王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引燃系在細鐵絲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將其伸入集氣
瓶中
B.小張準備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他未
將集氣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C.小鄭在將細鐵絲繞成螺旋狀之前先用砂紙把鐵絲打磨光亮
D.小周將盛有紅熱木炭的燃燒匙從瓶口往下緩慢伸入集氣瓶中
【解析】 小王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引燃細鐵絲底端的火柴后立即將
其伸入集氣瓶中,火柴燃燒會消耗氧氣,不利于鐵絲燃燒。 在集
氣瓶中留少量水,可以防止鐵絲燃燒產生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使集氣瓶底
炸裂。 用砂紙把鐵絲打磨光亮,除去鐵表面的鐵銹,有利于鐵絲燃
燒。 小周將盛有紅熱木炭的燃燒匙從瓶口往下緩慢伸入集氣瓶中,
有利于木炭與氧氣充分接觸、充分反應。
2.創新實驗·原理創新[2022無錫中考改編]化學興趣小組探究二氧化錳在過
氧化氫分解反應中的作用。
實驗1:在試管中加入 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
管,觀察現象。
實驗2:向上述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把
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有大量氣泡冒出,帶火
星的木條復燃。(如圖)
實驗3:待上述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
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象。
實驗4:探究催化劑的用量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每次實驗均用
的過氧化氫溶液,采用不同質量的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測
定收集到 氧氣所用的時間,結果如下: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二氧化錳粉末用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所用時間/ 17 8 6 3 2 2 2 2
(1)實驗1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未復燃。實驗結論是
______________。
(2)用文字表示實驗2中的反應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產生的氧氣少
過氧化氫水氧氣
證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未改變(合理即可)
(4)由實驗4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定范圍內,二氧化錳的用
量越多,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越快(或二氧化錳的用量超過一定值時,增
大二氧化錳的用量,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不改變)
素養提升
3.[2024武漢東湖高新區期中]請結合下圖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用文字表示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反應: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
(填基本反應類型)。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分解反應
【解析】A為固體加熱裝置,且試管口有棉花,故是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2)若用裝置B作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應該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該裝置中的注射器是代替實驗室中的__________
(填儀器名稱)。
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分液漏斗
【解析】B為固液不加熱裝置,故是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分液漏斗和注射器都可以控制加入液體的速率,從而控制反應速率得到平
穩氣流。
(3)可以選用裝置 收集氧氣,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到的
氧氣純度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
氧氣不易溶于水
集氣瓶沒有裝滿水(或收集氧氣時,導管口一開始冒氣泡就收集,合理即可)
【解析】 為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氣,說明氧氣不
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若集氣瓶內未裝滿水,則內部殘留有空
氣,會造成氧氣不純;若導管口一出現氣泡就進行收集,此時混入空氣造
成氣體不純。
(4)若選用裝置B作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連接B與,然后將 的導管與
量筒連接用于測定產生氧氣的體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填序號)。
①裝置B的錐形瓶內應放入二氧化錳,注射器中應放入過氧化氫溶液
②裝置 的集氣瓶內盛裝空氣或水均可達到實驗目的
③應等裝置B內空氣排盡后再連接B與
④若裝置內裝滿水,氧氣應從口進入 中
⑤若裝置 的集氣瓶內未裝滿水,對氣體體積的測量無影響
①④⑤
【解析】 裝置B是固液常溫型裝置,裝置B的錐形瓶內應放入二氧
化錳,注射器中應放入過氧化氫溶液。裝置 的集氣瓶內盛裝水
可達到實驗目的,集氣瓶內盛裝空氣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若等裝
置B內空氣排盡后再連接B與 ,則實驗結束后有氧氣殘留在裝置B內,造
成測得的氣體體積偏小。若裝置 內裝滿水,由于氧氣的密度比水
的小,且不易溶于水則氧氣應從口進入中。若裝置 的集氣瓶
內未裝滿水,由于產生多少體積的氧氣就會排出多少體積的水,則對氣體
體積的測量無影響。
跨學科實踐活動1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
裝與使用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校園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學們保護環境的
意識。某實踐活動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對空氣質量檢測等開展了一系列
項目式學習。
活動一 認識空氣質量檢測的意義
(1)人類需要潔凈的空氣,目前我國空氣質量指數日報中的污染物不包
括___(填字母)。
C
A.細顆粒物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E.二氧化硫 F.臭氧 G.可吸入顆粒物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填字母)。
B
A.目前我國空氣質量分六個等級
B.空氣質量指數越大,空氣質量越好
C.積極植樹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氣質量
D.加強空氣質量檢測,有利于調控工業布局、減少空氣污染
活動二 調查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系統用于實時、準確檢測室外空
氣污染物,其結構如圖。
(3)微型空氣“檢測站”可在居民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位置鋪設,實現對環境空氣污染物、風向、風速、溫度、濕
度、氣壓的監測。
公路邊(或工業園區、校園內,合理即可)
活動三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和使用
該實踐小組連接數據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和計算機,組裝了一套微型空氣
質量“檢測站”,對校園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5月份某一周內的空氣質量
相關數據如下表。
日期 空氣質量指數 首要污染物
星期一 50
星期二 60
星期三 80
日期 空氣質量指數 首要污染物
星期四 65
星期五 75 臭氧
星期六 81 臭氧
星期日 41
(4)空氣質量最好的一天是________, 污染嚴重的一天是________。
星期日
星期四
續表
(5)根據上表,以日期為橫坐標,空氣質量指數為縱坐標作圖。
如圖所示
(6)新趨勢·開放性試題汽車尾氣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請你提出一條
控制汽車尾氣污染的合理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裝尾氣處理裝置(或多使用公共交通,少開私家車,合理即可)
謝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