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2023—2024 學年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習題訓練課件(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2023—2024 學年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習題訓練課件(10份)

資源簡介

(共10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重點實驗提優練
在我們的生活中, 簡單機械的運用往往不是單一的, 有很多物品是由多個簡單工具組合而成的, 當它們組合在一起時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其實在面對它們的時候, 我們可以根據使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 來確定簡單工具的類型和結構,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試試吧!
一 如圖為家中常用的垃圾桶結構示意圖, 用腳往下踩, 蓋子就會打開, 請回答以下問題。
1. 使用時我們踩下__________點, DEF 這個杠桿就會圍繞著支點_________旋轉,
此時阻力點D上升。
F
E
2. (易錯題) D點上升帶動杠桿ABC運動, 此時杠桿ABC的用力點是__________, 支點是__________, 阻力點是__________。
B
C
A
二 如圖所示為我們常用的指甲剪, 當我們需要修剪指甲時, 向下壓動指甲剪, 指甲剪就會將我們的指甲剪斷。請回答以下問題。
1. 仔細觀察會發現DCOE 很像
我們使用的一種器材: _______, 所以杠桿OCD 是一個________ (填“省力”“費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的杠桿。
鑷子
費力
2. (易錯題) 杠桿ABC的用力點是________, 支點是_______, 阻力點是________。
A
C
B
3. 指甲剪中除了有杠桿之外還有的其他簡單機械是__________。
斜面
三 自行車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一種交通工具, 它也是簡單工具的組合運用。仔細觀察我們平時使用的自行車, 判斷自行車上有哪些簡單工具, 它們又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輪軸
自行車部件 自行車車頭 腳踏板 剎車 變速輪
簡單機械類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輪軸
杠桿
輪軸
1. 你還能發現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個) 。
車輪是輪軸(合理即可)
2. 你還能發現生活中由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個) 。
由杠桿和斜面組合而成的剪刀(合理即可)(共18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第 3 課時 不簡單的杠桿
一 選擇題
1. 下列工具的使用過程中, 運用了杠桿原理的是( ) 。
A. 天平稱量
B. 菜刀切菜
C. 螺絲刀擰螺絲釘
A
2. 下列杠桿中, 最省力的是( ) 。
A. B. C.
C
3. 下列杠桿中, 用力點和阻力點在支點同一側的是( ) 。
A. B. C.
A
4. 【臺州市椒江區期末】 下列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 。
A. 鍘刀 B. 鑷子 C. 扳手
B
5. 關于杠桿的作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使用杠桿時, 所有的杠桿都可以省力
B. 杠桿在使用時都是為了省力
C. 使用杠桿時, 有時候并沒有省力, 而是改變了力的作用方向
C
6. 當我們用捕蟲網捕捉蝴蝶時,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捕蟲網能省力
B. 捕蟲網擴大了力的作用范圍
C. 捕蟲網改變了力的方向
B
二 填空題
1.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 “給我一個支點, 我能撬起地球?!?根據阿基米德的話, 如果真的想把地球撬起來, 應該選擇離地球比較__________ (填“遠”或“近”) 的星球作為支點。

2. 一般情況下, 蹺蹺板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省力”“費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杠桿。典典在蹺蹺板上總是被爸爸壓到上方, 有什么辦法能幫典典“戰勝”爸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讓爸爸向前坐(或讓典典向后坐)
三 分別標出下列工具中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
支點
用力點
阻力點
支點
用力點
阻力點
支點
阻力點
用力點
四 典典在課堂上做了杠桿的相關實驗, 知道了省力的多少和支點、用力點、阻力點之間的距離有關。為了進一步探究, 典典找來了杠桿尺繼續實驗。如圖, 典典在杠桿尺左側的固定位置掛上4 個鉤碼, 接著在右側的
不同位置掛上鉤碼, 使杠桿平衡。
典典記錄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通過數據我們能發現: 杠桿尺平衡時, 左側的鉤碼數乘刻度數__________右側的鉤碼數乘刻度數。請你根據這一規律, 將表格補充完整。
等于
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右側鉤碼到 支點的刻度數 2 3 4 6
右側鉤碼數(個) 6 4 3 ( )
2
2. 天平依據杠桿的原理制成: 天平兩端各有一個小盤, 一端放砝碼, 另一端放要稱重的物體, 根據第__________次實驗的數據, 當兩端平衡時, 兩端的質量__________。

相等
3. 典典發現奶奶家經常使用的一種桿秤,
可以用來稱量比秤砣重幾倍的物體。
請根據右圖, 說明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秤砣處為用力點,提環處為支點,掛鉤處為阻力點,根據上述實驗結論可知,可稱量物體重× 掛鉤到提環的距離= 秤砣重× 秤砣到提環的距離,由于秤砣到提環的距離比掛鉤到提環的距離長,所以可稱量物體比秤砣更重,甚至可以是秤砣重的幾倍
提環1
使用提環1 和提環2 時, 哪一個能稱量的最大重量更大?__________。
五 杠桿是生活中常用的一類簡單機械, 從鉗子、瓶起子、羊角錘, 到釣魚竿、筷子、鑷子, 杠桿幾乎無處不在。但你知道嗎?我們的身體內也存在著很多杠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觀察圖1, 我們的肌肉、關節和骨構成了一個神奇的杠桿, 我們用手托起東西靠的是肱二頭肌__________所產生的力, 這個杠桿中動力點是__________ (填字母, 后同) , 阻力點是__________, 支點是__________;
這個杠桿是__________ (填
“省力”或“費力”) 杠桿。
收縮
A
C
B
費力
2. 觀察圖2, 當我們踮腳的時候, 我們身體也構成了一個杠桿, 這個杠桿中動力點是__________ (填字母, 后同) , 阻力點是__________, 支點是__________; 這個杠桿是__________ (填“省力”或“費力”) 杠桿。
D
E
F
省力(共18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第 1 課時 緊密聯系的
工具和技術
一 選擇題
1. 工具和技術自古以來就緊密相連、互相促進, 是人類長期研究、改造自然的智慧結晶。下列描述屬于技術的是( ) 。
A. 輪船 B. 鉆木取火 C. 打火機
B
2. 面對不同的場景, 我們要選擇合適的工具。以下工具中最適合用來測量100 米跑步成績的是( ) 。
A. 卷尺 B. 體重計 C. 計時器
C
3. 【杭州市上城區期末】 有同學打算用下列三種不同的方法取核桃仁, 其中最省力的是( ) 。
A. 用核桃夾夾
B. 用榔頭敲
C. 用石塊砸
A
4.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B. 完成一項任務可以使用多項技術
C. 使用工具一定能省力
C
5. 在探究“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的實驗中, 稱量一份2 克的食鹽, 通常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
A. B. C.
B
6. 下列有關科學測量與測量工具的對應關系中, 正確的是( ) 。
A. 水溫—體溫計
B. 液體體積—量筒
C. 體重—天平
B
二 填空題
1. 同一種工具有多種用途, 比如我們可以用螺絲刀__________, 也可以用螺絲刀_________________。
擰螺絲
撬東西(合理即可)
2. 根據工具的功能我們可以把工具分成不同類別, 比如: 自行車是__________工具, 秒表是__________工具, 電話是__________工具。
交通
計時
通信
三 連線題
水果刀 扳手 羊角錘 鑷子
起釘子 切水果 夾東西 卸螺母
四 典典媽媽買了一些核桃, 但是家里沒有核桃夾, 你能幫她想想辦法嗎?
1. 利用家里常見的物品, 能有哪些方法取出核桃仁 (合理即可)
典典的方法: 用手壓開。
你的方法: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用錘子砸開
用門板夾開
用螺絲刀撬開
2. (多選題) 與典典直接用手壓開核桃相比, 使用工具時, 你的感受是( ) 。
A. 費力 B. 困難 C. 省力
D. 輕松 E. 省時
CDE
3. 下列工具中最不適合用來取核桃仁的是( ) 。
A. 羊角錘
B. 美工刀
C. 核桃夾
B
五 木匠是一種古老的職業。木匠以木頭為材料, 他們伸展繩墨, 用筆畫線, 然后拿刨子刨平, 再用量具測量, 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家具和工藝品, 建筑行業、裝飾行業、家具行業等都離不開木匠。木匠的工具箱里的工具多種多樣, 各有其用。下圖是一些常見的木匠工具和使用方法,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刨子: 刨削木料使其光滑 鋸子: 切割木料
鉆子: 在木料上打孔
1. 木匠在使用工具的時候, 要根據具體的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工具。當發現木板的長度不符合要求時, 下列工具中最適合用來切割木板的是( ) 。
A. 菜刀 B. 斧頭 C. 鋸子
C
2. 木板切割好后, 要想用螺絲釘固定, 下列工具中最適合的是( ) 。
A. B. C.
A
3. 下列關于木匠工具和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木匠使用工具只是為了省力
B. 木匠不使用釘子就能將物體連接的榫卯結構是一種技術
C. 每一種木匠工具只有一種功能
B(共19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第 7 課時
信息的交流傳播
一 選擇題
1. 下列不屬于信息傳播工具的是( ) 。
A. 文字和語言
B. 電話和電報
C. 電腦和電話
A
2. 生活在浙江的典典想向北京的哥哥請教一道科學題, 最合適的信息傳遞方式是( ) 。
A. 飛鴿傳書
B. 電話交流
C. 寄快遞
B
3. 烽煙是古代邊防軍事通信的重要手段。古代在邊境建造烽火臺, 通常臺上放置干柴, 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 這樣就能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煙迅速傳達訊息。下列關于烽煙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烽煙傳信只能單向傳遞
B. 烽煙傳信容易受到天氣等因素的影響
C. 烽煙傳信不經歷訓練也能看懂
B
4.【杭州市建德市期末】 天天在辦公室看到了服裝廠的宣傳冊, 同時還有顯示屏幕上播放的視頻廣告, 天天的小姨說這個視頻廣告投放網絡后, 服裝訂單就越來越多了。視頻廣告與宣傳冊相比,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兩者都可以提供文字和圖像
B. 兩者都可以提供符號和色彩
C. 兩者都可以迅速把信息傳播到世界各地
C
5. 關于視頻傳播和文字傳播,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視頻傳播在選擇和標注信息時不方便
B. 文字傳播比較抽象, 理解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
C. 文字傳播信息的速度慢于視頻傳播
點撥:文字傳播信息的速度相比視頻傳播更快,通過文字能更快獲取信息,而視頻則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C
6. 關于工具和技術,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工具往往是具體的實物, 技術往往是一些經驗、技巧和方法
B. 技術的進步可以發明出更先進的工具
C. 現在的工具和技術已經很先進了, 我們只要保持現狀就好
C
二 填空題
1. 下面信息中, 書本可以傳播的有__________; 電腦可以傳播的有__________。我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音頻 B. 文字 C. 視頻
D. 符號 E. 圖像 F. 色彩
BDEF
ABCDEF
書本能傳播的信息
電腦都能傳播(或電腦能傳播的信息比書本多)
2. 依靠發行、傳閱使得承載的信息得到廣泛傳播的是__________; 可以通過看、聽等方式獲取信息并借助互聯網與他人溝通交流, 把信息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是_________。(均填“書籍”或“電腦”)
書籍
電腦
三 華華根據下面的方法制作了一個獨輪車模型, 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制作獨輪車模型
①先制作車輪, 在一塊圓形蘿卜的中央打一個小孔, 把吸管剪成小段, 塞到蘿卜中央的小孔里, 然后在吸管里插入一根稍微長點的小棍子作為車軸。②用細線和竹棍制作一個三角形的車架。③把車輪和車架組合起來,
將車軸固定, 一輛獨輪車就做好了。
1. 獨輪車的俯視圖中可以看到三角形車架, 做成這種形狀的主要原因是( ) 。
A. 更美觀
B. 節省材料
C. 更穩固
C
2. 通過文字和視頻介紹, 我們制作了簡易獨輪車模型。獨輪車不包含的機械原理是( ) 。
A. 杠桿原理
B. 斜面原理
C. 輪軸原理
B
3. 在“探究使用不同傳播工具對蘿卜獨輪車制作的影響”的實驗中, 我們發現( ) 。
A. 書面文字傳播信息比較直觀
B. 觀看視頻所用的時間比較短
C. 書面文字和觀看視頻都能幫助我們獲取信息
C
四 材料閱讀題
追溯人類信息傳遞方式的發展歷程, 發現人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信息傳遞方式。在古代有驛傳、烽火傳遞、跑步傳遞、鴻雁傳書、漂流瓶、張榜公告等。到了近代, 美國人薩繆爾·摩爾斯在希林的電流信息接收機的基礎上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磁式電報機, 人類信息傳遞領域就發生了根本性變革, 電報、電話等數字媒介成為人類信息傳遞的方式。
當歷史的“車輪”駛進21 世紀, 人類信息傳遞的方式就變得更加多樣。比如以移動電話、衛星通信為代表的無線通信,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通信, 以及以書籍、報紙為代表的紙張傳媒。
1. 世界上第一臺電磁式電報機是由( ) 發明的。
A. 希林
B. 摩爾斯
C. 貝爾
B
2. 當下流行的“直播”這種信息傳遞方式屬于( ) 。
A. 無線通信
B. 數字通信
C. 紙張傳媒
B
3. 下列不是“直播”這種信息傳遞方式的優勢的是( ) 。
A. 廣泛的傳播性
B. 實時性
C. 互動性
A
4. 典典想把地球上的信息傳遞給空間站上的航天員, 下列信息傳遞方式不可行的是( ) 。
A. 通過無線電信號傳遞到空間站上
B. 通過聲音信號傳遞到空間站上
C. 通過光信號傳遞到空間站上
B(共9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易錯易混提優練
易錯點1: 同一種工具, 使用的方法不同, 原理也會不同。使用工具不一定都省力, 有時候也為了方便。容易忽視同一種工具的不同用法而出錯。
C
【例】 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種用法, 以下用法運用了杠桿原理的是( ) 。
A. 支撐小樹 B. 搟面條 C. 撬動大石頭
易錯點2: 對生活中杠桿工具的三個關鍵點的相應位置容易混淆。容易對杠桿的三種類型的實際應用理解錯誤。
【例】 (1) 獨輪車是一種杠桿類的工具, 請在右圖中畫出其三個關鍵點的位置并標上名稱。
(2) 如果想要讓工人搬運重物更省力, 請提出一種有效改進圖中工具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獨輪車的把手做得更長(合理即可)
易錯點3: 不會從具體的工具中抽象出簡單的機械, 將輪軸的輪和軸混淆, 以為輪軸一定要有輪子的樣子而出錯。
A
【例】 用鑰匙開門時, 運用了( ) 的機械原理。
A. 輪軸 B. 杠桿 C. 斜面
易錯點4: 不能很好地識別生活中輪軸的結構, 使用工具時大圈為輪, 小圈為軸; 輪越大, 越省力。容易因對輪和軸的定義理解不到位而出錯。
A
【例】 用螺絲刀擰螺絲時, 刀柄越粗越( ) 。
A. 省力 B. 費力 C.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易錯點5: 離杠桿支點位置的遠近不同, 力的效果不同; 離支點越遠, 作用在該點上力的效果越好。容易忽視離支點遠近, 直接比較兩側力的大小而出錯。
【例】 如圖所示的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在A、B 兩點下方加上相同質量的鉤碼, 杠桿將( ) 。
A. 向左側偏轉
B. 向右側偏轉
C. 仍舊保持平衡
B
易錯點6: 書籍主要為我們提供文字、圖像等形式的信息。信息交流越來越便捷和準確, 書籍只是人類信息交流和傳播的一種工具, 還有電腦、手機、電視機、廣播等各種信息交流和傳播的工具。容易忽視除書籍以外的其他傳播工具而出錯。
A
【例】 下列不屬于信息傳播工具的是( ) 。
A. 文字 B. 書信 C. 電腦(共15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第 2 課時 斜面
一 選擇題
1. 下列工具中, 沒有應用斜面原理的是( ) 。
A. 鑷子 B. 菜刀 C. 螺絲釘
A
2. 典典徒步攀登下列三座高度相同的山峰, 其中攀登難度最大的是( ) , 攀登到山頂步行距離最遠的是( ) 。
A. B. C.
A
C
3. 【紹興市期末】 下列三個斜坡, 它們的高度一樣, 要將同一個球推上斜坡, ( ) 最省力。
A. B. C.
A
4. 螺絲釘的螺紋是斜面的變形。觀察下列螺絲釘, 螺絲釘( ) 旋進木頭時最省力。
A. B. C.
C
5. 聰聰想要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效果有什么不同”, 要選擇一組最合適的材料, 你認為他應該選擇( ) 。
A. 5 厘米、10 厘米、15 厘米長的木板各一塊和一個15 厘米高的箱子
B. 10 厘米、15 厘米、20 厘米高的箱子各一個和一塊50 厘米長的木板
C. 20 厘米、30 厘米、40 厘米長的木板各一塊和10 厘米、15 厘米、20 厘米高的箱子各一個
B
二 填空題
盤山公路是利用斜面能夠__________的原理修建的, 斜面的坡度越小, 越__________。盤山公路雖然能省力, 但是也增加了行走的__________。
省力
省力
距離
三 請在下面的圖中圈出利用斜面的地方。
四 下面是某實驗小組探究斜面的坡度與省力程度的實驗。請根據實驗過程, 回答下列問題。
1. 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小, 斜面的坡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 。

2. 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下表所示, 請將表格補充完整。
2.4
直接提起 斜面A 斜面B 斜面C
( ) 牛 1.8 牛 1.6 牛 1.4 牛
3. 通過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發現: 斜面的坡度越小, ____________; 坡度越大, ____________。
省力越多
省力越少
4. 典典認為這個實驗還不夠嚴謹, 要想得出上述結論還需要( ) 。
A. 使用更精準的測力計
B. 每個實驗重復3 次
C. 再增加一個斜面
B
五 為了特殊人群的出行便利, 國家規定公共場合要設立無障礙通道, 其中無障礙斜坡是最主要的一種方式; 各中小學也要在進入教學樓的位置設立無障礙斜坡。同時也對無障礙斜坡的尺寸提出了要求: 斜坡寬度不得低于1. 2 米, 同時斜坡坡度比不得大于1 比12(即若斜面登高高度
為1 米, 則斜面占地長度要大于或等于12
米)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為了研究無障礙通道坡度對通行的影響, 天天做了如下實驗: 將兩個斜面進行組合, 制成如
右圖所示的裝置, 然后用細繩將
兩個同樣重量的物體放在斜面上,
松手后會發現_____物體沿著斜面向下滑動。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斜面坡度越大,物體沿著斜面下滑的力越大
2. 天天測量教學樓臺階的高度為1 米, 但前面空地只有8 米的長度, 如果要設置一個符合規定的無障礙斜面該怎么辦呢?請你幫天天設計一個符合要求的斜面。
點撥:可以采用類似盤山公路的原理將無障礙通道折疊一次,延長距離,減小坡度。(共21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第 5 課時
靈活巧妙的剪刀
一 選擇題
1. 剪刀是一種常見的工具, 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是( ) 。
A. 解剖剪 B. 理發剪刀 C. 裁衣剪刀
A
2. 如下圖所示, 用同一把剪刀剪同樣的塑料棒, 用( ) 方法剪更容易剪斷。
A. B. C.
C
3. 【麗水市期末】 下列剪刀中最適合用來修剪植物枝葉的是( ) 。
A. B. C.
A
4. 下列不屬于剪刀刀尖的特點和優點的是( ) 。
A. 細而薄
B. 剪粗的材料時使用較多
C. 方便我們把需要剪斷的導線和其他導線分離出來
B
5.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費力杠桿, 下列不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
A. 火鍋筷子
B. 鑷子
C. 解剖剪
C
6. 下列關于費力杠桿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費力杠桿沒有任何優勢
B. 費力杠桿能幫助我們到達一些很難到達的地方
C. 費力杠桿的主要作用是使我們得到更多的鍛煉
B
二 填空題
1.【東陽市期末】 剪刀是一種常見的組合工具, 其中刀刃部分是__________, 刀刃和把手繞著中間的轉軸轉動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
斜面
杠桿
2. 金屬不僅堅硬耐用, 還有很強的__________, 被廣泛用于制造各類工具。
延展性
三 請將下列幾種剪刀和對應的名字用線連起來。
理發剪刀 園藝剪刀 裁衣剪刀 解剖剪
四 某實驗小組為了驗證不同剪刀的功能有所不同, 準備了三種剪刀, 通過不同類型的比賽探究每種剪刀最適合的使用場景, 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號剪刀 二號剪刀 三號剪刀
1. 比賽一: 誰剪得多。
典典用三把剪刀比賽看哪把剪刀一次性能剪的紙張最多, 你覺得獲勝的是( ) 。
A. 一號剪刀 B. 二號剪刀 C. 三號剪刀
C
2. 比賽二: 誰剪得細。
典典準備了一根廢舊網線, 模擬醫生做外科手術, 先用剪刀剪開廢舊網線的______________, 再按照特定的順序依次剪斷網線內細小的導線, 最有可能獲勝的是__________號剪刀, 它和解剖剪相比有什么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
塑料外皮

不省力(或費力)
3. 比賽三: 誰剪得快。
典典準備了幾種特定的圖案, 分別用三把剪刀將圖案裁剪下來, 最有可能獲勝的是__________號剪刀。

4. 通過上述實驗, 你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剪刀功能不同,適合的使用場景也不同
5. 二號剪刀是目前文具店中售賣最多的一種剪刀, 它還有哪些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刀尖部分做了處理,比較安全(合理即可)
五 下圖是目前網絡上熱銷的一種廚房多功能剪刀, 它造型奇特, 具有多種功能。請你仔細觀察它的結構, 分析其中包含的科學知識, 回答下列問題。
1. 使用此多功能剪刀夾核桃時, 主要運用的原理是( ) 。
A. 杠桿省力
B. 斜面省力
C. 輪軸省力
A
2. 天天爸爸使用這把多功能剪刀來剪斷魚骨, 應將魚骨放在( ) 。
A. 剪刀尾部 B. 剪刀刀尖 C. 剪刀凹槽處
C
3. 此多功能剪刀的尾部可以起到開瓶器的作用, 它相當于( ) 。
A. 斜面 B. 杠桿 C. 輪軸
B
4. 觀察此多功能剪刀的結構, 你覺得它還有哪些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點) 。
刮魚鱗(合理即可)(共18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第 4 課時
改變運輸的車輪
一 選擇題
1. 下列工具在使用過程中, 沒有運用輪軸原理的是( ) 。
A. 鑰匙開門
B. 轉動方向盤
C. 撬開啤酒瓶蓋
C
2. 右側三幅圖體現了車輪的發展史,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這些變化是由技術的
不斷進步引起的
B. 車輪是一種輪軸, 由輪
和軸共同組成
C. 車輪的發展不需要借助技術
C
3. 轉動輪軸時, 當輪轉動一圈, 軸轉動( ) 。
A. 剛好一圈
B. 大于一圈
C. 小于一圈
A
4.【杭州市濱江區期末】 右圖是一個門把手, 上面有1、2、3三個點, 手放在門把手的( ) 處開門最費力。
A. 1
B. 2
C. 3
A
5. 如圖, 使用手搖削筆機削鉛筆時, 能夠明顯省力的方法是( ) 。
A. 縮短鉛筆的長度
B. 延長手搖柄的長度
C. 增大放置鉛筆的孔
B
6. 下列幾種情況中, 輪軸可能處于平衡狀態的是( ) 。
A. B. C.
B
二 填空題
1. 自行車車輪是一種________, 由半徑較大的________和半徑較小的________組成, 自行車上還有哪些輪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個即可) 。
輪軸


腳踏板(合理即可)
2. 利用車輪運輸比平板運送更加________、速度更________。
省力

3. 螺絲刀手柄相當于輪軸中的__________, 金屬桿相當于輪軸中的__________。用螺絲刀擰螺絲時, 當軸相同時, 輪越大, 越__________。


省力
三 分別標出下列工具中的輪和軸。
四 右圖是典典研究輪軸作用的一組對比實驗, 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1. 典典的這組對比實驗研究的主要問題是( ) 。
A. 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B. 軸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C. 重物的多少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A
2. 典典發現無論是實驗一還是實驗二的輪軸此時都處于平衡狀態, 那么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在輪上用力, 要比在軸上__________ (填“省力”或“費力”) 。
省力
3. 通過這組實驗, 典典還可以發現( ) 。
A. 輪越大, 一定越省力
B. 軸越小, 一定越省力
C. 軸相同時, 輪越大越省力
C
4. 典典在實驗一的左右兩側各加上一個質量相同的重物, 那么輪軸裝置將會( ) 。
A. 保持不動
B. 順時針旋轉
C. 逆時針旋轉
C
5. 典典有一根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 典典找來和他力氣差不多的天天進行比賽。典典握住粗頭, 天天握住細頭, 分別向不同方向旋轉, __________更容易獲勝。
典典
五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輪軸類工具, 這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常見的石磨、汽車的方向盤、扳手、手搖削筆機、自來水龍頭等都是輪軸類工具。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會利用一些現有的材料, 對他們使用的工具進行改進。面對下列場景你有什么好辦法?并說說你的方法和之前相比有什么優點。
具體場景 提供的工具 我的方法(作圖或語言描述)
螺絲太緊,擰不動 一根鐵管
螺絲太緊,擰不動 一條毛巾
房鎖老化,擰不動 一根鐵棒
將鐵管套在扳手上,延長扳手長度,然后轉動鐵管;
增大輪,可以更省力用毛巾緊緊包裹住螺絲刀,然后轉動螺絲刀;
增大輪,可以更省力將鐵棒與鑰匙接在一起,然后轉動鐵棒;
優點: 增大輪,可以更省力
點撥:在軸不變的情況下,增大輪,能夠省力。(共19張PPT)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
第 6 課時 推動社會發展
的印刷術
一 選擇題
1. 我國的四大發明中, 活字印刷術是由( ) 發明的。
A. 蔡倫 B. 畢昇 C. 張衡
B
2. 下列材料最不適合作為字模材料的是( ) 。
A. 木頭 B. 銅 C. 黃金
C
3.【臺州市椒江區期末】 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它的產生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活字印刷術一般分為四個步驟, 其先后順序是( ) 。
①拓印 ②刷墨 ③檢字 ④晾制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②④①
B
4. 現在我們讀書的習慣是從左往右讀, 所以檢字的順序是( ) 。
A. 從左往右
B. 從右往左
C. 兩者都可以
B
5. 【金華市金東區期末】 若想制作印章“東”, 應該在刻板上畫( ) 。
A. B. C.
B
6.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 它的字模具有反復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間小等特征。下列關于印刷術的說法中, 不正確的是( ) 。
A. 畢昇通過對前人印刷術的研究、發展和完善,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體現了技術的創新性
B. 活字印刷術推動了印刷業的發展, 體現了技術具有發展人的作用
C. 印刷術的不斷發展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
B
二 填空題
1. 我國的四大發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造紙術和印刷術。
火藥
指南針
2. __________的出現使書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為可能, 人們能通過閱讀書籍獲取知識, 促進了人類文明的__________和發展。
印刷術
傳承
3. 手工抄寫很容易出錯, 而活字印刷時, 我們可以在________階段多檢查幾次, 能大大降低__________。
檢字
錯誤率
三 連線題
檢字 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勻涂抹墨汁
刷墨 鋪上白紙, 拉平紙張, 用拓印圓盤均勻壓印
拓印 緩緩將白紙掀起, 放到向陽通風處晾干
晾制 把字模按照順序排列整齊
四 科學課上, 我們進行了手工抄寫和活字印刷的對比實驗, 根據實驗過程, 先完成表格, 再回答下列問題。
任務 手工抄寫時間 活字印刷時間
完成一首古詩 3 分鐘 4 分鐘
估計完成一百首古詩
兩種方式的速度快慢
300 分鐘
(5 小時)
12 分鐘
特別慢
很快
1. 從以上表格中, 我們不能獲取的信息是( ) 。
A. 活字印刷的速度快多了
B. 手工抄寫的質量會好一些
C. 印刷一百首古詩需要的時間不能用印刷一首古詩的時間乘100
B
2. 在上述對比實驗中, 改變的條件是( ) 。
A. 任務內容
B. 手工抄寫和印刷的方法不同
C. 紙張的大小、材質等
B
3. 印刷術給記錄和傳播信息帶來了哪些改變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刷術加快了記錄和信息傳播的速度(合理即可)
五 材料閱讀題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中期杭州人畢昇發明的,
他發明的活字以膠泥為原材料制作而成?;钭?br/>印刷術的工序分為刻制單字、排版、印刷、拆版
四個步驟。首先, 把膠泥做成四方長柱體, 一面刻上反體單字, 再用火燒硬, 使之成為陶質, 一個字為一個印, 存放在木格中。然后, 取一個鐵框, 里面先敷上松脂、蠟和紙灰等粘固物, 再把活字一個個排列進去, 用火烘烤將粘固物熔化, 冷卻后字便固定在鐵框內, 就可以印刷了。印完, 再次熔化粘固物使活字脫落, 按韻收藏以備再用。
1. 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他選用的材料是( ) 。
A. 木材
B. 膠泥
C. 鋁
B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雖然單個活字的制作耗時很久, 但可反復使用
B. 畢昇的活板字模完全可以使用木制材料來替代
C. 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 主要體現在字是活的, 排版、印刷是活的, 以及字印便于貯存、重排等方面
B
3. 閱讀材料, 我們發現活板的制作和印刷過程主要經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步驟。
刻制單字
排版
印刷
拆版(共52張PPT)
第三單元
綜合素質達標
時間:60 分鐘 滿分:100 分
一、選擇題(每題2 分, 共40 分)
1. 下列杠桿中,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的是( ) 。
A. 老虎鉗 B. 鑷子 C. 天平
A
2. 【紹興市期末改編】如圖是一個內六角扳手, 你認為它應該是用來拆裝( ) 的工具。
A
3. 【杭州市期末改編】以前, 村民每天要通過崎嶇山路, 艱難地把水挑到家里。圖中挑水用的扁擔可以看作是( ) 。
A. 斜面
B. 杠桿
C. 輪軸
B
4. 用扳手旋動同樣的螺絲帽, 選用( ) 更省力。
A. 手柄長的
B. 手柄短的
C. 手柄粗的
A
5. 在一些公共場所會為殘疾人設計無障礙通道, 利用的是( ) 。
A. 斜面原理
B. 杠桿原理
C. 滑輪原理
A
6. 關于樓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樓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B. 樓梯是斜面的應用, 可以省力
C. 爬樓梯會累, 說明樓梯是費力的
B
7. 在漫長的歷史中, 車輪在不斷改進和發展, 但它的( ) 沒有發生變化。
A. 大小
B. 材料
C. 基本結構
C
8. 【杭州市期末改編】園林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 常將樹枝與剪刀的軸處盡可能地靠近, 這樣做是為了( ) 。
A. 減小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省力
B. 增大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省力
C. 減小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 省力
C
9.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信息技術可以傳播聲音
B. 信息技術可以傳播實物
C. 信息技術可以傳播文字
B
10. S 形的盤山公路( ) 。
A. 延長了路程, 減小了坡度
B. 縮短了路程, 增大了坡度
C. 延長了路程, 增大了坡度
A
11.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費力杠桿, 主要是為了( ) 。
A. 節省力氣
B. 節省動力距離, 便于操作
C. 節約資源
B
12. 華華和夢夢玩蹺蹺板, 夢夢要想把華華翹起來, 可行的方法是( ) 。
A. 華華向后移
B. 夢夢向后移
C. 兩人同時向后移
B
13. 【杭州市期末改編】在活字印刷術中, 如果想印刷出“科學”兩個字, 在字模上應該寫( ) 。
C
14. 【麗水市期末改編】下列發明中, ( ) 不是人類受昆蟲特點啟發所發明創造的。
A. 蠅式氣味分析監視儀
B. 活字印刷術
C. 百葉窗式控溫系統
B
15. 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他采用的字模是( ) 。
A. 膠泥字模 B. 銅字模 C. 木字模
A
16. “給我一個支點, 我能撬起地球”這句話, 反映的是( ) 原理。
A. 杠桿
B. 輪軸
C. 斜面
A
17. 我國印刷術的發展由早到晚排序正確的是( ) 。
①雕版印刷 ②活字印刷 ③印章 ④套版彩印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①②④
C
18. 蘿卜獨輪車制作過程中, 運用的簡單機械是( ) 。
A. 斜面
B. 輪軸、杠桿
C. 斜面、輪軸、杠桿
C
19. 在做“利用斜面搬運物體”的模擬實驗時,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物體沿斜面由高處滑到低處時, 不需要人用力, 借助物體的重力即可
B. 將物體沿斜面從低處拉到高處時, 動作要快, 用力不要求均勻
C. 實驗中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將物體由低處搬運到高處時所用力的大小
B
20. 如圖, 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沿A、B 兩個面拉動同一物體至相同高度(A、B 兩個面的光滑程度等情況一樣) , 測力計的示數( ) 。
A. 一樣大
B. 在A 面拉動時更大
C. 在B 面拉動時更大
C
二、填空題(每空1 分, 共10 分)
1. 支點的__________和高度會影響杠桿的作用效果。
位置
2. 隨著車輪的運用, 人們不僅發明了馬車、火車、汽車等__________, 還發展了交通圖、橋梁、鐵軌等________, 人類的交通運輸變得快捷和高效。
交通工具
技術
3. 模擬活字印刷有四個步驟, 依次為檢字、刷墨、_________、晾制。
拓印
4. 大橋長長的引橋構成了一個__________, 它的作用是省力。
斜面
5. 解剖剪的特點是刀柄__________, 刀刃__________。


6. 擰螺絲時, 把手越__________的螺絲刀越省力。

7. “秤砣雖小, 能壓千斤”, 由此可知, 桿秤是_________杠桿。
省力
8. 電腦和書本傳遞信息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速度和形式
三、連線畫圖題(共9 分)
1. 請把下列物品用連線進行分類。(5 分)
老虎鉗
打撈網 增大力的作用效果
掃 帚
開瓶器 增大力的作用范圍
筷 子
2. 請分別標出下圖中各杠桿的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 并判斷是省力杠桿、費力杠桿還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4 分)
用羊角錘起釘子 用釣魚竿釣魚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力點
阻力點
支點
省力杠桿
阻力點
用力點
支點
費力杠桿
四、綜合創新題(每題2 分, 共6 分)
【杭州市期末改編】 雙休日, 典典去參觀小姨的服裝工廠, 有了一些發現, 請回答以下問題。
1. 車間里工人正在用剪刀進行裁剪, 裁縫師傅會用剪刀的刀頭開紐扣孔, 這時候使用剪刀的情況是( ) 。
A. 省力 B. 費力
C.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B
2. 縫制好的衣服要從三樓搬運到一樓, 典典見工人搬運得很辛苦, 便根據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提出了一個省時省力的好辦法, 這個辦法是( ) 。
A. 安裝一個可以滑落的斜面
B. 用繩子慢慢吊下去
C. 兩個工人一起抬下去
A
3. 典典在辦公室閱讀了服裝廠的宣傳冊, 同時還觀看了顯示屏上播放的廣告視頻, 小姨說自從這個廣告視頻投放網絡后, 訂單就多了很多。視頻和宣傳冊相比較,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兩者都可以提供文字和圖像
B. 兩者都可以提供符號和色彩
C. 宣傳冊可以迅速地將信息傳播到世界各地
C
五、實驗探究題(共35 分)
1. 我們在上課時用杠桿尺來探究杠桿的秘密。請根據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4 分)
(1) 在實驗前, 天天看見杠桿尺出現如圖所
示左低右高的狀態時, 他應該怎樣調節
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尺水平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右邊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動
(2) 實驗結束后, 天天記錄的信息如下表所示。請將表格的空格補充完整。
實驗 次數 左邊(阻力點) 的情況右邊(用力點) 的情況 杠桿尺狀態 用力情況:
A. 省力
B. 費力
C.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鉤碼 數/ 個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數/個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第一次 3 2 3 2 平衡 C
第二次 2 2 4 ______ 平衡 B
第三次 3 1 1 3 平衡 ______
1
A
(3) 列舉第一次實驗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案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個即可) 。
天平(合理即可)
(4) 天天去集市上買西瓜, 老板的稱量工具——桿秤相當于__________類簡單機械, 當天天挑選的西瓜較重時, 老板應選擇__________(填“A”或“B”) 提繩來稱量。
杠桿
A
(5) 如圖所示, 天天用兩根蠟燭和一個支架做了一個蹺蹺板, 開始時, 蹺蹺板能達到平衡狀態。若兩根蠟燭燃燒速度相同, 則2 分鐘后, 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 。
A. 長蠟燭的一端升高, 短蠟燭的一端下降
B. 短蠟燭的一端升高, 長蠟燭的一端下降
C. 兩根蠟燭保持原位置不動
B
2. 通過下列兩種方式提升重物, 效果一樣嗎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比較。(4 分)
甲: 哪一種省力
乙: 哪一種搬運距離短
丙: 哪一種速度快
丁: 哪一種更安全
(1) (多選) 要比較哪一種方式省力, 一定要做的事情是( ) 。
A. 用測力計準確測量力的大小
B. 及時記錄測量的結果
C. 注意哪一種方式速度更快
D. 分析并記錄比較的結果
ABD
(2) (多選) 要比較兩種方式對物體的搬運距離的效果, 需要做的事情是( ) 。
A. 用秒表進行測量
B. 用皮尺測量距離
C. 比較距離的遠近
BC
3. 典典針對“斜面能否省力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設計實驗并驗證猜想, 請回答下列問題。(10 分)
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A. 斜面的省力可能與物體自身的重量大小有關。
B. 斜面的省力可能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
他進行了以下實驗:
通過移動木板下方支撐的木塊來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 并記錄在不同傾斜程度的斜面上拉動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1) 在實驗操作中, 典典要注意:
①應沿斜面向上__________(填“快速”“勻速”或“緩慢”) 拉動重物。
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要在物體__________(填“運動”或“靜止”) 時讀取。
③若要使斜面的傾斜程度變小, 應把木板下方支撐的木塊往__________移動。
勻速
運動

(2) 通過對比在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上拉動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數據, 典典可以用來驗證猜想_______(填字母) ;該實驗有一個很大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
B
沒有重復多次實驗
4. 水碓(duì) 是中國古代的農用器具(如圖所示) , 是一種借水力舂米的工具。當流水沖到A 上, A 帶動B 轉動, B 上的凸起會使C 的一端上下運動,
請回答下列問題。(4 分)
(1) 我們可以把A 和B 看作簡單機械中的__________類機械。
(2) C 上下運動時, 可以看作簡單機械中的__________類機械, 此時這個簡單機械是__________(填“省力”“費力”或“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的。這樣設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輪軸
杠桿
費力
延長距離,便于操作,增大操作空間,確保安全
5. 【杭州市蕭山區期末】學校科技節要舉行一個獨輪車障礙搬運賽, 龍龍被選拔進了比賽隊伍。為了較好地完成這次比賽, 龍龍和他的團隊專門對獨輪車進行了研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3 分)
(1) 龍龍想通過書本和電腦查閱有關獨輪車的信息, 關于書本和電腦的傳播效果,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電腦可以觀看視頻, 直觀形象
B. 電腦的傳播效果一定比書本好
C. 電腦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傳播信息, 而書本不行
B
(2) 根據所學知識, 龍龍發現他們的獨輪車( 如圖1 所示) 主要運用了輪軸和__________的機械組合。
圖1
杠桿
(3) 龍龍利用蘿卜、竹棍、細繩等材料, 自制了“蘿卜獨輪車”進行研究, 如圖2 所示。在用“蘿卜獨輪車”搬運重物時, 手握( ) 處更省力。
A. a
B. b
C. c
圖2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研县| 邵阳市| 南涧| 呈贡县| 鸡东县| 绵竹市| 钟山县| 新昌县| 牟定县| 海宁市| 芷江| 梧州市| 新沂市| 丽江市| 贺兰县| 舟曲县| 玉山县| 涪陵区| 文昌市| 上林县| 江华| 邵武市| 长岛县| 榆社县| 璧山县| 翼城县| 锦屏县| 东宁县| 英德市| 长治市| 松阳县| 惠水县| 山西省| 长岛县| 衡阳县| 沅陵县| 澄江县| 临沂市| 汉沽区| 铅山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