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習題課件(12份打包下載)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習題課件(12份打包下載)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2 氧氣的制取
課時3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裝置 工業制氧氣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裝置
1.新考法 [2023山西中考]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
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有關操作如下,正確的一項是( )
D
A.試管口應該傾斜 B.用酒精燈火焰加熱
C.氣泡連續放出時開始收集 D.收集前集氣瓶應裝滿水
【解析】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根據反應物狀態
和反應條件選擇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試管炸裂),用酒精燈外焰(外焰溫度最高)加熱,
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先將集氣瓶裝滿水,等導管口出現連續、均勻的氣泡
(裝置內空氣已排盡)時開始收集。故選D。
2.教材P84檢查站改編 氧氣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制取氧氣的方法
很多。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1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注意事項
方法 操作 目的
加熱高錳酸 鉀或氯酸鉀 (加二氧化 錳) ①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 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防止加熱時試管內的粉末
狀物質進入導管,堵塞導

②伸入試管內的導管不宜過長 有利于氣體排出
③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
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
方法 操作 目的
加熱高錳酸 鉀或氯酸鉀 (加二氧化 錳) ④給試管加熱時先均勻加熱, 再集中加熱 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
⑤用排水法收集時,應等氣泡 連續、均勻冒出時再收集 防止因收集過早而使氧氣
不純凈
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導 管口應接近集氣瓶底部 有利于排盡集氣瓶內的空
氣,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
續表
方法 操作 目的
加熱高錳酸 鉀或氯酸鉀 (加二氧化 錳) ⑦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完畢 后,應先從水槽中撤出導管, 再熄滅酒精燈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熱
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過氧化氫溶 液 (加二氧化 錳)分解 ①發生裝置中的長頸漏斗末端 的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 防止產生的氧氣從長頸漏
斗口逸出
②排氣體的導管伸進容器中不 宜過長 有利于氣體排出
續表
(1)高錳酸鉀分解法: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選用裝置___(填字母)作
發生裝置。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A
(2)過氧化氫分解法:常溫下過氧化氫分解緩慢,通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則二氧化錳的作用為__________;應選用裝置___(填字母)作發生裝置。
(3)氯酸鉀分解法: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作用
B
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4)比較歸納三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判斷氯酸鉀分解制取氧
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
方法 試劑狀態 反應條件
高錳酸鉀分解法 固體 加熱
過氧化氫分解法 液體 固體 常溫、催化劑
氯酸鉀分解法 ______ ______________
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應選用裝置___(填字母)作發生裝置。
固體
加熱、催化劑
A
(5)可以用裝置C來收集氧氣,體現了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質;還可用裝置___(填字母)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
D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已收集滿
(6)用裝置C收集氧氣并保留少量水,進行圖2所示實驗。觀察到鐵絲劇
烈燃燒、__________、生成黑色固體。
火星四射
圖2
知識點2 分解反應
3.下列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
A.水氫氣 氧氣
B.二氧化碳氫氧化鈉 碳酸鈉 水
C.碳水 一氧化碳 氫氣
D.氨氣二氧化碳水 碳酸氫銨
【解析】分解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只有A符合。
知識點3 工業制氧氣
4.教材P85知識視窗改編 工業上制取氧氣主要有下列步驟:
(1)從步驟②可以得出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____
(填“高”或“低”)。

【解析】由步驟②可知,首先分離出的是氮氣,可以得出液態氮的沸點比
液態氧的沸點低。
(2)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是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
物”)。
混合物
【解析】貯存在藍色鋼瓶里的“工業液氧”中含有液態氧、液態二氧化碳等,
屬于混合物。
(3)工業上采用該方法制氧氣,其中發生的變化屬于______變化;而實
驗室可在二氧化錳存在下加熱________制氧氣,該變化屬于______變化。
物理
氯酸鉀
化學
5.如圖表示四種途徑都可以得到氧氣:
(1)寫出實驗室通過甲途徑制取氧氣的文字
表達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氧化氫水氧氣
(2)“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認為在中學化學
實驗室中,甲、乙、丙三種制取氧氣的途徑中,____(填“甲”“乙”或“丙”)
途徑更能體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3)工業上利用分離液態空氣獲得氧氣,除氧氣外另一種產品是______,
這種方法是利用______不同將物質分離。
氮氣
沸點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1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課時2 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識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1.[2024來賓期末]乘坐公交車時禁止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下
列物品中能攜帶上車的是( )
D
A.鞭炮 B.汽油 C.濃硫酸 D.礦泉水
2.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
絕不允許違規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生產:面粉加工廠應標有“嚴禁煙火”字樣或圖標
B.運輸:為方便運輸,將煙花廠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氣泄漏時,用打火機檢測泄漏位置
D.貯存:為節約空間,應將易燃物和易爆物緊密堆積
【解析】 面粉屬于可燃物,面粉加工廠的空氣中有大量面粉粉塵,
遇明火易發生爆炸,應標有“嚴禁煙火”字樣或圖標。 煙花屬于易燃、
易爆物,煙花廠不可建在市中心。 天然氣泄漏時用打火機檢測易
引起爆炸。 緊密堆積易燃物和易爆物易導致緩慢氧化產生的熱量
不能及時散出去,一旦達到著火點會發生燃燒甚至爆炸。
知識點2 爆炸與防爆安全
3.下列物質與空氣混合后,在一定條件下遇明火不會發生爆炸的是( )
C
A.鎂粉 B.面粉 C.五氧化二磷 D.天然氣
【解析】在有限的空間內,可燃性氣體或粉塵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
遇明火容易發生爆炸。鎂粉、面粉、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后,在一定條件下
遇明火均易發生爆炸。
4.易錯題下列有關爆炸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A.只有點燃火藥后才能發生爆炸
B.只有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點燃才可能發生爆炸
C.空氣與可燃性氣體或粉塵混合,在有限空間內遇明火很有可能發生爆炸
D.只要將氫氣等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點燃就一定會發生爆炸
【解析】 如氫氣球爆炸、鍋爐爆炸等都不是因點燃火藥而發生的
爆炸。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點燃也可能會發生爆炸。 可
燃性氣體或粉塵與空氣混合,在有限空間內遇明火急速燃燒可能發生爆
炸。 可燃性氣體和空氣混合,需要在爆炸極限范圍內,且在有限
的空間內,點燃才會發生爆炸。
知識點3 事故處理和自救
5.教材P94 T3改編[2023宜昌中考改編]消防安全,人人有責。下列做法正
確的是( )
C
A.室內著火,打開門窗 B.燃氣泄漏,開燈檢查
C.電器起火,切斷電源 D.加油站內,接打電話
【解析】 室內著火不能打開門窗,否則會加速空氣流動,帶來更
多氧氣,使燃燒更旺。 燃氣泄漏不能開燈檢查,否則電燈開關可
能會產生電火花引發爆炸。 電器著火,為防止觸電,首先應切斷電
源,不能立即用水澆滅。 加油站內空氣中可燃性氣體的含量較高,
不能接打電話,否則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引發爆炸。
6.新考法為探究從著火的房間逃離的合理做法,小明將兩只燃燒的蠟燭罩
上茶杯,如圖所示,觀察到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后熄滅,同時觀察到杯底
變黑。判斷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B
A.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B.以站立姿勢跑出
C.彎腰或匍匐逃出 D.淋濕衣服爬出
【解析】 實驗中杯底變黑,說明有煙塵產生,在逃生時要用濕毛
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進入人體。, 實驗中高的蠟燭先熄滅,
說明燃燒產生的氣體集中在高處,故不能以站立姿勢跑出,應彎腰或匍匐
逃出。 將衣服用水淋濕,是因為水蒸發吸熱,使溫度達不到衣料
的著火點,衣服不易被點燃。
7.實踐性作業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國消防安全日,11月9日的月日數恰好與
火警電話號碼119相同。為增強消防安全意識,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柯柯
和悅悅準備制作一份宣傳海報,請你幫助他們將海報內容補充完整。
一、 認識相關安全標識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禁止吸煙
禁止煙火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帶火種
易燃固體
緊急出口
________
爆炸品
二、 著火后的處理方法
①油鍋著火:應關閉爐灶燃氣閥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蓋上鍋蓋,還可向鍋內放入大量蔬菜滅火
要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③煤氣罐著火,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捂蓋滅火,并迅速關掉閥門。
④撥打火警電話119。
三、 發生火災時的逃生注意事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萬不要使用電梯,應按照火災逃生路線圖或疏散指示標志逃生(合理即可)
必須隨身攜帶鑰匙,一旦逃生路線被堵,可以及時退回房間再尋良策(合理即可)
當樓梯被濃煙或大火封堵時,不要貿然沖過去。用水將毛巾、棉被充分澆濕,毛巾捂嘴,棉被蓋身,俯身匍匐前進(合理即可)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42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單元復習專練
單元知識腦圖回顧
質量
化學性質
可燃物
空氣(或氧氣)
著火點
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加速沉降
吸附色素和異味
單元復習專練
中考真題同步挑戰
考點1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T1、7
考點2 氧氣的制取及催化劑T3、6、15、16、18
考點3 燃燒與滅火T4、5、8、9、10、13、17
考點4 水的凈化T2、11、12、14
1.[2023自貢中考]醫療急救常用到的氣體是( )
C
A.氫氣 B.氮氣 C.氧氣 D.二氧化碳
2.[2023蘇州中考改編]蘇州平江路河道水清見底,道盡江南之美。下列關
于河水處理和保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A.水中大顆粒的泥沙可通過靜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B.通過生態膜物理過濾可將河水中的離子全部濾去
C.河水通過沉淀、過濾、消毒可得到純水
D.廚房廢水濾去固體后可直接排向河道
【解析】 通過生態膜物理過濾不能將河水中的離子全部濾去。
將河水沉淀、過濾,除去不溶物,消毒除去細菌,得到的水中仍
含有可溶性雜質,不是純水。 廚房廢水只濾去固體后,可能還含
有一些有害物質,不可直接排向河道。
3.[2023陜西中考]氧氣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D
A.自然界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同時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B.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點不同
C.家用制氧機有的是通過吸附空氣中的氮氣得到較純的氧氣,該過程氧分
子未發生變化
D.實驗室電解水制氧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
【解析】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 。
4.[2023荊州中考]作為中學生應該具備應對火災的安全知識。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
A
A.遇到室內起火,迅速打開門窗通風
B.遭遇火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跑離著火區域
C.撲滅電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滅火器
D.撲滅森林火災時,可砍伐出隔離帶,將樹木與燃燒區隔離
【解析】 室內起火時,打開門窗通風,會加速空氣流動,帶來更
多的氧氣,使燃燒更旺。 遭遇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可減少
有害氣體和煙塵的吸入。 電器失火時用水基型滅火器滅火易發生觸
電事故,故不可用水基型滅火器撲滅電器失火。 森林失火時,砍
出隔離帶,將樹木與燃燒區隔離,可通過隔絕可燃物滅火。
5.[2023蘇州中考]安全離不開化學知識。下列有關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是( )
B
A.油鍋著火后立即用鍋蓋蓋滅
B.向燃著的酒精爐中直接添加酒精
C.面粉加工廠等場所嚴禁煙火
D.煤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解析】油鍋著火后,立即用鍋蓋蓋滅,可通過隔絕氧氣滅火,A符合安
全要求。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著的酒精爐中直接添加酒精,容易引發火
災,B不符合安全要求。面粉加工廠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顆粒,混
有一定量的空氣,遇到明火,容易發生爆炸,故應嚴禁煙火,C符合安全
要求。煤氣具有可燃性,與一定量的空氣混合時,遇到明火容易發生爆炸,
故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D符合安全要求。
6.[2023福建中考改編]在“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中,下列裝置或
操作不正確的是( )
C
A.檢查氣密性
B.制備氧氣
C.收集氧氣
D.硫燃燒
【解析】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時導管應伸
至集氣瓶底部。
7.[2023天津中考]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D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C.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解析】
8.[2023云南中考]使用天然氣做飯,點火后,發現爐火火焰呈現黃色,鍋
底出現黑色,這時就需要調大灶具的進風口;使用完畢,關閉開關,火焰
熄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天然氣會燃燒,因為它是可燃物
B.點火是為了使溫度達到天然氣的著火點
C.調大進風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夠的空氣,使燃燒更充分
D.關閉開關火焰熄滅,原因是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解析】關閉開關火焰熄滅,原因是清除了可燃物,D錯誤。
9.新趨勢·跨學科 [2023湘潭中考]古代用“木燧”(鉆木取火)的方法引燃
易燃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
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
B.鉆木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
C.鉆木生熱改變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在鉆木取火的過程中,空氣提供了助燃物
【解析】“木燧”中的“木”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 鉆木頭時,
木頭克服摩擦力做功,鉆木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 著火點
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鉆木生熱,不能改變可燃物的著火點。
在鉆木取火的過程中,空氣提供了助燃物氧氣。
10.新情境 [2023福建中考]消防用自動感溫噴淋頭結構如
圖所示。當噴淋頭附近溫度升高到噴淋頭的設定值時,丙
三醇將熱敏玻璃球脹破,噴淋頭自動噴水滅火。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
C
A.熱敏玻璃球能迅速將外界的熱量傳遞給丙三醇
B.玻璃球脹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C.噴水滅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日常生活中應避免熱源靠近自動感溫噴淋頭
【解析】 噴水滅火的原理是使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情況下不發生改變)。
11.[2023東營中考]空間站中每滴水都彌足珍貴,空間站核心艙里的廢水處
理系統把航天員產生的廢水收集起來,經特殊處理后實現水的循環利用
(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銀離子消毒,此過程發生化學變化
B.途徑①水分子本身沒有改變,途徑②水分子發生了變化
C.催化改變了反應條件,能使反應生成更多的氧氣
D.地球上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較少,每滴水都彌足珍貴
【解析】 銀離子消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此過程發生化學變
化。 途徑①沒有新物質生成,因此水分子本身沒有改變;途徑②
是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水分子發生了變化。 催
化改變了反應條件,改變了化學反應的速率,但不能使反應生成更多的氧
氣。 地球上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較少,每滴水都很珍貴。

12.[2023包頭中考改編]項目式學習小組利用自制的簡易
凈水器處理黃河水樣(如圖)。下列對水樣處理過程分
析錯誤的是( )
C
A.能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 B.能除去水樣中的難溶性雜質
C.該過程能將水樣轉化為純水 D.該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解析】該過程不能除去水樣中所有可溶性雜質,不能將水樣轉化為純水。
13.[2023安徽中考]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探究磷燃
燒的條件,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B
A.實驗室可通過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B.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說明物質燃燒的條
件只需要氧氣
C.通入氧氣后,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說明
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
D.實驗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解析】 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實驗室
可通過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圖示中白磷在 的熱水中,通入
氧氣前,白磷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通過前后對比說明物質燃
燒需要與氧氣接觸,并不是只需要氧氣。白磷和紅磷都在 的熱
水中,通入氧氣后,紅磷不燃燒,白磷燃燒,說明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
低。由實驗可知,在 的熱水中,與氧氣接觸白磷能燃燒,因此
白磷在空氣中可能會自燃,則實驗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以隔
絕氧氣(或空氣),保持低溫。
14.[2023金昌中考改編]水是生命之源。某學校九年級的同學模擬黃河水變
成自來水的部分凈化過程如下。
(1)取 黃河水注入燒杯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
(填物質名稱),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靜置。
(2)實驗室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吸附池內常用________吸附色素和異味。
(4)生活中為了殺滅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明礬(或硫酸鋁)
引流
活性炭
煮沸
(5)下列做法不符合“節約用水”理念的是___(填字母)。
C
A.用淘米、洗菜的水沖廁所
B.用噴灌、滴灌的方法澆灌農田和園林
C.用工業廢水直接澆灌農田
15.[2023江西中考改編]下圖是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的有關實驗示意圖。
圖1
(1)圖1中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
鐵架臺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或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
【解析】裝置A是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
(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制取氧氣可選用此裝置。
(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可從圖1中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
(填字母)。如果用裝置B收集氧氣,當導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中。
C
有氣泡連續并比較均勻地放出
【解析】要收集干燥的氧氣,應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故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4)圖2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為檢驗產物二氧化碳,Ⅳ中倒入的
試劑為____________。對比步驟Ⅰ和Ⅱ的木炭燃燒情況,得出可燃物燃燒的
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
溫度達到著火點
圖2
16.[2023貴州中考改編]實驗室用圖中的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取及性質實驗。
(1)若用裝置 制取氧氣,裝置A中缺少的儀器是________。
酒精燈
(2)若用裝置B為制氧氣的發生裝置(反應時傾斜使固液混合),連接
裝置時,端與 端相連接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產生
的氧氣通入裝置 ,熱水中的白磷燃燒,白磷燃燒前后的現象對比可以說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
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3)若用裝置D收集氧氣,判斷氧氣已收集滿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集氣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
17.[2023山西中考改編]同學們學習了燃燒與
滅火后,在實驗室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以探究滅火的原理。
(1)實驗方法: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
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
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入適量碳酸鈉和稀鹽酸。
(2)實驗原理:Ⅲ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碳酸鈉鹽酸 氯化鈉水 二
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且不助燃不可燃。
(3)實驗現象:Ⅱ中蠟燭正常燃燒,Ⅰ和Ⅲ中蠟燭熄滅,Ⅲ中的現象還有
______________。
(4)實驗結論:由該實驗得出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產生大量氣泡
可燃物與氧氣隔絕(合理即可)
(5)實驗后,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善實驗報告,離開實驗室。
問題與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清洗并整理儀器(合理即可)
稀鹽酸灑出(或Ⅲ中蠟燭沒熄滅,合理即可)
【解析】滅火原理有:清除可燃物、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或隔
絕氧氣(破壞燃燒的條件)。稀鹽酸和碳酸鈉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且不助燃不可燃,因此可以隔絕氧氣使蠟燭熄滅。
實驗完畢一定要清洗并整理儀器,將實驗試劑和用品收拾整齊。在傾倒稀
鹽酸時,可能造成液體灑落,或是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量少導致蠟燭未熄
滅,實驗失敗等后果。
18.[2022無錫中考改編]化學興趣小組對
實驗室制取氧氣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的作用。
實驗1:在試管中加入 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
管,觀察現象。
實驗2:向上述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有大量氣泡冒出,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實驗3:待上述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
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現象。
實驗4:探究催化劑的用量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每次實驗均用
的過氧化氫溶液,采用不同質量的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測
定收集到 氧氣所用的時間,結果如下: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二氧化錳粉末用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所用時間/ 17 8 6 3 2 2 2 2
本題以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為依托,考查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獲取
證據并分析得到結論的能力,體現的核心素養是科學探究與實踐。
(1)實驗1中,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未復燃。實驗結論是
______________。
(2)寫出實驗2中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的氧氣少
過氧化氫 水氧氣
(3)實驗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證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未改變(合理即可)
【解析】實驗3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可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據此可證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未改變,
還能繼續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
(4)由實驗4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定范圍內,二氧化錳的用
量越多,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越快(或二氧化錳的用量超過一定值時,增
大二氧化錳的用量,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不改變)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1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氧氣的性質
1.教材P75 T1改編下列關于氧氣物理性質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C
A.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
B.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氣味的氣體
C.液態氧、固態氧都是無色的
D.氧氣不易溶于水
【解析】液態氧、固態氧都是淡藍色的,C錯誤。
2.教材P76 T2改編[2023廣西中考]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D
A.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C.鎂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解析】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不是白霧。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只能發出紅光,不會發出淡藍色火焰。 鎂在
氧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煙”與“霧”及“光”與“火焰”的區別
“煙”是固體小顆粒在空氣中擴散產生的,如紅磷燃燒時會產生白煙;
“霧”是液態小液滴在空氣中擴散產生的,如天冷時哈氣會出現大量的
白霧;
“光”是可燃性固體直接燃燒產生的;
“火焰”是氣體(或固變氣、液變氣)燃燒產生的。
3.教材P73實驗3-2改編[2023德州中考改編]
如圖是硫粉分別在空氣和氧氣里燃燒的實驗。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硫在氧氣里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B.集氣瓶中的水可用細沙替代
C.硫燃燒的劇烈程度主要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D.硫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是硫氧氣 二氧
化硫
【解析】, 硫在氧氣里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硫在
空氣里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則硫燃燒的劇烈程度主要與氧氣的
濃度有關。 硫在氧氣里燃燒生成污染空氣的二氧化硫,集氣瓶中
放入水主要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不能用細沙替代。
硫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硫氧氣 二氧化硫。
4.教材P73觀察活動改編[2024北京八中期中]如圖是與氧氣有關的實驗,請
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1中,集氣瓶中預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鐵絲繞成螺旋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增大受熱面積,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鐵絲能持續燃燒
(2)實驗2中,木炭分別放入盛滿空氣、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的現象
是在空氣中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氧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出紅光,放出熱量
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碳氧氣二氧化碳
(3)可歸納出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______的氣體。
活潑
知識點2 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5.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
C
A.鎂氧氣氧化鎂 B.氫氣氧氣 水
C.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 D.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解析】本題考查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化合反應的特征是“多變一”;氧
化反應的特征是有“氧”參與。A、B、 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
且有氧氣參與,故既屬于化合反應又屬于氧化反應。 反應中有“氧”
參與,但不符合“多變一”的特征,故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
6.[2024重慶輔仁中學月考]下列變化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
D
A.食物腐敗 B.酒的釀造
C.動植物呼吸 D.航空發動機的點火
【解析】A、B、 食物腐敗、酒的釀造、動植物呼吸的過程,不容
易被察覺,屬于緩慢氧化。 航空發動機的點火是發光、發熱的劇
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
7.蠟燭燃燒、鐵生銹、人的呼吸作用的共同特點是( )
C
A.都屬于化合反應 B.都屬于緩慢氧化
C.都屬于氧化反應 D.都發光或產生火焰
【解析】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屬于化合反應。
蠟燭燃燒不屬于緩慢氧化。 鐵生銹、人的呼吸作用等緩慢氧化一
般不易被察覺,不發光或不產生火焰。
知識點3 氧氣的用途
8.[2024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期中]下列不屬于氧氣用途的是( )
B
A.氣焊 B.食品防腐 C.供給呼吸 D.發酵
3.1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過能力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氧氣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B.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極易溶于水
C.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氧氣
D.氧氣能供給呼吸
【解析】氧氣具有氧化性,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氧氣不易
溶于水。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氧氣居第二位。
2.新情境[2024廣州育才實驗中學月考]航天員在空間站點燃蠟燭,發現火
焰呈藍色球形,原因是在微重力作用下燃燒產生的浮力對流十分微弱,支
持蠟燭燃燒的氣體補充不如地面及時,因此蠟燭的燃燒不如地面充分,該
“支持蠟燭燃燒的氣體”是( )
B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水
【解析】氮氣、二氧化碳、水沒有助燃性;氧氣具有助燃性,因此該“支
持蠟燭燃燒的氣體”是氧氣。
3.新情境[2024陜西師大附中二模]在春節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小明根據下列現象推測煙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質,其中不合理
的是( )
B
A.燃放煙花時,發出耀眼的白光,說明煙花中可能含有鎂粉
B.燃放煙花時,發出藍紫色火焰,說明煙花中可能含有鐵粉
C.爆竹中的火藥呈黑色,說明火藥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爆竹爆炸后,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明火藥的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解析】 燃放煙花時,發出耀眼的白光,說明煙花中可能含有鎂
粉,因為鎂燃燒時能夠發出耀眼的白光。 硫燃燒時能夠發出藍紫
色火焰,鐵燃燒時不能產生火焰。 爆竹中的火藥呈黑色,說明火藥
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因為木炭粉是黑色的。 爆竹爆炸后,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說明火藥的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因為硫燃燒
生成的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氣味。
4.柯柯用收集好的氧氣,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1)把點燃的木炭由上而下______(填“緩慢”或“迅速”)伸入集氣瓶中,
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使鐵絲在氧氣中持
續燃燒,他把光亮的鐵絲盤成螺旋狀,下端系一根火柴,點燃火柴,
________________時,緩慢伸入集氣瓶中,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緩慢
木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待火柴即將燃盡
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2)若柯柯做鐵絲燃燒實驗時,沒有觀察到鐵絲燃燒,其原因可能是____。
(填字母)
A.火柴快燃盡時才伸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
B.氧氣純度不夠
C.鐵絲表面有油漆
D.集氣瓶底部沒有預先裝少量水
【解析】 火柴快燃盡時才伸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是為了避免
火柴燃燒消耗過多的氧氣,不會影響鐵絲的燃燒。 氧氣純度不夠,
可導致鐵絲不能燃燒。 鐵絲表面有油漆,可導致鐵絲不能燃燒。
集氣瓶底部沒有預先裝少量水,不會影響鐵絲的燃燒。
素養提升
5.[2024成都十二中月考]氧氣是生產、生活中重要的物質。
(1)如圖1所示,“氧氣”要穿過迷宮,從入口順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
不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才能通過(反應條件已省略)。
圖1
①“箭頭”畫出了“氧氣”應行走的路線,“氧氣”不能從甲處通過,你認為甲
處放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
②鐵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鎂(合理即可)
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2)新題型·工藝流程題“富氧空氣”是指氧氣含量高于普通空氣的氣體,
可用于航天、醫療等。
①冰箱中常用如圖2所示的膜分離技術實現“氣調保鮮”。該過程屬于
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分離后通入冰箱保鮮室內的氣體是
___________(填“富氮空氣”或“富氧空氣”)。
圖2
物理
富氮空氣
②潛水員水下作業時攜帶“富氧空氣”,是因為氧氣具有__________的性質。
供給呼吸
(3)數字化實驗用圖3所示裝置研究氧
氣的性質,氧氣濃度傳感器測得的數據
如圖4所示。
①結合圖4分析,能證明木炭燃燒時氧
氣參與反應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
氧氣的濃度減小
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能否用木炭代替紅磷?請說明理由: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不能,因為木炭燃燒消耗氧氣的同時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反應前后裝置內壓強基本不變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7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課時1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燃燒的條件
1.教材P88學生實驗探究改編通常情況下,下列物質屬于可燃物的是
( )
B
A.大理石 B.小木條 C.玻璃 D.細沙
【解析】通常情況下,小木條屬于可燃物,大理石、玻璃、細沙不屬于可
燃物。
2.一場大火往往由一個小小的煙頭引起。煙頭在火災中所起的作用是
( )
D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氣
C.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解析】煙頭提供熱量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引起大火。
3.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 的熱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
當將一支大試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時,白磷立即燃燒
起來。該實驗說明燃燒需要( )
B
A.水 B.氧氣
C.可燃物 D.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解析】白磷的著火點是 ,在熱水中白磷的溫度達到了著火點,并
沒有燃燒。當將一支大試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時,白磷接觸到氧氣
立即燃燒起來,說明燃燒需要氧氣。
4.下列對“火上澆油”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A.增加可燃物,使燃燒更旺
B.增大氧氣濃度,使燃燒更旺
C.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使燃燒更旺
D.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旺
【解析】“火上澆油”,即向燃燒的物質中增加可燃物(油),使燃燒更旺,
故選A。
5.新情境[2023泰州中考]《輟耕錄》中記載,杭人燃燒松木前,將其削成
薄紙片狀。削成薄紙片狀的目的是( )
D
A.降低了松木的著火點 B.升高了松木的著火點
C.提高了氧氣的濃度 D.增大了松木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解析】可燃物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有關。燃燒松木前,將其削成薄紙片狀是為了增大松木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6.新課標·模型建構建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化學小組為探究燃
燒的條件,做了以下實驗:
(1)圖1中的現象說明燃燒應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__。
有可燃物
圖1
圖2
(2)圖2中火柴頭B燃燒,火柴頭A和被沙子覆蓋的火
柴頭C不燃燒,對比火柴頭A、B,說明燃燒應具備的條
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比火柴頭B、C,
說明燃燒應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圖3
(3)該小組同學結合以上實驗建構了圖3所示燃燒條件的模
型。燃燒要發生,三個條件__________(填“缺一不可”或
“滿足其一即可”)。
缺一不可
知識點2 燃燒與自燃
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B
A.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氧化反應
B.燃燒一定有火焰產生
C.自燃是由緩慢氧化引起的自動燃燒
D.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的共同點是有氧氣參與、放熱且發生的都是化學
變化
【解析】燃燒不一定有火焰產生,如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
知識點3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8.教材P92知識視窗改編圖書、檔案室或存放精密儀器的工作室失火,應
選擇的滅火器是( )
C
A.泡沫滅火器 B.干粉滅火器
C.二氧化碳滅火器 D.以上3種均可
【解析】泡沫滅火器可用來撲滅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等引起的失火;干粉
滅火器除可用來撲滅一般火災外,還可用來撲滅油、氣等引起的火災;二
氧化碳滅火器因滅火不會留痕跡,可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
密儀器等發生的火災。
9.新課標·勞動教育[2023廣西中考]學生承擔家務是勞動教育的方式之一。
下列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利用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的原理來滅火的是
( )
A
A.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 B.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
C.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 D.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
【解析】 用水澆滅篝火,利用的原理是水汽化吸熱,使溫度降低
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利用的原理
是隔離可燃物。 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利用的原理是隔絕氧
氣。 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課時1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過能力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新情境[2022山西中考]在一次家庭小實驗中,當點燃裝有
半杯水的紙杯時,發現水面以下部分沒有燃燒,其主要原
因是( )
B
A.紙杯著火點變低 B.溫度低于著火點
C.與氧氣接觸面太小 D.紙杯不是可燃物
【解析】水蒸發吸熱,導致水面以下部分溫度沒有達到紙杯的著火點,因
此水面以下部分紙杯沒有燃燒。
2.[2023長沙中考]認識燃燒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做好消防安全。下列有關說
法正確的是( )
D
A.鐵絲只需與空氣接觸就會燃燒
B.用嘴吹滅蠟燭是因為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
C.電線老化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澆滅
D.用完酒精燈后用燈帽蓋滅
【解析】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點燃的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
燒。用嘴吹滅蠟燭是因為降低溫度到蠟燭的著火點以下。
電線老化短路起火,立即用水澆滅易引起觸電事故。
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會改變。降低某物質的著火點來滅
火的說法一定是錯誤的,答題時請認真審題,避免掉坑。
3.[2023成都中考]有關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分別是
和 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①②處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
B.③④處說明燃燒需要氧氣
C.①③處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D.①④處燃燒時都能有效避免空氣污染
【解析】分別對①②③④處物質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① ② ③ ④
是否為可燃物 √ √ √ √
是否與氧氣接觸 √ √ √
溫度是否達到著火點 √ √ √
是否燃燒 √ √
(注:“√”表示是,“ ”表示否)
①②對比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A錯誤。③④對比說明
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B正確。①③對比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C錯
誤。①處白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會逸散到空氣中,不能避免空氣污染,
D錯誤。
4.新考法為了探究“燒不壞的手絹”的原理,加熱
用不同濃度的酒精溶液浸濕的濾紙(濾紙的著火
點為 ,并用溫度傳感器測定實驗過程中
濾紙中心的溫度,繪制如圖所示曲線圖,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
C
A.曲線①在約 時溫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濾紙燃燒
B.曲線②的溫度始終沒有達到濾紙的著火點,濾紙不燃燒
C.曲線③的溫度沒有明顯變化,是因為酒精沒有與氧氣接觸
D.“燒不壞的手絹”的原理是液體汽化吸熱使手絹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解析】濾紙的著火點為,曲線①在約 時溫度突然升高,
是因為溫度達到了濾紙的著火點,濾紙燃燒。 濾紙的著火點為
,曲線②的溫度始終沒有達到濾紙的著火點,濾紙不燃燒。
曲線③的溫度沒有明顯變化,是因為酒精溶液的濃度過低,水含量太多,
而不是酒精沒有與氧氣接觸。 “燒不壞的手絹”的原理是液體汽化吸
熱使手絹溫度達不到著火點。
5.[2023婁底中考]控制單一變量是化學實驗探究
的重要思想,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探
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迅速升溫至 時,僅
①處白磷燃燒,②③處無明顯現象。已知:白磷
的著火點為,紅磷的著火點為 。
(1)通過①②處實驗現象對比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燃燒要有空
氣參與,圖中畫線處應該填______。
白磷
【解析】通過①②處實驗現象對比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燃燒要有
空氣參與,變量是空氣,其他條件應相同,故題圖中畫線處應為白磷。
(2)通過①③處實驗現象對比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解析】白磷的著火點為,紅磷的著火點為 ,電爐提供的溫
度是 ,①處白磷燃燒,③處紅磷不燃燒,對比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
為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素養提升
6.[2023自貢中考]某興趣小組做可燃物燃燒條
件的探究實驗: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
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Ⅰ);②
將圖Ⅰ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Ⅱ裝置,白磷劇
烈燃燒,氣球脹大。
(1)白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試管內氣體壓強______(填“增大”“不變”或
“減小”)。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增大
【解析】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試管內氣體壓強增大。
(3)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解析】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②將
圖Ⅰ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Ⅱ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對比實驗①
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4)圖Ⅱ實驗后試管內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
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16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易錯疑難集訓
教材易混易錯集訓
易錯點1 氧氣能作燃料嗎?
1.[2024無錫港下中學月考]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氧氣從淡藍色液體變成無色氣體發生了化學變化
B.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C.氧氣可供給呼吸、用作火箭燃料等
D.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氧氣
【解析】 氧氣從淡藍色液體變成無色氣體是狀態發生了改變,沒
有新物質產生,是物理變化。 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水中溶有氧
氣,但氧氣不易溶于水。 氧氣可用于動植物呼吸、醫療急救、切
割金屬等,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
易錯點2 物質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2.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C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B.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解析】本題易錯選D,原因是忽略了描述實驗現象時不可寫出產物名
稱。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磷在空氣中燃
燒產生大量白煙。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注意“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的區別,如磷燃燒生成大量白煙是實驗
現象,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實驗結論。
易錯點3 著火點可以改變嗎?
3.新情境[2023宜賓中考]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
生產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
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
C
A.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
B.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
C.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
D.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圖書失火
【解析】C項,滅火時,液態二氧化碳汽化吸熱,使溫度降至可燃物的著
火點以下(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發生改變);同時二氧化碳
的密度比空氣大,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空氣。
易錯疑難集訓
過疑難 常考疑難問題突破
疑難點 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1.數字化實驗[2023無錫中考]興趣小組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
圖1
(1)利用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觀察
到的現象有:
Ⅰ.試管中白磷燃燒;
Ⅱ.水中白磷未燃燒;
Ⅲ.試管中紅磷未燃燒;
Ⅳ.氣球 先變大后變小。
①由現象Ⅰ、Ⅱ可推知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解析】由現象Ⅰ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燃
燒,Ⅱ水中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未燃燒,說
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②由現象Ⅰ、Ⅲ可推知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解析】由現象Ⅰ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燃
燒,Ⅲ試管中紅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未燃燒,
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③從現象Ⅳ分析:氣球 先變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燃燒放出熱量,試管內的氣體受熱膨脹,使氣球先變大
【解析】現象Ⅳ氣球先變大后變小,氣球 先變大的原因是白磷燃燒放出
熱量,試管內的氣體受熱膨脹,氣球 先變大,由于白磷燃燒消耗試管內
的氧氣且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所以氣球 又變小。
(2)利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實驗測得集氣瓶中氧
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
圖2
圖3
①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②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 。你對燃
燒條件的新認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燒需要氧氣達到一定濃度,當氧氣濃度較低時,可燃物與氧氣接觸也不能燃燒
【解析】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 ,
說明燃燒需要氧氣達到一定濃度,當氧氣濃度較低時,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也不能燃燒。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11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4 水資源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水資源概況
1.[2023邵陽中考改編]水是一切生命體生存必需的物質,我們要愛護水資
源。下列是我國“國家節水標志”的是( )
C
A. B. C. D.
【解析】A是必須洗手標志。B是禁止吸煙標志。C是國家節水標志。D是
爆炸品標志。
2.下列關于水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我國淡水資源十分豐富,人均水量居世界前列
B.地球上儲水量最大的是河流
C.水在自然界不斷循環,故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D.“南水北調”工程說明我國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勻
【解析】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
人均占有量的。地球上儲水量最大的是海洋。 水在自然界
不斷循環,但分布不均勻,且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較少,故水并不是取之
不盡,用之不竭的。
3.下圖是地球咸水、淡水儲量比,以下
關于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C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
B.水是地球上寶貴的自然資源
C.可利用的淡水占全球儲水量的
D.海水淡化成本高,目前還不能推廣
【解析】由題圖知,地球上的淡水約占全球儲水量的 ,不是可利用
的淡水,C錯誤。
4.教材P99 T1改編 [2023北京中考改編]我們要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像保
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2023年3月1日《北京市節水條例》正式
實施。下列做法不利于節水的是( )
D
A.用洗菜水澆花 B.水管跑冒滴漏及時維修
C.選用節水龍頭 D.洗手打香皂時不關水龍頭
知識點 2水污染及其防治
5.教材P99 T2改編 [2024大同新榮區一模]為保護母親河的生態環境,我
們要努力做到( )
B
A.填埋垃圾興建景觀 B.植樹種草涵養水源
C.生活污水排入河道 D.沿河洗煤發展經濟
6.下列關于愛護水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地球上的總水儲量很大,所以不需要節約用水
B.為了節約用水,提倡直接用工業廢水灌溉農田
C.水體富營養化能促進水生動植物生長
D.為了防止水體污染,應合理使用化肥
【解析】 地球上的總水儲量很大,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
應節約用水。 工業廢水中含有有害物質,不能直接灌溉農田。
水體富營養化是水體污染的一種表現,會破壞生態環境平衡,嚴
重影響水生動植物生長。
7.新趨勢·開放性試題 [2024齊齊哈爾鐵鋒區期中]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了水體污染。請寫出兩條水體
污染的危害: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請寫出兩條生活中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人體健康
影響工農業的生產(合理即可)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和排放
不用含磷的洗衣粉或洗滌劑(合理即可)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12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專項 催化劑
階段強化專項訓練
題型1 對催化劑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1.[2024廣西民族大學附中月考]工業中催化劑的使用十分普遍,催化劑的
效率是生產的核心。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A.一個反應的催化劑可能不止一種
B.所有的催化劑都能加快反應速率
C.催化劑的多少影響生成物的量
D.催化劑在反應前后性質和質量都不變
【解析】 二氧化錳,硫酸銅、紅磚粉等都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
化劑,所以一個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 催化劑的作用是改變化
學反應速率,改變不一定是加快,也可能是減慢。 催化劑的用量
對催化效果有影響,但對生成物的量沒有影響。 催化劑在反應前
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但不包括物理性質。
題型2 催化劑的有關圖像
2.在一定質量的氯酸鉀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并加熱到不再產生氣體,下
圖中能正確表示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隨時間 變化關系的是( )
B
A. B. C. D.
【解析】氧氣的質量應從零開始。 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故
質量不變。氯化鉀是生成物,質量不會減少。 反應后氯酸
鉀全部分解,質量最終變為0。
題型3 有關催化劑的實驗探究
3.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學習氧氣的制備時,對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快過氧化
氫分解產生了興趣,他們提出疑問:其他物質能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產
生影響?
【查閱資料】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使用催化劑、改變溫
度、改變反應物的濃度等。
【實驗探究】小組同學按圖 1裝置,在室溫下分別進行了四組實驗,并用
氧氣傳感器測定實驗過程中氧氣含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如圖 2所示曲線。
圖 1
圖 2
【實驗結論】對比四條曲線,進行分析:
組別 試劑
第1組 過氧化氫溶液
第2組 過氧化氫溶液 滴氯化鐵溶液
第3組 過氧化氫溶液 滴硫酸銅溶液
第4組 過氧化氫溶液 少量二氧化錳粉末
(1)氯化鐵溶液、硫酸銅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____(填“有”或“無”)
催化作用。

(2)寫出實驗中催化效果最優的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組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過氧化氫 水氧氣
作對照
(4)小組同學不加催化劑,在不同溫度下,用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
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如下表。據此可得出:升高溫度或______
(填“增大”或“減小”)反應物濃度可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過氧化氫溶 液濃度 溫度
無明顯氣泡 無明顯氣泡 極少量氣泡
無明顯氣泡 無明顯氣泡 少量氣泡
無明顯氣泡 少量氣泡 較多氣泡
增大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8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2 氧氣的制取
課時1 高錳酸鉀制氧氣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 高錳酸鉀制氧氣
1.教材P79操作指引改編下列有關儀器連接的描述錯誤的是( )
C
A.把膠塞慢慢轉動旋進試管口
B.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后稍用力插入膠皮管
C.將玻璃導管直接壓進膠塞的孔中
D.將長頸漏斗下端玻璃管口用水潤濕后稍用力轉動插入膠塞孔中
【解析】 將玻璃導管插入膠塞的孔中時,要先把管口用水潤濕,
然后稍用力轉動使之插入膠塞的孔中。
2.教材P86 T2改編[2024福州十九中期中]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有
如下操作步驟:①加熱試管;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裝試劑;④用排水集氣法
收集;⑤從水槽中取出導管;⑥熄滅酒精燈;⑦固定裝置。其中操作順序正確
的是( )
B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②③⑦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③①⑦②④⑥⑤
【解析】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正確操作步驟為:檢查裝置氣密
性、裝試劑、固定裝置、加熱試管、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從水槽中取
出導管、熄滅酒精燈。因此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②③⑦①④⑤⑥。
3.[2024安慶迎江區期末]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并驗證氧氣的性質,下
列操作正確的是( )
B
A.組裝儀器
B.檢查氣密性
C.驗滿
D.硫在氧氣中燃燒
【解析】 把膠塞慢慢轉動著塞進試管口,切不可把試管放在桌面
上再使勁塞進膠塞,以免壓破試管,手不能放在導管上。 檢查題
圖中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手握試管,若導管口
有氣泡冒出,則裝置不漏氣。 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時,應將帶火
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中。 硫在氧氣中燃燒,為防
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集氣瓶的底部要放少量的水。
4.教材P81分析與討論改編[2024綿陽安州區期末]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
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時,裝試劑的試管破裂了,其原因不可能是
( )
D
A.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B.試管沒有預熱
C.收集完氧氣,先熄滅酒精燈,后取出水中導管
D.裝試劑前忘了檢查氣密性
【解析】 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冷凝水會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
使試管炸裂。 試管沒有預熱,會造成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破裂。
收集完氧氣,先熄滅酒精燈,后取出水中導管,水槽內的水可能倒
吸入試管,使試管因驟冷而炸裂。 裝試劑前忘了檢查氣密性可能
導致收集不到氧氣,不會造成試管破裂。
5.教材P80撰寫實驗報告改編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
裝置。
(1)試管內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將導管末端伸入水中,_____________
__,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用手緊握試管
水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防止加熱時試管內的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
(4)實驗時,放置酒精燈應在固定試管之____(填“前”或“后”)。
(5)開始收集氣體的較合適的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導管口的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說
明氧氣已收集滿。氧氣集滿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操作),把集氣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集氣瓶口有大量氣泡向外冒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口
(7)停止加熱時,先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這樣操作的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導管移出水面
熄滅酒精燈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6.某小組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下圖是實驗室中常見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
(2)組裝氧氣的收集裝置,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燒杯
③⑤(或②④⑤)
【解析】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選擇③⑤;氧氣
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用排水法收集,選擇②④⑤。
(3)某同學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發現水槽中的水變紅了,可能是未使
用______(填實驗用品名稱)。若該同學收集的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寫出1點即可)。
棉花
開始時集氣瓶中未裝滿水(或未等導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就開始收集等)
【解析】試管口的棉花可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從而進入水槽。使用排
水法收集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有開始時集氣瓶中未裝滿水,則集氣瓶
中有空氣,導致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未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就開始
收集氣體,導致收集的氣體中混有開始時裝置內排出的空氣等。
3.2 氧氣的制取
課時1 高錳酸鉀制氧氣
過能力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該氣體具有的性
質是( )
D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B.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D.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
【解析】能用排水法收集,說明該氣體難溶于水;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說明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2.實驗室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試管內固體
質量與反應時間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C
A. 點縱坐標表示高錳酸鉀的質量
B. 點縱坐標表示三種固體物質的總質量
C.反應過程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保持不變
D. 點時高錳酸鉀恰好完全分解
【解析】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點對
應的時間是0,此時高錳酸鉀還未發生分解,則 點縱坐標表示高錳酸鉀的
質量。 點時高錳酸鉀部分分解,試管內固體為剩余的高錳酸鉀、
生成的錳酸鉀和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為生成物,隨著反應的進行,
其質量逐漸增大,反應結束后,其質量不再變化。 點之后剩余固
體的質量不再發生變化,說明 點時高錳酸鉀恰好完全分解。
素養提升
3.某班同學進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請你一起參與完成實驗活動。
【思路與方法】
(一) 選擇適當的反應。甲同學選擇利用高錳
酸鉀制氧氣,請你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二) 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甲同學組裝了一套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 ________。
(2)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燈
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
(3)乙同學發現該裝置有兩處錯誤,請寫出錯誤之處:①_____________
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試管口向上傾斜
試管口未放棉花
(三) 驗證所制得的氣體。驗證氧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問題與交流】
(4)檢查裝置氣密性時觀察到水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對此現象的微觀
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學看了“天宮課堂”,提出:如果在空間站失重狀態下收集制得
的氧氣,應該選用下列裝置中的___(填字母)。
溫度升高,裝置中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C
A
B
C
4.[2024莆田涵江區期中]結合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圖1
多功能瓶收集氣體
(1)排水法,短進長出。如圖1所示。
圖1
圖2
(2)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如圖2所示。牢記“上輕下重”,
即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通到上方(從、 進入),密
度大于空氣的氣體通到下方(從、 進入)。
(1)A裝置中試管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檢驗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裝置與B裝置相比,收集到的氧氣更______,若用 裝置收集氧氣,
進氣口為___(填“”或“ ”)。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已經收集滿
純凈
圖2
(4)制取氣體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若按如圖2所
示操作,結果在導管口未看到氣泡,其可能原因是____
(填字母)。
A.將水槽換成了燒杯
B.試管口膠塞未塞緊
C.手握在了試管中間
D.先用手握住試管,再將導管一端放入水中
圖3
(5)醫院給病人輸氧氣時用到的“濕化瓶”裝置如圖3所示。下
列關于該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A.導管 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
B.該裝置可用來觀察輸出氧氣的速度
C.通過該裝置可以控制輸出氧氣的速度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10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單元培優專練
過素養 教材實驗創新專練
1.裝置創新 [2023北京中考]用下圖裝
置進行實驗。通入 前,白磷均不
燃燒;通入 后,甲中白磷不燃燒,
乙中白磷燃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D
A.該實驗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 接觸
B.該實驗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C.若將甲中的白磷換成紅磷,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D.若將乙中的白磷換成紅磷,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 接觸
【解析】乙中通入前,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沒有與 接觸,
白磷不燃燒,通入后,乙中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與 接觸,白磷
燃燒,由此可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接觸。通入 后,甲中白
磷與接觸,但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白磷不燃燒;乙中白磷與 接觸,
且溫度達到著火點,白磷燃燒,由此可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
點。若將甲中的白磷換成紅磷,通入后,甲中的紅磷與 接觸,
但沒有達到著火點,紅磷不燃燒,而乙中白磷與 接觸,且溫度達到著
火點,白磷燃燒,由此可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
若將乙中的白磷換成紅磷,通入 后,甲中白磷不燃燒,乙中的紅磷也
不燃燒,不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與 接觸。
2.數字化實驗 [2024成都溫江區期中]用如圖裝置
進行氧氣的制取、收集和驗滿實驗,并利用傳
感器和數據采集器測定木條燃燒情況,記錄如
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
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帶火星木條的狀況 微亮 亮 很亮 復燃
A.采用分液漏斗可以節約試劑、控制反應速率
B.若木條微亮,瓶內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氮氣
C.當瓶口的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經集滿,收集到了純凈的氧氣
D.該實驗說明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需在木條復燃后再通入一會兒氧氣
【解析】 采用分液漏斗可以節約試劑,還可以控制添加試劑速度
進而控制反應速率。若木條微亮,則氧氣體積分數為 ,瓶內
其他氣體(主要是氮氣)的體積分數 ,瓶內氮氣的
體積分數 ,則瓶內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氮氣。
,由表中數據可知,氧氣體積分數為 時,木條便可復燃,
故瓶口的木條復燃,不一定是收集到了純凈的氧氣;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
需在木條復燃后再通入一會兒氧氣。
3.裝置創新 回答下列問題。
圖1
(1)實驗室制取 的裝置如圖所示。
①圖1中儀器 的名稱是__________。
長頸漏斗
②用高錳酸鉀制取 應選擇的發生
裝置是___(填字母),用該方法制
取 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高錳酸鉀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圖2
(2)制作簡易供氧器。
①如圖2中1.0版所示,利用飲料瓶、吸
管等廢舊物品制作簡易供氧器。通過觀
察洗氣裝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現象判斷氧氣的流速。
長導管口氣泡的冒出速率
②在簡易供氧器的基礎上進行如圖2的迭
代優化。從使用角度考慮,優化后供氧
器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即可)。
能使氧氣更順暢地進入洗氣裝置(合理即可)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3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5 跨學科實踐活動:水的凈化與自制凈水器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水的凈化方法
1.[2023江西中考改編]再生水是指廢水經處理后達到一定指標的水,其生
產工序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B
A.沉淀 B.吸附 C.消毒 D.煮沸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異味。
2.教材P102操作指引改編 [2024成都成華區期末]下列關于過濾操作的敘述
不正確的是( )
C
A.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口
B.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C.液面可以高于濾紙的邊緣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解析】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則液體可能通過濾紙和漏斗之間的
縫隙流下,從而導致過濾效果不好。
3.河水凈化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B
A.步驟Ⅰ可除去難溶性雜質 B.試劑 一定是明礬
C.步驟Ⅲ可殺菌、消毒 D.凈化的水是無色、無氣味的
【解析】試劑具有吸附性,則 可能是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而不是明礬,B錯誤。
4.教材P103 圖3. 5-4改編 如圖是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
(1)自來水廠輸送到用戶的自來水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飲用。
不能
【解析】凈化后得到的自來水中仍然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離子以及消毒劑,
同時輸水管道中還可能含有不潔物質和致病細菌,不能直接飲用,需要煮
沸或利用家用凈水器二次凈化后才能飲用。
(2)自來水廠取水后可加入明礬作絮凝劑。明礬可用于凈水,是因為明
礬溶于水生成的膠狀物可以______懸浮于水中的雜質,加速其沉降。
(3)生產自來水時,“投藥消毒”過程中發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
學”)變化。
吸附
化學
知識點2 自制凈水器
5.如圖是某同學制作的簡易凈水器,用來凈化河水水樣。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小卵石、石英砂除去水樣中的不溶性雜質的過程相當于化學中
的______操作。
(2)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來除去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
(3)用甲裝置凈化后的河水是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4)利用乙裝置凈水時,水樣應從___(填“”或“ ”)口通入。
過濾
吸附
混合物
知識點3 混合物分離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6.某城市住宅飲用水的處理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1)步驟①的網格凈水原理類似于步驟____
(填序號)。

(2)步驟②所起的作用是___(填字母)。
A.殺死水中的細菌 B.減少水中的氧氣
C.使泥沙沉積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質
C
圖2
(3)柯柯總結分離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組成
成分,尋找各成分的性質差異,然后利用其性質差異選擇合適
的方法進行分離。過濾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__________
的差異將固體與液體進行分離的方法。他用如圖2裝置進行過濾,
請指出他在操作中的一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中他發現過濾速率太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溶解能力
漏斗下端沒有緊靠燒杯內壁
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合理即可)
3.5 跨學科實踐活動:水的凈化與自制凈水器
過能力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新題型·項目性試題 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水污染現狀及處理方法、水質
檢測標準、水的凈化及自制凈水器等展開了如下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 調查水污染現狀及處理方法
(1)水體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__________和生活污水。
農業廢水
圖1
(2)污水處理的部分流程如圖1所示,
污水通過“格柵”可去除較大的懸浮物。
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______,該
實驗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________、______。
過濾
玻璃棒
漏斗
任務二: 了解水質檢測標準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基本項目包括水溫、 、溶解氧、氨氮、總
磷等,若水質檢測結果表明氮、磷超標,可能引發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水體富營養化(合理即可)
(2)生活飲用水的水質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相應指標。下列指標可通過
過濾達到的是___(填字母)。
A
A.澄清 B.無異色 C.無異味 D.無細菌和病毒
任務三: 進行水的凈化
某河水顏色淡黃、有懸浮雜質,有魚腥味。小組同學決定利用所學知識,
自制凈水器對其進行凈化。
【材料準備】同學們收集到的物品有飲料瓶、棉花、紗布、活性炭、細沙、
小卵石、小刀、吸管、燒杯。
【設計方案】同學們設計了如圖2所示凈水器。
圖2
【進行實驗】 根據方案中的裝置,用小刀去掉飲料
瓶瓶底,在飲料瓶中從下到上依次放入棉花、______
___、______、小卵石,每種物質間用紗布隔開,每
放一層都稍稍壓實。瓶蓋上打孔,插入一段吸管。將
河水從凈水器上方倒入,下方放一個燒杯。
活性炭
細沙
【實驗現象】 吸管處有水流下,接在燒杯中的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色、無氣味,澄清透明
【使用說明】 使用一段時間后,有關物質吸附雜質已達飽和,這時清洗
后可以繼續使用的是紗布、細沙和________,需要更換的是蓬松棉和
________。
小卵石
活性炭
【交流評價】 (1)若把細沙與活性炭位置交換,導致______________。
(2)為使凈水效果更好,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寫一條)。
凈水效果降低
將出水口留小一點(或水流慢一點,合理即可)
任務四: 探究簡易凈水器的凈水效果
【進行實驗】
圖3
實驗1:分別將等量不同凈水材料裝填入裝置
(如圖3),對 河水(預先滴入1滴紅墨水)
進行凈化。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序號 凈水材料 凈水效果
小卵石 凈化速度快,水樣渾濁,仍為紅色
石英砂 凈化速度較慢,水樣較澄清,仍為紅色
活性炭 凈化速度很慢,水樣澄清,一段時間
后,出現淺紅色
實驗2:分別將相同流量河水注入填充等量活性炭的凈化裝置。實驗記錄
如下:
實驗序號
實驗裝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通過活性炭層 的方式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凈水效果 實驗比 凈化后的水更清澈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 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由實驗2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凈水材料用量、河水體積等條件相同時,比較不同凈水材料的凈化效果
吸附、過濾
在河水流量、活性炭用量等其他條件相同時,水自下而上比自上而下通過活性炭層凈水效果好
謝謝!同學們再見!(共25張PPT)
2024年秋季
化學(科粵版)
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維持生命的物質——氧氣、水
3.2 氧氣的制取
課時2 過氧化氫制氧氣 催化劑
教材必備知識精練
知識點1 過氧化氫制氧氣
1.[2022蘇州中考]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實驗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
儀器是( )
A
A.酒精燈 B.水槽 C.集氣瓶 D.錐形瓶
【解析】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不需加熱,用不到酒精燈;錐形瓶是反
應容器;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裝置可選集氣瓶和水槽。
2.[2024廣州二中月考]如圖是柯柯完成氧氣的制取、收集和驗滿的主要操
作過程,其中需要糾正的是( )
D
A.氣密性檢查
B.添加試劑
C.制取并收集氣體
D.氣體驗滿
【解析】氧氣驗滿時,帶火星的木條應放在集氣瓶口,D錯誤。
3.圖1和圖2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常用裝置。
(1)寫出圖1中 儀器的名稱:________。
(2)制取氧氣加試劑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
(3)圖1裝置中的長頸漏斗要液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錐形瓶
檢查裝置氣密性
防止生成的氧氣從長頸漏斗口逸出
過氧化氫水氧氣
知識點2 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4.易錯題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A.催化劑只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B.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改變
C.催化劑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質量
D.沒有催化劑,化學反應就不會發生
【解析】 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也能減慢化學反應速率。
催化劑不可以增加或減少生成物的質量。 沒有催化劑,化
學反應也能發生,只是反應速率不同。
催化劑的特點
①“一變,兩不變”,即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包括加快和減慢化學
反應的速率兩種情況),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②“針對性”,即催化劑針對某個化學反應來說,才有意義。例如,不
能籠統地說,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或者催化劑是二氧化錳等。應該表達為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③“多樣性”,即某個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可能有多種。例如,在過氧化
氫分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紅磚粉末、硫酸銅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劑。
5.[2024青島市北區期中]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忘記加二氧化錳,
其結果是( )
B
A.不放出氧氣 B.放出氧氣速率慢
C.放出氧氣總量減少 D.放出氧氣總量增多
【解析】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速率,不能改變生成物的量,在利用過氧
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二氧化錳作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若忘記
加二氧化錳,反應速率會很慢。
6.教材P82觀察活動改編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實驗探究活動,驗
證二氧化錳能作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和解釋
柯 柯 A試管裝有 的過氧化氫 溶液; B試管裝有 二氧化錳粉末, 再加入 的過氧化氫溶 液;向A、B兩試管中分別伸入 帶火星的木條 A中無明顯現 象;B中在加入 過氧化氫溶液后 產生大量能使帶 火星的木條復燃 的氣體 產生的氣體是
______;
二氧化錳能加快
過氧化氫的分解
氧氣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和解釋
悅 悅 待反應停止時,向B試管中重新 加入 的過氧化氫溶液 又產生大量能使 帶火星的木條復 燃的氣體 二氧化錳的_____
_____在反應前后
沒有發生變化
【實驗反思】柯柯和悅悅通過上述實驗,一致認為二氧化錳可以作過氧化
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但老師認為他們的實驗不嚴謹,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性質
沒有驗證二氧化錳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續表
7.柯柯查閱資料得知氧化銅 也能代替二氧化錳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
化劑,然后做了如下探究實驗,最后證實這條結論,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
(1)步驟____(填“①”或“③”)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步驟⑥的稱量結果是______。
(3)步驟⑦為什么要重復實驗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驗證氧化銅在過氧化氫分解前后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3.2 氧氣的制取
課時2 過氧化氫制氧氣 催化劑
過能力 學科關鍵能力構建
1.創新實驗·裝置創新如圖是柯柯在課外設計的“趣味實驗”。
他將過氧化氫溶液滴加在瓶中,你認為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
A
A.氣球變小,紅墨水左移 B.氣球變大,紅墨水右移
C.氣球變小,紅墨水右移 D.氣球變大,紅墨水左移
【解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造成瓶內的
壓強增大,大于外界大氣壓,所以觀察到充氣氣球變小,紅墨水向左移動。
2.向一定量、一定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充分反應。
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
C
A. B. C. D.
【解析】, 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和水,水的質量增加,完全
反應后,氧氣、水的質量不再變化。 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和水,
過氧化氫的質量減小,完全反應后,過氧化氫的質量為0。 二氧化
錳是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3.創新實驗·裝置創新[2024巴中期末]某興趣小組用過氧化氫溶液完成以下
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A.圖2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將水蒸氣冷凝
B.對比圖1、2可知,圖1中木條未復燃是因為加熱后產生大量的水蒸氣,
沖淡了氧氣濃度
C.對比圖3、4可知,溫度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D.對比圖1、4可知,加入催化劑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解析】 圖2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將水蒸氣冷凝,以除去氧氣中
的水蒸氣。 圖1和圖2實驗中,唯一的不同點是圖2將生成的氧氣用
冰水混合物對氣體進行冷卻,由圖1實驗中木條未復燃,而圖2中的木條復
燃對比可知,圖1中木條未復燃是因為加熱后產生的氧氣中含有大量的水
蒸氣,減小了氧氣濃度。 圖3、4中唯一的不同點是圖4中將反應容
器放入涼水中,溫度低,反應平緩,圖3是在常溫下,反應劇烈,二者對
比可知,溫度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根據控制變量唯一的原則,
圖1、4中反應溫度不同,無法驗證加入催化劑是否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4.創新實驗·原理創新[2022江西中考改編]學習了“過氧化氫制氧氣使用二
氧化錳作催化劑”,化學社團在“尋找新的催化劑”的活動中,對“硫酸銅能
否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進行了以下探究。
已知:硫酸銅溶于水,溶液顯藍色。
【實驗探究】 甲同學按如下方案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現象 步驟①木條不復燃;
步驟②產生氣泡,溶液變藍色;
步驟③__________
實驗結論 硫酸銅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水氧氣
【解析】根據甲同學得出的結論,可知硫酸銅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故步驟③能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續表
【評價改進】 大家認為甲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嚴謹。若要確定該實驗結論
正確,還需證明硫酸銅的________________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改變。
質量和化學性質
【討論交流】 大家認為在甲同學實驗的基礎上,將如圖實驗中燒杯B中
的溶液蒸發、干燥得到白色固體,再稱其質量為____ ,然后將固體加入
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過氧化氫的分解,證明硫酸銅能作
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解析】過氧化氫完全分解后,蒸發溶液、干燥得到硫酸銅固體,稱其質
量,檢驗其質量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將該固體再次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中,
檢驗其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
【拓展延伸】 比較硫酸銅和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效果,實
驗過程中需要控制的條件是_____(填字母)。
A.溶液的起始溫度 B.催化劑的質量
C.溶液的濃度 D.反應起始時間
謝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葛市| 依安县| 黎川县| 滨州市| 巴彦淖尔市| 无极县| 浦江县| 理塘县| 元谋县| 宁南县| 天峻县| 双桥区| 垦利县| 忻州市| 长治县| 宽城| 綦江县| 金华市| 白朗县| 呼玛县| 绿春县| 额尔古纳市| 九寨沟县| 深州市| 余干县| 宜良县| 宁城县| 崇礼县| 广德县| 全南县| 南靖县| 常州市| 洪洞县| 香格里拉县| 马尔康县| 竹山县| 嘉义市| 沾化县| 靖远县| 许昌市|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