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正太分布【考綱解讀】理解正態分布和正態分布曲線的定義,了解正態分布曲線所表示的意義,掌握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能夠運用正態分布和正態分布曲線解答相關的數學問題。【知識精講】一、正態分布曲線和正態分布的定義:1、正態分布曲線的定義:【問題】認真分析下列問題,然后回答題后的思考問題:為了了解某地區高三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抽查了地區內100名年齡為17.5歲—18歲的男生的體重情況,結果如下(單位:kg):56.5 69.5 65 61.5 64.5 66.5 64 64.5 76 58.5 72 73.5 56 67 70 685 7.5 65.5 68 71 75 62 68.5 62.5 66 59.5 63.5 64.5 67.5 7354 72 66.5 74 63 60 55.5 70 64.5 58 64 70.5 57 62.5 6569 71.5 73 62 58 77 71 66 63.5 56 59.5 63.5 65 70 74.568.5 64 55.5 72.5 66.5 68 76 57.5 60 71.5 57 69.5 74 64.5 5961.5 67 68 63.5 58 59 65.5 62.5 69.5 72 64.5 75.5 68.5 64 6265.5 58.5 67.5 70.5 65 66 66.5 70 63 59.5試根據上述數據畫出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并估計總體的頻率分布。『思考問題』(1)【問題】是頻率分布直方圖的問題,解答時可以按照頻率分布直方圖的基本作法去進行;(2)在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取每一個小矩形上端的中點,把這些點用折線連接起來,如果將組距縮小,再把樣本容量增大作出同樣的折線,你會發現什么問題?(3)在【問題】中,作出的100名學生體重的頻率分布直方圖,當樣本的容量無限增大,組距相應縮小時,其頻率分布直方圖無限接近一條總體密度曲線,對于高三學生如果生活環境、生活水平相對穩定,并且不存在產生系統誤差的明顯因素,這樣學生的體重的總體密度曲線近似的為一個函數的圖像。正態曲線的定義: 函數f(x)= ,x∈(-∞,+∞) ①,式中的實數u,(>0)是參數,分別表示總體的平均數與標準差,這個函數的圖像稱為正太分布密度曲線,簡稱為正太曲線(如圖所示);特別地在①的 y 標準正態分布曲線函數中,當u=0,=1時,正太總體稱為標 正態分布曲線準正態分布曲線,記作N(0,1), 這時的函數表達式為:f(x)= ,x∈(-∞,+ 0 a b x∞) ②(如圖所示)。標準正態曲線的圖像關于y軸對稱,如果已知>0時的值,則當<0時,=2、正態分布的定義:如上圖,由正態分布曲線過點(a,0)和點(b,0)的兩條垂直x軸的直線及x軸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就是隨機變量X落在區間(a,b]的概率的近似值,即p(a一般地,如果對于任何實數a,b(a3、理解正態分布曲線和正態分布定義時應該注意的問題:(1)參數u是反映隨機變量X取值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數,可以用樣本平均值去估計總體平均值;是衡量隨機變量X總體波動大小的特征數,可以用樣本標準差去估計總體標準差。把u=0,=1的正態分布稱為標準正態分布,記作N(0,1);(2)若XN(u,),則事件變量X的數學期望與方差分別為EX=u,DX=,即參數u為所給數據的數學期望(或平均值),為所給數據的方差,為所給數據的標準差;(3)正態分布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一種分布,許多現象都近似地服從正態分布,例如長度測量誤差,正常生產條件下各種產品質量指標等;(4)一般地,一個手機變量如果是眾多的,互不相干的,不分主次的偶然因素作用結果之和,它就服從或近似服從正態分布。二、正太分布曲線和正態分布的性質:1、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正態分布曲線f(x)= ,x∈(-∞,+∞)有如下性質:曲線的圖像在x軸的上方,且與X軸不相交(說明函數f(x)的值域是正實數的子集,且x軸為漸近線);正態曲線的圖像關于直線x=u對稱(說明函數f(x)圖像的對稱性);曲線在x=u時達到高峰值,由這一點向左,右兩邊延伸時,曲線逐漸降低(說明函數f(x)在x=u時,取得最大值);曲線的對稱軸由u的值確定,曲線與X軸之間的面積為1(說明正太變量X在R上取值的概率為1);當一定時,曲線隨著u的變化而沿X軸平移如(圖2)所示;當u一定時,曲線的形狀由確定,越大,圖像越“矮胖”表示總體的分布越分散;越小,圖像越“高瘦”,表示總體的分布越集中如(圖3)所示(說明均值u一定時,的變化確定總體分布的集中,離散程度)。y y0 x 0 x(圖2) (圖3)2、正太分布的性質:(1)一般的正態總體N(u,)要化成標準正態總體N(0,1)只需通過線性代換y=即可;正太分布有三個常用數據:①P(u-<Xu+)=0.683(說明在區間(u-,u+]內的概率為0.683);②P(u-2<Xu+2)=0.954(說明在區間(u-2,u+2]內的概率為0.954);③P(u-3<Xu+3)=0.997(說明在區間(u-3,u+3]內的概率為0.997)。【探導考點】考點1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及運用:熱點是根據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計算相關的概率;考點2正態分布及運用:熱點①已知隨機變量某一取值范圍內的概率,求隨機變量給定范圍內的概率;熱點②正態分布的實際運用。【典例解析】【典例1】解答下列問題:設兩個正太分布N(,)(>0)和N(,)(>0)的密度函數圖像如圖所示,則有( )A <,< B <,> C >,< D >,>把一個正態分布曲線a沿著橫軸方向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到新的一條曲線b,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曲線b仍然是正態分布曲線 B 曲線a和曲線b的最高點的縱坐標相等C 以曲線b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的方差比以曲線a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方差大2D 以曲線b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的期望比以曲線a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期望大2『思考問題1』(1)【典例1】是與正太分布曲線相關的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需要理解正太分布曲線的定義,掌握正太分布曲線的性質和相關的概率計算;(2)正太曲線的主要性質是:①曲線圖像在x軸的上方,且與X軸不相交;②正態曲線的圖像關于直線x=u對稱;③曲線在x=u時達到高峰值,由這一點向左,右兩邊延伸時,曲線逐漸降低。〔練習1〕解答下列問題:1、設X—N(,),Y—(,)這兩個正態分布密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答案:C)A P(Y )P(Y) B P(X )P(X)C 對任意正數t,P(X ≤t)P(Y≤t) D 對任意正數t,P(X t)P(Yt)2、設隨機變量XN(2,),則D(X)的值為( )A 1 B 2 C D 4【典例2】解答下列問題:1、已知隨機變量服從正太分布N(2,),且P(<4)=0.8,則P(0<<2)=( )A 0.6 B 0.4 C 0.3 D 0.22、設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分布XN(1,4),試求:(1)P(0(2)求常數C,使P(XC)=32P(X>C)。參考數據:(0)=0.5,(1)=0.8413,(2)=0.9972,(0.5)=0.6915,(1.88)=0.9697,(3)=0.9987。『思考問題2』(1)【典例2】是與正太分布相關的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需要理解正太分布的定義,掌握正太分布的性質和相關的概率計算;(2)正態分布的性質主要包括:①一般的正態總體N(u,)要化成標準正態總體N(0,1)只需通過線性代換y=即可;②正太分布有三個常用數據:①P(u-<Xu+)=0.683(說明在區間(u-,u+]內的概率為0.683);②P(u-2<Xu+2)=0.954(說明在區間(u-2,u+2]內的概率為0.954);③P(u-3<Xu+3)=0.997(說明在區間(u-3,u+3]內的概率為0.997)。〔練習2〕解答下列問題:1、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正太分布N(3,1),且P(2X4)=0.6826,則P(X>4)=( )A 0.1588 B 0.1587 C 0.1586 D 0.15852、若隨機變量XN(u,),且EX=3,DX=1,則P(-1A 2(1)-1 B (4)-(2) C (-4)-(-2) D (2)-(4)【典例3】解答下列問題:某城市從南郊某地乘公共汽車前往北區火車站有兩條路線可走,第一條路穿過市區,路線較短,但交通擁擠,所需時間(單位:分)服從正態分布N(50,);第二條路沿環城公路走,路程較長,但交通阻塞少,所需時間服從正態分布N(60,)。若只有70分鐘可用,問應走哪條路線?若只有65分鐘可用,問又應走哪條路線?2、假設每天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數X是服從正態分布N(800,)的隨機變量,記一天中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數不超過900的概率為。(1)求的值(參考數據:若X (u,),有P(u- )<X<(u-+)=0.6826,P(u- 2)<X<(u-+2)=0.9544,P(u-,3)<X<(u-+3)=0.9974);(2)某客運公司用A,B兩種型號的車輛承擔甲,乙兩地間的長途客運業務,每車每天往返一次,A,B兩種車輛的載客量分別為36人和60人,從甲地去乙地的營運成本分別為1600元/輛和2400元/輛,公司擬組建不超過21輛車的客運車隊,并要求B型車不多于A型車7輛,若每天要以不小于的概率運完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且使公司從甲地去乙地的營運成本最小,那么應該購買A型車,B型車各多少輛?(3)正太變量在(-∞,+∞)內取值的概率是1,對于固定的u,來說,隨機變量在(u-,u+)上的取值的概率隨著的減小而增大,即越小,隨機變量X取值落在(u-,u+)的概率越大。『思考問題3』(1)【典例3】是正太分布的實際應用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需要理解正太分布的定義,掌握正太分布的性質和相關的概率計算;(2)理解并掌握正太分布的三個常用數據:①P(u-<Xu+)=0.683(說明在區間(u-,u+]內的概率為0.683);②P(u-2<Xu+2)=0.954(說明在區間(u-2,u+2]內的概率為0.954);③P(u-3<Xu+3)=0.997(說明在區間(u-3,u+3]內的概率為0.997),是解答正態分布實際應用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練習3〕解答下列問題:某班有48名學生,一次考試后數學成績服從正態分布,平均分為80分,標準差為10,問從理論上講成績80分到90分之間有多少人?商場經營的某種包裝的大米質量服從正態分布N(10,)(單位:kg),任選一袋這種大米,質量在9.8kg10.2kg的概率是多少?【雷區警示】【典例4】解答下列問題:設隨機變量XN(2,9),若P(X>c+1)=P(XA 1 B 2 C 3 D 4已知隨機變量XN(2,),P(X≤4)=0.84,則P(X<0)= 。『思考問題4』【典例4】是解答正態分布問題時,容易觸碰的雷區。這類問題的雷區主要包括:①忽視正態分布曲線的對稱性,導致解答問題出現錯誤;②忽視正態分布的三個常用數據,導致解答問題出現錯誤;解答正態分布問題時,為避免忽視正態分布曲線的對稱性的雷區,需要理解正態分布曲線的定義,掌握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解答正態分布問題時,為避免忽視正態分布的三個常用數據的雷區,需要理解正態分布的定義,掌握正態分布的性質。〔練習4〕解答下列問題:已知隨機變量服從正態分布N(3,),則p(<3)=( )A B C D2、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中隨機投擲10000個點,則落入陰影部分(曲線C為正態分布N(0,1)的密度曲線)的點的個數的估計值為( )A 23486 B 2718 C 3413 D 4772【考題演練】【典例5】解答下列問題:1、某省舉辦了一次高三年級化學模擬考試,其中甲市有10000名學生參考,根據經驗,該省及各市本次模擬考試成績(滿分100分)都近似服從正態分布N(u,)。已知本次模擬考試甲市平均成績為65分,87分以上共有228人,甲市學生A的成績為76分,試估計學生A在甲市的大致名次;在該省本次模擬考試的參考學生中隨機抽取40人,記X表示在本次考試中化學成績在(u-3,u+3)之外的人數,求P(X≥1)的概率及X的數學期望。參考數據:0.9011,參考公式:若XN(u,),有P(u-P(u,22、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分布N(2,),若p(22.5)= (2022全國高考新高考II)3、某物理量的測量結果服從正太分布N(10,),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2021全國高考新高考II)A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在(9.9,10.1)的概率越大 B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大于10的概率為0.5 C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小于9.99與大于10.01的概率相等 D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落在(9.9,10.2)與落在(10,10.3)的概率相等『思考問題5』【典例5】是近幾年高考(或高三診斷考試或調研考試)試卷中與正太分布相關的問題,歸結起來主要包括:①正態分布曲線定義,性質及運用;②正太分布定義,性質及運用;③正態分布的實際應用等幾種類型;(2)解答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問題的基本方法是:①根據問題的結構特征,判斷問題的所屬類型;②按照解答該類型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對問題實施解答;③得出問題解答的最終結果。〔練習5〕解答下列問題:1、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n,p),若E(X)=30,D(X)=20,則p= (2015全國高考廣東卷)附:若X—N(u, ),則P(u- <Xu+)=0.6826,P(u-2<Xu+2)=0.9544。已知隨機變量服從正態分布N(3,),則p(<3)=( )(2015全國高考重慶卷)A B C D3、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中隨機投擲10000個點,則落入陰影部分(曲線C為正態分布N(0,1)的密度曲線)的點的個數的估計值為( )(2015全國高考湖南卷)A 23486 B 2718 C 3413 D 4772正太分布【考綱解讀】理解正態分布和正態分布曲線的定義,了解正態分布曲線所表示的意義,掌握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能夠運用正態分布和正態分布曲線解答相關的數學問題。【知識精講】一、正態分布曲線和正態分布的定義:1、正態分布曲線的定義:【問題】認真分析下列問題,然后回答題后的思考問題:為了了解某地區高三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抽查了地區內100名年齡為17.5歲—18歲的男生的體重情況,結果如下(單位:kg):56.5 69.5 65 61.5 64.5 66.5 64 64.5 76 58.5 72 73.5 56 67 70 685 7.5 65.5 68 71 75 62 68.5 62.5 66 59.5 63.5 64.5 67.5 7354 72 66.5 74 63 60 55.5 70 64.5 58 64 70.5 57 62.5 6569 71.5 73 62 58 77 71 66 63.5 56 59.5 63.5 65 70 74.568.5 64 55.5 72.5 66.5 68 76 57.5 60 71.5 57 69.5 74 64.5 5961.5 67 68 63.5 58 59 65.5 62.5 69.5 72 64.5 75.5 68.5 64 6265.5 58.5 67.5 70.5 65 66 66.5 70 63 59.5試根據上述數據畫出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并估計總體的頻率分布。『思考問題』(1)【問題】是頻率分布直方圖的問題,解答時可以按照頻率分布直方圖的基本作法去進行;(2)在頻率分布直方圖中取每一個小矩形上端的中點,把這些點用折線連接起來,如果將組距縮小,再把樣本容量增大作出同樣的折線,你會發現什么問題?(3)在【問題】中,作出的100名學生體重的頻率分布直方圖,當樣本的容量無限增大,組距相應縮小時,其頻率分布直方圖無限接近一條總體密度曲線,對于高三學生如果生活環境、生活水平相對穩定,并且不存在產生系統誤差的明顯因素,這樣學生的體重的總體密度曲線近似的為一個函數的圖像。正態曲線的定義: 函數f(x)= ,x∈(-∞,+∞) ①,式中的實數u,(>0)是參數,分別表示總體的平均數與標準差,這個函數的圖像稱為正太分布密度曲線,簡稱為正太曲線(如圖所示);特別地在①的 y 標準正態分布曲線函數中,當u=0,=1時,正太總體稱為標 正態分布曲線準正態分布曲線,記作N(0,1), 這時的函數表達式為:f(x)= ,x∈(-∞,+ 0 a b x∞) ②(如圖所示)。標準正態曲線的圖像關于y軸對稱,如果已知>0時的值,則當<0時,=2、正態分布的定義:如上圖,由正態分布曲線過點(a,0)和點(b,0)的兩條垂直x軸的直線及x軸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就是隨機變量X落在區間(a,b]的概率的近似值,即p(a一般地,如果對于任何實數a,b(a3、理解正態分布曲線和正態分布定義時應該注意的問題:(1)參數u是反映隨機變量X取值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數,可以用樣本平均值去估計總體平均值;是衡量隨機變量X總體波動大小的特征數,可以用樣本標準差去估計總體標準差。把u=0,=1的正態分布稱為標準正態分布,記作N(0,1);(2)若XN(u,),則事件變量X的數學期望與方差分別為EX=u,DX=,即參數u為所給數據的數學期望(或平均值),為所給數據的方差,為所給數據的標準差;(3)正態分布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一種分布,許多現象都近似地服從正態分布,例如長度測量誤差,正常生產條件下各種產品質量指標等;(4)一般地,一個手機變量如果是眾多的,互不相干的,不分主次的偶然因素作用結果之和,它就服從或近似服從正態分布。二、正太分布曲線和正態分布的性質:1、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正態分布曲線f(x)= ,x∈(-∞,+∞)有如下性質:曲線的圖像在x軸的上方,且與X軸不相交(說明函數f(x)的值域是正實數的子集,且x軸為漸近線);正態曲線的圖像關于直線x=u對稱(說明函數f(x)圖像的對稱性);曲線在x=u時達到高峰值,由這一點向左,右兩邊延伸時,曲線逐漸降低(說明函數f(x)在x=u時,取得最大值);曲線的對稱軸由u的值確定,曲線與X軸之間的面積為1(說明正太變量X在R上取值的概率為1);當一定時,曲線隨著u的變化而沿X軸平移如(圖2)所示;當u一定時,曲線的形狀由確定,越大,圖像越“矮胖”表示總體的分布越分散;越小,圖像越“高瘦”,表示總體的分布越集中如(圖3)所示(說明均值u一定時,的變化確定總體分布的集中,離散程度)。y y0 x 0 x(圖2) (圖3)2、正太分布的性質:(1)一般的正態總體N(u,)要化成標準正態總體N(0,1)只需通過線性代換y=即可;正太分布有三個常用數據:①P(u-<Xu+)=0.683(說明在區間(u-,u+]內的概率為0.683);②P(u-2<Xu+2)=0.954(說明在區間(u-2,u+2]內的概率為0.954);③P(u-3<Xu+3)=0.997(說明在區間(u-3,u+3]內的概率為0.997)。【探導考點】考點1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及運用:熱點是根據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計算相關的概率;考點2正態分布及運用:熱點①已知隨機變量某一取值范圍內的概率,求隨機變量給定范圍內的概率;熱點②正態分布的實際運用。【典例解析】【典例1】解答下列問題:1、設兩個正太分布N(,)(>0)和N(,)(>0)的密度函數圖像如圖所示,則有( )A <,< B <,> C >,< D >,>【解析】【知識點】①正態分布曲線定義與性質;②正態分布曲線圖像及運用。【解題思路】根據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運用正態分布曲線的圖像,結合問題條件求出 ,與,的大小關系就可得出選項。【詳細解答】兩個正太分布N(,)(>0)和N(,)(>0)的密度函數圖像如圖所示, <,<,A正確,選A。2、把一個正態分布曲線a沿著橫軸方向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到新的一條曲線b,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曲線b仍然是正態分布曲線 B 曲線a和曲線b的最高點的縱坐標相等C 以曲線b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的方差比以曲線a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方差大2D 以曲線b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的期望比以曲線a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期望大2【解析】【知識點】①正態分布曲線定義與性質;②正態分布曲線圖像及運用。【解題思路】根據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運用正態分布曲線的圖像,結合問題條件對各選項說法的正確與錯誤進行判斷就可得出選項。【詳細解答】對A,正態分布曲線a沿著橫軸方向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到新的一條曲線b,曲線b仍然是正態分布曲線,A正確;對B,正態分布曲線a沿著橫軸方向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到新的一條曲線b,曲線b的大小與形狀沒有改變,即曲線a和曲線b的最高點的縱坐標相等,B正確;對C,正態分布曲線a沿著橫軸方向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到新的一條曲線b,曲線b的大小與形狀沒有改變,但對稱軸發生了變化,若曲線a的對稱軸為x=m,則曲線b的對稱軸為x=m+2,即以曲線b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的方差比以曲線a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方差大2,C正確;對D,正態分布曲線a沿著橫軸方向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到新的一條曲線b,曲線b的大小與形狀沒有改變即以曲線b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的期望與以曲線a為概率密度曲線的總體期望不變,D錯誤,綜上所述,D的說法錯誤,選D。『思考問題1』(1)【典例1】是與正太分布曲線相關的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需要理解正太分布曲線的定義,掌握正太分布曲線的性質和相關的概率計算;(2)正太曲線的主要性質是:①曲線圖像在x軸的上方,且與X軸不相交;②正態曲線的圖像關于直線x=u對稱;③曲線在x=u時達到高峰值,由這一點向左,右兩邊延伸時,曲線逐漸降低。〔練習1〕解答下列問題:1、設X—N(,),Y—(,)這兩個正態分布密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答案:C)A P(Y )P(Y) B P(X )P(X)C 對任意正數t,P(X ≤t)P(Y≤t) D 對任意正數t,P(X t)P(Yt)2、設隨機變量XN(2,),則D(X)的值為( )(答案:A)A 1 B 2 C D 4【典例2】解答下列問題:1、已知隨機變量服從正太分布N(2,),且P(<4)=0.8,則P(0<<2)=( )A 0.6 B 0.4 C 0.3 D 0.2【解析】【知識點】①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正態分布曲線圖像及運用。【解題思路】根據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正態分布曲線的圖像,結合問題條件求出P(0<<2)的值就可得出選項。【詳細解答】隨機變量服從正太分布N(2,),P(<4)=0.8,P(≥4)=1-0.8=0.2,P(<0)=P(≥4)=0.2,P(0<<2)=[1-P(<0)-P(≥4)]=0.3,C正確,選C。2、設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分布XN(1,4),試求:(1)P(0(2)求常數C,使P(XC)=32P(X>C)。參考數據:(0)=0.5,(1)=0.8413,(2)=0.9972,(0.5)=0.6915,(1.88)=0.9697,(3)=0.9987。【解析】【知識點】①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正態分布曲線圖像及運用。【解題思路】(1)根據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正態分布曲線圖像,結合問題條件就可求出P(0【詳細解答】(1)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分布XN(1,4),u=1,=2,P(0=2(0.5)-1=20.6915-1=0.3830;(2)P(X>C)=1-P(X≤C),P(XC)=32P(X>C),P(XC)=32[1-P(X≤C)],P(XC)==0.9697,P(X()=0.9697,=1.88,C=21.88+1=4.76。『思考問題2』(1)【典例2】是與正太分布相關的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需要理解正太分布的定義,掌握正太分布的性質和相關的概率計算;(2)正態分布的性質主要包括:①一般的正態總體N(u,)要化成標準正態總體N(0,1)只需通過線性代換y=即可;②正太分布有三個常用數據:①P(u-<Xu+)=0.683(說明在區間(u-,u+]內的概率為0.683);②P(u-2<Xu+2)=0.954(說明在區間(u-2,u+2]內的概率為0.954);③P(u-3<Xu+3)=0.997(說明在區間(u-3,u+3]內的概率為0.997);(3)正太變量在(-∞,+∞)內取值的概率是1,對于固定的u,來說,隨機變量在(u-,u+)上的取值的概率隨著的減小而增大,即越小,隨機變量X取值落在(u-,u+)的概率越大。〔練習2〕解答下列問題:1、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正太分布N(3,1),且P(2X4)=0.6826,則P(X>4)=( )A 0.1588 B 0.1587 C 0.1586 D 0.1585(答案:B)2、若隨機變量XN(u,),且EX=3,DX=1,則P(-1A 2(1)-1 B (4)-(2) C (-4)-(-2) D (2)-(4)【典例3】解答下列問題:1、某城市從南郊某地乘公共汽車前往北區火車站有兩條路線可走,第一條路穿過市區,路線較短,但交通擁擠,所需時間(單位:分)服從正態分布N(50,);第二條路沿環城公路走,路程較長,但交通阻塞少,所需時間服從正態分布N(60,)。(1)若只有70分鐘可用,問應走哪條路線?(2)若只有65分鐘可用,問又應走哪條路線?【解析】【知識點】①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解答正態分布實際應用問題的基本方法。【解題思路】(1)根據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求解正態分布事件應用問題的基本方法,結合問題條件就可得出若只有70分鐘可用,應走路線;(2)根據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求解正態分布事件應用問題的基本方法,結合問題條件就可得出若只有70分鐘可用,應走路線。【詳細解答】(1)若走第一條路線,所需時間(單位:分)服從正態分布N(50,),P(00.9772,若只有70分鐘可用,,應走第二條路線;(1)若走第一條路線,所需時間(單位:分)服從正態分布N(50,),P(0=(1.5)=0.9338,若走第二條路線,所需時間(單位:分)服從正態分布N(60,),P(00.8944,若只有65分鐘可用,,應走第一條路線。2、假設每天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數X是服從正態分布N(800,)的隨機變量,記一天中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數不超過900的概率為。(1)求的值(參考數據:若X (u,),有P(u- <X≤u-+)=0.6826,P(u- 2<X≤u-+2)=0.9544,P(u-3<X≤u-+3)=0.9974);(2)某客運公司用A,B兩種型號的車輛承擔甲,乙兩地間的長途客運業務,每車每天往返一次,A,B兩種車輛的載客量分別為36人和60人,從甲地去乙地的營運成本分別為1600元/輛和2400元/輛,公司擬組建不超過21輛車的客運車隊,并要求B型車不多于A型車7輛,若每天要以不小于的概率運完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且使公司從甲地去乙地的營運成本最小,那么應該購買A型車,B型車各多少輛?【解析】【知識點】①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簡單線性規劃定義與性質;③解答正態分布實際應用問題的基本方法;④求解簡單線性規劃問題的基本方法。【解題思路】(1)根據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求解正態分布事件應用問題的基本方法,結合問題條件就可求出一天中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數不超過900的概率的值;(2)根據正態分布和解答線性規劃的性質,運用求解正態分布實際應用問題和解答線性規劃問題的基本方法,結合問題條件就可求出應該購買A型車,B型車的數量。【詳細解答】(1)每天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數X是服從正態分布N(800,),P(700<X≤900)=0.9544,=P(X≤900)=P(X≤800)+P(800<X≤900)=0.5+P(700<X≤900)=0.5+0.4772=0.9772;(2)設應該購買A型車x輛,B型車y輛,相應的經營成本為1600x+2400y,且x+y≤21,y≤x+7,P(X≤36x+60y)≥,36x+60y≥900,正整數x,y應該滿足約束條件x+y≤21,y≤x+7, y36x+60y≥900,作出約束條件的可行域如圖 P所示,由圖可知,當目標函數z=1600x+2400y經過點P(5,12)時,z=16005+240012 0 x=36800(元)為最小值,公司擬組建不超過21輛車的客運車隊,并要求B型車不多于A型車7輛,若每天要以不小于的概率運完從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且使公司從甲地去乙地的營運成本最小,則應該購買A型車5輛,B型車12輛。『思考問題3』(1)【典例3】是正太分布的實際應用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需要理解正太分布的定義,掌握正太分布的性質和相關的概率計算;(2)理解并掌握正太分布的三個常用數據:①P(u-<Xu+)=0.683(說明在區間(u-,u+]內的概率為0.683);②P(u-2<Xu+2)=0.954(說明在區間(u-2,u+2]內的概率為0.954);③P(u-3<Xu+3)=0.997(說明在區間(u-3,u+3]內的概率為0.997),是解答正態分布實際應用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練習3〕解答下列問題:1、某班有48名學生,一次考試后數學成績服從正態分布,平均分為80分,標準差為10,問從理論上講成績80分到90分之間有多少人?(答案:從理論上講成績80分到90分之間約有16人)2、商場經營的某種包裝的大米質量服從正態分布N(10,)(單位:kg),任選一袋這種大米,質量在9.8kg10.2kg的概率是多少?(答案:任選一袋這種大米,質量在9.8kg10.2kg的概率是0.954)【雷區警示】【典例4】解答下列問題:1、設隨機變量XN(2,9),若P(X>c+1)=P(XA 1 B 2 C 3 D 4【解析】【知識點】①隨機變量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隨機變量正態分布曲線定義與性質。【解題思路】根據隨機變量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隨機變量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結合問題條件得到關于c的方程,求解方程求出c的值就可得出選項。【詳細解答】隨機變量XN(2,9),正態分布曲線的圖像關于直線x=2對稱,=2,P(X>c+1)=P(X<3-c),P(X>c+1)=P(X2、已知隨機變量XN(2,),P(X≤4)=0.84,則P(X<0)= 。【解析】【知識點】①隨機變量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求隨機變量正態分布中概率的基本方法。【解題思路】根據隨機變量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求隨機變量正態分布中概率的基本方法,結合問題條件就可求出P(X<0)的值。【詳細解答】隨機變量XN(2,),P(X≤4)=0.84,P(X>4)=1-0.84=0.16,P(X<0)=P(X>4)=0.16。『思考問題4』【典例4】是解答正態分布問題時,容易觸碰的雷區。這類問題的雷區主要包括:①忽視正態分布曲線的對稱性,導致解答問題出現錯誤;②忽視正態分布的三個常用數據,導致解答問題出現錯誤;解答正態分布問題時,為避免忽視正態分布曲線的對稱性的雷區,需要理解正態分布曲線的定義,掌握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解答正態分布問題時,為避免忽視正態分布的三個常用數據的雷區,需要理解正態分布的定義,掌握正態分布的性質。〔練習4〕解答下列問題:1、已知隨機變量服從正態分布N(3,),則p(<3)=( )(答案:D)A B C D2、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中隨機投擲10000個點,則落入陰影部分(曲線C為正態分布N(0,1)的密度曲線)的點的個數的估計值為( )(答案:C)A 23486 B 2718 C 3413 D 4772【考題演練】【典例5】解答下列問題:1、某省舉辦了一次高三年級化學模擬考試,其中甲市有10000名學生參考,根據經驗,該省及各市本次模擬考試成績(滿分100分)都近似服從正態分布N(u,)。已知本次模擬考試甲市平均成績為65分,87分以上共有228人,甲市學生A的成績為76分,試估計學生A在甲市的大致名次;在該省本次模擬考試的參考學生中隨機抽取40人,記X表示在本次考試中化學成績在(u-3,u+3)之外的人數,求P(X≥1)的概率及X的數學期望。參考數據:0.9011,參考公式:若XN(u,),有P(u-P(u,2【解析】【考點】①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隨機變量概率分布定義與性質;③求隨機變量數學期望的基本求法。【解題思路】(1)根據正態分布的性質,結合問題條件求出的值,從而得出系數A成績在該市的大致名次;(2)根據正態分布的性質,分別求出隨機抽取一名學生在(u-3【詳細解答】(1)本次模擬考試成績(滿分100分)近似服從正態分布N(u,),u=65分,=0.0228,==0.0228,P(X≥u+2)=0.0228,u+=65+2=87,=11,76=65+11=65+,==0.1587,P(X≥u+)=0.1587,估計學生A在甲市的大致名次為1587名;(2)在甲市參考學生中,隨機抽取1名學生,成績在(u-3,u+3)之內的概率為P(u-31-0.90110.0989,隨機變量X的數學期望EX=np=400.0026=0.104。2、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分布N(2,),若p(22.5)= (2022全國高考新高考II卷)【解析】【考點】①隨機變量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隨機變量正態分布圖像及運用。【解題思路】根據隨機變量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隨機變量正態分布的圖像,結合問題條件就可求出p(X>2.5)的值。【詳細解答】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分布N(2,),p(22.5)=0.5- p(23、某物理量的測量結果服從正太分布N(10,),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2021全國高考新高考II)A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在(9.9,10.1)的概率越大 B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大于10的概率為0.5 C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小于9.99與大于10.01的概率相等 D 越小,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落在(9.9,10.2)與落在(10,10.3)的概率相等【解析】【考點】①隨機變量正態分布定義與性質;②隨機變量正態分布圖像及運用。【解題思路】根據隨機變量正態分布的性質,運用隨機變量正態分布的圖像,結合問題條件對各選項的結論的真假進行判斷就可得出選項。【詳細解答】對A,為數據的方差,為數據的標準差,越小,數據在u=10附近越集中,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在(9.9,10.1)的概率越大 ,A正確;對B,正態分布N(10,)的圖像關于直線x=10對稱,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大于10的概率為0.5 ,B正確;對C,正態分布N(10,)的圖像關于直線x=10對稱,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小于9.99與大于10.01的概率相等 ,C正確;對D,正態分布N(10,)的圖像關于直線x=10對稱,該物理量在一次測量中,落在(9.9,10.2)與落在(10,10.3)的概率不相等 ,D錯誤,選D。『思考問題5』【典例5】是近幾年高考(或高三診斷考試或調研考試)試卷中與正太分布相關的問題,歸結起來主要包括:①正態分布曲線定義,性質及運用;②正太分布定義,性質及運用;③正態分布的實際應用等幾種類型;(2)解答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問題的基本方法是:①根據問題的結構特征,判斷問題的所屬類型;②按照解答該類型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對問題實施解答;③得出問題解答的最終結果。〔練習5〕解答下列問題:1、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n,p),若E(X)=30,D(X)=20,則p= (2015全國高考廣東卷)(答案:p=)附:若X—N(u, ),則P(u- <Xu+)=0.6826,P(u-2<Xu+2)=0.9544。2、已知隨機變量服從正態分布N(3,),則p(<3)=( )(2015全國高考重慶卷)(答案:D)A B C D3、在如圖所示的正方形中隨機投擲10000個點,則落入陰影部分(曲線C為正態分布N(0,1)的密度曲線)的點的個數的估計值為( )(2015全國高考湖南卷)(答案:C)A 23486 B 2718 C 3413 D 477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