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4.2水的組成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水的物理性質電解水實驗課時導入水是生命的源泉,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對于我們熟悉的水,你知道它的組成嗎?感悟新知知識點11. 通常狀況下,純凈的水是無色、無氣味的透明液體。在壓強為101.3 kPa 時,水的凝固點為0 ℃,沸點是100 ℃。溫度為4 ℃時,水的密度最大,為1 g·cm-3。2. 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冰、水共存時,冰會浮在水的上面。水的物理性質知1-講感悟新知易錯提示指明水的熔沸點和密度等物理性質時都要注意前提條件,否則可能產生錯誤,如壓強增大(或減小)時,水的沸點會升高(或降低)。知1-講知1-練感悟新知水是生命活動和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下列關于水的物理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通常狀況下,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B. 水的凝固點是0 ℃C. 水的沸點是100 ℃D. 水的密度是1 g/cm3A例1考向 考查水的物理性質感悟新知解題秘方:在描述物質的性質時,必須注意它的前提條件,否則可能出現錯誤。在1 個標準大氣壓時,水的凝固點為0 ℃,沸點為100 ℃;而描述水的密度時,如果密度為1 g/cm3,則前提條件是4 ℃時。知1-練誤區警示描述液體的熔沸點要指明壓強,描述氣體的顏色、狀態一般是通常狀況下,不指明前提條件的描述往往會出現錯誤。感悟新知知識點21. 實驗往水電解器中加滿水;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接通直流電。2. 現象(1) 通電后,兩個電極上均產生氣泡;(2)一段時間后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氣體的體積大約是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氣體體積的2 倍。電解水實驗知2-講感悟新知3. 檢驗(1)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該管內的氣體是氧氣;(2) 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能被燃著的木條點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說明該管內的氣體是氫氣。知2-講感悟新知4. 微觀解釋 化學變化的過程是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進行重新組合形成新分子的過程。在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個數都不發生改變。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下:知2-講感悟新知5. 結論 (1)水——→氫氣+ 氧氣;(2)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3)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6. 知識拓展(1)1 個水分子是由2 個氫原子和1 個氧原子構成的,水的化學式為:H2O。(2)水電解時的能量轉化方式: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知2-講通電感悟新知易錯提示1.電解水實驗通的是直流電而不是交流電。2.電解水實驗時,不是用純凈水做實驗,為增強水的導電性,水中常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3.電解水時測得正負兩極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 ∶ 2,質量比不是1 ∶ 2。知2-講知2-練感悟新知[中考·日照] 用如圖所示裝置電解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M、N 兩導管口處收集的氣體質量之比是1 ∶ 2B. 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C.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M 導管口處,木條會復燃D. N 處收集的氣體,靠近火焰,若發出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氣體不純A例2考向 對電解水實驗的認識題型1 電解水實驗的現象與結論感悟新知導引:由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M、N 兩導管口處收集的氣體分別是氧氣和氫氣,體積之比是1 ∶ 2,A 錯誤;硫酸鈉或氫氧化鈉在水中能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B 正確;M 導管口處生成的是氧氣,具有助燃性,C 正確;N 處收集的氣體是氫氣,具有可燃性,靠近火焰,若發出尖銳的爆鳴聲,說明氣體不純,D 正確。知2-練感悟新知知2-練特別提醒關于水電解實驗的現象和結論主要明確:1. 實驗現象可結合口訣“正氧負氫,氫二氧一”記憶。2. 電解水的結論是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不能誤以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3. 電解水正負兩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1∶2,而不是質量比。知2-練感悟新知[改編·濱州] 電解水的過程可用下列圖示表示,粒子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②③C例3題型2 水通電分解的微觀解釋感悟新知解題秘方:解題時應注意宏觀微觀相結合,即通過分析水通電分解的微觀實質得出結論。導引:電解水的過程為水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氧分子和氫分子。故選C。知2-練課堂小結性質物理性質原理裝置現象結論分辨微觀解釋組成電解水實驗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