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七年級 班級 學生姓名 科目 數學 制作人 編號第四章 三角形4.5 利用三角形全等測距離一、學習目標1.可以靈活構造全等三角形,將不可測距離轉化為可測距離;2.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二、導學指導與檢測導學指導 導學檢測與課堂展示復習引入 1.如圖,由△ABC ≌△EDC,能得出哪些結論?2.如圖,請添加條件使得△ABC ≌△EDC.在 △ ABC 和 △ EDC 中 ∴△ABC ≌△EDC(________)閱讀教材,完成右框的內容 一、問題情景一:在一次戰役中,我軍陣地與敵軍碉堡隔河相望.為了炸掉這個碉堡,需要知道碉堡與我軍陣地的距離.在不能過河測量,又沒有任何測量工具的情況下,只知道每步的步長約0.5m,該戰士是怎么做到的呢?問題1:剛所講述的方法中,條件和結論是什么?問題2:你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說明BC=DC 嗎?小結:在上面的問題中,通過利用 ,把不可測量或不方便測量的線段,轉化成了 的線段.二、問題情景二:如圖,A,B兩點分別位于一個池塘的兩端,小明想用繩子測量 A,B間的距離,但繩子不夠長,一個叔叔幫他出了這樣一個主意:先在地上取一個可以直接到達點和點的點C,連接 AC 并延長到 D,使CD=CA;連接 BC 并延長到E,使CE=CB,連接DE并測量出它的長度DE的長度就是 A,B間的距離.你能說明其中的道理嗎 三、問題情景三:如圖所示,一棟大樓的前方有一座很高的紀念碑,你能知道紀念碑相當于有幾層樓高嗎?你是怎么做的?鞏固診斷A層 1.如圖,已知AC=DB,AO=DO,CD=100m,則A,B兩點間的距離( ).A.等于100m B.小于100m C.大于100m D.無法確定2.如圖,把兩根鋼條AB, CD的中點連在一起,可以做成一個測量工具內槽寬 的工具(卡鉗),若測得 AC=8cm,則槽寬為 cm.3.如圖,小明與小紅玩蹺蹺板游戲,如果蹺蹺板的支點(即蹺蹺板的中點)至地面的距離是50cm,當小紅從水平位置CD下降30cm時,小明離地面的高度是 cmB層4.如圖,已知A、B兩點被一個池塘隔開,無法直接測量,但A、B兩點可以到達,小剛在池塘外找到兩點C、D,使AD∥BC,且AD=BC.他從C位置走到D處恰好走了100步,已知小剛一步大約60cm,求池塘A、B之間的距離.5.要測量池塘的寬AB,如圖,找一點D,使AD⊥BD,延長AD至C,使CD=AD,連結BC,測量BC的長即得AB的長,為什么?C層6.王強同學用10塊高度都是2cm的相同長方體小木塊,壘了兩堵與地面垂直的木墻,木墻之間剛好可以放進一個等腰直角三角板(AC=AB,∠ACB=90°),點C在DE上,點A和B分別與木墻的頂端重合,求兩堵木墻之間的距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