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二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一、必須掌握的除法知識點:1、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必須比除數小。2、被除數÷除數=商 72 ÷ 9 = 8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57 ÷ 9 = 6……3商×除數=被除數 8×9 = 72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6×9 + 3 = 57被除數÷商 = 除數 72 ÷8 = 9 (被除數-余數)÷商 = 除數 (57-3)÷6 =93、解決問題要區分至少和最多,夠不夠的、排隊進門問題相當于至少的問題。二、必須掌握的生活中大數的知識點:1) 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10個一百是1000;10個一千是10000。2) 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 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數位順序表萬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注意:數位順序表是從右開始認的。3、它們的計數單位分別是:一 、十、百、千、萬它們的位數分別是:一位數、兩位數、三位數、四位數、五位數4、讀數時要注意:①從最高位讀起,用漢字。千位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十位是幾就讀幾十,個位是幾就讀幾;②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中間的0不管有幾個,只讀一個“零”,例,3030讀作:三千零三十;3003讀作:三千零三;末尾的0不管有幾個,一個也不讀,例,3300讀作:三千三百。5、寫數時要注意:①從最高位寫起,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幾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幾個就在個位上寫幾;②哪一位上沒有數,要用0占位。例:三千四百,寫作3400;兩千零五十,寫作2050;兩千零五,寫作2005。6、最小的兩位數是10,最大的兩位數是99;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三位數是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7、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①數位多的數比較大;②數位相同,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這個數就大;③最高位相同,往后看多一位。三、三位數加減法應注意:1、整百和整百相加減的口算方法:直接用百位上的數字相加減,末尾保留相同個數的零2、用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加法的驗算方法:A、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計算一遍。B、用和減去其中的一個加數,看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3、用豎式計算減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不夠減,要向前一位借一。本位加10再減。減法的驗算方法:A、用減法驗算。用被減數減去差,看是否等于減數。B、用加法驗算。用差加上減數,看是否等于被減數。加數 另一個加數=和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被減數-減數=差 差 減數=被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四、辨別方向,要牢記方向板。1、看地圖時,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中午的太陽在南邊,樹影在北邊。3、北極星在北邊。4、樹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樹葉稀的一面是北方。5、溝渠里,雪融得快的是北方,雪融得慢的是南方。五、測量的知識點: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米 = 10分米 1m = 10dm1分米 = 10厘米 1dm = 10cm 相鄰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1厘米=10毫米 1cm=10mm特殊:1千米=1000米 1米 = 100厘米 1分米 = 100毫米1km=1000m 1m = 100cm 1dm = 100mm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表示,一千米寫成1km舉例:一張撲克牌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指甲蓋大拇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手掌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公共汽車兩站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六、認識圖形的知識點:我 是 一 個 小 小 角, 一 個 頂 點 兩 條 邊, 畫 角時 ,要 牢 記 ,先 畫 頂 點 再 畫 邊,想 知 我 的 大 與 小,只 看 張 口 不 看 邊。2、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無關, 跟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角的兩邊張口越小,角越小。3、判斷是什么角時①找直角三角板直角的頂點;②對齊需量角的一邊與直角的一邊;③判斷另一邊在直角另一邊的內還是外;與直角相等時,是直角;比直角小是銳角;比直角大是鈍角。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三角尺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4、鈍角 ﹥ 直角 ﹥ 銳角紅領巾上有2個( 銳角 )角和1個( 鈍角 )角;每個三角板上有1個(直角)和2個(銳角)。5、3時整和9時整,時針和分針形成( 直角 );6、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三個銳角,最少有兩個銳角;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一個直角;一個三角形中最多有一個鈍角。7、 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對邊平行并且相等,對角相等。長方形的特點:對邊平行且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點:有四條邊,對邊平行,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和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8、數圖形的方法:①先數基本圖形;②再數組合圖形;③最后把基本圖形和組合圖形的個數加起來。七、時、分、秒的知識點1、 計量時間的單位有(時)、(分)、(秒),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作單位,計量較長的時間,常用(時)作單位。2、 鐘面上有(時)針、(分)針和(秒)針,又短又粗走得最慢的針是時針,較短較粗是分針,最細最長走得最快的針是秒針。3、(1)鐘面上有12 個大格, 60個小格。(2)時針走1大格是1時,走一圈是12時。(3)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鐘,就是1小時。(4)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就是1分鐘。(5)時針走1 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一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6)1 時=60分 1分=60秒 1時=3600秒 (7)常用的時間單位有時、分、秒。(8)鐘面上的三根針分別是表示時針、分針、秒針。(9)一天24小時,時針剛好走2圈4、【總結:分針和秒針走了多長時間的計算方法,結束時間 – 開始時間 = 幾大格,然后把幾大格 × 5 = 答案 ;而時針走了多長時間的計算方法是:結束時間 – 開始時間 = 幾大格,然后把幾大格 ×1 = 答案 】5、讀寫幾時幾分的方法:1、整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2、半時:分針指著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時半。3、幾時幾分:先看時針,時針超過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分針從12為0起點走過了幾小格就是幾分4、“:”前表示小時,后表示分,不足二位補0。5、分針超過6,未到12,時針靠近幾時,就要幾時減一。6、分針超過12,未到6,時針靠近幾時,就是幾時。7、 15分鐘是一刻鐘。 12時整,時針和分針都指著12。8、 用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用的時間越長,速度越慢。9、生活小常識:小華每天睡了9(時); 小亮吃飯約需要20(分) ; 夏天午睡約1(時)每天在學校學習約7(時); 一節課是40(分); 小芳跑100米約20(秒)看一集電視片約25(分); 一首歌曲約4(分); 系紅領巾大約要20(秒)煮米飯大約要25(分); 刷牙大約要3(分); 跑2米約需要2(秒);人一分鐘大約跑200米; 人一分鐘大約可游50米; 一分鐘,工廠可生產1600支鉛筆; 一分鐘,汽車大約可跑1200米; 一分鐘,飛機可飛行3萬米;一分鐘,獵豹大約能跑1800米; 一分鐘,人的心跳大約是80次;一分鐘,兒童的脈搏約跳90次;一秒鐘,火車約行55米; 一秒鐘,衛星約行7900米八、“重復”的奧妙:在找規律時,我們可以用分組法把規律按組劃分出來。例如:123512351235…… 1235 1235 1235 123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