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1硫及其化合物的課件(共42張ppt)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1硫及其化合物的課件(共42張ppt)2023-2024學年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冊

資源簡介

(共42張PPT)
硫及其化合物的課件
教學目標
了解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01
通過對自然界中含硫化合物的化合價及其氧化還原性的分析和討論,鞏固從氧化還原角度認識物質的思路。初步形成轉化意識,通過對自然界中硫的轉化條件的分析,形成化學變化是有條件的觀念。培養學生多角度、動態分析化學變化的能力。
02
通過設計常見含硫物質的轉化實驗,提升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發展學生證據推理的核心素養。
03
情境微課堂
當濃硫酸遇到蔗糖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學習探究一
硫酸根離子的檢驗
在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稀硫酸、硫酸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然后各滴入幾滴氯化鋇溶液,觀察現象。再分別加入少量稀鹽酸,振蕩,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滴入氯化鋇溶液,三只試管均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少量稀鹽酸,稀硫酸和Na2SO4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無變化,Na2CO3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了。
實驗原理:Ba2+ + SO42- = Ba SO ↓
Ba2+ + CO32- = Ba CO ↓
CO32- + 2H+ = H2O+CO ↑
實驗結論:
先將溶液用鹽酸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擾,然后加入BaCl2溶液來檢驗SO42-的存在。
學習探究二
粗鹽提純
思考:現在我們炒菜用的精鹽又細又白,你知道精鹽是由粗鹽經過什么樣的程序制得的嗎

粗鹽
細鹽
經溶解、過濾和蒸發操作得到的粗鹽中還含有一些可溶性硫酸鹽及MgCl2、CaCl2等雜質。除去粗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原理如下圖:
提純過程中涉及的離子方程式:
Ba2+ + SO42- = Ba SO4↓
Mg2+ + 2OH- = Mg(OH)2↓
Ba2+ + CO32- = Ba CO3↓
Ca2+ + CO32- = Ca CO3↓
CO32- + H+ = H2O+CO2↑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的“三個必須”和“四個原則”
(1)三個必須:
①除雜試劑必須稍過量。
②過量試劑必須除盡,且容易除去。
③除雜途徑選最佳,有多種雜質時除雜順序必須合理。
(2)四個原則:
①不增(不增加新的雜質);
②不減(不減少欲被提純的物質);
③易分離(被提純物與雜質容易分離);
④易復原(被提純物質要復原).
拓展:
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
1、自然界中硫的存在
學習探究三
2、硫元素的價態轉化規律
硫元素的價態比較多,常見的有-2、0、+4、+6價,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是:
現將它們在化學反應中復雜的變化規律歸結如下:
(1)鄰位轉化規律: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某一價態的硫化合物升高或降低時,一般先直接升高或降低到相鄰的價態,即按如下關系轉化
(2)跳位轉化規律:低價態的硫當遇到足量的強氧化劑或當反應條件發生改變時,價態會發生跳位轉化。
(3)互不換位規律:
①S(-2)和S(+6)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只能轉化為中間價態,不可能互換位置。比如H2S與濃硫酸反應時,H2S的氧化產物是S,而硫酸被還原的產物是SO2;也就是說價態變化向中間靠攏,而不能交叉。
②相鄰價態的兩物質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H2S和S、S和SO2、SO2和H2SO4之間均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3、實驗中硫元素的價態轉化
設計實驗實現不同價態硫轉化,遵循的原則是科學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綠色化。
序號 轉化 目標 轉化前的 含硫物質 選擇試劑 轉化后的
含硫物質
① -2→0 H2S ________ S
___
② 0→-2 S __ H2S
_______ _________
O2(不足)
SO2
H2
Fe或Cu
FeS或Cu2S
序號 轉化 目標 轉化前的 含硫物質 選擇試劑 轉化后的
含硫物質
③ -2→+4 H2S ________ SO2
④ 0→+4 S __ SO2
⑤ +4→0 SO2 ___ S
⑥ +4→+6 SO2 __ SO3
___ H2SO4
⑦ +6→+4 H2SO4 ___ SO2
O2(足量)
O2
H2S
O2
Cl2
Cu
轉化過程中有關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S+O2 2S+2H2O,SO2+2H2S====3S+2H2O
H2+ S H2S, Fe+S FeS或2Cu+S Cu2S
2H2S+3O2 2SO2+2H2O
點燃
====

====

====

====
點燃
====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Cu+2H2SO4(濃) CuSO4+2H2O+SO2↑
S+O2 SO2
SO2+2H2S====3S+2H2O
2SO2+ O2 2SO3
Cl2+ SO2+2H2O====H2SO4+2HCl
點燃
====

====

催化劑
====
學習探究四
濃、稀硫酸的鑒別方法
方法 濃硫酸 稀硫酸
稱重法 偏重 偏輕
粘度法 黏稠狀液體 黏稠度較小的液體
沸點法 沸點高后沸騰 先沸騰且有大量水蒸氣產生
稀釋法 放出大量熱 無明顯現象
鐵鋁法 因鐵鋁被鈍化而無明顯現象 產生大量氣泡
銅碳法 加熱有氣泡產生 無明顯現象
膽礬法 藍色變為白色 無顏色變化
纖維素法 表面脫水碳化 無明顯現象
粗鹽提純
【思考與討論】
經溶解、過濾和蒸發操作得到的粗鹽中還含有一些可溶性硫酸鹽及MgCl2、CaCl2等雜質。若按照下表順序除去它們,應加入什么試劑?
雜質 加入的試劑 離子方程式
硫酸鹽 稍過量的BaCl2溶液 Ba2+ + SO 2 = Ba SO ↓
MgCl2 稍過量的NaOH溶液 Mg2+ + 2OH- = Mg(OH)2↓
CaCl2 稍過量的Na2CO3溶液 Ba2+ + CO 2 = Ba CO ↓
Ca2+ + CO 2 = Ca CO ↓
拓展延伸
濃、稀硫酸的鑒別方法
現象
濃H2SO4 稀H2SO4
物理性質 加入水中 放出大量熱 無明顯現象
觀察狀態 黏稠狀液體 黏稠度較小的液體
密度 濃H2SO4密度較大,相同體積時,濃H2SO4質量大
化學性質 鐵片 因鐵被鈍化而無明顯現象 產生大量氣泡
銅片(加熱) 有氣泡產生,溶液變藍 無明顯現象
白紙 立即變黑 無明顯現象
膽礬 藍色變為白色 無顏色變化
問題思考1
(SO2性質基礎填空)將SO2分別通入下列五種溶液中
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①中的實驗現象:KMnO4溶液_______,證明SO2具有______性。
(2)試管②中的實驗現象:品紅溶液_______,證明SO2具有_______性。
(3)試管③中能否觀察到沉淀?______。
(4)試管⑤中能產生白色沉淀,該沉淀是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產生沉淀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褪色  還原
褪色  漂白

BaSO3
問題思考2.(SO2與CO2混合氣體中成分的檢驗)下圖是檢驗某無色氣體A是SO2和CO2的混合氣體的裝置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B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
(2)C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4)實驗時,C中應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紅溶液  檢驗SO2
酸性KMnO4溶液  除去SO2并檢驗SO2是否除盡
澄清石灰水  檢驗CO2
酸性KMnO4溶液的顏色變淺但不褪成無色(或不褪色,或不褪成無色)
檢驗SO2和CO2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
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檢驗二者同時存在的一般流程為
歸納總結
流程設計 檢驗SO2 除去SO2 檢驗SO2是否除盡 檢驗CO2
選用試劑 品紅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紅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預期現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變渾濁
注意 有時為簡化裝置,可將除去SO2和檢驗SO2是否除盡合并為一個裝置,用較濃的酸性KMnO4溶液,現象是酸性KMnO4溶液顏色變淺,但不褪成無色。
過關訓練
1、關于SO2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可采用排水集氣法收集SO2
B.它與水作用生成H2SO4
C.它能使溴水褪色,體現SO2 具有漂白性
D.實驗室可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含有二氧化硫的尾氣
D
過關訓練
2. 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二氧化硫使品紅褪色
B. 氯水使有色布條褪色
C.活性炭使紅墨水褪色
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C
3.將SO2通入顯紅色的酚酞試劑中,發現紅色消失,主要是因為SO2( )
A.有漂白性 B.有還原性
C.溶于水后顯酸性 D.有氧化性
C
4.把少量的SO2分別通入下列濃度相等的①Ba(NO3)2溶液② 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預計能觀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 )
A. ①和② B.只有②
C. ②和③ D.全部
D
5、與圖中曲線相符合的是( )
A.向飽和H2SO3中通入H2S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C.向氯水中通入SO2
D.向飽和H2S溶液中通入SO2氣體
pH
V(氣)
D
牛刀小試
下列關于二氧化硫正確的是( )
A無色無味有毒的氣體
B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
C使紫色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劑
D
運輸濃硫酸的鋁槽車或鐵槽車如發生泄漏,能否使用大量水沖洗?
如果可以,可能會發生哪些反應?如果不行,該怎么處理?
課后思考
1.運輸濃硫酸的鋁槽車或鐵槽車如發生泄漏,能否使用大量水沖洗?
如果可以,可能會發生哪些反應?如果不行,該怎么處理?
用水沖洗會稀釋濃硫酸,放出大量熱量使溫度升高,鋁鐵與熱的濃硫酸反應產生污染氣體SO2 ,同時加水稀釋得到稀硫酸,與鋁鐵反應產生易燃易爆的氫氣,造成危害。
可以使用生石灰先中和硫酸,再用水沖洗。
2.下列事實與括號中濃硫酸的性質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空氣中敞口久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大(揮發性)
B.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與銅反應(脫水性)
C.用濃硫酸在紙上書寫的字跡變黑(氧化性)
D.濃硫酸可用來干燥某些氣體(吸水性)
D
3.濃硫酸能使石蕊試紙變紅,后來又變黑,這是因為
濃H2SO4具有( )
A.酸性和吸水性 B.強氧化性
C.酸性和脫水性 D.脫水性和強氧化性
C
4.往膽礬晶體中加入幾滴濃硫酸,預測實驗現象?
體現濃硫酸什么特性?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實驗現象:膽礬晶體由藍色變為白色
CuSO4·5H2O === CuSO4 + 5H2O
濃硫酸
化學變化
吸水性
吸水性吸收的是本身就存在的水分子,
可以是物理變化,也可以是化學變化;
脫水性是按水的組成比脫去有機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
是化學變化。
已知X為一種常見酸的濃溶液,能使蔗糖粉末變黑。A與X反應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反應條件及部分產物均已略去,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X使蔗糖變黑的現象主要體現了X的強氧化性
B.若A為鐵,則足量A與X在室溫下即可完全反應
C.若A為碳單質,則將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以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
D.工業上,B轉化為D的反應條件為高溫、常壓、使用催化劑
【答案】D
【解析】X為一種常見酸的濃溶液,能使蔗糖粉末變黑,則X是硫酸,D和水反應生成硫酸,則D是三氧化硫,B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則B是二氧化硫。濃硫酸使蔗糖變黑的現象主要體現了它的脫水性,A錯誤;若A是鐵,常溫下,鐵與濃硫酸發生鈍化現象,所以鐵不能完全溶解,B錯誤;若A是碳,濃硫酸和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氫氧化鈣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C錯誤;工業上,二氧化硫轉化為三氧化硫的反應條件為高溫、常壓、使用催化劑,D正確。
用右圖所示實驗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探究銅絲與過量濃硫酸的反應。下列實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動①中銅絲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選用品紅溶液驗證SO2的生成
C.③中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為確認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觀察顏色
【答案】D
【解析】因為①中含有大量濃硫酸,所以應該冷卻后把①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D錯誤。
向50 mL 18 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并加熱,充分反應后,被還原的H2SO4的物質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間 D.大于0.90 mol
課堂回眸
課堂回眸
“三個必須”和“四個原則”
粗鹽提純
課堂回眸
不同價態含硫物質的轉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民乐县| 宜兴市| 曲麻莱县| 准格尔旗| 贵阳市| 黄浦区| 章丘市| 绵竹市| 南木林县| 文化| 定结县| 山丹县| 甘洛县| 祁阳县| 澎湖县| 华坪县| 从江县| 辽阳市| 平乐县| 霞浦县| 盐边县| 土默特右旗| 富阳市| 元氏县| 灵石县| 天峨县| 兴宁市| 麦盖提县| 晋州市| 卢龙县| 辽阳市| 岚皋县| 仲巴县| 璧山县| 岢岚县| 浪卡子县| 宣恩县| 昔阳县| 安宁市|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