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二章直線和圓的方程2.2 直線的方程2.2.2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內容索引學習目標活動方案檢測反饋學 習 目 標1. 掌握直線的兩點式(截距式)方程,了解截距式是兩點式的特殊情況.2. 能夠根據條件選擇適當的方程形式求直線的方程.活 動 方 案活動一 探究直線的兩點式方程1. 鞏固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方程:【解析】 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為y-y0=k(x-x0)(直線的斜截式方程為y=kx+b).練習 已知直線l經過兩點P1(1,2),P2(3,5),求直線l的方程.思考1 已知直線l經過兩點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因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所以直線l是唯一確定的.也就是說,對于直線l上的任意一點P(x,y),它的坐標與點P1,P2的坐標之間具有唯一確定的關系,這一關系是什么呢?結論:直線的兩點式方程:【解析】 若x1=x2或y1=y2,則直線P1P2沒有兩點式方程.當x1=x2時,這兩點的直線方程為x=x1;當y1=y2時,這兩點的直線方程為y=y1.思考2 若點P1(x1,y1),P2(x2,y2)中有x1=x2或y1=y2,此時這兩點的直線方程是什么?【解析】 表示曲線上的點在運動時,動點和一個定點的連線的斜率始終等于兩定點連線的斜率,它表示的圖形是一條直線(不包含點(x1,y1)).思考3 【解析】 不是.后者表示的圖形是經過兩點P1(x1,y1),P2(x2,y2)的直線,前者為這條直線除去點P1.(3)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能否表示所有的直線?是否可以通過適當變形適合所有直線呢?【解析】 兩點式不適用于與兩坐標軸垂直的直線.變形之后可以適合所有直線.活動二 根據直線的兩點式方程求直線方程例1 已知直線l經過兩點A(a,0),B(0,b),其中ab≠0,求直線l的方程.【解析】 適合已知截距a(與x軸的交點(a,0))及截距b(與y軸的交點(0,b)),不適合過原點的直線.思考4 直線的截距式方程適用的范圍是什么?例2 已知三角形的頂點A(-5,0),B(3,-3),C(0,2),試求這個三角形三邊所在的直線方程.【解析】 略思考5 根據已知條件,如何選擇恰當的形式求直線的方程?活動三 截距概念的辨析例3 求過點P(3,2),并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線方程.變式 把“截距相等”改為“截距的絕對值相等”,結果如何?檢 測 反 饋24513【解析】 由M,N兩點的坐標可知,直線與x軸平行,所以直線的方程為y=2.1. 經過M(3,2)與N(6,2)兩點的直線的方程為( )A. x=2 B. y=2C. x=3 D. x=6【答案】 B24513A. 6 B. 6或-6C. -6 D. 2或12【答案】 B245313. (多選)(2024舟山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直線x-y-2=0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是2C. 過點(1,4)的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之和為0,則該直線方程為x-y+3=024531【答案】 AB245314. 過點A(5,6)和B(-1,2)的直線的兩點式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245315. (2023東莞中學階段練習)在△ABC中,已知點A(4,0),B(-3,4),C(1,2).(1) 求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所在直線l的方程.(2) 已知直線l2過點B,且l2在y軸上的截距是在x軸上的截距的2倍,求直線l2的方程.2453124531謝謝觀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2.2.2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1. 掌握直線的兩點式(截距式)方程,了解截距式是兩點式的特殊情況.2. 能夠根據條件選擇適當的方程形式求直線的方程.活動一 探究直線的兩點式方程 1. 鞏固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方程:練習 已知直線l經過兩點P1(1,2),P2(3,5),求直線l的方程.思考1 已知直線l經過兩點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因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所以直線l是唯一確定的.也就是說,對于直線l上的任意一點P(x,y),它的坐標與點P1,P2的坐標之間具有唯一確定的關系,這一關系是什么呢?結論:直線的兩點式方程:思考2 若點P1(x1,y1),P2(x2,y2)中有x1=x2或y1=y2,此時這兩點的直線方程是什么?思考3 (1) 方程=(其中x1≠x2)的左、右兩邊各具有怎樣的幾何意義?它表示什么圖形?(2) 方程=(其中x1≠x2)和方程=(其中x1≠x2,y1≠y2)表示同一個圖形嗎?(3)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能否表示所有的直線?是否可以通過適當變形適合所有直線呢?活動二 根據直線的兩點式方程求直線方程 例1 已知直線l經過兩點A(a,0),B(0,b),其中ab≠0,求直線l的方程.定義:由直線l在兩條坐標軸上的截距a,b確定的方程+=1叫做直線的截距式方程,簡稱截距式.思考4 直線的截距式方程適用的范圍是什么?例2 已知三角形的頂點A(-5,0),B(3,-3),C(0,2),試求這個三角形三邊所在的直線方程.思考5 根據已知條件,如何選擇恰當的形式求直線的方程?活動三 截距概念的辨析 例3 求過點P(3,2),并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線方程.直線在兩坐標軸上截距相等,直接考慮截距式方程+=1,也可以由圖形性質,得到k=-1時截距相等,從而選用點斜式.解題時特別要注意截距都是0的情況,這時選用方程y=kx.變式 把“截距相等”改為“截距的絕對值相等”,結果如何?1. 經過M(3,2)與N(6,2)兩點的直線的方程為( )A. x=2 B. y=2 C. x=3 D. x=62. (2024全國專題練習)已知直線3x+4y=b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為,則實數b的值為( )A. 6 B. 6或-6 C. -6 D. 2或123. (多選)(2024舟山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直線x-y-2=0的傾斜角為B. 直線x-y-2=0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是2C. 過點(1,4)的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之和為0,則該直線方程為x-y+3=0D. 過(1,4),(x0,y0)兩點的直線方程為=4. 過點A(5,6)和B(-1,2)的直線的兩點式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5. (2023東莞中學階段練習)在△ABC中,已知點A(4,0),B(-3,4),C(1,2).(1) 求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所在直線l的方程.(2) 已知直線l2過點B,且l2在y軸上的截距是在x軸上的截距的2倍,求直線l2的方程.【參考答案與解析】2.2.2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活動方案】1. 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為y-y0=k(x-x0)(直線的斜截式方程為y=kx+b).練習:由題意,得y-2=(x-1),化簡,得y=x+.故直線l的方程為y=x+.思考1:因為x1≠x2,所以直線的斜率k=,由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得y-y1=(x-x1).因為y1≠y2,所以方程可以寫成=.故點P(x,y)的坐標與點P1,P2的坐標之間的關系是=. 結論:=(其中x1≠x2,y1≠y2).思考2:若x1=x2或y1=y2,則直線P1P2沒有兩點式方程.當x1=x2時,這兩點的直線方程為x=x1;當y1=y2時,這兩點的直線方程為y=y1.思考3:(1) 表示曲線上的點在運動時,動點和一個定點的連線的斜率始終等于兩定點連線的斜率,它表示的圖形是一條直線(不包含點(x1,y1)).(2) 不是.后者表示的圖形是經過兩點P1(x1,y1),P2(x2,y2)的直線,前者為這條直線除去點P1.(3) 兩點式不適用于與兩坐標軸垂直的直線.變形之后可以適合所有直線.例1 因為直線l經過兩點A(a,0),B(0,b),代入兩點式,得=,即+=1.思考4:適合已知截距a(與x軸的交點(a,0))及截距b(與y軸的交點(0,b)),不適合過原點的直線.例2 因為直線AB過A(-5,0),B(3,-3)兩點,由兩點式,得=,整理,得直線AB的方程為3x+8y+15=0.因為直線BC過B(3,-3),C(0,2)兩點,斜率k==-,由點斜式,得y-2=-(x-0),整理,得直線BC的方程為5x+3y-6=0.因為直線AC過A(-5,0),C(0,2)兩點,由截距式,得+=1,整理,得直線AC的方程為2x-5y+10=0.思考5:略例3 當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a=b=0時,設所求直線的方程為y=kx,將點P(3,2)代入,得2=3k,解得k=,所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y=x;當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a=b≠0時,設所求直線的方程為+=1,則解得a=b=5,所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1,即x+y-5=0.綜上,所求直線的方程為y=x或x+y-5=0.變式 所求直線的方程為y=x或x-y-1=0或x+y-5=0.【檢測反饋】1. B 由M,N兩點的坐標可知,直線與x軸平行,所以直線的方程為y=2.2. B 令x=0,得y=;令y=0,得x=,即直線在x軸上的截距為,在y軸上的截距為,故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為S=××=,解得b=±6.3. AB 對于A,直線x-y-2=0的斜率為1,其傾斜角為,故A正確;對于B,直線x-y-2=0分別交x軸,y軸于點(2,0),(0,-2),該直線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的面積為S=×2×2=2,故B正確;對于C,過點(1,4)與原點(0,0)的直線y=4x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都為0,符合題意,即過點(1,4)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之和為0的直線可以是直線y=4x,故C錯誤;對于D,當x0=1,y0≠4時或當y0=4,x0≠1時,直線方程不能用=表示,故D錯誤.故選AB.4. = 由題意,得AB不和坐標軸垂直,符合兩點式方程的使用條件,當直線經過點(x1,y1),(x2,y2)時,兩點式方程為=,所以直線AB的兩點式方程為=.5. (1) 由題意,得點B(-3,4),C(1,2),所以線段BC的中點D的坐標為(-1,3).又線段BC所在直線的斜率為=-,所以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所在直線l的斜率為2,且過點D,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y-3=2(x+1),即y=2x+5.(2) 當直線l2在x軸和y軸上的截距均為0時,設直線l2的方程為y=kx,且直線過點B(-3,4),則4=-3k,解得k=-,此時直線l2的方程為y=-x;當直線l2在x 軸和 y 軸上的截距均不為 0時,設直線l2的方程為+=1,將點B(-3,4)代入,得+=1, 解得m=-1,此時直線l2的方程為+=1, 即y=-2x-2.綜上,直線l2的方程為y=-x或y=-2x-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2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 學案課件(共30張PPT).pptx 2.2.2 直線的兩點式方程 學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