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二章直線和圓的方程2.3 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2.3.2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內容索引學習目標活動方案檢測反饋學 習 目 標1. 掌握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2. 會運用坐標法證明簡單的平面幾何問題.3. 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與數形結合思想.活 動 方 案活動一 探究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1. 回憶初中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析】 略問題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兩點P1(-5,-2),P2(3,4),則它們的距離是多少?如何轉化為坐標軸上(或平行于坐標軸)的距離問題?問題2:對于平面上兩點P1(x1,y1),P2(x2,y2),你能用幾種方法推導它們之間的距離?思考 當x1=x2時,P1P2的值是多少?當y1=y2時,P1P2的值是多少?原點O(0,0)與任意一點P(x,y)的距離OP的值是多少?練習 (1) 求A(-1,3),B(2,5)兩點間的距離;(2) 已知A(0,10),B(a,-5)兩點間的距離是17,求實數a的值.活動二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應用【解析】 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以頂點A為原點,邊AB所在直線為x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在 ABCD中,點A的坐標是(0,0),設點B的坐標為(a,0),點D的坐標為(b,c),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點C的坐標為(a+b,c).例2 用坐標法證明: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兩條鄰邊的平方和的兩倍.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得AC2=(a+b)2+c2,BD2=(b-a)2+c2,AB2=a2,AD2=b2+c2,所以AC2+BD2=2(a2+b2+c2),AB2+AD2=a2+b2+c2,所以AC2+BD2=2(AB2+AD2),即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兩條鄰邊的平方和的兩倍.“坐標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一般步驟:(1) 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用坐標表示有關的量;(2) 根據距離公式進行有關代數運算;(3) 把代數結果“翻譯”成幾何關系.檢 測 反 饋245131. (2023全國專題練習)已知點A(1,2),B(3,4),C(5,0),若A,B,C是△ABC的三個頂點,則△ABC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邊三角形【答案】 B245132. 已知點(x,5)關于點(1,y)的對稱點為(-2,-3),則點P(x,y)到原點的距離是( )【答案】 D245313. (多選)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頂點為C(3,3),若點A的坐標為(0,4),則點B的坐標可能是( )A. (2,0) B. (0,2)C. (4,6) D. (6,4)【答案】 AC245314. 在直線x-y+4=0上取一點P,使它到點M(-2,-4),N(4,6)的距離相等,則點P的坐標為________.24531【解析】 (1) 因為P(3,-1),Q(-3,3),所以PQ的中點為(0,1),若直線l:kx-y+1+2k=0(k∈R)過PQ的中點(0,1),則-1+1+2k=0,解得k=0,此時直線l為y=1,滿足P,Q兩點到直線l的距離相等;5. (2023新泰一中階段練習)已知直線l:kx-y+1+2k=0(k∈R),P(3,-1),Q(-3,3).(1) 若P,Q兩點到直線l的距離相等,求直線l的方程;(2) 當k為何值時,原點到直線l的距離最大.2453124531謝謝觀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2.3.2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1. 掌握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2. 會運用坐標法證明簡單的平面幾何問題.3. 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與數形結合思想.活動一 探究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1. 回憶初中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問題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兩點P1(-5,-2),P2(3,4),則它們的距離是多少?如何轉化為坐標軸上(或平行于坐標軸)的距離問題?問題2:對于平面上兩點P1(x1,y1),P2(x2,y2),你能用幾種方法推導它們之間的距離?思考 當x1=x2時,P1P2的值是多少?當y1=y2時,P1P2的值是多少?原點O(0,0)與任意一點P(x,y)的距離OP的值是多少?練習 (1) 求A(-1,3),B(2,5)兩點間的距離;(2) 已知A(0,10),B(a,-5)兩點間的距離是17,求實數a的值.活動二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應用例1 已知點A(-1,2),B(2,),在x軸上求一點P,使PA=PB,并求PA的值.例2 用坐標法證明: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兩條鄰邊的平方和的兩倍.“坐標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一般步驟:(1) 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用坐標表示有關的量;(2) 根據距離公式進行有關代數運算;(3) 把代數結果“翻譯”成幾何關系. 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斜邊BC的中點為M,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求證:AM=BC.1. (2023全國專題練習)已知點A(1,2),B(3,4),C(5,0),若A,B,C是△ABC的三個頂點,則△ABC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邊三角形2. 已知點(x,5)關于點(1,y)的對稱點為(-2,-3),則點P(x,y)到原點的距離是( )A. 2 B. 4 C. 5 D.3. (多選)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頂點為C(3,3),若點A的坐標為(0,4),則點B的坐標可能是( )A. (2,0) B. (0,2) C. (4,6) D. (6,4)4. 在直線x-y+4=0上取一點P,使它到點M(-2,-4),N(4,6)的距離相等,則點P的坐標為________.5. (2023新泰一中階段練習)已知直線l:kx-y+1+2k=0(k∈R),P(3,-1),Q(-3,3).(1) 若P,Q兩點到直線l的距離相等,求直線l的方程;(2) 當k為何值時,原點到直線l的距離最大.【參考答案與解析】2.3.2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活動方案】1. 略問題1:它們的距離是10.過點P1作y軸的垂線,過點P2作x軸的垂線,兩垂線相交于點P3,則P1P3=8,P2P3=6,由勾股定理,得P1P2==10.問題2:P1P2=,推導略.思考:當x1=x2時,P1P2=|y1-y2|;當y1=y2時,P1P2=|x1-x2|;OP=.練習:(1) AB=.(2) AB==17,解得 a=±8.例1 設所求點為P(x,0),則PA==,PB==.由PA=PB,得x2+2x+5=x2-4x+11,解得x=1,所以所求點為P(1, 0),且PA==2.例2 如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以頂點A為原點,邊AB所在直線為x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在 ABCD中,點A的坐標是(0,0),設點B的坐標為(a,0),點D的坐標為(b,c),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得點C的坐標為(a+b,c).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得AC2=(a+b)2+c2,BD2=(b-a)2+c2,AB2=a2,AD2=b2+c2,所以AC2+BD2=2(a2+b2+c2),AB2+AD2=a2+b2+c2,所以AC2+BD2=2(AB2+AD2),即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兩條鄰邊的平方和的兩倍.跟蹤訓練 如圖,以Rt△ABC的直角邊AB,AC所在直線為坐標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設B,C兩點的坐標分別為(b,0),(0,c).因為M是BC的中點,所以點M的坐標為.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得AM==.因為BC=,所以AM=BC.【檢測反饋】1. B 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得AB==2,AC==2,BC==2,則AC=BC,且AB2≠AC2+BC2,故△ABC為等腰三角形.2. D 根據中點坐標公式,得=1,=y,解得x=4,y=1,所以點P的坐標為(4,1),則點P(x,y)到原點的距離d==.3. AC 設點B的坐標為(x,y).由題意,得即解得或所以點B的坐標為(2,0)或(4,6).故選AC.4. 設直線x-y+4=0上一點P(x,x+4).因為點P到點M(-2,-4),N(4,6)的距離相等,所以=,解得x=-,所以y=-+4=,所以點P的坐標為.5. (1) 因為P(3,-1),Q(-3,3),所以PQ的中點為(0,1),若直線l:kx-y+1+2k=0(k∈R)過PQ的中點(0,1),則-1+1+2k=0,解得k=0,此時直線l為y=1,滿足P,Q兩點到直線l的距離相等;又kPQ==-,所以當k=kPQ=-時,直線l的方程為2x+3y+1=0,此時直線l與直線PQ平行,滿足P,Q兩點到直線l的距離相等.綜上,直線l的方程為y=1或2x+3y+1=0.(2) 由kx-y+1+2k=0,得k(x+2)+(-y+1)=0,聯立解得則直線l:kx-y+1+2k=0(k∈R)過定點N(-2,1).當直線l與ON垂直時,原點到直線l的距離最大,最大值為ON==.因為kON=-,所以k=2,即當k=2時,原點到直線l的距離最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2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學案課件(共23張PPT).pptx 2.3.2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學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