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二章直線和圓的方程2.5 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2.5.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3)內(nèi)容索引學習目標活動方案檢測反饋學 習 目 標1. 綜合運用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解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和實際問題.2. 體會數(shù)形結合思想及分類討論思想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中的應用.活 動 方 案活動一 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綜合應用例1 已知直線l:(2m+1)x+(m+1)y=7m+4,圓C:(x-1)2+(y-2)2=25,證明:當m∈R時,直線l與圓C必相交,并求相交弦長的最小值及對應的m的值.例2 如圖,已知圓O的方程為x2+y2=2,M是直線x=-2上的任意一點,過點M作圓O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是P,Q,線段PQ的中點為N.(1) 當點M運動到x軸上時,求出點P,Q的坐標;(2) 當點M在x軸上方運動且∠PMQ=60°時,求直線PQ的方程;(3) 求證:OM·ON=OP2,并求點N的軌跡方程.活動二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實際應用例3 如圖是某圓拱形橋一孔圓拱的示意圖.圓拱跨度AB=20 m,拱高OP=4 m,建造時每間隔4 m需用一根支柱支撐,求支柱A2P2的高度(精確到0.01 m).【解析】 方法一(幾何法):設圓拱所在圓的圓心為C,半徑為r,連接AC,OC,P2C,過點P2作P2E⊥PC,則A2P2=OE,P2E=A2O.由題意易得AO=10,CO=r-4.在Rt△AOC中,r2=(r-4)2+102,解得r=14.5.在Rt△P2EC中,r2=(A2P2+r-4)2+22,解得A2P2≈3.86,所以支柱A2P2的高度約為3.86 m.1. 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則:(1) 若曲線是軸對稱圖形,則可選對稱軸為坐標軸;(2) 常選特殊點作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3) 盡量使已知點位于坐標軸上.2. 坐標法和幾何法的特點:(1) 坐標法:思考量小,直觀簡潔;(2) 幾何法:思考量大,需作輔助線,多次計算.例4 一個小島的周圍有環(huán)島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島中心為圓心,半徑為20 km的圓形區(qū)域內(nèi).已知小島中心位于輪船正西40 km處,港口位于小島中心正北30 km處.如果輪船沿直線返港,那么它是否會有觸礁危險?用坐標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三步曲”:第一步:建立適當?shù)钠矫嬷苯亲鴺讼担米鴺撕头匠瘫硎締栴}中的幾何要素,如點、直線、圓,將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shù)問題;第二步:通過代數(shù)運算,解決代數(shù)問題;第三步:將代數(shù)運算的結果“翻譯”成幾何結論.檢 測 反 饋2451324513【答案】 C2451324513【答案】 B245313. (多選)(2023武漢期中)已知點M在直線l:x+y=4上移動,圓O:x2+y2=4,直線MP,MQ是圓O的切線,切點為P,Q.設OM∩PQ=N,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PQ⊥OMB. 存在點M,使得∠PMQ=120°C. 四邊形OPMQ面積的取值范圍是[4,+∞)D. 當點M的坐標為(1,3)時,直線PQ的方程為x+3y-2=02453124531【答案】 AC2453124531【答案】 [-2,0)∪(0,2]245315. (2024玉林期末)如圖,四邊形MNPQ是一塊長方形綠地,MQ= 3 km,MN=2 km,RS是一條直路,交MN于點R,交MQ于點S,且MR=SQ=1 km.現(xiàn)在該綠地上建一個標志性建筑物,使建筑物的中心到P,R,S三個點的距離相等.以M為坐標原點,直線MN,MQ分別為x軸,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1) 求出建筑物的中心C的坐標;(2) 由建筑物的中心到直路RS要開通一條路,已知路的造價為150萬元/km,求開通的這條路的最低造價.24531245312453124531謝謝觀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2.5.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3)1. 綜合運用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解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和實際問題.2. 體會數(shù)形結合思想及分類討論思想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中的應用.活動一 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綜合應用例1 已知直線l:(2m+1)x+(m+1)y=7m+4,圓C:(x-1)2+(y-2)2=25,證明:當m∈R時,直線l與圓C必相交,并求相交弦長的最小值及對應的m的值.例2 如圖,已知圓O的方程為x2+y2=2,M是直線x=-2上的任意一點,過點M作圓O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是P,Q,線段PQ的中點為N.(1) 當點M運動到x軸上時,求出點P,Q的坐標;(2) 當點M在x軸上方運動且∠PMQ=60°時,求直線PQ的方程;(3) 求證:OM·ON=OP2,并求點N的軌跡方程.活動二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實際應用 例3 如圖是某圓拱形橋一孔圓拱的示意圖.圓拱跨度AB=20 m,拱高OP=4 m,建造時每間隔4 m需用一根支柱支撐,求支柱A2P2的高度(精確到0.01 m).1. 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則:(1) 若曲線是軸對稱圖形,則可選對稱軸為坐標軸;(2) 常選特殊點作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3) 盡量使已知點位于坐標軸上.2. 坐標法和幾何法的特點:(1) 坐標法:思考量小,直觀簡潔;(2) 幾何法:思考量大,需作輔助線,多次計算.例4 一個小島的周圍有環(huán)島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島中心為圓心,半徑為20 km的圓形區(qū)域內(nèi).已知小島中心位于輪船正西40 km處,港口位于小島中心正北30 km處.如果輪船沿直線返港,那么它是否會有觸礁危險?用坐標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三步曲”:第一步:建立適當?shù)钠矫嬷苯亲鴺讼担米鴺撕头匠瘫硎締栴}中的幾何要素,如點、直線、圓,將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shù)問題;第二步:通過代數(shù)運算,解決代數(shù)問題;第三步:將代數(shù)運算的結果“翻譯”成幾何結論.1. 圓x2+y2+2x+4y-3=0上到直線l:x+y+1=0的距離為的點的個數(shù)為( )A. 1 B. 2 C. 3 D. 42. (2024益陽期末)若直線y=kx+3上存在點P,過點P作圓O:x2+y2=4的兩條切線,A,B為切點,滿足·=0,則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是( )A. [-,] B. (-∞,- ]∪[,+∞)C. [-,] D. (-∞,- ]∪[,+∞)3. (多選)(2023武漢期中)已知點M在直線l:x+y=4上移動,圓O:x2+y2=4,直線MP,MQ是圓O的切線,切點為P,Q.設OM∩PQ=N,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PQ⊥OMB. 存在點M,使得∠PMQ=120°C. 四邊形OPMQ面積的取值范圍是[4,+∞)D. 當點M的坐標為(1,3)時,直線PQ的方程為x+3y-2=04. (2024永州期末)已知點A(-2,0),B(2,0),若在直線l:y=a(x-)上至少存在3個不同的點P,使得△PAB為直角三角形,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5. (2024玉林期末)如圖,四邊形MNPQ是一塊長方形綠地,MQ=3 km,MN=2 km,RS是一條直路,交MN于點R,交MQ于點S,且MR=SQ=1 km.現(xiàn)在該綠地上建一個標志性建筑物,使建筑物的中心到P,R,S三個點的距離相等.以M為坐標原點,直線MN,MQ分別為x軸,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1) 求出建筑物的中心C的坐標;(2) 由建筑物的中心到直路RS要開通一條路,已知路的造價為150萬元/km,求開通的這條路的最低造價.(附:參考數(shù)據(jù)≈1.414,≈1.732,≈2.24.)【參考答案與解析】2.5.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3)【活動方案】例1 直線l的方程整理為(2x+y-7)m+x+y-4=0,令解得所以直線l過定點(3,1).又因為(3-1)2+(1-2)2<25,所以點(3,1)在圓C內(nèi),所以直線l與圓C必相交.圓心(1,2)與定點(3,1)的連線l1的斜率k=-,兩點間的距離d=.當l1⊥l時,直線l與圓C相交的弦長最小,則-=2,解得m=-,所以相交弦長的最小值為2=4,即相交弦長的最小值為4,對應的m的值為-.例2 (1) 當點M運動到x軸上時,OP=,OM=2.由OP⊥MP,得MP==OP,所以直線PQ垂直平分線段OM,所以點P,Q的橫坐標為-1.因為點P,Q在圓x2+y2=2上,所以點P的坐標為(-1,1),點Q的坐標為(-1,-1).(2) 連接OM,OP,OQ,則點N在OM上.設點M的坐標為(-2,m)(m>0).因為∠PMQ=60°,所以∠OMP=30°,則OM=2OP=2,所以=2,解得m=2,所以點M的坐標為(-2,2),所以直線OM的斜率為-1.因為OP=OQ,MP=MQ,所以PQ⊥OM,所以直線PQ的斜率為1.設直線PQ的方程為y=x+b,又∠OMP=30°,所以∠POM=60°,ON=OP=,即點O(0,0)到直線PQ的距離為,所以=,解得b=1或b=-1(舍去),所以直線PQ的方程為x-y+1=0.(3) 設點N的坐標為(x,y)(x<0),點M的坐標為(-2,n).連接OM,OP,OQ,則點N在OM上.由(2)知PQ⊥OM.又OP⊥MP,所以△PNO∽△MPO,所以=,即OM·ON=OP2,所以·=2.①由∥,得nx=-2y,即n=-(x≠0),②將②代入①,得x2+y2=|x|.因為x<0,所以點N的軌跡方程為x2+y2+x=0(x<0).例3 方法一(幾何法):設圓拱所在圓的圓心為C,半徑為r,連接AC,OC,P2C,過點P2作P2E⊥PC,則A2P2=OE,P2E=A2O.由題意易得AO=10,CO=r-4.在Rt△AOC中,r2=(r-4)2+102,解得r=14.5.在Rt△P2EC中,r2=(A2P2+r-4)2+22,解得A2P2≈3.86,所以支柱A2P2的高度約為3.86m.方法二(坐標法):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使線段AB所在直線為x軸,O為坐標原點,圓心在y軸上,由題意,得點P, B的坐標分別為(0, 4), (10, 0).設圓心坐標是(0, b),圓的半徑是r,那么圓的方程是x2+(y-b)2=r2.下面確定b和r的值.因為P,B兩點都在圓上,所以它們的坐標(0, 4), (10, 0)都滿足方程x2+(y-b)2=r2.于是,得到方程組解得所以圓的方程是x2+(y+10.5)2=14.52.將點P2的橫坐標x=-2代入圓的方程,得(-2)2+(y+10.5)2=14.52,即y+10.5=(點P2的坐標y>0,平方根取正值),所以y=-10.5≈14.36-10.5=3.86(m).故支柱A2P2的高度約為3.86m.例4 以小島的中心為原點O,東西方向為x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為了運算的簡便,我們?nèi)?0 km為單位長度,則港口所在位置的坐標為(0,3), 輪船所在位置的坐標為(4,0).這樣,受暗礁影響的圓形區(qū)域的邊緣所對應的圓的方程為x2+y2=4.輪船航線所在直線l的方程為+=1,即3x+4y-12=0.聯(lián)立直線l與圓O的方程,得消去y并整理,得25x2-72x+80=0.由Δ=(-72)2-4×25×80<0,可知方程組無解,所以直線l與圓O相離,輪船沿直線返港不會有觸礁危險.【檢測反饋】1. C 圓的一般方程化為標準方程為(x+1)2+(y+2)2=8,則圓心坐標為(-1,-2),半徑為2,圓心到直線l的距離為=,所以和直線l平行的圓的直徑的兩個端點及直線l上方且與直線l平行的圓的切線的切點到直線l的距離都為,即圓上有3個點滿足題意.2. B 如圖,由題意,得圓心O(0,0),半徑r=2.設PO=d.令∠APO=α,則sin ∠APO=sin α=.因為·=0,所以2α=,即α=,所以d=2,即PO=2,所以滿足條件的點P的軌跡為x2+y2=8.又點P在直線y=kx+3上,所以直線y=kx+3與圓x2+y2=8有交點,則≤2,即k2≥,解得k≥或k≤-,所以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是∪.3. AC 對于A,連接OP,OQ,因為MP,MQ為圓的切線,所以OP⊥MP,OQ⊥MQ,OP=OQ,OM=OM,所以△MPO≌△MQO,所以OM⊥PQ,故A正確;對于B,sin ∠PMO==,則當OM最小時,∠PMO最大,即∠PMQ=2∠PMO最大,當OM⊥l時,此時OM最小,OM==2,所以sin ∠PMO≤=,可得∠PMO≤45°,即∠PMQ≤90°,故B錯誤;對于C,四邊形OPMQ的面積S四邊形OPMQ=2S△OPM=2MP,又MP2=OM2-OP2=OM2-4,且OM≥2,所以MP≥2,所以S四邊形OPMQ≥4,即四邊形OPMQ面積的取值范圍是[4,+∞),故C正確;對于D,設P(x1,y1),Q(x2,y2),利用圓的切線方程,得到切線PM:xx1+yy1=4,MQ:xx2+yy2=4,將點M(1,3)代入,得x1+3y1=4,x2+3y2=4,所以過P,Q兩點的直線為x+3y-4=0,故D錯誤.故選AC.4. [-2,0)∪(0,2] 當a=0時,A,B,P三點共線,構不成三角形,故a≠0;如圖,若△PAB是直角三角形,則有三種情況:當A是直角頂點時,直線l上有唯一點P1滿足條件;當B是直角頂點時,直線l上有唯一點P2滿足條件;當P是直角頂點時,此時至少有一個點P滿足條件.由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得直線l和以AB為直徑的圓有公共點即可,以AB為直徑的圓為x2+y2=4,圓心為(0,0),半徑r=2,所以≤2,解得-2≤a≤2,且a≠0,所以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2,0)∪(0,2].5. (1) 方法一:由題意,得R(1,0),S(0,2),P(2,3),且經(jīng)過點R,S,P的圓的圓心即為所建建筑物的中心C.設圓C的方程為x2+y2+Dx+Ey+F=0,則解得所以圓C的方程為x2+y2-3x-3y+2=0,即+=,所以建筑物的中心的坐標為C.方法二:由題意,得R(1,0),S(0,2),P(2,3),且經(jīng)過點R,S,P的圓的圓心C即為所建建筑物的中心.因為線段SP的中點為,且kSP=,所以線段SP的垂直平分線的直線方程為y=-2x+.因為線段RS的中點為,且kRS=-2,所以線段RS的垂直平分線的直線方程為y=x+,聯(lián)立得所以建筑物的中心的坐標為C.(2) 因為C為建筑物的中心坐標,設線段RS的中點為H,由垂徑定理,得CH的長度即為點C到RS的最小距離.因為RS==,圓C的半徑為,所以點C到RS的距離為=,所以開通的這條路的最低造價為×150=75≈75×2.24=168(萬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3) 學案課件(共35張PPT).pptx 2.5.1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3) 學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