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物質組成的表示第1課時 化學式教材分析一、課標分析“物質組成的表示”是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題3的學習內容。本課題包括化學式、化合價和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等內容,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求,是學生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本課時主要學習用化學式表示常見物質的方法。二、內容和地位分析化學式、化合價是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運用化合價推求化學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因此,本課時的學習非常重要,它既是學生今后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學情分析學生已接觸過一些常見物質的名稱、化學式、元素符號及物質的分類,這都為本節課“化學式”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化學式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通過化學式意義的學習,學生學會用化學語言表述物質的組成。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化學語言的獨特魅力,增進對化學學科的喜愛。核心素養1.發展認識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的科學思維。2.“元素、分子、原子與物質”作為“物質的組成與結構”學習主題的核心知識,承載著從宏觀認識物質的組成,從微觀視角認識物質的構成,從符號視角認識物質組成的表征的多重功能,有利于發展學生以宏觀、微觀、符號相結合的方式認識和表征化學變化。重點難點重點:明白化學式的意義。難點:化學式的書寫。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一:導入新課 【導入】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語言”。(展示數學、物理、音樂學科的符號。)化學學科的語言就是化學符號。 學生思考并回答。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興趣,引出新課的學習。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二:合作探究——化學式的意義 【教師展示】H2、H+、Na+、H2O、H、O、Fe、O2……這些符號中哪些可以表示一種物質 表示什么物質 像這些能表示物質組成的符號叫作化學式,見到化學式你就能夠知道它表示哪種物質,而H+、Na+、H等不叫化學式。 化學式就是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教師設問】 (1)任何物質都有化學式嗎 (2)同種物質可以有不同的化學式嗎 【討論】H2O能表示哪種物質 除了表示水這種物質之外,還能表示什么其他的意義 ①表示水這種物質; ②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③表示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一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當堂練習】 說出P2O5、CO2、H2O2的意義。 【拓展】Fe的意義、NaCl的意義。 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其微觀意義是表示一個某原子。 由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比如NaCl中右下角標是1∶1,意思是其中Na+和Cl-的離子個數比是1∶1。 【討論】討論符號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義 【思考】怎樣表示2個水分子 其化學式中數字2的含義是什么 【總結】(1)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個數。 (2)化學式中右下角的數字表示每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 學生回顧過往知識并回答問題,總結出能表示物質的符號。 學生回答:(1)只有純凈物才有化學式,因為純凈物的組成是固定的。 (2)一種物質只能有一種化學式,不能有多種化學式。 學生根據剛剛學到的化學式的意義的相關知識,在老師引領下作答。 學生思考,總結。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通過聯系已學知識,鍛煉學生的推理、歸納能力。 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式將物質組成以宏觀、微觀相結合,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簡單明了的表示出來。 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學會靈活運用。 更深層次地了解化學式的意義。 將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從而達到鞏固的效果。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三:合作探究——化學式的讀法及寫法 化學式的書寫及讀法。 (1)單質: ①由原子直接構成,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學式,非氣態讀元素符號的名稱,氣態讀作“某氣”。 ②由分子直接構成,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化學式,讀作“某氣”。 (2)化合物: ①氧化物的化學式: 寫法:其他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 讀法:氧化某或幾氧化幾某(幾代表數字)。 ②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寫法:金屬元素在前,非金屬元素在后。 讀法:某化某或幾某化幾某。 化學式的讀寫原則:順寫反讀。 學生回顧物質的分類,并按照分類標準將化學式分類。 學生嘗試總結歸納化學式的讀法與寫法上的規律。 引導學生從物質分類角度,學習化學式讀寫的一般規律,并總結。板書設計 課題3 物質組成的表示 第1課時 化學式 一、化學式的意義 宏觀:表示一種物質;表示該物質的組成元素。 微觀: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該物質一個分子中的原子構成。 二、化學式的讀法及書寫課堂練習 相關練習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獲呢 作業布置 1.第四單元課題3第1課時。 2.練習與應用第1、3、4題。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