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內容要求 ①辨認和觀察綠色開花植物莖的結構,說出其功能。 ②說出植物體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過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學業要求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探究 第4節 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2) 二、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根從土壤中吸收來的____和__________是通過____運輸的。 莖又是如何將它們運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去的呢? 莖 水 無機鹽 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本探究活動的任務是: 通過實驗了解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1.提出問題: 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是什么? 2.建立假設: 根據莖的結構,莖木質部的導管或韌皮部的篩管可能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為此,你可以嘗試提出你的假設: 假設1: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進行的。 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假設2: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韌皮部的篩管進行的。 假設3: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進行的。 為了檢驗上述假設,我們需要借助一些材料和器具先設計實驗方案,再進行實驗獲取證據。 本實驗提供的實驗材料和器具有: 新鮮帶葉的木本植物枝條若干,燒杯(或礦泉水瓶),紅墨水,清水,刀片,放大鏡等。 導管和篩管 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3.實驗步驟: (1)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_______木本植物枝條3根,將每根枝條的下端用刀片削成_____________的斜面,再分別按表4-6中的3種處理方法處理。 (2)處理好后,將每組枝條分別插入3瓶盛有______稀釋紅墨水的燒杯中,并用3個夾子將各組枝條分別固定(如圖4-33,B組枝條只將剝去樹皮的木質部_______浸入紅墨水中),置于_______、 ____________的地方,10分鐘后取出枝條,用刀片______枝條的______部,用_________觀察橫切面的________部位,并將實驗現象記錄在表4-6中。 粗細大小相似 葉片數相同__ 同種 面積相似 等量 部分 溫暖 光照充足 橫切 中上 放大鏡 染色 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4.實驗結果與分析: 根據實驗結果,你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實驗組別 實驗現象(記錄被染色的部位) A.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只留下樹皮 B.剝去下半部樹皮的帶葉枝條 C.帶葉枝條(不作處理) 木質部和髓沒有被染紅 木質部和髓都被染紅 木質部和髓都被染紅 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部位在莖木質部中的導管, 且自下而上地向枝端運輸。 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 5.表達與交流: 向全班同學準確地介紹本小組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就下述問題及你們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與交流。 (1)若A、B組枝條的韌皮部和木質部均被染色,而C組樹皮未被染色,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2)若將A組枝條進行縱切,縱切面上越靠近枝條的頂端,染色變得越來越淺,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若不是采用上述的切剝法處理枝條,而是采用石蠟密封切面法處理枝條,應如何處理各組的枝條?預期實驗結果又將如何? 水分和無機鹽被______吸收后,會進入根部______。 實驗證明,水分和無機鹽在莖木質部的______中能_________地向枝端運輸。 由于根和莖中的導管是相互______的,最后,它們就能進入到莖中央的______。 導管 導管 自下而上 根尖 連通 導管 三、有機物的運輸 植物的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了________,這些有機物除小部分留在___________外,大部分需______到莖、根、果實、種子等部位去。 有機物在莖中又是怎樣運輸的呢? 有機物 葉肉細胞 轉送 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選取一個枝條,用________在枝條中部_____約1厘米寬的一圈______,露出_______,如圖4-34所示。用刀輕刮木質部表面,然后用少許________涂抺______部位。每隔一周觀察并記錄__________部位的變化。 圖4-34?枝瘤 剝除 解剖刀 樹皮 木質部 凡士林 環剝 枝條環剝 切口上方形成枝瘤 經過一兩個月后,切口______的樹皮將膨大而形成______ 。 剝去一圈樹皮以后,由于葉制造的______________運輸的通道被______了,_________就_______在傷口的______,傷口上方部位的細胞分裂和生長都______,樹皮就______起來,于是形成了瘤狀物。 這一活動表明, ________是通過______ __________運輸的。 枝瘤 樹皮 自上而下 上方 有機物 有機物向下 切斷 積存 有機物 上方 加快 膨大 我們知道,樹皮里只有韌皮部的_______是上下相通的。 可見,葉制造的_________ , 是通過_______ _______運輸的。 篩管 有機物 篩管 而下 1.割裂橡膠樹的樹皮,膠乳就會流出來,如圖 4-35 所 示。 人 們就是這樣來采集膠乳的。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 膠乳是通過樹皮中的篩管流動的,當割破樹皮的篩管后,膠乳即通過篩管的斷口流出。 2.任意毀壞樹皮會給樹木帶來什么不良的后果? 任意毀壞樹皮可能導致葉片合成有機物不能運輸到莖和根,從而導致樹木的死亡。 圖4-35? 割橡膠 小結: 二、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三、有機物的運輸 水分和無機鹽在莖木質部的______中能_________地向枝端運輸。 自下而上 導管 葉制造的_________ , 是通過_______ _______運輸的。 有機物 篩管 而下 1、興趣小組將一段含一定數量葉片的新鮮椴木枝條底端斜切后插入紅墨水中,置于陽光下一段時間后,用放大鏡觀察枝條橫切面(如圖),則變紅的部分是( ) A. ①髓 B. ②木質部 C. ③韌皮部 D. ④樹皮 B 2、為控制柳絮給居民帶來困擾,樂清開始試點給柳樹注射藥劑,藥水與水、無機鹽一起到達樹冠,抑制柳絮產生,則藥劑注射入樹干的部位是( ) A.樹皮 B木質部 C.韌皮部 D.髓 B 3、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導管和篩管是高等植物的運輸通道。其中植物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是圖_______。 (2)技術員給移栽的大樹“掛吊瓶”來補充水分和無機鹽,輸液針頭應插入植物的___________(填“韌皮部”或“木質部”)中。 乙 木質部 4、小軍為了解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情況,選取了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的一截枝條,用解剖刀在枝條中部剝除約1厘米寬的一圈樹皮,露出木質部,然后在環剝部位涂上凡士林,每隔一周觀察環剝處的變化,兩個月后,枝條上長出了枝瘤。如圖所示,會在____________( 填“A傷口上方”或“B傷口下方”)處形成枝瘤,同時請解釋在該處形成枝瘤的原因?!?A傷口上方 ①植物體內的有機物主要由葉片的光合作用制造并通過韌皮部的篩管向下運輸; ②韌皮部的篩管位于樹皮內; ③當樹皮被環割后,有機物向下運輸的通道被切斷,累積在上端切口; ④上端切口細胞分裂和生長加快,樹皮膨大起來,形成瘤狀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