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
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2節(jié)
滑 輪
使用杠桿將物體拉起來,分析有什么弊端。
認(rèn)識定滑輪和動滑輪。
1
知道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diǎn),并能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滑輪解決實際問題。
2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大家在生活中見過滑輪嗎?滑輪有什么特點(diǎn)呢?
起重機(jī)上的滑輪
健身器材上的滑輪
旗桿頂部上的滑輪
晾衣架上的滑輪
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能繞軸轉(zhuǎn)動的小輪。
軸
輪
凹槽
請你觀察滑輪的結(jié)構(gòu):
嘗試使用滑輪將鉤碼提起鉤碼,滑輪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滑輪軸不隨物體一起移動。
叫定滑輪
叫動滑輪
滑輪軸隨物體一起移動。
定滑輪
使用定滑輪時,有什么特點(diǎn)?
使用定滑輪是否省力(或更費(fèi)力)?
使用定滑輪是否省距離(或需要移動更大的距離)?
G
①用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鉤碼的重力G。
②使用定滑輪緩緩提升鉤碼,記錄整個過程中拉力的大小F、鉤碼上升的距離h物、拉力移動的距離s繩及拉力的方向。
③將測量結(jié)果填入表格。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重復(fù)上述實驗過程。
進(jìn)行實驗
h物
F
s繩
分析論證
使用定滑輪不省力; 不省距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實驗結(jié)論
動滑輪
動滑輪
使用動滑輪時,有什么特點(diǎn)?
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力(或費(fèi)力)?
使用動滑輪是否省距離(或需要移動更大的距離)?
起重機(jī)的動滑輪
用動滑輪拉船
①用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鉤碼的重力G。
②使用彈簧測力計緩緩豎直向上拉動滑輪提升鉤碼,記錄整個過程中用力大小F、鉤碼升高的距離h及拉力移動的距離s。
③將測量結(jié)果填入表格。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重復(fù)上述實驗過程。
進(jìn)行實驗
F
h
s
G
分析論證
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 但不改變力的方向,且費(fèi)距離。
實驗結(jié)論
定滑輪左端繩子下端掛著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輪右端的繩子自由端分別沿三個方向用力(如圖),力的大小分別為:F1、F2、F3,則(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個力一樣大
D
G
F
定滑輪的實質(zhì)——等臂杠桿
0
.
如圖所示,定滑輪的軸心O為支點(diǎn),動力臂l1與阻力臂l2都是滑輪的半徑r。
F=G
F1l1=F2l2
l1=l2=r
l1
Fl1=Gl2
通過理論分析可知,定滑輪實質(zhì)上
是一個等臂杠桿,所以不省力。
l2
F1
F2
l1
l2
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一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動滑輪相當(dāng)于一根杠桿,支點(diǎn)在繩和輪相切的O處;拉力F1是動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動力臂l1是輪直徑、阻力臂l2是輪半徑。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l1=2l2 F1= F2= G
(不計摩擦和動滑輪重)
1
2
1
2
O.
滑輪重可以忽略嗎?
滑輪軸
固定不動
等臂杠桿
不省力,能改
變力的方向
滑輪和重物
一起移動
動力臂是阻力臂
二倍的杠桿
能省力,不能
改變力的方向
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