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五章 原子核人教版 選擇性必修第三冊(復習與提升)目錄CONTENTS1知識清單2重點突破3核裂變和核聚變4原子核衰變的綜合問題01知識清單知識清單天然放射現象:3種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的本質和性質探測射線的儀器:威耳遜云室質子(___)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意義:原子核_______放出某種粒子而轉變為新核α衰變:衰變方程式原子核的組成中子(___)β衰變:自發地知識清單放射性元素的衰變規律:衰變過程遵守_______守恒、_______守恒、動量守恒;釋放的能量以放出粒子和反沖核的動能及γ光子能量的形式表現出來半衰期:大量原子核有____發生衰變需要的時間,它由核_________的因素決定,與原子所處的物理、化學狀態_____人工轉變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放射性同位素和正電子的發現:質量數電荷數半數內部自身無關知識清單核反應與核能核能核反應核力:短程力,只與_____核子發生作用結合能:原子核是核子憑借核力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要把它們_____所需要的能量就是原子核的結合能比結合能(平均結合能):比結合能越___,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或ΔE=______重核的裂變:輕核的聚變:“基本”粒子鄰近分開大Δmc202重點突破原子核的衰變及半衰期1.α衰變和β衰變的比較α衰變 β衰變衰變方程 X Y He X Y e衰變實質 2個質子和2個中子結合成一個整體 1個中子轉化為1個質子和1個電子 H+ n He n H e勻強磁 場中軌 跡形狀 衰變規律 電荷數守恒、質量數守恒原子核的衰變及半衰期2.半衰期(1)定義: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叫作這種元素的半衰期。(2)意義:表示衰變的快慢。(3)決定因素: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是由核內部自身的因素決定的,跟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和外部條件無關。(4)公式:N余=N原 ,m余=m原 。提示:半衰期是統計規律,適用于對大量原子核的分析判斷,凡是用“個”來描述的,都不是大量原子核。原子核的衰變及半衰期【例題】自然界中一些放射性重元素往往會發生一系列連續的遞次衰變,又稱為放射系或衰變鏈。每個衰變鏈都有一個半衰期很長的始祖核素,經過若干次連續衰變,直至生成一個穩定核素。已知 的衰變鏈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 圖中的橫坐標表示核電荷數,縱坐標表示中子數B. 衰變最終生成的穩定核素為C. 衰變最終生成穩定核素,共有兩種不同的衰變路徑D. 衰變最終生成穩定核素,共發生了7次衰變,2次 衰變A原子核的衰變及半衰期解析:根據鈾235具有92個質子和143個中子,可知圖中的橫坐標表示核電荷數,縱坐標表示中子數,故A正確;由題圖可知, 衰變最終生成的穩定核素為,故B錯誤;衰變路徑有4種,故C錯誤;衰變最終生成穩定核素,經過 衰變的次數,衰變的次數 ,故D錯誤。原子核的衰變及半衰期【例題5】 (2022·山東卷)碘125衰變時產生γ射線,醫學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療某些疾病。碘125的半衰期為60天,若將一定質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組織,經過180天剩余碘125的質量為剛植入時的( )A. B.C. D.B解析:設剛植入時碘的質量為m0,經過180天后的質量為m,根據m= m0,代入數據解得m=m0=m0=m0,B項正確。核反應及核能的計算1.核反應的四種類型核反應 核反應類型2.核能的計算方法(1)根據ΔE=Δmc2計算,計算時Δm的單位是“kg”,c的單位是“m/s”,ΔE的單位是“J”。(2)根據ΔE=Δm×931.5 MeV/u計算。因1原子質量單位(1 u)相當于931.5 MeV,所以計算時Δm的單位是“u”,ΔE的單位是“MeV”。(3)根據核子比結合能來計算核能原子核的結合能=核子比結合能×核子數。核反應 核反應類型【例題】關于核反應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Rn Po+X,X是α粒子B.中子轟擊 U,一定能發生鏈式反應C U n Ba Kr+ n是核裂變方程,也是氫彈的核反應方程D U核的平均結合能大于 Ba核的平均結合能解析:由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得X是 He,A正確;發生鏈式反應,要求是慢中子,且鈾塊的體積必須超過臨界體積,B錯誤 U n→ Kr+ n是原子彈的核反應方程,核反應過程中會釋放核能,生成的 Ba核更穩定,可得 U核的平均結合能小于 Ba核的平均結合能,C、D均錯誤。 A核反應 核反應類型BC核反應 核反應類型03核裂變和核聚變核裂變和核聚變(3)典型的核裂變反應方程核裂變和核聚變核裂變和核聚變A核裂變和核聚變【例題】 原子核的比結合能與質量數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 原子核的結合能等于把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定C. 核比核的比結合能小,所以 核比核更穩定D. 裂變成中等質量的核,會發生質量虧損,釋放能量核裂變和核聚變解析:根據結合能的定義可知,原子核的結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故A正確;比結合能反映原子核的穩定程度,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定,故B正確;由題圖可知核比 核的比結合能小,所以核比核更不穩定,故C錯誤; 裂變成中等質量的核,會發生質量虧損,根據公式 ,要釋放能量,故D正確。04原子核衰變的綜合問題磁場中的原子核衰變與動量守恒的綜合問題原子核衰變過程中, 粒子、 粒子和新原子核在磁場中的軌跡靜止的原子核在勻強磁場中自發衰變,其軌跡為兩相切圓, 衰變時兩圓外切, 衰變時兩圓內切,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知,半徑小的為新核,半徑大的為 粒子或 粒子,其特點對比如表:磁場中的原子核衰變與動量守恒的綜合問題衰變類型 衰變方程 勻強磁場中軌跡特點衰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圓外切, 粒子軌跡半徑大衰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圓內切, 粒子軌跡半徑大磁場中的原子核衰變與動量守恒的綜合問題【例題】多選原來靜止在勻強磁場中的某種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變后產生的新核和 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徑跡如圖所示,假定原子核 衰變時釋放的核能全部轉化為核和 粒子的動能,已知核的動能為 ,光速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CA. 衰變方程為,其中 粒子由 核中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結合而成B. 核和 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方向都為逆時針方向C. 該反應中質量虧損為D. 核和 粒子運動的半徑之比為磁場中的原子核衰變與動量守恒的綜合問題解析: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衰變方程為 ,其中 粒子由 核中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結合而成,故A正確;根據左手定則,核和 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方向都為逆時針方向,故B正確;根據,,可得,衰變后產生的核和 粒子動量大小相等,有,解得 粒子的動能,衰變后產生的核和 粒子總動能為,根據質能方程有 ,解得質量虧損,故C正確;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 ,因為核和 粒子動量大小相等,所以有,故D錯誤。磁場中的原子核衰變與動量守恒的綜合問題【例題】 在磁感應強度為 的勻強磁場中,一個靜止的放射性原子核發生了一次衰變,放射出的 粒子 在與磁場垂直的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其軌道半徑為。以、分別表示 粒子的質量和電荷量,生成的新核用 表示。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發生衰變后產生的 粒子與新核 在磁場中運動的軌跡正確的是圖丙B. 新核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為C. 粒子的圓周運動可以等效成一個環形電流,且電流大小為D. 若衰變過程中釋放的核能都轉化為 粒子和新核的動能,則衰變過程中的質量虧損為A磁場中的原子核衰變與動量守恒的綜合問題解析:由動量守恒可知衰變后產生的 粒子與新核 運動方向相反,動量大小相等,由可知 粒子運動半徑大,由左手定則可知兩粒子做圓周運動方向相同,軌跡外切,丁圖正確,故A錯誤;由 可知,新核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為 ,故B正確;圓周運動的周期為,環形電流為,故C正確;對 粒子由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可得,由質量關系可知衰變后新核質量為,由衰變過程中動量守恒可得 ,則,系統增加的能量為 ,由質能方程可得,聯立解得衰變過程中的質量虧損為 ,故D正確。謝謝觀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