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第一章:專題強化一 運動圖像問題(課件 講義 練習四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第一章:專題強化一 運動圖像問題(課件 講義 練習四份打包)

資源簡介

專題強化一 運動圖像問題
學習目標 1.知道常見運動學圖像的物理意義。 2.會根據圖像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 3.會分析圖像并能進行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考點一 運動學圖像的理解和應用
1.對x-t圖像與v-t圖像的理解
x-t圖像 v-t圖像
圖像
舉例
意義 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速直線運動 傾斜直線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加速直線運動
運動 情況 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速度逐漸減小的直線運動 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丁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
交點和“面積”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相遇;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無意義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t2時刻速度相等,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
位移 0~t1時間內甲、乙位移相等 0~t2時間內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
平均 速度 0~t1時間內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0~t2時間內丁的平均速度大于丙的平均速度
2.對a-t圖像的理解
(1)圖線①表示物體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直線運動,圖線③表示物體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直線運動,圖線②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交點④表示加速度相等。
(2)由Δv=aΔt可知a-t圖像中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
3.三點說明
(1)x-t圖像與v-t圖像都只能描述直線運動,且均不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
(2)分析圖像要充分利用圖像與其所對應的物理量的函數關系。
(3)識圖方法:一軸、二線、三斜率、四面積、五截距、六交點。
角度 x-t圖像
例1 (2024·山東模擬預測)有經驗的司機遠遠看見紅燈并不緊急剎車而是調整油門緩慢減速,使汽車趕到路口時正好綠燈亮起,當綠燈亮起時,司機控制油門使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開始加速時作為計時起點,0~5 s內汽車的x-t圖像如圖1所示,6 s后汽車以6 s末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汽車在0~4 s內通過的位移大小為30 m
B.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4 m/s2
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為16 m/s
D.0~6 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6 m/s
答案 C
解析 設t=0時刻汽車的速度大小為v0,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根據位移與時間關系有x=v0t+at2,結合圖像可知,汽車5 s內的位移為45 m,2 s內的位移為12 m,解得v0=4 m/s,a=2 m/s2,所以4 s內,物體的位移為x=4×4 m+×2×42 m=32 m,故A、B錯誤;6 s后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v=v0+at=4 m/s+2×6 m/s=16 m/s,故C正確;0~6 s內汽車平均速度大小為==10 m/s,故D錯誤。
角度 v-t圖像
例2 (2023·南京高三模擬)潛艇從海水高密度區域駛入低密度區域,浮力頓減,稱之為掉深。如圖2甲所示,某潛艇在高密度海水區域沿水平方向緩慢航行。t=0時,該潛艇掉深,隨后采取措施成功脫險,在0~30 s時間內潛艇豎直方向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設豎直向下為正方向)。不計水的粘滯阻力,則(  )
圖2
A.潛艇在掉深時的加速度為1 m/s2
B.t=30 s時潛艇回到初始高度
C.潛艇豎直向下的最大位移為100 m
D.潛艇在10~30 s時間內處于超重狀態
答案 D
解析 由v-t圖像知,0~10 s內,a==2 m/s2,A錯誤;0~30 s內,v>0,潛艇一直向下運動,B錯誤;t=30 s時,位移最大,有xmax=×30×20 m=300 m,C錯誤;10~30 s內,a<0,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處于超重狀態,D正確。
角度 a-t圖像
例3 (多選)(2023·湖北卷,8)t=0時刻,質點P從原點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a隨時間t按圖示3的正弦曲線變化,周期為2t0。在0~3t0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t=2t0時,P回到原點
B.t=2t0時,P的運動速度最小
C.t=t0時,P到原點的距離最遠
D.t=t0時,P的運動速度與t=t0時相同
答案 BD
解析 質點在0~t0時間內從靜止開始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此過程一直向前加速運動,t0~2t0時間內加速度反向,先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直線運動,后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直線運動,2t0時刻速度減小到零,此過程一直向前做變速直線運動,以后重復此過程的運動,即質點一直向前運動,t=2t0時,質點P的運動速度最小,根據對稱性可知,t=t0與t=t0時,P的運動速度相同,故A、C錯誤,B、D正確。
1.(多選)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同時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4所示,則(  )
圖4
A.2 s時甲和乙相遇
B.2 s時甲的速度方向開始反向
C.2~6 s內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D.乙在2~4 s內的加速度和它在4~6 s內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 AC
解析 由題圖可知,0~2 s內,甲、乙兩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相等,即兩者通過的位移相等,甲、乙兩個物體又是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同時開始運動,所以2 s時甲、乙相遇,故A正確;甲物體的速度一直沿正方向,速度方向沒有改變,故B錯誤;2~6 s內,甲與乙速度之差是定值,說明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根據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2~6 s內,乙的加速度一定,在4 s時加速度方向沒有反向,改變的是速度方向,故D錯誤。
考點二 “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
對于非常規運動圖像,可由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兩個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來分析圖像的斜率、截距、面積的含義。
圖像種類 示例 分析思路
-t圖像 由x=v0t+at2得 =v0+at 圖像的斜率k為a, 截距為初速度v0
v2-x圖像 由v2-v=2ax得v2=2ax+v圖像的斜率k為2a,截距為v
-圖像 由x=v0t+at2得=v0·+a,圖像的斜率k為v0,截距為a
a-x圖像 由v2-v=2ax得ax= 面積表示速度平方變化量的一半
-x圖像 由x=vt得t= 面積表示運動時間t
例4 (2024·河北衡水中學模擬預測)甲、乙兩物體做同向直線運動,計時開始時都位于坐標原點處,從計時開始兩物體運動的v2-x圖像(速度的平方與位移關系圖像)如圖5所示。已知乙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根據圖像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兩物體在x0處相遇
B.甲的速度為
C.甲、乙速度相等的時刻為
D.甲與乙的最大距離為x0
答案 D
解析 由圖像可知,甲做勻速運動,乙開始時做勻加速運動,在x0處速度相等,則當甲、乙運動相等的位移x0時,運動時間不相等,即兩物體不在同一時刻到達x0處,則兩物體不在x0處相遇,A錯誤;設甲的速度為v0,在0~x0位移內乙的加速度為a,由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可得2ax0=v,解得v0=,B錯誤;由v0=at,解得甲、乙速度相等的時刻為t=,C錯誤;分析可知甲、乙速度相等之后均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甲、乙的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最遠的距離為Δx=v0t-at2=x0,D正確。
2.(2023·海南模擬預測)如圖6所示為甲車沿平直公路行駛過程中,位移x和時間t的比值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6
A.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
B.t=2 s時,甲車的速度大小為10 m/s
C.0~2 s內甲車的位移為10 m
D.0~2 s內甲車的位移大小為20 m
答案 D
解析 根據運動學公式x=v0t+at2,整理可得=v0+at,結合-t圖像可得v0=0,a= m/s2,解得a=10 m/s2,故A錯誤;由運動學公式v=v0+at可得,t=2 s時,甲車的速度大小為v2=at=20 m/s,故B錯誤;由運動學公式x=v0t+at2可得,0~2 s內甲車的位移大小為x2=at2=20 m,故C錯誤,D正確。
3.(2024·安徽亳州模擬)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開始運動,以物體靜止時的位置為坐標原點,力F的方向為正方向建立x軸,物體的加速度隨位移的變化圖像如圖7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7
A.0~x2過程中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x2~x3過程中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B.位移為x1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C.位移為x2時,物體的速度達到最大
D.物體的最大速度為
答案 B
解析 0~x2過程中加速度不變,所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x2~x3過程中加速度方向不變,依然與速度同向,故物體仍做加速直線運動,位移為x3時,物體的速度達到最大,A、C錯誤;由位移與速度公式可得2a0x1=v,解得位移為x1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v1=,B正確;由位移與速度公式可得=ax,故a-x圖像的面積表示,則物體在位移為x3時,有a0=,則最大速度為vm=,D錯誤。
考點三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1.解決圖像轉換類問題的一般流程
2.要注意應用解析法和排除法,兩者結合提高選擇題圖像類題型的解題準確率和速度。
例5 (2021·遼寧卷,3)某駕校學員在教練的指導下沿直線路段練習駕駛技術,汽車的位置x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8所示,則汽車行駛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圖8
答案 A
解析 x-t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表示速度,在0~t1時間內,x-t圖像斜率增大,汽車的速度增大;在t1~t2時間內,x-t圖像斜率不變,汽車的速度不變且不為0;在t2~t3時間內,x-t圖像的斜率減小,汽車做減速運動,綜上所述,可知A項中v-t圖像可能正確,故選項A正確。
A級 基礎對點練
對點練1 運動圖像的理解與應用
1.(2023·全國甲卷,16)一小車沿直線運動,從t=0開始由靜止勻加速至t=t1時刻,此后做勻減速運動,到t=t2時刻速度降為零。在下列小車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答案 D
解析 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小車在0~t1時間內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x-t圖像的斜率從零開始不斷增大;t1~t2時間內小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速度為零,則x-t圖像的斜率不斷減小至零,故D正確,A、B、C錯誤。
2.(2024·四川遂寧質檢)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1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0~8 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先增大后減小
B.4~6 s內物體的位移為0
C.4~6 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3 m/s2
D.6~8 s內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B
解析 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則0~8 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一直增大,故A錯誤;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由圖可知4~6 s內物體的位移為0,故B正確;根據v-t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4~6 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a= m/s2=-3 m/s2,故C錯誤;6~8 s內物體做負方向的減速運動,則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D錯誤。
3.如圖2所示,直線a1和曲線b1分別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a和b的速度—時間(v-t)圖線,t1時刻兩車經過同一位置,由圖可知(  )
圖2
A.在t2時刻,a車追上b車
B.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的平均速度比a車的大
C.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的平均速度為
D.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的加速度一直比a車的大
答案 B
解析 t1時刻兩車經過同一位置,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位移大,所以b車在前,故選項A錯誤;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位移大,時間相同,所以b車平均速度大,故選項B正確;t1~t2時間,曲線b1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可知這段時間內b車平均速度大于,故選項C錯誤;圖像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題圖知b車的加速度先減小,然后反向增大,并非一直比a車的大,故選項D錯誤。
4.(2023·廣西南寧三中模擬)如圖3所示為某質點做直線運動的加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其中t=0時刻,質點的速度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在2~4 s內,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在0~6 s內,質點在t=2 s時刻速度最大
C.在0~6 s內,質點在t=4 s時刻離出發點最遠
D.在t=2 s和t=6 s時,質點速度相同
答案 D
解析 在2~4 s內,質點的加速度不斷變化,質點做的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選項A錯誤;0~4 s,質點做加速運動,4~6 s質點做減速運動,質點在t=4 s時刻速度最大,選項B錯誤;因a-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因初速度為零,則a-t圖像的面積表示某時刻的速度值,則在6 s末速度為正,在0~6 s內,質點速度方向一直沒有改變,在t=6 s時刻離出發點最遠,選項C錯誤;因a-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從2 s到6 s,質點速度變化量為零,所以在t=2 s和t=6 s時,質點速度相同,選項D正確。
對點練2 “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
5.(2024·甘肅張掖模擬預測)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從某時刻起,汽車在運動過程的平均速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4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汽車加速度大小為1 m/s2
B.汽車在t=3 s時的速度大小為8 m/s
C.汽車運動前3 s的位移為21 m
D.汽車第2 s內的位移為6 m
答案 C
解析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學公式x=v0t+at2及=得=v0+at,結合題圖得汽車的加速度a=2 m/s2,初速度v0=4 m/s,A錯誤;汽車在t=3 s時的速度v=v0+at=10 m/s,B錯誤;汽車在前3 s內的位移x=(v+v0)t=21 m,C正確;由運動學公式知第1 s末和第2 s末汽車的速度大小分別為6 m/s和8 m/s,則汽車第2 s內的位移x′=×(6+8)×1 m=7 m,D錯誤。
6.如圖5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甲圖中,物體在0~t0這段時間內的位移小于v0t0
B.乙圖中,物體的加速度為2 m/s2
C.丙圖中,陰影面積表示t1~t2時間內物體的加速度變化量
D.丁圖中,t=3 s時物體的速度為25 m/s
答案 D
解析 由v-t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題圖甲中,物體在0~t0這段時間內的位移大于v0t0,A錯誤;根據v2=2ax可知,2a=1 m/s2,則物體的加速度為0.5 m/s2,B錯誤;根據Δv=at可知,題圖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t1~t2時間內物體的速度變化量,C錯誤;由x=v0t+at2可得=v0+at,結合題圖丁可知a= m/s2=5 m/s2,即a=10 m/s2,則v0=-5 m/s,故t=3 s時物體的速度為v3=v0+at=25 m/s,D正確。
對點練3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7.一質點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6所示,能正確表示該質點的速度v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是下列圖中的(  )
圖6
答案 A
解析 質點在開始一段時間內的x-t圖像是一條直線,其斜率不變且為負值,表示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在第二段時間內,質點處于靜止狀態,速度為零;在第三段時間內,圖線的斜率不變且為正值,即速度不變且為正值;在第四段時間內,質點靜止在出發點。綜上可知,質點的v-t圖像是圖A,故選項A正確。
8.(2023·海南模擬預測)如圖7所示為一質點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其中0~t1為直線,t1~t2為拋物線,則有關質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及加速度—時間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圖7
答案 A
解析 位移—時間圖像中,0~t1為直線,則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t1~t2為拋物線,則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B級 綜合提升練
9.(2024·江蘇蘇州聯考)一物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其速度v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8所示,下列關于物塊速度v隨時間t、加速度a隨速度v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圖8
答案 D
解析 由速度v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可知=k,則有=·==k,解得a=kv,可知位移增大,速度增大,加速度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與速度成正比,故D正確。
10.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它們運動的相關圖像分別如圖9甲、乙所示。已知乙的初速度為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9
A.甲物體2 s時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B.乙物體2 s時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C.甲物體0~2 s內的平均速度與2~4 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
D.乙物體4 s時的位置與0時刻的位置相同
答案 A
解析 甲物體2 s時速度從負值變為正值,即運動方向發生變化,故A正確;已知乙的初速度為0,因a-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可知乙物體在0~2 s時間內速度為負值,在2~4 s內速度變化量為正值,在t=4 s時速度為零,但是在2~4 s內速度仍為負值,則2 s時的運動方向沒有發生變化,故B錯誤;甲物體0~2 s內的平均速度與2~4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故C錯誤;乙物體0~4 s內速度一直為負,則4 s時的位置與0時刻的位置不相同,故D錯誤。
11.(2024·湖北武漢一中模擬)甲、乙兩物體沿x軸正方向做直線運動,某一時刻兩物體以速度v0同時經過O點,之后它們運動的-x圖像如圖10所示,則甲、乙兩物體速度從v0增加到2v0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0
A.速度均隨位移均勻變化 B.速度均隨時間均勻變化
C.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2 D.經歷的時間之比為2∶1
答案 C
解析 由圖像可知,與x成線性關系,則v與x不成線性關系,即速度不隨位移均勻變化,故A錯誤;-x圖像的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時間,則=t,v與x不成線性關系,則速度不隨時間均勻變化,故B錯誤;-x圖像的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時間,則甲、乙兩物體速度從v0增加到2v0的過程,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2,故C正確,D錯誤。
12.(多選)如圖11所示為某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其中Oa、ab是關于a點的中心對稱圖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1
A.0~內,質點速度增量為
B.0~tb內,質點運動的位移為vbtb
C.、兩時刻,質點的加速度不相等
D.~tb內,質點運動的位移是
答案 AB
解析 根據圖像的中心對稱可知,a點的坐標是,則質點速度增量Δv=va-0=,A正確;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表示質點在該段時間內發生的位移,0~tb時間內,在v-t圖像上進行割補,其面積恰好等于三角形Obtb的面積,所以質點運動的位移等于vbtb,B正確;v-t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質點的加速度,根據圖像的中心對稱可知,、這兩時刻的圖像斜率相等,加速度相等,C錯誤;若質點做加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質點的v-t圖像為題圖中的虛線,在~tb時間內質點的位移為圖中陰影部分面積,可得x勻加速=××=,由圖可知在~tb時間內質點的v-t圖像與t軸所圍面積大于圖中陰影部分面積,故在~tb時間內質點的位移大于,D錯誤。專題強化一 運動圖像問題
學習目標 1.知道常見運動學圖像的物理意義。 2.會根據圖像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 3.會分析圖像并能進行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考點一 運動學圖像的理解和應用
1.對x-t圖像與v-t圖像的理解
x-t圖像 v-t圖像
圖像舉例
意義 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速直線運動 傾斜直線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加速直線運動
運動情況 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速度逐漸減小的直線運動 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丁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
交點和“面積”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相遇;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無意義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t2時刻速度相等,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
位移 0~t1時間內甲、乙位移相等 0~t2時間內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
平均速度 0~t1時間內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0~t2時間內丁的平均速度大于丙的平均速度
2.對a-t圖像的理解
(1)圖線①表示物體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直線運動,圖線③表示物體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直線運動,圖線②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交點④表示加速度相等。
(2)由Δv=aΔt可知a-t圖像中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
3.三點說明
(1)x-t圖像與v-t圖像都只能描述直線運動,且均不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
(2)分析圖像要充分利用圖像與其所對應的物理量的函數關系。
(3)識圖方法:一軸、二線、三斜率、四面積、五截距、六交點。
角度 x-t圖像
例1 (2024·山東模擬預測)有經驗的司機遠遠看見紅燈并不緊急剎車而是調整油門緩慢減速,使汽車趕到路口時正好綠燈亮起,當綠燈亮起時,司機控制油門使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開始加速時作為計時起點,0~5 s內汽車的x-t圖像如圖1所示,6 s后汽車以6 s末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汽車在0~4 s內通過的位移大小為30 m
B.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4 m/s2
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為16 m/s
D.0~6 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6 m/s
聽課筆記                                     
                                    
                                    
                                    
                                    
角度 v-t圖像
例2 (2023·南京高三模擬)潛艇從海水高密度區域駛入低密度區域,浮力頓減,稱之為掉深。如圖2甲所示,某潛艇在高密度海水區域沿水平方向緩慢航行。t=0時,該潛艇掉深,隨后采取措施成功脫險,在0~30 s時間內潛艇豎直方向的
v-t圖像如圖乙所示(設豎直向下為正方向)。不計水的粘滯阻力,則(  )
圖2
A.潛艇在掉深時的加速度為1 m/s2
B.t=30 s時潛艇回到初始高度
C.潛艇豎直向下的最大位移為100 m
D.潛艇在10~30 s時間內處于超重狀態
聽課筆記                                     
                                    
                                    
                                    
角度 a-t圖像
例3 (多選)(2023·湖北卷,8)t=0時刻,質點P從原點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a隨時間t按圖示3的正弦曲線變化,周期為2t0。在0~3t0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t=2t0時,P回到原點
B.t=2t0時,P的運動速度最小
C.t=t0時,P到原點的距離最遠
D.t=t0時,P的運動速度與t=t0時相同
聽課筆記                                     
                                    
                                    
1.(多選)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同時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4所示,則(  )
圖4
A.2 s時甲和乙相遇
B.2 s時甲的速度方向開始反向
C.2~6 s內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D.乙在2~4 s內的加速度和它在4~6 s內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考點二 “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
對于非常規運動圖像,可由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兩個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來分析圖像的斜率、截距、面積的含義。
圖像種類 示例 分析思路
-t圖像 由x=v0t+at2得 =v0+at 圖像的斜率k為a, 截距為初速度v0
v2-x圖像 由v2-v=2ax得v2=2ax+v圖像的斜率k為2a,截距為v
-圖像 由x=v0t+at2得=v0·+a,圖像的斜率k為v0,截距為a
a-x圖像 由v2-v=2ax得ax= 面積表示速度平方變化量的一半
-x圖像 由x=vt得t= 面積表示運動時間t
例4 (2024·河北衡水中學模擬預測)甲、乙兩物體做同向直線運動,計時開始時都位于坐標原點處,從計時開始兩物體運動的v2-x圖像(速度的平方與位移關系圖像)如圖5所示。已知乙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根據圖像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兩物體在x0處相遇
B.甲的速度為
C.甲、乙速度相等的時刻為
D.甲與乙的最大距離為x0
聽課筆記                                     
                                    
                                    
                                    
2.(2023·海南模擬預測)如圖6所示為甲車沿平直公路行駛過程中,位移x和時間t的比值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6
A.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
B.t=2 s時,甲車的速度大小為10 m/s
C.0~2 s內甲車的位移為10 m
D.0~2 s內甲車的位移大小為20 m
3.(2024·安徽亳州模擬)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開始運動,以物體靜止時的位置為坐標原點,力F的方向為正方向建立x軸,物體的加速度隨位移的變化圖像如圖7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7
A.0~x2過程中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x2~x3過程中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B.位移為x1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C.位移為x2時,物體的速度達到最大
D.物體的最大速度為
考點三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1.解決圖像轉換類問題的一般流程
2.要注意應用解析法和排除法,兩者結合提高選擇題圖像類題型的解題準確率和速度。
例5 (2021·遼寧卷,3)某駕校學員在教練的指導下沿直線路段練習駕駛技術,汽車的位置x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8所示,則汽車行駛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圖8
聽課筆記                                     
                                    
                                         專題強化練一 運動圖像問題
A級 基礎對點練
對點練1 運動圖像的理解與應用
1.(2023·全國甲卷,16)一小車沿直線運動,從t=0開始由靜止勻加速至t=t1時刻,此后做勻減速運動,到t=t2時刻速度降為零。在下列小車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2.(2024·四川遂寧質檢)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1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0~8 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先增大后減小
B.4~6 s內物體的位移為0
C.4~6 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3 m/s2
D.6~8 s內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如圖2所示,直線a1和曲線b1分別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a和b的速度—時間(v-t)圖線,t1時刻兩車經過同一位置,由圖可知(  )
圖2
A.在t2時刻,a車追上b車
B.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的平均速度比a車的大
C.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的平均速度為
D.在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的加速度一直比a車的大
4.(2023·廣西南寧三中模擬)如圖3所示為某質點做直線運動的加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其中t=0時刻,質點的速度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在2~4 s內,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在0~6 s內,質點在t=2 s時刻速度最大
C.在0~6 s內,質點在t=4 s時刻離出發點最遠
D.在t=2 s和t=6 s時,質點速度相同
對點練2 “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
5.(2024·甘肅張掖模擬預測)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從某時刻起,汽車在運動過程的平均速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4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汽車加速度大小為1 m/s2
B.汽車在t=3 s時的速度大小為8 m/s
C.汽車運動前3 s的位移為21 m
D.汽車第2 s內的位移為6 m
6.如圖5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甲圖中,物體在0~t0這段時間內的位移小于v0t0
B.乙圖中,物體的加速度為2 m/s2
C.丙圖中,陰影面積表示t1~t2時間內物體的加速度變化量
D.丁圖中,t=3 s時物體的速度為25 m/s
對點練3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7.一質點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6所示,能正確表示該質點的速度v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是下列圖中的(  )
圖6
8.(2023·海南模擬預測)如圖7所示為一質點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其中0~t1為直線,t1~t2為拋物線,則有關質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及加速度—時間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圖7
B級 綜合提升練
9.(2024·江蘇蘇州聯考)一物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其速度v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8所示,下列關于物塊速度v隨時間t、加速度a隨速度v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圖8
10.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它們運動的相關圖像分別如圖9甲、乙所示。已知乙的初速度為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9
A.甲物體2 s時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B.乙物體2 s時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C.甲物體0~2 s內的平均速度與2~4 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
D.乙物體4 s時的位置與0時刻的位置相同
11.(2024·湖北武漢一中模擬)甲、乙兩物體沿x軸正方向做直線運動,某一時刻兩物體以速度v0同時經過O點,之后它們運動的-x圖像如圖10所示,則甲、乙兩物體速度從v0增加到2v0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0
A.速度均隨位移均勻變化
B.速度均隨時間均勻變化
C.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2
D.經歷的時間之比為2∶1
12.(多選)如圖11所示為某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其中Oa、ab是關于a點的中心對稱圖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1
A.0~內,質點速度增量為
B.0~tb內,質點運動的位移為vbtb
C.、兩時刻,質點的加速度不相等
D.~tb內,質點運動的位移是
專題強化練一 運動圖像問題
1.D [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小車在0~t1時間內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x-t圖像的斜率從零開始不斷增大;t1~t2時間內小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速度為零,則x-t圖像的斜率不斷減小至零,故D正確,A、B、C錯誤。]
2.B [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則0~8 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一直增大,故A錯誤;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由圖可知4~6 s內物體的位移為0,故B正確;根據v-t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4~6 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a= m/s2=-3 m/s2,故C錯誤;6~8 s內物體做負方向的減速運動,則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故D錯誤。]
3.B [t1時刻兩車經過同一位置,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位移大,所以b車在前,故選項A錯誤;t1到t2這段時間內b車位移大,時間相同,所以b車平均速度大,故選項B正確;t1~t2時間,曲線b1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可知這段時間內b車平均速度大于,故選項C錯誤;圖像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題圖知b車的加速度先減小,然后反向增大,并非一直比a車的大,故選項D錯誤。]
4.D [在2~4 s內,質點的加速度不斷變化,質點做的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選項A錯誤;0~4 s,質點做加速運動,4~6 s質點做減速運動,質點在t=4 s時刻速度最大,選項B錯誤;因a-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因初速度為零,則a-t圖像的面積表示某時刻的速度值,則在6 s末速度為正,在0~6 s內,質點速度方向一直沒有改變,在t=6 s時刻離出發點最遠,選項C錯誤;因a-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從2 s到6 s,質點速度變化量為零,所以在t=2 s和t=6 s時,質點速度相同,選項D正確。]
5.C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學公式x=v0t+at2及=得=v0+at,結合題圖得汽車的加速度a=2 m/s2,初速度v0=4 m/s,A錯誤;汽車在t=3 s時的速度v=v0+at=10 m/s,B錯誤;汽車在前3 s內的位移x=(v+v0)t=21 m,C正確;由運動學公式知第1 s末和第2 s末汽車的速度大小分別為6 m/s和8 m/s,則汽車第2 s內的位移x′=×(6+8)×1 m=7 m,D錯誤。]
6.D [由v-t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題圖甲中,物體在0~t0這段時間內的位移大于v0t0,A錯誤;根據v2=2ax可知,2a=1 m/s2,則物體的加速度為0.5 m/s2,B錯誤;根據Δv=at可知,題圖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t1~t2時間內物體的速度變化量,C錯誤;由x=v0t+at2可得=v0+at,結合題圖丁可知a= m/s2=5 m/s2,即a=10 m/s2,則v0=-5 m/s,故t=3 s時物體的速度為v3=v0+at=25 m/s,D正確。]
7.A [質點在開始一段時間內的x-t圖像是一條直線,其斜率不變且為負值,表示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在第二段時間內,質點處于靜止狀態,速度為零;在第三段時間內,圖線的斜率不變且為正值,即速度不變且為正值;在第四段時間內,質點靜止在出發點。綜上可知,質點的v-t圖像是圖A,故選項A正確。]
8.A [位移—時間圖像中,0~t1為直線,則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t1~t2為拋物線,則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9.D [由速度v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可知=k,則有=·==k,解得a=kv,可知位移增大,速度增大,加速度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與速度成正比,故D正確。]
10.A [甲物體2 s時速度從負值變為正值,即運動方向發生變化,故A正確;已知乙的初速度為0,因a-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可知乙物體在0~2 s時間內速度為負值,在2~4 s內速度變化量為正值,在t=4 s時速度為零,但是在2~4 s內速度仍為負值,則2 s時的運動方向沒有發生變化,故B錯誤;甲物體0~2 s內的平均速度與2~4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故C錯誤;乙物體0~4 s內速度一直為負,則4 s時的位置與0時刻的位置不相同,故D錯誤。]
11.C [由圖像可知,與x成線性關系,則v與x不成線性關系,即速度不隨位移均勻變化,故A錯誤;-x圖像的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時間,則=t,v與x不成線性關系,則速度不隨時間均勻變化,故B錯誤;-x圖像的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時間,則甲、乙兩物體速度從v0增加到2v0的過程,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2,故C正確,D錯誤。]
12.AB [根據圖像的中心對稱可知,a點的坐標是,則質點速度增量Δv=va-0=,A正確;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表示質點在該段時間內發生的位移,0~tb時間內,在v-t圖像上進行割補,其面積恰好等于三角形Obtb的面積,所以質點運動的位移等于vbtb,B正確;
v-t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質點的加速度,根據圖像的中心對稱可知,、這兩時刻的圖像斜率相等,加速度相等,C錯誤;若質點做加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質點的v-t圖像為題圖中的虛線,在~tb時間內質點的位移為圖中陰影部分面積,可得x勻加速=××=,由圖可知在~tb時間內質點的v-t圖像與t軸所圍面積大于圖中陰影部分面積,故在~tb時間內質點的位移大于,D錯誤。](共55張PPT)
專題強化一 運動圖像問題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知道常見運動學圖像的物理意義。
會根據圖像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
會分析圖像并能進行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學習目標
目 錄
CONTENTS
研透核心考點
01
提升素養能力
02
研透核心考點
1
考點二 “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
考點一 運動學圖像的理解和應用
考點三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考點一 運動學圖像的理解和應用
1.對x-t圖像與v-t圖像的理解
x-t圖像 v-t圖像
圖像 舉例
意義 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速直線運動 傾斜直線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加速直線運動
運動 情況 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速度逐漸減小的直線運動 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丁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
交點和 “面積”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相遇;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無意義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t2時刻速度相等,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
位移 0~t1時間內甲、乙位移相等 0~t2時間內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
平均 速度 0~t1時間內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0~t2時間內丁的平均速度大于丙的平均速度
2.對a-t圖像的理解
(1)圖線①表示物體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直線運動,圖線③表示物體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直線運動,圖線②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交點④表示加速度相等。
(2)由Δv=aΔt可知a-t圖像中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
3.三點說明
(1)x-t圖像與v-t圖像都只能描述直線運動,且均不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
(2)分析圖像要充分利用圖像與其所對應的物理量的函數關系。
(3)識圖方法:一軸、二線、三斜率、四面積、五截距、六交點。
C
例1 (2024·山東模擬預測)有經驗的司機遠遠看見紅燈并不緊急剎車而是調整油門緩慢減速,使汽車趕到路口時正好綠燈亮起,當綠燈亮起時,司機控制油門使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開始加速時作為計時起點,0~5 s內汽車的x-t圖像如圖1所示,6 s后汽車以6 s末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角度  x-t圖像
圖1
A.汽車在0~4 s內通過的位移大小為30 m
B.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4 m/s2
C.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為16 m/s
D.0~6 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6 m/s
D
例2 (2023·南京高三模擬)潛艇從海水高密度區域駛入低密度區域,浮力頓減,稱之為掉深。如圖2甲所示,某潛艇在高密度海水區域沿水平方向緩慢航行。t=0時,該潛艇掉深,隨后采取措施成功脫險,在0~30 s時間內潛艇豎直方向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設豎直向下為正方向)。不計水的粘滯阻力,則(  )
角度  v-t圖像
圖2
A.潛艇在掉深時的加速度為1 m/s2
B.t=30 s時潛艇回到初始高度
C.潛艇豎直向下的最大位移為100 m
D.潛艇在10~30 s時間內處于超重狀態
BD
例3 (多選)(2023·湖北卷,8)t=0時刻,質點P從原點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a隨時間t按圖示3的正弦曲線變化,周期為2t0。在0~3t0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角度  a-t圖像
圖3
AC
1.(多選)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同時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4所示,則(  )
圖4
A.2 s時甲和乙相遇
B.2 s時甲的速度方向開始反向
C.2~6 s內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
D.乙在2~4 s內的加速度和它在4~6 s內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析 由題圖可知,0~2 s內,甲、乙兩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相等,即兩者通過的位移相等,甲、乙兩個物體又是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同時開始運動,所以2 s時甲、乙相遇,故A正確;甲物體的速度一直沿正方向,速度方向沒有改變,故B錯誤;2~6 s內,甲與乙速度之差是定值,說明甲相對乙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根據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2~6 s內,乙的加速度一定,在4 s時加速度方向沒有反向,改變的是速度方向,故D錯誤。
對于非常規運動圖像,可由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兩個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來分析圖像的斜率、截距、面積的含義。
考點二 “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
D
例4 (2024·河北衡水中學模擬預測)甲、乙兩物體做同向直線運動,計時開始時都位于坐標原點處,從計時開始兩物體運動的v2-x圖像(速度的平方與位移關系圖像)如圖5所示。已知乙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根據圖像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解析 由圖像可知,甲做勻速運動,乙開始時做勻加速運動,在x0處速度相等,則當甲、乙運動相等的位移x0時,運動時間不相等,即兩物體不在同一時刻到達x0處,則兩物體不在x0處相遇,A錯誤;設甲的速度為v0,在0~x0位移內乙的加速度為a,由勻
D
圖6
A.甲車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
B.t=2 s時,甲車的速度大小為10 m/s
C.0~2 s內甲車的位移為10 m
D.0~2 s內甲車的位移大小為20 m
3.(2024·安徽亳州模擬)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力F作用下開始運動,以物體靜止時的位置為坐標原點,力F的方向為正方向建立x軸,物體的加速度隨位移的變化圖像如圖7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7
B
1.解決圖像轉換類問題的一般流程
考點三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2.要注意應用解析法和排除法,兩者結合提高選擇題圖像類題型的解題準確率和速度。
A
圖8
例5 (2021·遼寧卷,3)某駕校學員在教練的指導下沿直線路段練習駕駛技術,汽車的位置x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8所示,則汽車行駛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解析 x-t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表示速度,在0~t1時間內,x-t圖像斜率增大,汽車的速度增大;在t1~t2時間內,x-t圖像斜率不變,汽車的速度不變且不為0;在t2~t3時間內,x-t圖像的斜率減小,汽車做減速運動,綜上所述,可知A項中v-t圖像可能正確,故選項A正確。
提升素養能力
2
D
對點練1 運動圖像的理解與應用
1.(2023·全國甲卷,16)一小車沿直線運動,從t=0開始由靜止勻加速至t=t1時刻,此后做勻減速運動,到t=t2時刻速度降為零。在下列小車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中,可能正確的是(  )
A級 基礎對點練
解析 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小車在0~t1時間內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x-t圖像的斜率從零開始不斷增大;t1~t2時間內小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速度為零,則x-t圖像的斜率不斷減小至零,故D正確,A、B、C錯誤。
B
2.(2024·四川遂寧質檢)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1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0~8 s內物體通過的路程先增大后減小
B.4~6 s內物體的位移為0
C.4~6 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3 m/s2
D.6~8 s內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B
3.如圖2所示,直線a1和曲線b1分別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a和b的速度—時間(v-t)圖線,t1時刻兩車經過同一位置,由圖可知(  )
圖2
D
4.(2023·廣西南寧三中模擬)如圖3所示為某質點做直線運動的加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其中t=0時刻,質點的速度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在2~4 s內,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B.在0~6 s內,質點在t=2 s時刻速度最大
C.在0~6 s內,質點在t=4 s時刻離出發點最遠
D.在t=2 s和t=6 s時,質點速度相同
解析 在2~4 s內,質點的加速度不斷變化,質點做的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選項A錯誤;0~4 s,質點做加速運動,4~6 s質點做減速運動,質點在t=4 s時刻速度最大,選項B錯誤;因a-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因初速度為零,則a-t圖像的面積表示某時刻的速度值,則在6 s末速度為正,在0~6 s內,質點速度方向一直沒有改變,在t=6 s時刻離出發點最遠,選項C錯誤;因a-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從2 s到6 s,質點速度變化量為零,所以在t=2 s和t=6 s時,質點速度相同,選項D正確。
C
對點練2 “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
5.(2024·甘肅張掖模擬預測)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從某時刻起,汽車在運動過程的平均速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4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汽車加速度大小為1 m/s2
B.汽車在t=3 s時的速度大小為8 m/s
C.汽車運動前3 s的位移為21 m
D.汽車第2 s內的位移為6 m
D
6.如圖5為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
對點練3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
7.一質點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6所示,能正確表示該質點的速度v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是下列圖中的(  )
圖6
解析 質點在開始一段時間內的x-t圖像是一條直線,其斜率不變且為負值,表示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在第二段時間內,質點處于靜止狀態,速度為零;在第三段時間內,圖線的斜率不變且為正值,即速度不變且為正值;在第四段時間內,質點靜止在出發點。綜上可知,質點的v-t圖像是圖A,故選項A正確。
A
8.(2023·海南模擬預測)如圖7所示為一質點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其中0~t1為直線,t1~t2為拋物線,則有關質點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及加速度—時間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圖7
解析 位移—時間圖像中,0~t1為直線,則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t1~t2為拋物線,則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D
9.(2024·江蘇蘇州聯考)一物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其速度v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8所示,下列關于物塊速度v隨時間t、加速度a隨速度v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B級 綜合提升練
圖8
A
10.甲、乙兩物體分別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它們運動的相關圖像分別如圖9甲、乙所示。已知乙的初速度為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9
A.甲物體2 s時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B.乙物體2 s時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
C.甲物體0~2 s內的平均速度與2~4 s內的平均速度相同
D.乙物體4 s時的位置與0時刻的位置相同
解析 甲物體2 s時速度從負值變為正值,即運動方向發生變化,故A正確;已知乙的初速度為0,因a-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可知乙物體
在0~2 s時間內速度為負值,在2~4 s內速度變化量為正值,在t=4 s時速度為零,但是在2~4 s內速度仍為負值,則2 s時的運動方向沒有發生變化,故B錯誤;甲物體0~2 s內的平均速度與2~4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故C錯誤;乙物體0~4 s內速度一直為負,則4 s時的位置與0時刻的位置不相同,故D錯誤。
C
A.速度均隨位移均勻變化
B.速度均隨時間均勻變化
C.經歷的時間之比為1∶2
D.經歷的時間之比為2∶1
圖10
AB
12.(多選)如圖11所示為某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其中Oa、ab是關于a點的中心對稱圖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1
本節內容結束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苍溪县| 六枝特区| 安塞县| 镇远县| 浦县| 永康市| 米林县| 玉山县| 渝北区| 南溪县| 中西区| 静宁县| 印江| 九寨沟县| 长乐市| 龙井市| 保德县| 菏泽市| 格尔木市| 固始县| 疏附县| 长宁区| 增城市| 苏尼特右旗| 宁乡县| 黎平县| 迁安市| 楚雄市| 黄大仙区| 衡水市| 本溪| 嘉义市| 华宁县| 遵义市| 介休市| 麦盖提县| 石台县| 威信县| 黑龙江省|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