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第五章:第2講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課件 講義 練習四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一輪復習第五章:第2講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課件 講義 練習四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2講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學習目標 1.理解動能和動能定理。 2.會應用動能定理處理相關物理問題。 3.掌握動能定理與圖像結合問題的分析方法。
1.動能
2.動能定理
1.思考判斷
(1)一定質量的物體動能變化時,速度一定變化,但速度變化時,動能不一定變化。(√)
(2)動能不變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3)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也一定為零。(√)
(4)物體在合外力作用下做變速運動時,動能一定變化。(×)
(5)物體的動能不變,所受的合外力必定為零。(×)
2.如圖,某同學用繩子拉動木箱,使它從靜止開始沿粗糙水平路面運動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獲得的動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 A
考點一 動能定理的理解與基本應用
1.兩個關系
(1)數量關系:合力做的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具有等量代換關系,但并不是說動能的變化就是合力做的功。
(2)因果關系:合力做功是引起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
2.標量性
動能是標量,功也是標量,所以動能定理是一個標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選取問題,當然動能定理也就不存在分量的表達式。
例1 (2024·河南商丘質檢)如圖1所示,在水平的PQ面上有一小物塊(可視為質點),小物塊以某速度從P點最遠能滑到傾角為θ的斜面QA上的A點(水平面和斜面在Q點通過一極短的圓弧連接)。若減小斜面的傾角θ,變為斜面QB(如圖中虛線所示),小物塊仍以原來的速度從P點出發滑上斜面。已知小物塊與水平面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AB為水平線,AC為豎直線。則(  )
圖1
A.小物塊恰好能運動到B點
B.小物塊最遠能運動到B點上方的某點
C.小物塊只能運動到C點
D.小物塊最遠能運動到B、C兩點之間的某點
答案 D
解析 小物塊從P點滑上斜面的運動過程中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設小物塊能到達斜面上的最高點與水平面的距離為h,與Q點的水平距離為x,根據動能定理得-mgh-μmg·xPQ-μmgcos θ·xAQ=0-mv,即mgh+μmg(xPQ+x)=mv,若減小傾角θ時,h不變,則x不變,故A、C錯誤;若h變大,則x變小,故B錯誤;若h變小,則x變大,故D正確。
1.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應抓住“兩狀態,一過程”。“兩狀態”即明確研究對象的始、末狀態的速度或動能情況,“一過程”即明確研究過程,確定在這一過程中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位置變化或位移信息。
2.動能定理的應用技巧
  
1.(多選)如圖2所示,電梯質量為M,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質量為m的物體。電梯在鋼索的拉力作用下豎直向上加速運動,當電梯的速度由v1增大到v2時,上升高度為H,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2
A.對物體,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W=mv-mv,其中W為支持力做的功
B.對物體,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W合=0,其中W合為合力做的功
C.對物體,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W-mgH=mv-mv,其中W為支持力做的功
D.對電梯,其所受的合力做功為Mv-Mv
答案 CD
解析 電梯上升的過程中,對物體做功的有重力mg、支持力FN,這兩個力的總功(即合力做的功)才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即W合=W-mgH=mv-mv,其中W為支持力做的功,故A、B錯誤,C正確;對電梯做功的有重力Mg、壓力FN′和拉力F,合力做功為W合′=Mv-Mv,故D正確。
2.(2021·河北卷,6)一半徑為R的圓柱體水平固定,橫截面如圖3所示。長度為πR、不可伸長的輕細繩,一端固定在圓柱體最高點P處,另一端系一個小球。小球位于P點右側同一水平高度的Q點時,繩剛好拉直。將小球從Q點由靜止釋放,當與圓柱體未接觸部分的細繩豎直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  )
圖3
A. B.
C. D.2
答案 A
解析 當與圓柱體未接觸部分的細繩豎直時,小球下落的高度為h=R+πR-=R+,根據動能定理有mgh=mv2,解得v=,故A正確,B、C、D錯誤。
考點二 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例2 (多選)(2023·廣東卷,8)人們用滑道從高處向低處運送貨物,如圖4所示,可看作質點的貨物從圓弧滑道頂端P點靜止釋放,沿滑道運動到圓弧末端Q點時速度大小為6 m/s。已知貨物質量為20 kg,滑道高度h為4 m,且過Q點的切線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 m/s2。關于貨物從P點運動到Q點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圖4
A.重力做的功為360 J
B.克服阻力做的功為440 J
C.經過Q點時向心加速度大小為9 m/s2
D.經過Q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80 N
答案 BCD
解析 重力做的功為WG=mgh=800 J,A錯誤;下滑過程由動能定理可得WG-Wf=mv,代入數據解得克服阻力做的功為Wf=440 J,B正確;經過Q點時向心加速度大小為a==9 m/s2,C正確;經過Q點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N-mg=ma,解得貨物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為FN=380 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貨物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80 N,D正確。
3.(2024·江蘇鹽城高三檢測)質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左開始運動,起始點A與一水平放置的輕彈簧O端相距s,輕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如圖5所示,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物體與彈簧相碰后,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x,重力加速度為g,則從開始碰撞到彈簧被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彈力所做的功為(  )
圖5
A.mv-μmg(s+x) .mv-μmgx
C.μmg(s+x)-mv .-μmg(s+x)
答案 C
解析 對物體由動能定理可得W彈-μmg(s+x)=0-mv,解得W彈=μmg(s+x)-mv,故C正確。
在有變力做功的過程中,變力做功無法直接通過功的公式求解,可用動能定理
W變+W恒=mv-mv求解。物體初、末速度已知,恒力做功W恒可由公式求出,得到W變=mv-mv-W恒,就可以求出變力做的功了。  
考點三 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的結合
圖像所圍“面積”和圖像斜率的含義
例3 一質量為4 kg的物體,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水平恒定的拉力F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一段時間后拉力逐漸減小,當拉力減小到零時,物體剛好停止運動。如圖6所示為拉力F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則可以求得(  )
圖6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4 m/s
B.整個過程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 J
C.整個過程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8 J
D.整個過程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 J
答案 D
解析 F-x圖線與橫軸所圍區域的面積表示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所以WF= J=12 J,故B錯誤;0~2 m階段,根據平衡條件可得F=Ff=4 N,所以整個過程中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f=-Ffx=-4×4 J=-16 J,故C錯誤;整個過程中合外力所做的功為W合=WF+Wf=12 J+(-16 J)=-4 J,故D正確;根據動能定理可得W合=0-mv,解得v0= m/s,故A錯誤。
例4 (2022·江蘇卷,8)某滑雪賽道如圖7所示,滑雪運動員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經圓弧滑道起跳。將運動員視為質點,不計摩擦力及空氣阻力,此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Ek與水平位移x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
圖7
答案 A
解析 設斜面傾角為θ,不計摩擦力和空氣阻力,運動員在沿斜面下滑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Ek=mgxtan θ,即=mgtan θ,下滑過程中開始階段傾角θ不變,Ek-x圖像為一條直線;經過圓弧軌道過程中,θ先減小后增大,即圖像斜率先減小后增大,故A正確。
方法點撥 解決圖像問題的基本步驟
4.(2021·湖北卷,4)如圖8甲所示,一物塊以一定初速度沿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上滑,運動過程中摩擦力大小f恒定,物塊動能Ek與運動路程s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物塊質量m和所受摩擦力大小f分別為(  )
圖8
A.m=0.7 kg,f=0.5 N .m=0.7 kg,f=1.0 N
C.m=0.8 kg,f=0.5 N .m=0.8 kg,f=1.0 N
答案 A
解析 0~10 m內物塊上滑,由動能定理得-mgsin 30°·s-fs=Ek-Ek0,整理得Ek=Ek0-(mgsin 30°+f)s,結合0~10 m內的圖像得,斜率的絕對值|k|=mgsin 30°+f=4 N;10~20 m內物塊下滑,由動能定理得(mgsin 30°-f)(s-s1)=Ek,整理得Ek=(mgsin 30°-f)s-(mgsin 30°-f)s1,結合10~20 m內的圖像得,斜率k′=mgsin 30°-f=3 N。聯立解得f=0.5 N、m=0.7 kg,A正確,B、C、D錯誤。
A級 基礎對點練
對點練1 動能定理的理解與簡單應用
1.(多選)如圖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著足夠長的木板B,木板B上放著木塊A,A、B間的接觸面粗糙。現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A上使其由靜止開始運動,用Ff1代表B對A的摩擦力,Ff2代表A對B的摩擦力,則下列情況可能的是(  )
圖1
A.拉力F做的功等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
B.拉力F做的功小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
C.拉力F和Ff1對A做的功之和大于A的動能的增加量
D.Ff2對B做的功等于B的動能的增加量
答案 AD
解析 A相對B的運動有兩種可能,相對靜止和相對滑動。當A、B相對靜止時,拉力F做的功等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當A、B相對滑動時,拉力F做的功大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A項正確,B項錯誤;由動能定理知,Ff2對B做的功等于B的動能的增加量,拉力F和Ff1對A做的功之和等于A的動能的增加量,D項正確,C項錯誤。
2.(2024·山東菏澤高三檢測)如圖2所示,粗糙程度處處相同、傾角為θ的傾斜圓盤上,有一長為L的輕質細繩,一端可繞垂直于傾斜圓盤的光滑軸上的O點轉動,另一端與質量為m的小滑塊相連,小滑塊從最高點A以垂直細繩的速度v0開始運動,恰好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圓周運動,則運動過程中滑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
圖2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由于小滑塊恰好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圓周運動,則在最高點有mgsin θ=m,整個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可得-Ff·2πL=mv2-mv,解得Ff=,A正確,B、C、D錯誤。
3.一物塊沿傾角為θ的斜坡向上滑動,當物塊的初速度為v時,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如圖3所示。當物塊的初速度為2v時,上升的最大高度記為h。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塊與斜坡間的動摩擦因數μ和h分別為(  )
圖3
A.tan θ和2H B.tan θ和4H
C.tan θ和2H D.tan θ和4H
答案 D
解析 當物塊上滑的初速度為v時,根據動能定理,有-mgH-μmgcos θ·=0-mv2,當上滑的初速度為2v時,有-mgh-μmgcos θ·=0-m(2v)2,聯立可得μ=tan θ,h=4H,故D正確。
4.如圖4所示,將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大小v0由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小球落回地面時,其速度大小為v0。設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不變,則空氣阻力的大小等于(  )
圖4
A.mg B.mg
C.mg D.mg
答案 D
解析 小球向上運動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f)H=0-mv,小球向下運動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f)H=m(v0)2,聯立解得f=mg,選項D正確,A、B、C錯誤。
對點練2 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5.如圖5所示,在輕彈簧的下端懸掛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A,將小球A從彈簧原長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A能夠下降的最大高度為h。若將小球A換為質量為2m的小球B,仍從彈簧原長位置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B下降h高度時的速度為(  )
圖5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小球A下降h高度的過程中,設小球克服彈簧的彈力做功為W,根據動能定理有mgh-W=0,小球B下降h高度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2mgh-W=×2mv2-0,解得v=,故D正確。
6.如圖6所示,一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軌道兩端等高,質量為m的質點自軌道端點P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最低點Q時,對軌道的壓力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質點自P滑到Q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
圖6
A.mgR B.mgR
C.mgR D.mgR
答案 C
解析 設質點在Q點的速度為v,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知FN=FN′=2mg,聯立解得v=,下滑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可得mgR+Wf=mv2,解得Wf=-mgR,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mgR,選項C正確。
對點練3 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的結合
7.(多選)如圖7甲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以100 J的初動能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行,其動能Ek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圖7
A.物體運動的總位移大小為10 m
B.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C.物體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10 m/s
D.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5 N
答案 AC
解析 由題圖乙可知物體運動的總位移大小為10 m,故A正確;由動能定理得-Ffx=ΔEk=-100 J,則摩擦力大小Ff=10 N,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ma,則a==5 m/s2,故B、D錯誤;物體的初動能Ek0=mv=100 J,則v0==10 m/s,故C正確。
8.一質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時刻起受到水平向右的大小隨位移變化的力F的作用,F隨位移變化的規律如圖8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8
A.物塊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
B.物塊的位移為x0時,物塊的速度最大
C.力F對物塊做的總功為6F0x0
D.物塊的最大速度為
答案 D
解析 物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受到的合外力為F,因為F為正,所以物塊一直加速運動,物塊的位移為3x0時,速度最大,故A、B錯誤;合外力做功的大小等于圖線與x軸圍成的面積,所以力F對物塊做的總功為W=×2F0×3x0=3F0x0,故C錯誤;由動能定理可得3F0x0=mv,所以最大速度為vm=,故D正確。
B級 綜合提升練
9.(多選)(2023·湖南卷,8)如圖9,固定在豎直面內的光滑軌道ABC由直線段AB和圓弧段BC組成,兩段相切于B點,AB段與水平面夾角為θ,BC段圓心為O,最高點為C,A與C的高度差等于圓弧軌道的直徑2R。小球從A點以初速度v0沖上軌道,能沿軌道運動恰好到達C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9
A.小球從B到C的過程中,對軌道的壓力逐漸增大
B.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重力的功率始終保持不變
C.小球的初速度v0=
D.若小球初速度v0增大,小球有可能從B點脫離軌道
答案 AD
解析 小球恰好運動至C點,小球在C點vC=0
小球在圓弧BC上運動到D點的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小球從A到C由動能定理得-mg·2R=0-mv,則v0=2,C錯誤;若小球在B點的速度滿足mgcos θ<,則小球將從B點脫離軌道,D正確。
10.(多選)(2024·湖南衡陽高三期中)如圖10甲所示,為測定物體沖上粗糙斜面能達到的最大位移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將某一物體每次以大小不變的初速度v0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推出,調節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實驗測得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根據圖像(  )
圖10
A.當θ=45°時,x最小
B.物體的初速度v0=6 m/s
C.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75
D.當θ=30°時,物體最終會回到出發點
答案 BC
解析 由圖可知,當θ=90°時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位移為h=1.80 m,由豎直上拋運動規律可知v=2gh,解得v0=6 m/s,故B正確;當θ=0時,位移為x=2.40 m,由動能定理得-μmgx=0-mv,解得μ=0.75,故C正確;由動能定理得-mgxsin θ-μmgcos θ·x=0-mv,解得x==,其中tan α=,解得α=37°,當θ+α=90°時,即θ=53°,此時位移最小為xmin=1.44 m,故A錯誤;當θ=30°時,根據計算可得μmgcos 30°>mgsin 30°,可知物體最終會靜止在斜面上,故D錯誤。
11.(多選)(2023·新課標卷,20)一質量為1 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軸運動,出發點為x軸零點,拉力做的功W與物體坐標x的關系如圖11所示。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1
A.在x=1 m時,拉力的功率為6 W
B.在x=4 m時,物體的動能為2 J
C.從x=0運動到x=2 m,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8 J
D.從x=0運動到x=4 m的過程中,物體的動量最大為2 kg·m/s
答案 BC
解析 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μmg=4 N,0~1 m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W1-μmgx1=mv,解得v1=2 m/s,又W-x圖像的斜率表示拉力F,則0~2 m的過程,拉力F1=6 N,故x=1 m時拉力的功率P1=F1v1=12 W,A錯誤;0~4 m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W4-μmgx4=Ek4-0,則在x=4 m時,物體的動能Ek4=2 J,B正確;0~2 m的過程,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2=Ffx2=8 J,C正確;由W-x圖像可知,2~4 m的過程,拉力F2=3 N,則F1>Ff>F2,所以物體在0~2 m的過程做加速運動,2~4 m的過程做減速運動,故0~4 m的過程,物體在x=2 m處速度最大,由動能定理有W2-Ffx2=mv,解得v2=2 m/s,故物體的最大動量為pm=2 kg·m/s,D錯誤。
C級 培優加強練
12.(2024·山東濰坊模擬)如圖12所示,AOB是豎直平面內的光滑圓弧形滑道,由兩個半徑都是R的圓周平滑連接而成,圓心O1、O2與兩圓弧的連接點O在同一豎直線上,O2B與水池的水面平齊。一小滑塊可從弧AO上的任意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已知sin 37°=,cos 37°=。
圖12
(1)若小滑塊從圓弧AO上某點釋放,之后在兩個圓弧上滑過的弧長相等,求釋放點和O1的連線與豎直線的夾角;
(2)若小滑塊能從O點脫離滑道,求其可能的落水點在水平面上形成的區域長度。
答案 (1)37° (2)(2-)R
解析 (1)設釋放點和O1的連線與豎直線的夾角為θ,由于小滑塊在兩個圓弧上滑過的弧長相等,則小滑塊在圓弧OB上的離開點和O2的連線與豎直線的夾角也為θ,設小滑塊離開圓弧OB時的速度為v,則根據動能定理可得
2mgR(1-cos θ)=mv2-0
對小滑塊在圓弧OB上的離開點,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cos θ=m
聯立解得cos θ=
即θ=37°。
(2)設小滑塊剛好能從O點脫離滑道的速度為v1,則有mg=m
解得v1=
設小滑塊從A點由靜止釋放到達O點時的速度為v2,根據動能定理可得
mgR=mv-0
解得v2=
可知小滑塊能從O點脫離滑道,其離開滑道時的速度范圍為≤v0≤
小滑塊離開滑道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有R=gt2
解得t=
水平方向有x=v0t
解得小滑塊的水平位移滿足R≤x≤2R
則小滑塊可能的落水點在水面上形成的區域長度為Δx=2R-R=(2-)R。第2講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學習目標 1.理解動能和動能定理。 2.會應用動能定理處理相關物理問題。 3.掌握動能定理與圖像結合問題的分析方法。
1.動能
2.動能定理
1.思考判斷
(1)一定質量的物體動能變化時,速度一定變化,但速度變化時,動能不一定變化。(  )
(2)動能不變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
(3)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也一定為零。(  )
(4)物體在合外力作用下做變速運動時,動能一定變化。(  )
(5)物體的動能不變,所受的合外力必定為零。(  )
2.如圖,某同學用繩子拉動木箱,使它從靜止開始沿粗糙水平路面運動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獲得的動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考點一 動能定理的理解與基本應用
1.兩個關系
(1)數量關系:合力做的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具有等量代換關系,但并不是說動能的變化就是合力做的功。
(2)因果關系:合力做功是引起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
2.標量性
動能是標量,功也是標量,所以動能定理是一個標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選取問題,當然動能定理也就不存在分量的表達式。
例1 (2024·河南商丘質檢)如圖1所示,在水平的PQ面上有一小物塊(可視為質點),小物塊以某速度從P點最遠能滑到傾角為θ的斜面QA上的A點(水平面和斜面在Q點通過一極短的圓弧連接)。若減小斜面的傾角θ,變為斜面QB(如圖中虛線所示),小物塊仍以原來的速度從P點出發滑上斜面。已知小物塊與水平面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AB為水平線,AC為豎直線。則(  )
圖1
A.小物塊恰好能運動到B點
B.小物塊最遠能運動到B點上方的某點
C.小物塊只能運動到C點
D.小物塊最遠能運動到B、C兩點之間的某點
聽課筆記                                     
                                    
                                    
                                    
                                    
                                    
1.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應抓住“兩狀態,一過程”。“兩狀態”即明確研究對象的始、末狀態的速度或動能情況,“一過程”即明確研究過程,確定在這一過程中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位置變化或位移信息。
2.動能定理的應用技巧
  
1.(多選)如圖2所示,電梯質量為M,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質量為m的物體。電梯在鋼索的拉力作用下豎直向上加速運動,當電梯的速度由v1增大到v2時,上升高度為H,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2
A.對物體,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W=mv-mv,其中W為支持力做的功
B.對物體,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W合=0,其中W合為合力做的功
C.對物體,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W-mgH=mv-mv,其中W為支持力做的功
D.對電梯,其所受的合力做功為Mv-Mv
2.(2021·河北卷,6)一半徑為R的圓柱體水平固定,橫截面如圖3所示。長度為πR、不可伸長的輕細繩,一端固定在圓柱體最高點P處,另一端系一個小球。小球位于P點右側同一水平高度的Q點時,繩剛好拉直。將小球從Q點由靜止釋放,當與圓柱體未接觸部分的細繩豎直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  )
圖3
A. B.
C. D.2
考點二 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例2 (多選)(2023·廣東卷,8)人們用滑道從高處向低處運送貨物,如圖4所示,可看作質點的貨物從圓弧滑道頂端P點靜止釋放,沿滑道運動到圓弧末端Q點時速度大小為6 m/s。已知貨物質量為20 kg,滑道高度h為4 m,且過Q點的切線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 m/s2。關于貨物從P點運動到Q點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圖4
A.重力做的功為360 J
B.克服阻力做的功為440 J
C.經過Q點時向心加速度大小為9 m/s2
D.經過Q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80 N
聽課筆記                                     
                                    
                                    
3.(2024·江蘇鹽城高三檢測)質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左開始運動,起始點A與一水平放置的輕彈簧O端相距s,輕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如圖5所示,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物體與彈簧相碰后,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x,重力加速度為g,則從開始碰撞到彈簧被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彈力所做的功為(  )
圖5
A.mv-μmg(s+x)   B.mv-μmgx
C.μmg(s+x)-mv   D.-μmg(s+x)
在有變力做功的過程中,變力做功無法直接通過功的公式求解,可用動能定理W變+W恒=
mv-mv求解。物體初、末速度已知,恒力做功W恒可由公式求出,得到W變=mv-mv-W恒,就可以求出變力做的功了。  
考點三 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的結合
圖像所圍“面積”和圖像斜率的含義
例3 一質量為4 kg的物體,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水平恒定的拉力F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一段時間后拉力逐漸減小,當拉力減小到零時,物體剛好停止運動。如圖6所示為拉力F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則可以求得(  )
圖6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4 m/s
B.整個過程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 J
C.整個過程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8 J
D.整個過程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 J
聽課筆記                                     
                                    
                                    
                                    
例4 (2022·江蘇卷,8)某滑雪賽道如圖7所示,滑雪運動員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經圓弧滑道起跳。將運動員視為質點,不計摩擦力及空氣阻力,此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Ek與水平位移x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
圖7
聽課筆記                                     
                                    
                                    
                                    
方法點撥 解決圖像問題的基本步驟
4.(2021·湖北卷,4)如圖8甲所示,一物塊以一定初速度沿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上滑,運動過程中摩擦力大小f恒定,物塊動能Ek與運動路程s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物塊質量m和所受摩擦力大小f分別為(  )
圖8
A.m=0.7 kg,f=0.5 N
B.m=0.7 kg,f=1.0 N
C.m=0.8 kg,f=0.5 N
D.m=0.8 kg,f=1.0 N     第2練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A級 基礎對點練
對點練1 動能定理的理解與簡單應用
1.(多選)如圖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著足夠長的木板B,木板B上放著木塊A,A、B間的接觸面粗糙。現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A上使其由靜止開始運動,用Ff1代表B對A的摩擦力,Ff2代表A對B的摩擦力,則下列情況可能的是(  )
圖1
A.拉力F做的功等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
B.拉力F做的功小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
C.拉力F和Ff1對A做的功之和大于A的動能的增加量
D.Ff2對B做的功等于B的動能的增加量
2.(2024·山東菏澤高三檢測)如圖2所示,粗糙程度處處相同、傾角為θ的傾斜圓盤上,有一長為L的輕質細繩,一端可繞垂直于傾斜圓盤的光滑軸上的O點轉動,另一端與質量為m的小滑塊相連,小滑塊從最高點A以垂直細繩的速度v0開始運動,恰好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圓周運動,則運動過程中滑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
圖2
A. B.
C. D.
3.一物塊沿傾角為θ的斜坡向上滑動,當物塊的初速度為v時,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如圖3所示。當物塊的初速度為2v時,上升的最大高度記為h。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塊與斜坡間的動摩擦因數μ和h分別為(  )
圖3
A.tan θ和2H
B.tan θ和4H
C.tan θ和2H
D.tan θ和4H
4.如圖4所示,將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大小v0由地面豎直向上拋出。小球落回地面時,其速度大小為v0。設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不變,則空氣阻力的大小等于(  )
圖4
A.mg B.mg
C.mg D.mg
對點練2 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5.如圖5所示,在輕彈簧的下端懸掛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A,將小球A從彈簧原長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A能夠下降的最大高度為h。若將小球A換為質量為2m的小球B,仍從彈簧原長位置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B下降h高度時的速度為(  )
圖5
A. B.
C. D.
6.如圖6所示,一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軌道兩端等高,質量為m的質點自軌道端點P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最低點Q時,對軌道的壓力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質點自P滑到Q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
圖6
A.mgR B.mgR
C.mgR D.mgR
對點練3 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的結合
7.(多選)如圖7甲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以100 J的初動能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行,其動能Ek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圖7
A.物體運動的總位移大小為10 m
B.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C.物體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10 m/s
D.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5 N
8.一質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時刻起受到水平向右的大小隨位移變化的力F的作用,F隨位移變化的規律如圖8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8
A.物塊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
B.物塊的位移為x0時,物塊的速度最大
C.力F對物塊做的總功為6F0x0
D.物塊的最大速度為
B級 綜合提升練
9.(多選)(2023·湖南卷,8)如圖9,固定在豎直面內的光滑軌道ABC由直線段AB和圓弧段BC組成,兩段相切于B點,AB段與水平面夾角為θ,BC段圓心為O,最高點為C,A與C的高度差等于圓弧軌道的直徑2R。小球從A點以初速度v0沖上軌道,能沿軌道運動恰好到達C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9
A.小球從B到C的過程中,對軌道的壓力逐漸增大
B.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重力的功率始終保持不變
C.小球的初速度v0=
D.若小球初速度v0增大,小球有可能從B點脫離軌道
10.(多選)(2024·湖南衡陽高三期中)如圖10甲所示,為測定物體沖上粗糙斜面能達到的最大位移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將某一物體每次以大小不變的初速度v0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推出,調節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實驗測得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根據圖像(  )
圖10
A.當θ=45°時,x最小
B.物體的初速度v0=6 m/s
C.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75
D.當θ=30°時,物體最終會回到出發點
11.(多選)(2023·新課標卷,20)一質量為1 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軸運動,出發點為x軸零點,拉力做的功W與物體坐標x的關系如圖11所示。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1
A.在x=1 m時,拉力的功率為6 W
B.在x=4 m時,物體的動能為2 J
C.從x=0運動到x=2 m,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8 J
D.從x=0運動到x=4 m的過程中,物體的動量最大為2 kg·m/s
C級 培優加強練
12.(2024·山東濰坊模擬)如圖12所示,AOB是豎直平面內的光滑圓弧形滑道,由兩個半徑都是R的圓周平滑連接而成,圓心O1、O2與兩圓弧的連接點O在同一豎直線上,O2B與水池的水面平齊。一小滑塊可從弧AO上的任意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已知sin 37°=,cos 37°=。
圖12
(1)若小滑塊從圓弧AO上某點釋放,之后在兩個圓弧上滑過的弧長相等,求釋放點和O1的連線與豎直線的夾角;
(2)若小滑塊能從O點脫離滑道,求其可能的落水點在水平面上形成的區域長度。
第2練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1.AD [A相對B的運動有兩種可能,相對靜止和相對滑動。當A、B相對靜止時,拉力F做的功等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當A、B相對滑動時,拉力F做的功大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A項正確,B項錯誤;由動能定理知,Ff2對B做的功等于B的動能的增加量,拉力F和Ff1對A做的功之和等于A的動能的增加量,D項正確,C項錯誤。]
2.A [由于小滑塊恰好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圓周運動,則在最高點有mgsin θ=m,整個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可得-Ff·2πL=mv2-mv,解得Ff=,A正確,B、C、D錯誤。]
3.D [當物塊上滑的初速度為v時,根據動能定理,有-mgH-μmgcos θ·=0-mv2,當上滑的初速度為2v時,有-mgh-μmgcos θ·=0-m(2v)2,聯立可得μ=tan θ,h=4H,故D正確。]
4.D [小球向上運動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f)H=0-mv,小球向下運動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f)H=m(v0)2,聯立解得f=mg,選項D正確,A、B、C錯誤。]
5.D [小球A下降h高度的過程中,設小球克服彈簧的彈力做功為W,根據動能定理有mgh-W=0,小球B下降h高度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2mgh-W=×2mv2-0,解得v=,故D正確。]
6.C [設質點在Q點的速度為v,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知FN=FN′=2mg,聯立解得v=,下滑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可得mgR+Wf=mv2,解得Wf=-mgR,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mgR,選項C正確。]
7.AC [由題圖乙可知物體運動的總位移大小為10 m,故A正確;由動能定理得-Ffx=ΔEk=-100 J,則摩擦力大小Ff=10 N,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ma,則a==5 m/s2,故B、D錯誤;物體的初動能Ek0=mv=100 J,則v0==10 m/s,故C正確。]
8.D [物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受到的合外力為F,因為F為正,所以物塊一直加速運動,物塊的位移為3x0時,速度最大,故A、B錯誤;合外力做功的大小等于圖線與x軸圍成的面積,所以力F對物塊做的總功為W=×2F0×3x0=3F0x0,故C錯誤;由動能定理可得3F0x0=mv,所以最大速度為vm=,故D正確。]
9.AD [小球恰好運動至C點,小球在C點vC=0
小球在圓弧BC上運動到D點的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小球從A到C由動能定理得-mg·2R=0-mv,則v0=2,C錯誤;若小球在B點的速度滿足mgcos θ<,則小球將從B點脫離軌道,D正確。]
10.BC [由圖可知,當θ=90°時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位移為h=1.80 m,由豎直上拋運動規律可知v=2gh,解得v0=6 m/s,故B正確;當θ=0時,位移為x=2.40 m,由動能定理得-μmgx=0-mv,解得μ=0.75,故C正確;由動能定理得-mgxsin θ-μmgcos θ·x=0-mv,解得x==,其中tan α=,解得α=37°,當θ+α=90°時,即θ=53°,此時位移最小為xmin=1.44 m,故A錯誤;當θ=30°時,根據計算可得μmgcos 30°>mgsin 30°,可知物體最終會靜止在斜面上,故D錯誤。]
11.BC [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μmg=4 N,0~1 m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W1-μmgx1=mv,解得v1=2 m/s,又W-x圖像的斜率表示拉力F,則0~2 m的過程,拉力F1=6 N,故x=1 m時拉力的功率P1=F1v1=12 W,A錯誤;0~4 m的過程,由動能定理有W4-μmgx4=Ek4-0,則在x=4 m時,物體的動能Ek4=2 J,B正確;0~2 m的過程,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2=Ffx2=8 J,C正確;由W-x圖像可知,2~4 m的過程,拉力F2=3 N,則F1>Ff>F2,所以物體在0~2 m的過程做加速運動,2~4 m的過程做減速運動,故0~4 m的過程,物體在x=2 m處速度最大,由動能定理有W2-Ffx2=mv,解得v2=2 m/s,故物體的最大動量為pm=2 kg·m/s,D錯誤。]
12.(1)37° (2)(2-)R
解析 (1)設釋放點和O1的連線與豎直線的夾角為θ,由于小滑塊在兩個圓弧上滑過的弧長相等,則小滑塊在圓弧OB上的離開點和O2的連線與豎直線的夾角也為θ,設小滑塊離開圓弧OB時的速度為v,則根據動能定理可得
2mgR(1-cos θ)=mv2-0
對小滑塊在圓弧OB上的離開點,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cos θ=m
聯立解得cos θ=
即θ=37°。
(2)設小滑塊剛好能從O點脫離滑道的速度為v1,則有
mg=m
解得v1=
設小滑塊從A點由靜止釋放到達O點時的速度為v2,根據動能定理可得mgR=mv-0
解得v2=
可知小滑塊能從O點脫離滑道,其離開滑道時的速度范圍為≤v0≤
小滑塊離開滑道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有R=gt2
解得t=
水平方向有x=v0t
解得小滑塊的水平位移滿足R≤x≤2R
則小滑塊可能的落水點在水面上形成的區域長度為
Δx=2R-R=(2-)R。(共57張PPT)
第2講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第五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動能和動能定理。
會應用動能定理處理相關物理問題。
掌握動能定理與圖像結合問題的分析方法。
學習目標
目 錄
CONTENTS
夯實必備知識
01
研透核心考點
02
提升素養能力
03
夯實必備知識
1
運動
1.動能
焦耳
標量
動能的變化
2.動能定理
合力
曲線運動
變力
分階段
1.思考判斷
(1)一定質量的物體動能變化時,速度一定變化,但速度變化時,動能不一定變化。( )
(2)動能不變的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 )
(3)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也一定為零。( )
(4)物體在合外力作用下做變速運動時,動能一定變化。( )
(5)物體的動能不變,所受的合外力必定為零。( )

×

×
×
2.如圖,某同學用繩子拉動木箱,使它從靜止開始沿粗糙水平路面運動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獲得的動能一定(  )
A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研透核心考點
2
考點二 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考點一 動能定理的理解與基本應用
考點三 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的結合
1.兩個關系
(1)數量關系:合力做的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具有等量代換關系,但并不是說動能的變化就是合力做的功。
(2)因果關系:合力做功是引起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
2.標量性
動能是標量,功也是標量,所以動能定理是一個標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選取問題,當然動能定理也就不存在分量的表達式。
考點一 動能定理的理解與基本應用
D
圖1
例1 (2024·河南商丘質檢)如圖1所示,在水平的PQ面上有一小物塊(可視為質點),小物塊以某速度從P點最遠能滑到傾角為θ的斜面QA上的A點(水平面和斜面在Q點通過一極短的圓弧連接)。若減小斜面的傾角θ,變為斜面QB(如圖中虛線所示),小物塊仍以原來的速度從P點出發滑上斜面。已知小物塊與水平面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AB為水平線,AC為豎直線。則(  )
A.小物塊恰好能運動到B點
B.小物塊最遠能運動到B點上方的某點
C.小物塊只能運動到C點
D.小物塊最遠能運動到B、C兩點之間的某點
1.應用動能定理解題應抓住“兩狀態,一過程”。“兩狀態”即明確研究對象的始、末狀態的速度或動能情況,“一過程”即明確研究過程,確定在這一過程中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位置變化或位移信息。
2.動能定理的應用技巧
CD
1.(多選)如圖2所示,電梯質量為M,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質量為m的物體。電梯在鋼索的拉力作用下豎直向上加速運動,當電梯的速度由v1增大到v2時,上升高度為H,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2
B.對物體,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W合=0,其中W合為合力做的功
的功
2.(2021·河北卷,6)一半徑為R的圓柱體水平固定,橫截面如圖3所示。長度為πR、不可伸長的輕細繩,一端固定在圓柱體最高點P處,另一端系一個小球。小球位于P點右側同一水平高度的Q點時,繩剛好拉直。將小球從Q點由靜止釋放,當與圓柱體未接觸部分的細繩豎直時,小球的速度大小為(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  )
圖3
A
例2 (多選)(2023·廣東卷,8)人們用滑道從高處向低處運送貨物,如圖4所示,
考點二 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點時速度大小為6 m/s。已知貨物質量為20 kg,滑道高度h為4 m,且過Q點的切線水平,重力加速度取10 m/s2。關于貨物從P點運動到Q點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圖4
BCD
A.重力做的功為360 J
B.克服阻力做的功為440 J
C.經過Q點時向心加速度大小為9 m/s2
D.經過Q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80 N
C
3.(2024·江蘇鹽城高三檢測)質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左開始運動,起始點A與一水平放置的輕彈簧O端相距s,輕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如圖5所示,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物體與彈簧相碰后,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x,重力加速度為g,則從開始碰撞到彈簧被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彈力所做的功為(  )
圖5
圖像所圍“面積”和圖像斜率的含義
考點三 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的結合
例3 一質量為4 kg的物體,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水平恒定的拉力F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一段時間后拉力逐漸減小,當拉力減小到零時,物體剛好停止運動。如圖6所示為拉力F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則可以求得(  )
圖6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4 m/s
B.整個過程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 J
C.整個過程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8 J
D.整個過程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 J
D
A
例4 (2022·江蘇卷,8)某滑雪賽道如圖7所示,滑雪運動員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經圓弧滑道起跳。將運動員視為質點,不計摩擦力及空氣阻力,此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Ek與水平位移x的關系圖像正確的是(  )
圖7
方法點撥 解決圖像問題的基本步驟
A
4.(2021·湖北卷,4)如圖8甲所示,一物塊以一定初速度沿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上滑,運動過程中摩擦力大小f恒定,物塊動能Ek與運動路程s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物塊質量m和所受摩擦力大小f分別為(  )
圖8
A.m=0.7 kg,f=0.5 N
B.m=0.7 kg,f=1.0 N
C.m=0.8 kg,f=0.5 N
D.m=0.8 kg,f=1.0 N
解析 0~10 m內物塊上滑,由動能定理得-mgsin 30°·s-fs=Ek-Ek0,整理得Ek=Ek0-(mgsin 30°+f)s,結合0~10 m內的圖像得,斜率的絕對值|k|=mgsin 30°+f=4 N;10~20 m內物塊下滑,由動能定理得(mgsin 30°-f)(s-s1)=Ek,整理得Ek=(mgsin 30°-f)s-(mgsin 30°-f)s1,結合10~20 m內的圖像得,斜率k′=mgsin 30°-f=3 N。聯立解得f=0.5 N、m=0.7 kg,A正確,B、C、D錯誤。
提升素養能力
3
AD
對點練1 動能定理的理解與簡單應用
1.(多選)如圖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著足夠長的木板B,木板B上放著木塊A,A、B間的接觸面粗糙。現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A上使其由靜止開始運動,用Ff1代表B對A的摩擦力,Ff2代表A對B的摩擦力,則下列情況可能的是(  )
A級 基礎對點練
圖1
A.拉力F做的功等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
B.拉力F做的功小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
C.拉力F和Ff1對A做的功之和大于A的動能的增加量
D.Ff2對B做的功等于B的動能的增加量
解析 A相對B的運動有兩種可能,相對靜止和相對滑動。當A、B相對靜止時,拉力F做的功等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當A、B相對滑動時,拉力F做的功大于A、B系統動能的增加量,A項正確,B項錯誤;由動能定理知,Ff2對B做的功等于B的動能的增加量,拉力F和Ff1對A做的功之和等于A的動能的增加量,D項正確,C項錯誤。
A
2.(2024·山東菏澤高三檢測)如圖2所示,粗糙程度處處相同、傾角為θ的傾斜圓盤上,有一長為L的輕質細繩,一端可繞垂直于傾斜圓盤的光滑軸上的O點轉動,另一端與質量為m的小滑塊相連,小滑塊從最高點A以垂直細繩的速度v0開始運動,恰好能完成一個完整的圓周運動,則運動過程中滑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
圖2
D
3.一物塊沿傾角為θ的斜坡向上滑動,當物塊的初速度為v時,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如圖3所示。當物塊的初速度為2v時,上升的最大高度記為h。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塊與斜坡間的動摩擦因數μ和h分別為(  )
圖3
D
圖4
D
對點練2 應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5.如圖5所示,在輕彈簧的下端懸掛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A,將小球A從彈簧原長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A能夠下降的最大高度為h。若將小球A換為質量為2m的小球B,仍從彈簧原長位置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B下降h高度時的速度為(  )
圖5
C
6.如圖6所示,一半徑為R的半圓形軌道豎直固定放置,軌道兩端等高,質量為m的質點自軌道端點P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最低點Q時,對軌道的壓力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質點自P滑到Q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  )
圖6
AC
對點練3 動能定理與圖像問題的結合
7.(多選)如圖7甲所示,質量m=2 kg的物體以100 J的初動能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行,其動能Ek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圖7
A.物體運動的總位移大小為10 m
B.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0 m/s2
C.物體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10 m/s
D.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5 N
D
8.一質量為m的物塊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時刻起受到水平向右的大小隨位移變化的力F的作用,F隨位移變化的規律如圖8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8
AD
9.(多選)(2023·湖南卷,8)如圖9,固定在豎直面內的光滑軌道ABC由直線段AB和圓弧段BC組成,兩段相切于B點,AB段與水平面夾角為θ,BC段圓心為O,最高點為C,A與C的高度差等于圓弧軌道的直徑2R。小球從A點以初速度v0沖上軌道,能沿軌道運動恰好到達C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級 綜合提升練
圖9
A.小球從B到C的過程中,對軌道的壓力逐漸增大
B.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重力的功率始終保持不變
D.若小球初速度v0增大,小球有可能從B點脫離軌道
解析 小球恰好運動至C點,小球在C點vC=0
小球在圓弧BC上運動到D點的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BC
10.(多選)(2024·湖南衡陽高三期中)如圖10甲所示,為測定物體沖上粗糙斜面能達到的最大位移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將某一物體每次以大小不變的初速度v0沿足夠長的斜面向上推出,調節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實驗測得x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根據圖像(  )
圖10
A.當θ=45°時,x最小
B.物體的初速度v0=6 m/s
C.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75
D.當θ=30°時,物體最終會回到出發點
BC
11.(多選)(2023·新課標卷,20)一質量為1 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軸運動,出發點為x軸零點,拉力做的功W與物體坐標x的關系如圖11所示。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1
A.在x=1 m時,拉力的功率為6 W
B.在x=4 m時,物體的動能為2 J
C.從x=0運動到x=2 m,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8 J
D.從x=0運動到x=4 m的過程中,物體的動量最大為2 kg·m/s
C級 培優加強練

圖12
(1)若小滑塊從圓弧AO上某點釋放,之后在兩個圓弧上滑過的弧長相等,求釋放點和O1的連線與豎直線的夾角;
(2)若小滑塊能從O點脫離滑道,求其可能的落水點在水平面上形成的區域長度。
本節內容結束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喀喇沁旗| 星子县| 平武县| 永顺县| 海安县| 固安县| 伊宁市| 衡山县| 都江堰市| 巢湖市| 黑龙江省| 利津县| 淮北市| 湘乡市| 松滋市| 福安市| 阿拉尔市| 横山县| 蕲春县| 大连市| 井研县| 杭州市| 盈江县| 淮南市| 佛冈县| 司法| 诸暨市| 乐清市| 突泉县| 霸州市| 佛坪县| 北海市| 开阳县| 新乐市| 婺源县| 榆林市| 巴南区| 都昌县| 灵山县| 祁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