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中考數學復習計劃初三畢業班總復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校初三數學總復習教學,談談我對本屆初三畢業班的復習意見,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按計劃,我們將中考數學總復習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進行基礎知識復習,復習時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大面積的提高,時間安排在二月至四月中旬;第二階段進行專題復習,重數學能力的提高,面向中等及以上學生,時間安排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第三階段進行中考模擬訓練,重考試技巧、查漏補缺、提升學生自信心等,時間安排在五月下旬至六月初。一、第一階段復習:基礎知識復習、重大面積提高1、第一階段復習的形式第一階段復習的重點是基礎知識復習,跑一遍教材,把知識形成體系,這一階段復習要過“三關”:(1)過記憶、理解關。一些概念、公式、定理等必須準確記憶并理解。學生對這些知識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如在判斷一些式子或圖形哪些表示函數時,有的學生頭腦中本沒有函數的概念,那么他們就不可能作出準確的判斷。但是不要死記硬背,要善于理解記憶,并注意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如:二次函數的圖形及性質(2)過基本方法關。要求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或步驟。如,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解析式時,我用“設、代、解、回”四個字教給學生基本方法,相應的,求反比例函數和二次函數的解析式也可這樣進行。(3)過基本技能關。要解決一個題,只有找到了它的解題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辦法,才能說具備了解這個題的技能。當然,還有一些是需要動手操作的技能。如:基本的尺規作圖等。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要注意使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教學中要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系統。復習時按“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三大塊形成知識網絡進行。2、第一階段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今年中考試題結構與去年基本接近,“數與式”約占50%,“空間與圖形”約占30%,“概率與統計”約占20%,基礎分約占100分,整體難度略高于去年。復習中應培養學生的書寫規范和解題速度,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迅速和準確。(2)注意把握教材,不能脫離課本。有些中考題的原型來源于教材,所以復習中要注意把握教材,比如教材中的“實踐與探索”和“閱讀材料”等常結合到中考中去。 (3)復習中要注意精講精練,練習和講解要有針對性、代表性、注意層次、切中要害。(5)學生的作業與練習要及時批閱和評講。如果復習中反復練習,而不能及時反饋,不但不起作用,反易引起學生的反感;而及時批閱和講解恰在學生的興奮點上,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教師對于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應采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等手段進行反饋、糾正和強化,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6)這一階段的復習要注重基礎,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加強思想教育,不斷激發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并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注重大面積提高。(7)有意識進行培優補差,對學有余力和重高邊緣學生可利用課余進行個別輔導。二、第二階段復習:專題復習,重數學能力1、第二階段復習的形式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復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么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第二階段復習的時間相對集中,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應把握重點,復習內容傾向重、難點和熱點問題;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老師作充分的思考,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把重、難、熱點問題分成若干個專題進行專題復習。專題可分為:“閱讀理解題型”、“方案設計題型”、“開放探索題型”、“分類討論題型”、“方程綜合題型”、“函數綜合題型”、“幾何綜合題型”、“動態幾何題型”等進行。 2、第二階段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1)本階段的復習不再面面俱到,主要以專題為主,不要總是害怕有沒講到的地方,應把握重點內容。(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準確有代表性、有針對性、時間安排要合理。這需要我們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09年的考試說明,把握教材,劃分專題,使其合理、準確而有代表性、有針對性,是中考必考內容,注意根據重、難、熱點問題合理安排時間。(3)注意詳略得當,題量設置合理,難度適當提高,但也要控制難度,不能過度拔高。老師在講解時應做到以下:不講也會的不講,一講就會的少講,學生能做但有一定難度的要多講,作為重點講,講了也不會的就不講。(4)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因為學生的思考是老師的講解代替不了的,老師講得再多,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理解消化,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老師的還是老師的。(5)專題復習對老師要求較高,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可采用集體備課,各位老師的資源可以共享。我們學校幾位老師精誠協作,節約了大量的備課時間。三、第三階段復習:臨考模擬,查漏補缺、訓練考試技巧、提升學生自信心1、第三階段復習的形式經歷了專題復習后,離中考的時間就比較近了,所以第三階段復習的形式是以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為主,進行糾錯訓練、查漏補缺,起著考前練兵的作用。復習中盡量建立與中考相近的考試環境,訓練學生的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2、第三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1)模擬考試要向中考貼近,模擬題的設計要有區分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題。(2)模擬考題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盡量做到這堂課考,下堂課就評講,及時分析考試中的失誤,教育學生盡量減少過失性丟分,這樣做的效果比連考幾堂才評講或不評講效果高出許多。(3)提倡按步驟給分。三年來,平時考試,我們評閱試卷大都是采用“見錯包”,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但這樣養成了許多學生在解題時只要一個地方沒想通,就輕易不動筆或整道題都不做的習慣,肯定得不到步驟分。所以這一階段我們在評閱試卷時應按步驟給分,培養學生分步解題的習慣,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成績。(4)詳細統計邊緣生的失分情況,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積累素材,這是這一階段課堂講評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邊緣生的學習情況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因此課堂上重點評講的是邊緣生出錯較集中的題,進行查漏補缺,而統計就是關鍵的環節。(5)處理好考試與講評和學生糾錯、消化的關系。每份題一般是兩節課時間考試,二至三節課時間講評,而這一階段要講的題應該要少、要精、要有很強的針對性,重點講的是丟分情況比較嚴重的題目。同時要留足時間給學生糾錯和消化,總結考試技巧。也就是說,一份題一般需要4節課的講評、消化時間。(6)杜絕考試疲勞心理,適當“解放”學生。臨近中考,各科都在抓緊時間進行模擬考試,所以學生整天面對的都是考、考、考,容易產生厭倦心理,導致身心疲勞。老師們應與其他學科老師搞好協調,不要讓考試時間過于集中,讓學生每天既有考試,也有評講和消化時間,緩解考前緊張心理,不要讓學生把這種疲勞的心態帶進中考考場。(7)調節學生的生物鐘,逐步降低考試難度,樹立必勝信心。我們要盡量把學習、思考的時間調整得與中考答卷時間相吻合,以使學生達到最好的臨考狀態。在模考中我們可以先提高考試題的難度,然后逐漸降低難度,樹立必勝的信心,特別是最后一次模考,難度可以略低于中考,讓學生取得理想的模考成績,把信心的作用放到最大。調整臨考心態和樹立考試信心是我們每一位老師的責任,一定要作好調整,使我們的復習達到最好的效果。以上是我對初三數學復習的一點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最后祝愿我們每一位初三數學老師都取得最理想的復習效果。謝謝大家。 2009年3月25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