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6.1 燃燒與滅火 課件(共25張PPT)初中化學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6.1 燃燒與滅火 課件(共25張PPT)初中化學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全冊

資源簡介

(共25張PPT)
第六單元 燃燒與燃料
第一節 燃燒與滅火
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燃燒。
2.掌握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4.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識,培養自護自救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情景導入
一、滅火的原理
學習探究
通常所說的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劇烈的發光、放熱的氧化反應。
1.探究燃燒的條件
現象
結論
浸過酒精的木條迅速燃燒,浸過水的木條一段時間后才燃燒
上述實驗不能探究燃燒是否需要可燃物,因為木條本身就具有可燃性,如果時間稍長,兩個木條都能燃燒
現象
結論
物質必須達到其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才能燃燒
裝水的紙船從加熱到燃燒需要的時間更長
著火點:物質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是物質固有的屬性)。
現象
結論
鋼絲棉在空氣中不燃燒,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有黑色固體生成,濺落至集氣瓶底部
增大氧氣的濃度可以促進燃燒
2.燃燒的條件
(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注意:
(1)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2)著火點是可燃物本身的一種固有屬性,與可燃物的性質有關,一般情況下某物質的著火點是固定的。
(3)燃燒的定義是一種狹隘的概念,并不是物質燃燒都需要氧氣參與,如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解析:A.紙張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能燃燒;B.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是不變的,紙張的著火點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C.紙張與空氣充分接觸,而不是沒有充足的空氣;D.水蒸發時吸熱,導致溫度達不到紙張的著火點,因此紙張不能燃燒。
例1 如圖,“紙火鍋”是用紙做容器盛放湯料的火鍋,點燃火鍋時紙不會燃燒。對此現象的解釋合理的是(  )
A.紙不是可燃物,所以不會燃燒
B.紙被水浸濕,導致紙的著火點降低
C.因沒有充足的空氣,所以紙不會燃燒
D.水蒸發時吸收熱量,溫度達不到紙的著火點
D
3.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燒條件
(1)可燃物
(2)充足氧氣
(3)溫度達到著火點
滅火原理
(1)移走可燃物
(2)隔絕氧氣
(3)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同時具備
破壞其一
消防員用水滅火
用燈帽熄滅酒精燈
森林失火清理附近草木,形成隔離帶
用鍋蓋蓋滅油鍋
用干粉滅火器滅火
以下滅火方法都采用了哪些滅火原理?
解析:A.吹滅蠟燭,使燃著的燭芯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所以蠟燭熄滅,對應錯誤;B.將燭芯剪去屬于消除可燃物滅火,將可燃物與火源隔離,對應正確;C.濕抹布蓋火是將可燃物與氧氣隔離,對應正確;D.用水澆滅是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滅火,對應正確。
例2 下列熄滅蠟燭的方法,其對應原理錯誤的是(  )
A.用嘴吹滅——將可燃物與氧氣隔離
B.剪掉燭芯——將可燃物與火源隔離
C.濕抹布蓋火——將可燃物與氧氣隔離
D.水澆滅——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A
1.乙炔的不充分燃燒和充分燃燒
二、促進燃燒的方法
乙炔燃燒 生成物 現象 火焰溫度
氧氣不充足 碳、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水 產生大量黑煙 火焰呈黃色 2 100 ℃
氧氣充足 二氧化碳、水 無黑煙 火焰呈藍色 3 150 ℃
結論:促進燃燒的方法
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增大氧氣的濃度
2.微觀解釋
在一定的空間內,相互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燒就越劇烈。
碳原子
氧分子
氮分子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增大氧氣的濃度,單位體積內氧分子的數目增加,
分子碰撞次數增多,可以促進可燃物的燃燒
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預防
①保持良好的通風;
②使可燃物充分燃燒;
③有效的排氣。
(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當一氧化碳隨呼吸進入血液中,便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而血紅蛋白失去輸氧能力,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人體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會頭痛,吸入較多量時,就可能導致死亡。
(2)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解析:生活中用的蜂窩煤球比球狀或塊狀的煤球燃燒的好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煤與空氣接觸面增大,能使煤充分燃燒。
例3 生活中用的蜂窩煤球比球狀或塊狀的煤球燃燒的好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  )
A.可增加煤燃燒的熱值 B.可降低煤的著火點
C.可增大空氣中氧的含量 D.使煤與空氣接觸面增大
D
三、爆炸是如何發生的
氫氣的燃燒和爆炸
現象:開始平靜的燃燒,而后猛烈爆炸。
1.爆炸的條件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的現象。
(1)有可燃性氣體或粉塵;
(2)空間必須有限;
(3)達到爆炸極限;
(4)遇到明火;
2.爆炸極限
可燃性氣體與空氣形成混合氣體,遇明火發生爆炸的濃度范圍(即可燃氣體占混合氣體的體積分數范圍),稱為該可燃氣體的爆炸極限。
點燃前一定要驗純!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例4 如圖,往容器內吹入一定量的空氣,發生爆炸現象:硬紙板隨熱氣流沖高,蠟燭熄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面粉廠要禁止煙火,以防發生爆炸事故
B.空氣使蠟燭劇烈燃燒導致爆炸
C.發生爆炸后容器內溫度升高、氧氣不充分蠟燭熄滅
D.實驗用的容器可用廢舊礦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B
解析:塑料瓶內面粉顆粒與空氣充分混合,遇到明火發生了爆炸,并不是空氣使蠟燭劇烈燃燒導致爆炸,B說法錯誤。
課堂小結
移走可燃物
隔絕氧氣
降低溫度
物質具有可燃性
與充足氧氣接觸
溫度達到著火點
增大氧氣的濃度
增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
控制反應物
控制反應條件
如何預防爆炸
如何實現燃燒
怎樣實現滅火
如何促進燃燒
控制燃燒
隨 堂 測試
B
1.在加油站、油庫、煤礦礦井內,需要張貼的圖標是(  )
A. . B. C. D.
2. 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了解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有利于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車
B.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煤礦的礦井內都應嚴禁煙火
C.生活中常用水來滅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D.發現家中天然氣或者液化氣泄漏時,應先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
B
3.某實驗小組在探究燃燒的條件時,做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先滴加稀鹽酸,再給燃燒管微熱,紅磷和白磷均不燃燒;步驟二:滴加過氧化氫溶液,白磷燃燒,紅磷仍然不燃燒。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步驟一中先滴加稀鹽酸的目的是排盡裝置內的空氣
B.步驟一中紅磷沒有燃燒的原因僅是沒有與氧氣接觸
C.對比步驟二中紅磷和白磷的現象可以得出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D.跟課本上的實驗相比,本實驗更加環保
物質 白磷 紅磷
著火點/℃ 40 24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庆云县| 垦利县| 无极县| 呼玛县| 墨江| 西平县| 锦州市| 三穗县| 奉贤区| 资阳市| 平乐县| 芦山县| 怀集县| 奉贤区| 梧州市| 河曲县| 靖西县| 建平县| 洛宁县| 昆明市| 建湖县| 普定县| 渭源县| 山东| 朔州市| 砀山县| 突泉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邵县| 遂平县| 凤阳县| 宁化县| 温宿县| 德格县| 同江市| 伊宁县| 古田县| 昭平县| 嵩明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