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DIJIUZHANG第九章學案3 專題:庫侖定律的應用學習目標1.會利用庫侖定律分析同一直線上三個點電荷的平衡問題(重點)。2.會利用庫侖定律分析非共線力作用下帶電體的平衡問題(重點)。3.會處理庫侖力作用下帶電體的動力學問題(難點)。A、B兩個點電荷,相距為r,A帶有9Q的正電荷,B帶有4Q的正電荷(如圖)一、同一直線上三個點電荷的平衡問題(1)A和B固定,如何放置一個電荷量為q的正點電荷C,才能使點電荷C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將C換成等量負電荷C′,C′平衡的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2)如果A和B是自由的,如何放置第三個點電荷D,使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求D的位置、電性和電荷量大小。(3)如圖,A、B是兩個自由的點電荷,相距為r,A帶有9Q的正電荷,B帶有-4Q的負電荷,放置第三個點電荷E,使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求E的位置、電性和電荷量大小。答案 放在A、B連線上距離B右側2r處 正電荷 36Q[要點歸納] 1.兩個電荷固定,第三個電荷平衡問題只需要確定第三個電荷位置即可,對其電性和所帶電荷量沒有要求。2.三個自由電荷的平衡問題(1)同一直線上的三個自由點電荷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每個電荷受到的合力均為零。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電荷間的關系為:“三點共線”——三個點電荷分布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同夾異”——正、負電荷相互間隔;“兩大夾小”——中間電荷的電荷量最小;“近小遠大”——中間電荷靠近電荷量較小的電荷。(2)對于三個自由電荷的平衡問題,只需對其中兩個電荷列平衡方程,不必再對第三個電荷列平衡方程。(2024·重慶市九龍坡區(qū)高二期末)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的水平桌面的同一直線上,放置三個可視為點電荷的小球M、N和P,其中M和N固定,帶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若小球P能保持靜止,則A.P一定帶正電,q1=q2B.P一定帶負電,q1=q2C.P可能帶正電,q1>q2D.P可能帶負電,q1<q2例1√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的水平地面上有相距為L的自由點電荷A、B,電荷量分別為-4Q和+Q,今引入第三個點電荷C,使三個點電荷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C的電荷量和放置的位置是例2√A、B、C三個點電荷要平衡,三個點電荷必須共線且外側兩點電荷相排斥,中間點電荷吸引外側兩電荷,而且外側點電荷電荷量大,所以C必須帶負電,放在B右側,二、非共線力作用下帶電體的平衡問題如圖所示,A、B是兩個帶等量同種電荷的小球,A固定在豎直放置的10 cm長的絕緣支桿上,B靜止于光滑絕緣的傾角為30°的斜面上且恰與A等高,若B的質(zhì)量為 g,則B的電荷量是多少?(取g=10 m/s2,小球A、B視為點電荷,k=9.0×109 N·m2/C2)例3答案 1.0×10-6 C針對訓練 (2024·杭州市期末)豎直墻面與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絕緣,小球A、B帶同種電荷,現(xiàn)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于小球B,兩球分別靜止在豎直墻和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如果將小球B向左推動少許,當兩球重新達到平衡時,與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相比較A.地面對小球B的支持力不變B.推力F將不變C.兩小球之間的距離變小D.豎直墻面對小球A的彈力變大√以A球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如圖甲所示,設B對A的庫侖力F庫與墻壁的夾角為θ,由平衡條件得豎直墻面對小球A的彈力為FN1=mAgtan θ再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如圖乙所示,由平衡條件得:F=FN1FN2=(mA+mB)gFN1減小,則F減小,地面對小球B的支持力一定不變,故A正確,B、C、D錯誤。三、含庫侖力的動力學問題(2024·湖北羅田縣第一中學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帶電小球A和B(可視為點電荷)放在傾角為30°的光滑固定絕緣斜面上,A球的質(zhì)量為2m,所帶電荷量為+q,B球的質(zhì)量為m,所帶電荷量為-q。沿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于A球,可使A、B保持間距r不變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靜電力常量為k,求:(1)加速度的大小;例4(2)恒力的大小。總結提升分析靜電力作用下點電荷的平衡或動力學問題,步驟如下:1.確定研究對象:適當采用“整體法”或“隔離法”;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畫示意圖(受力和運動過程);3.根據(jù)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4.解方程求出待求量。BENKEJIESHU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