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級 七年級 班級 學生姓名 科目 數學 制作人 編號第五章 生活中的軸對稱5.2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將軍飲馬”問題一、學習目標1.利用軸對稱變化解決簡單的最短路徑(將軍飲馬)問題;2.體會圖形的變化在解決最值問題中的作用,感受轉化與建模的數學思想.二、導學指導與檢測(一)復習引入:1.軸對稱的性質?2.你學習過哪些最短連線的知識?(二)問題探究:1.問題情景:在古希臘,有一位將軍每天放哨后去河邊飲馬再回到軍營,每天三點兩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一天將軍想:"怎么樣可以走的距離最短呢?”于是向著名學者海倫請教,后來就有了經典的將軍飲馬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將軍飲馬”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將軍飲馬”問題.2.問題提出:如圖,將軍需從A地出發,到一條筆直的河邊l飲馬,然后帶馬到B地,將軍在什么地方飲馬,可使所走的路徑最短?3.問題抽象,建立模型(兩點一線型):如圖,A,B是直線l同側的兩點,在直線l上作一點C,使AC+BC最小.4.問題分析:如圖,若A,B是直線l異側的兩點,在直線l上作一點C,使AC+BC最小.能否把點B變到直線l的另一側?要求?方法?5.問題解決:作法:6.理由:(二)拓展延伸:1.兩線一點型:(1)如圖,將軍從A地出發,先到草地邊某處巡邏,再到河邊飲馬,然后回到A地,應該怎樣走才能使路程最短?(2)問題抽象:如右上圖,在直線和直線上分別找到點M,N,使得△AMN的周長最小.(3)作法:2.兩線兩點型:(1)如圖,將軍從A地出發,先到草地邊某處巡邏,再到河邊飲馬,然后去B地開會,最后回到A地,應該怎樣走才能使路程最短?(2)問題抽象及作圖:(3)作法:(三)課堂小結:(四)練習鞏固:1.如圖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個奶站,向居民區A,B提供牛奶,奶站應建在什么地方,才街道能使 A,B 到它的距離之和最短 2.已知點D、點E分別是等邊三角形ABC中BC、AB邊的中點,AD=5,點F是AD邊上的動點,求BF+EF的最小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