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專題二 信息提取與加工第二部分 專題訓練,聚焦新課標專題二 信息提取與加工考試要求 1.具有在文本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排除無關信息干擾的能力(知道)2.具有將新信息與已有知識相關聯,將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理解、初高中銜接)3.能在文本中概括信息所隱藏的規律(掌握)4.能將提取的信息和概括的規律加工、運用到新情境中(應用)近年考情 年份 廣東高頻考點 分值 廣州高頻考點 分值 題型2021 溶液、工藝流程、科學探究、圖表數據分析、微粒觀、古文閱讀 44 物質變化、溶液、科學探究、三重表征、工藝流程、圖表數據分析、酸堿鹽實驗設計、微粒觀、閱讀、條件控制 52 選擇題、填空題2022 警示標志、配料表、溶液、條件控制、價類二維圖、工藝流程、三重表征、陌生化學用語 38 能源結構圖、反應原理圖、陌生化學用語、古代窯爐、工藝流程、數字化傳感數據圖、圖表數據分析、三重表征 41 選擇題、填空題2023 溶液、圖片閱讀、科普閱讀、古文閱讀、工藝流程、科技前沿、數據分析 45 溶液、圖片閱讀、工藝流程、數字化傳感數據圖、四重表征、圖表數據分析 42 選擇題、填空題一、連續性文本閱讀。方法指導: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快而準地圈出關鍵詞(閱讀檢索力);應用類比等方法,將陌生信息與已有知識相關聯,進行知識遷移(閱讀整合力)。具有閱讀檢索和閱讀整合的能力,能解決大部分閱讀問題。1.陌生方程式題——理清題意,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寫成符號表達式;根據元素守恒,補充常見物質;根據原子守恒配平;檢查是否需要標“↑”號或“↓”號。【例題1】(2022年廣州市節選)碲化鎘(發電玻璃主要成分)可由 H2Te 溶液和CdSO4溶液通過復分解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點撥:提取H2Te溶液和CdSO4溶液作為反應物的信息,通過復分解反應模型“雙交換、價不變”寫出生成物。根據題意和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推理出沉淀是哪一種生成物。書寫陌生化學式時,遵循化合價“前正后負”原則。H2Te+CdSO4 ===CdTe↓+ H2SO42.文字描述題——找信息,巧遷移,重整合。【例題2】(經典模擬題)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高效、多功能凈水劑,在低溫、堿性環境中穩定,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高鐵酸鉀的制備方法可以通過三步實現:步驟①.通過氯化鐵溶液和NaOH反應生成Fe(OH)3;步驟②.2Fe(OH)3+3NaClO+4NaOH 2Na2FeO4+3NaCl+5H2O;步驟③.在步驟②溶液中加入飽和KOH可以析出K2FeO4。(1)步驟①中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2)步驟②中,高鐵酸鈉中鐵的化合價是 。 (3)步驟③中加入飽和KOH析出K2FeO4的原因是K2FeO4的溶解度比Na2FeO4的 。 復分解反應 +6小(4)獲得的K2FeO4粗產品中可能還含有KCl雜質,進一步提純可以采用如下步驟:將粗產品溶于KOH溶液,結晶,過濾,洗滌,烘干可以得到純凈的產品。粗產品用KOH溶液溶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下列提供的洗滌劑可以用于洗滌步驟的是 (選填字母)。 A.蒸餾水 B.無水乙醇 C.稀鹽酸K2FeO4在堿性環境中穩定且溶解度小B點撥:該題屬于連續文本(文字、化學符號)信息題,考查學生閱讀檢索力和閱讀整合力。題中呈現的問題往往超越教材內容,是知識的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解題時要求學生能快而準地檢索出關鍵詞,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將提取的信息與原有知識整合起來,生成新的知識。(1)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和基本反應類型特點分析。(2)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求解。(3)根據溶解能力分析。(4)根據題干信息“步驟③.在步驟②溶液中加入飽和KOH可以析出K2FeO4”進行推理。洗滌過程需考慮避免產品損失的問題。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包括坐標圖、表格等。以下以坐標圖為例。1.明兩軸。掌握兩個坐標軸代表的含義,縱坐標隨橫坐標代表量的變化關系。2.找四點。即起點、拐點、交點和終點,掌握各個點的涵義。3.辨趨勢。結合題目情景,看縱坐標隨橫坐標代表量的變化趨勢。4.練數感。巧解巧算、數感訓練。【例題3】(2021年廣州市節選)CaO固體也可以捕捉回收CO2。研究表明CaC2O4·H2O熱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 g CaC2O4·H2O(相對分子質量為146)進行加熱,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1)寫出400~600 ℃范圍內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2)據圖分析,CaO捕捉CO2的反應溫度應 (選填“高于”或“低于”)800 ℃。 CaC2O4CaCO3+CO↑低于點撥:此題屬于非連續文本(圖片、坐標、數據等)信息題,考查學生閱讀檢索力、閱讀整合力、閱讀概況力和閱讀應用力。先讀懂橫坐標、縱坐標代表什么影響因素?把握曲線變化趨勢;掌握各個點的涵義是什么?如起點、拐點、特殊點、終點;根據曲線“斷崖式下降”形態提取數字信息——數感訓練、巧解巧算,最終將信息的特征和聯系進行整理和歸納,提煉出規律和方法。如根據1.46 g-1.28 g=0.18 g、1.28 g-1.00 g=0.28 g、1.00 g-0.56 g=0.44 g可知生成物分別是什么物質?類型一 連續性文本閱讀1.(2021年廣州市)石油不可再生,其開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過程主要通過化學變化實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D2.(2021年深圳市)小深同學用思維導圖梳理了Na2CO3的相關知識,其中描述錯誤的是( ). .A3.(2023年增城區模擬題)在《天工開物》中有關靛藍的記載:“凡造淀,葉者莖多者入窖,少者入桶與缸。水浸七日,其汁自來。每水漿一石下石灰五升,攪沖數十下,淀信即結”。制備得到的靛藍無法直接染色,需要把它通過還原反應轉為靛白才能讓它進入紡織品的纖維,衣物透風又可變回靛藍。現代工業常用保險粉即連二亞硫酸鈉(Na2S2O4)還原靛藍,保險粉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被氧氣氧化,可以用它保存食物水果等。(1)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 +3(2)“石灰”指的是生石灰,與水發生反應生成 ,再與發酵產生的CO2發生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 。 (3)衣物透風的目的是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接觸,使得靛白變回靛藍。 (4)保險粉用于保存食物水果的原理為2Na2S2O4+ +2_______ 4NaHSO3。 氫氧化鈣Ca(OH)2+CO2 === CaCO3↓+H2OO2O2H2O4.(經典中考題)疊氮酸(HN3)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可與NaOH溶液反應得到疊氮化鈉(NaN3)。某些汽車安全氣囊中裝有疊氮化鈉。(1)疊氮酸在水溶液中解離出H+和 (填化學符號)。 (2)疊氮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3)疊氮化鈉受熱分解時產生兩種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復分解反應5.(2023年廣東省)我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如圖所示,唐代陸羽《茶經》中記載:“風爐以銅鐵鑄之……底一窗以為通飚漏燼之所……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銅鑄之。”(1)“銅鐵”屬于 (選填“金屬”或“合成”)材料。 (2)“飚”(即風)提供燃燒所需的 。“燼”中含鉀鹽,農業上可用作 。 (3)“火能熟水”說明燃燒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4)“漉水囊”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類似于實驗操作中的 。(5)茶香四溢,從分子角度解釋其原因是 。 金屬氧氣鉀肥放出過濾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類型二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6.(2022年中考題改編)下列圖像與反應過程的變化趨勢對應不正確的有( ). . .A.KMnO4受熱分解 B.向含等質量HCl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Zn、Fe至過量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 D.硫在充滿O2的集氣瓶中燃燒A7.(經典中考題)某復合肥料的部分說明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復合肥料含有四種營養元素 B.施用肥料并不是越多越好C.該復合肥料可溶于水 D.該復合肥料受熱易變質. ..A8.(2023年深圳市)某同學在驗證次氯酸(HClO)光照分解產物數字實驗中,HClO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O 2HCl+O2↑,容器中O2的體積分數以及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光照前,容器內已有O2B.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斷增強C.反應前后氯元素的化合價不變D.該實驗說明HClO化學性質不穩定C9. (2023年廣州市節選)如圖所示為古代煉鋅工藝原理示意圖。爐甘石成分是ZnCO3,高溫易分解生成ZnO。(1)泥罐外煤餅的主要作用是燃燒提供熱量,泥罐內煤粉的主要作用是 。 (2)已知鋅的沸點為907℃,泥罐下部溫度可達1 200℃,上部約為600℃,該工藝從反應混合物中收集液態鋅的方法屬于 (選填字母)。 A.結晶 B.蒸發 C.蒸餾 D.升華將氧化鋅還原為鋅(或作還原劑)C10.(2021年廣東省)詩人陸游的筆記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夾瓷盞被稱為省油燈,用棉繩做炷(燈芯),上層盞盛油,下層盞盛水,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圖中屬于可燃物的是 和 ,這是燃燒的 個條件之一。 (2)省油燈的原理:油燃燒 ,上層盞內油溫 ,下層盞內水吸熱,減少油的 ,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炷(燈芯)油三放熱升高揮發(3)“注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對該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 A. 水分子受熱分解 B. 水分子不斷運動C. 水分子間隔變大 D. 水分子數目減少BCD11.(2021年廣東省節選)將25.0 g膽礬放在坩堝內加熱,固體質量與成分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1)加熱至 ℃時,CuSO4開始分解。 (2)加熱至1 000 ℃時,CuO開始分解,生成Cu2O與一種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該氣體為 。CuO完全分解時產生該氣體的質量為 g。 650O20.8(3)(原子守恒法)解:設硫酸銅的質量為x。CuSO4·5H2O CuSO4+5H2O250 16025.0 g x=x=16.0 g答:x的值16.0。12.(2023年廣東省)地球是一個美麗的“水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淡水僅占總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決人類淡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圖1所示。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熱分離法和膜分離法,熱分離法利用蒸發和冷凝分離水與非揮發性物質,能耗大、成本高;膜分離法利用薄膜的選擇透過性實現海水淡化,但現有薄膜的水通量低,應用受到限制。有科學家提出,給石墨烯“打上”許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單層納米孔二維薄膜,可進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依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 (2)熱分離法中,水發生了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限制熱分離法大規模應用的原因是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許 通過。 市政供水物理變化能耗大、成本高水分子(4)石墨烯、金剛石和C60均屬于碳單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選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組成 b.都由碳原子構成 c.物理性質相似(5)提出愛護水資源的一條建議: 。 a淘米的水用來澆花(答案合理即可)13.(2023年廣州市節選)興趣小組為了探索CO還原Fe2O3與溫度的關系,走訪了某鋼鐵廠,工程師用SDTQ熱分析儀對該反應進行研究,根據不同溫度下所得固體的質量,推導對應的固體成分,結果如圖所示。(1)用CO煉鐵時,還原Fe2O3的溫度應不低于 (選填“400”“600”或“800”)℃。 (2)圖中x= 。 (3)該小組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加熱溫度為600 ℃左右,他們發現上述對黑色固體成分的檢驗結果與圖像有矛盾,推測黑色固體在冷卻過程中發生了以下反應: ===Fe3O4+ 。 80033.64FeOF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