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快談歷史比喻記憶法南昌市第十七中學教科處 李福南歷史比喻記憶法是指把所要記憶的歷史知識與人們熟知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完成記憶的方法??茖W、準確的比喻記憶能夠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一、變未知為已知例如,在《八國聯軍侵華》中講到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時間曾以“治病”作比:“藥酒靈通治腰。”又如,辛亥革命(1894-1912年)可記作:“孫中山醫爸就是藥酒一兩”。這樣,把那些尚未了解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人們便容易理解和掌握。21教育網二、變平淡為生動有些歷史事件如果平鋪直敘,大家會覺得平淡無味,而恰當地運用比喻,往往會使平淡的事物生動起來,使人們興奮和激動。比如,春秋時期,先后起來爭霸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汕捎洖椋骸敖劊〞x文)齊桓采松香(宋襄),錯鋸秦木(秦穆)而逃出(楚)村莊(莊)”。還如,開辟新航路的四位航海家和四條航線,巧記為:“弟弟(迪亞士)到非洲;哥哥(哥倫布)去美洲;大家嘛(達伽馬)到印度;沒錢了,賣著輪船(麥哲倫)環球走?!痹偃?,北宋五大名窯:汝窯、哥窯、定窯、鈞窯、官窯??汕捎洖椋骸叭旮缍ㄊ擒姽佟薄?1cnjy.com三、變深奧為淺顯東漢學者王充說:“何以為辯,喻深以淺。何以為智,喻難以易?!本褪钦f應該用淺顯的話來說明深奧的道理,用易懂的事例來說明難懂的問題。比如記憶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難在后半部分容易記串,即把前后位置記顛倒了。如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可以記作:“古今小隸蓋草房”。古與骨同音;今與金同音;蓋與楷諧音;房與行諧音,而行是多音字,這里利用姊妹音來記。再如,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可概括為6個方面:是幾千年來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堅持斗爭14年,勢力發展到18個??;它在反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同時太平天國的一些領袖還主張學習西方,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太平天國的光輝業績,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這六方面主要表現在“高峰、雙反、大規模、反侵學西方、嚴懲反動、激勵人民”,再可記為“高峰(人名)學西方大規模搞‘雙反’調查,嚴懲返利”?! ?br/>四、變抽象為具體將抽象事物比做具體事物可以加深記憶效果。如,有些不好記材料用諧音編成一故事的記憶法。軍閥割據時,北洋軍閥分裂為三大派系,馮國璋和曹錕形成直系軍閥,由英美兩國扶植;段祺瑞形成皖系軍閥,靠日本支持;東北的張作霖也靠日本支持,形成奉系軍閥。抽出一些字,可以編成一故事來記憶:“逢(馮國璋)曹錕靠在一棵日本梨樹(直隸、江蘇)上餓(鄂即湖北)得快干(贛)了,端(段祺瑞)來一大碗(皖)鹵(魯)面(閩),內有鶇(鳥名,同東音)鵯(鳥名,同北音)獐(小型鹿,同張音),這(浙江)應(英)該很美呀?!痹偃纾f片戰爭(1840-1842年)可記作:“英一把手司令示兒:鴉片戰爭我們打敗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可記作:“英法十八武路要霸中國路權”。太平天國(1851-1864)可記作:“洪秀全憑一把武藝建太平天國但失敗流失。”……,這樣的形象比喻,會使學生覺得所學的內容形象、生動,從而增強記憶效果。總之,通過這些形象的比喻,讓學生在輕松笑聲中記住了這些歷史事物的重要特征,作到了事半功倍,取得了良好的記憶效果。生動貼切的比喻具有形象的特點,容易造成頭腦中的感性形象;具有新穎性的特點,能給人以鮮明的刺激,便于集中注意;具有通俗淺顯的特點,使人減輕記憶的負擔。運用比喻記憶法,實際上是增加了一條新的類比聯想的記憶線索,幫助打開記憶的大門,既利于記又利于回憶,因而是一條有效的記憶方法。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