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義,會用平面內兩個不共線的向量表示平面內任一向量.活動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火箭在升空的某一時刻,速度可以分解成豎直向上和水平向前的兩個分速度. 探究1:平面內任一向量都可以用這一平面內給定的兩個不共線向量表示嗎?如圖,已知平面中兩個不共線向量e1,e2,a是平面內的任一向量,則向量a如何用e1與e2表示?其作法體現了向量的什么運算?試試自己畫出另一個向量,也用e1與e2表示.探究2:平面內的任一向量a都可以用任意兩個向量表示嗎?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 基底:對于一個平面內兩個不共線的向量e1,e2有如下結論:①任何一個向量a都可以表示成e1與e2的一個線性組合,即a=λ1e1+λ2e2(存在性);②這個線性組合的表達式是唯一的,即實數λ1,λ2唯一確定(唯一性).活動二 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簡單應用例1 如圖,,不共線,且=t(t∈R),用,表示.思考 觀察=(1-t)+t,你有什么發現?平面上三點共線的向量表示的一般結論:平面上三點A,B,C共線的等價條件是存在實數λ,μ,使得=λ+μ,其中λ+μ=1,O為平面內任意一點.在△OAB所在平面內,若點C滿足=m+n,且A,B,C三點共線,求證:m+n=1.例2 設e1,e2是兩個不共線的非零向量,已知a=e1-2e2,b=e1+3e2.(1) 求證:a,b可作為一個基底;(2) 以a,b為基底,將向量c=3e1-e2用a,b表示.兩個向量能作為基底的條件是不共線,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本質是通過一個基底的線性運算,得到一個新的向量,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向量在一個基底向量的兩個方向上的分解.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b,=3,M為BC的中點,用a,b表示.活動三 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綜合應用 例3 已知在△OAB中,點C和點B關于點A對稱,D是OB上靠近點B的三等分點,設=a,=b,用a,b表示,.將兩個不共線的向量作為基底表示其他向量,基本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運用向量的線性運算對所求向量不斷地進行轉化,直至用基底表示為止;另一種是通過列向量方程或方程組,利用基底表示向量的唯一性求解.在△OAB中,=a,=b,M,N分別是邊OA,OB上的點,且=a,=b,設AN與BM相交于點P,試用a,b表示.1. (2023天津濱海新區高一期中)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是BC的中點,F是線段AE上靠近點A的三等分點,則等于( )A. -+ B. -C. - D. -2. 如圖,已知在△ABC中,D為AB的中點,=,若=λ+μ,則λ+μ等于( )A. - B. -C. D.3. (多選)已知非零向量e1,e2,a,b滿足a=2e1-e2,b=ke1+e2(k∈R),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 若e1與e2不共線,a與b共線,則k=-2B. 若e1與e2不共線,a與b共線,則k=2C. 存在k,使得a與b不共線,e1與e2共線D. 不存在k,使得a與b不共線,e1與e2共線4. 設e1,e2是兩個不共線的向量,實數λ,μ滿足3λe1+(10-μ)e2=(2μ+1)e1+2λe2,則λ=________,μ=________.5. 已知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e1,=e2,=,=,用e1,e2表示.【答案解析】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活動方案】探究1:可以,作法略,向量的加法.畫圖略.探究2:不可以,需要用兩個不共線向量.1. 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內的兩個不共線向量,那么對于這一平面內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對實數λ1,λ2,使a=λ1e1+λ2e2.2. 若e1,e2不共線,我們把{e1,e2}叫作表示這一平面內所有向量的一個基底.例1 因為=t,所以=+=+t=+t(-)=+t-t=(1-t)+t.思考:1-t+t=1.跟蹤訓練 =-=(m-1)+n.因為A,B,C三點共線,所以存在λ,使=λ,即(m-1)+n=λ=-λ+λ,所以所以m+n=1.例2 (1) 設a=λb,則λ無解,所以a,b不共線,所以a,b可作為一個基底.(2) 設c=ma+nb=(m+n)e1+(3n-2m)e2=3e1-e2,所以解得所以c=2a+b.跟蹤訓練 =+=+(+)=-=b-a.例3 =+=+=++=2-=2a-b;=+=-+=-b+2a-b=2a-b.跟蹤訓練 設=λ,=μ,則=+=a+λ=a+λb,=+=b+μ=μa+b,所以解得所以=a+b.【檢測反饋】1. C 解析:=-=-=(+)-=(+)-=-.2. C 解析:因為=+=+=+(-)=+=-+,所以λ=-,μ=,則λ+μ=.3. AD 解析:若e1與e2不共線,a與b共線,可得λa=b(λ∈R),即2λ=k,-λ=1,解得k=-2,故A正確,B錯誤;若e1與e2共線,可得e1=me2(m∈R),a=2e1-e2=(2m-1)e2,b=ke1+e2=(km+1)e2,可得a與b共線,故C錯誤,D正確.故選AD.4. 3 4 解析:由題意,得解得5. 如圖,由題意,得=-=+=-+(-)=-e2+(e2-e1)=-e1+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