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三節 核力與核反應方程粵教版(2019)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五章 原子與原子核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1)誰發現了質子?怎樣發現的?(2)發現中子的原因是什么?是由誰發現的?1919年,盧瑟福用 粒子轟擊氮核時,發現了質子。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用射線轟擊鈹時發現了中子。質子的符號:p中子的符號:n質子的質量:中子的質量:閱讀教材內容,回答下列問題: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1、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中子與質子的質量幾乎相等;2、核子:組成原子核的之中子和質子被統稱為核子;3、原子核符號:A:質量數Z:核電荷數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核反應:利用天然放射性的高速粒子或人工加速的粒子去轟擊原子核,以產生新的原子核,這個過程叫作核反應。反應能:在核反應過程中,原子核的質量數和電荷數會發生變化,同時伴隨著能量的釋放和吸收,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作反應能。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查德威克用 粒子轟擊鈹原子核,產生了碳12和一個中子。在核反應過程中,方程兩邊總的質量數和電荷數是守恒的。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1)(2)(3)練習:完成下列核反應方程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練習:寫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轉變的核反應方程。(1) (鈉核)俘獲1個α粒子后放出1個質子。(2) (鋁核)俘獲1個α粒子后放出1個中子。(3) (氧核)俘獲1個中子后放出1個質子。(4) (硅核)俘獲1個質子后放出1個中子。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自然界中存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引力)電磁相互作用(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強力)弱相互作用(弱力)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1.引力相互作用引力是自然界的一種基本相互作用,地面物體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種表現。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2.電磁相互作用電荷間與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宏觀物體之間的壓力、拉力、彈力、支持力等等,都起源于這些電荷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彈力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3.強相互作用原子核中的核子之間存在一種很強的相互作用,即存在一種核力,它使得核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穩定的原子核。pnnppn短程力:約在10-15m量級時起作用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4.弱相互作用在某些放射現象中起作用的另一種基本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變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質子轉變的原因。短程力:約在10-18m量級時起作用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因為引力相互靠近→速度↑→撞在一起損失能量補充能量兩個物體為了結合在一起付出了代價,損失了能量相距很遠的兩物體→一部分動能以內能的形式散失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結合能:原子核是核子憑借核力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要把它們分開,也需要(吸收的)能量,這就是原子核的結合能.思考:如果結合能越大,就說明把原子核分開,所需要的能量越大,是不是就意味著原子核越穩定嗎?原子核越大→核子個數越多→但不能說明它穩定平均到每一個核子的結合能大小來反應原子核的穩定性。→結合能越大結合能核子數比結合能=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結合能:原子核是核子憑借核力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要把它們分開,也需要(吸收的)能量,這就是原子核的結合能.原子核的結合能與其核子數之比,稱為比結合能.也叫平均結合能。比結合能:①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越__;②中等大小原子核的比結合能__,原子核___ 。穩定最大最穩定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反應前后存在質量虧損。虧損的質量與釋放的能量之間的關系: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反應前質量/kg 反應后質量/kgmn 1.6749×10-27 m氘 3.3436×10-27mp 1.6726×10-27總質量 總質量 3.3436×10-273.3475 ×10-27質量虧損:原子核的質量總是小于組成它的核子的質量之和中子與質子結合成氘原子核結合能原子核的組成基本相互作用核反應方程反應前質量/kg 反應后質量/kgmn 1.6749×10-27 m氘 3.3436×10-27mp 1.6726×10-27總質量 總質量 3.3436×10-27中子與質子結合成氘原子核質量虧損Δm=(mn+mp-mD)=0.0039 ×10-27kg3.3475 ×10-27課堂小結核力與核反應方程原子核的組成核方應方程結合能結合能計算比結合能結合能原子核表示方法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核衰變本質規律核力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