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課時 一氧化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安全實驗操作和綠色化學的理念。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和一氧化碳還原氧銅的實驗 。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初步形成根據現象得出科學的結論能力。04123學習目標煤氣中毒冬季是煤氣中毒的高發期,每年因發生煤氣中毒不知奪去多少人的生命。你知道煤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嗎?怎樣才能預防煤氣中毒呢?一、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1、通常情況下,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略小。3、難溶于水。討論:一氧化碳被稱為“無形殺手” 為什么?煤氣廠為什么常在家用煤氣(含一氧化碳)中摻入微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答: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煤氣泄漏不易被人察覺。所以摻入難聞的氣體目的是使人能夠及時察覺。問題:有人說在煤爐上放一壺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答:不對。因為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在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僅能溶解約0.02體積的一氧化碳。二、一氧化碳1.可燃性(與二氧化碳不同)(1)現象燃燒時發出藍色的火焰。2CO+O2 2CO2點燃(2)化學方程式可燃性氣體使用前需要進行驗純。應用:燃料討論:煤爐里發生了哪些化學變化?2.毒性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強,使人體缺少氧氣而窒息,甚至死亡。(1)中毒原因(2)防治措施用煤爐取暖時,注意通風。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時,輕者呼吸大量空氣,重者送往醫院治療。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檢驗CO的純度。3.先通入CO一段時間,然后點燃酒精燈,預熱后,對裝有CuO位置的玻璃管加熱(實驗前先點燃最右端的酒精燈)4.反應結束后,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卻。實驗步驟3.還原性(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3.還原性(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1)黑色的氧化銅變成了紅色的銅;(2)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仔細觀察如圖實驗,你觀察到什么現象?微觀解釋:一氧化碳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發生了氧化反應,氧化銅失去了氧發生了還原反應。CO+CuO Cu+CO2△化學方程式用途: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1. 實驗前是先通入CO還是先加熱CuO?為什么?2. 實驗結束后,為什么要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CO直至固體冷卻?3. 尾氣應如何處理?先通入CO,目的是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防止生成的Cu再次被氧化;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使試管裂。酒精燈點燃;用氣球收集。實驗注意事項課堂小結【典例1】下列是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A.一氧化碳有毒,吸入過多會使人中毒而死亡B.一氧化碳的增加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因此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低越好C.一氧化碳氣體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D.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A【典例2】下列敘述中不符合實驗設計意圖的是( )A.說明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B.說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C.說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銅的反應需要加熱D.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對空氣的污染為什么同是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質差異很大?分子構成不同B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