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3.22 苯酚一、苯酚的組成與結構分子式 結構簡式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官能團 共面特點C6H6O-OH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最多有13個原子共面苯酚是一元酚,是酚類化合物中最簡單的,其分子式為C6H6O,結構可表示為 或,官能團為羥基(—OH)。一、苯酚的結構① 一元酚:以酚為母體,其他的為取代基,編號從苯環上連有酚羥基的碳原子開始,也可以用“鄰、間、對”來表示取代基與酚羥基的相對位置。OH—CH2CH3—CH3—OH——CH=CH2HO② 二元酚:以“二酚” 為母體,二酚羥基可用數字或“鄰、間、對”來表示。——OHHO——OHHO—CH3三、苯酚的物理性質① 無色晶體,有特殊的氣味;熔點是43℃,露置在空氣中因部分發生氧化而顯粉紅色,密封保存。③苯酚有毒,對皮膚有腐蝕性,使用時一定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② 常溫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乳濁液,密度大于水) ,65℃以上時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下列關于苯酚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苯酚易溶于乙醇B.苯酚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上C.苯酚分子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6組峰D.渾濁的苯酚溶液加熱后變澄清C當堂練習1.常溫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乳濁液,密度大于水) ,65℃以上時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四、苯酚的化學性質羥基—OH苯環苯環對側鏈(羥基)的影響,導致酚羥基中的氧氫鍵易斷基團之間相互影響烷基是推電子基團,烷基使羥基的極性減弱,不易斷裂。苯環是吸電子基團,苯環使羥基的極性增強,更易斷裂。苯環對側鏈(羥基)的影響,導致酚羥基中的氧氫鍵易斷側鏈(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酚羥基鄰對位被活化,導致苯環上易發生多取代反應①可燃性C6H6O + 7O2 6CO2+3H2O點燃②苯酚露置在空氣里呈粉紅色,是因小部分被O2氧化的結果。③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苯酚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1、氧化反應結論:受苯環的影響,酚羥基比醇羥基易被氧化(1)苯環對側鏈(羥基)的影響,導致酚羥基中的氧氫鍵易斷2、酸性——苯酚又稱石碳酸苯酚鈉易溶于水,溶液呈堿性。其電離方程式為:+H2OOHONa+NaOH苯酚鈉+NaClOHONa+ HClOHO-+ H+特別注意:苯酚酸性非常弱,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故不屬于有機酸。(1)苯環對側鏈(羥基)的影響,導致酚羥基中的氧氫鍵易斷+NaHCO3OHONa+ Na2CO3+NaHCO3ONaOH+CO2+H2O酸性: HCl > H2CO3 > C6H5OH+H2OHONa+Na特別注意:苯酚不與碳酸氫鈉反應。+NaHCO3ONaOH+CO2+H2O+NaHCO3OHONa+ Na2CO3思考:如何驗證苯酚的酸性和碳酸強弱?酸性:H2CO3 > C6H5OH > HCO3-設計實驗:現象:溶液變渾濁現象:固體溶解,無氣體放出3、顯色反應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向苯酚溶液中滴入幾滴FeCl3溶液,觀察現象總結:酚羥基的兩種檢驗方法:1.苯酚和濃溴水反應,生成白色的2,4,6-三溴苯酚沉淀;2.苯酚和FeCl3溶液反應,溶液變紫色。溶液變成紫色(1)苯環對側鏈(羥基)的影響,導致酚羥基中的氧氫鍵易斷當堂練習2:已知某物質的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1mol該物質最多能消耗下列物質的物質的量分別是Na___________ NaOH________NaHCO3 ______ Na2CO3 _________3mol2mol1mol2mol代表物 是否具有酸性 與鈉反應 與NaOH的反應 與Na2CO3的反應 與NaHCO3的反應乙醇苯酚乙酸√√√√√√√√√√醇、酚、羧酸酸性強弱對比3、取代反應(2)側鏈(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酚羥基鄰對位被活化,導致苯環上易發生多取代反應① 溴代反應:溴水2,4,6-三溴苯酚②硝化反應+3HNO3+3H2O濃硫酸OHOHNO2NO2O2N(三硝基苯酚又稱苦味酸)△2mol2mol3mol分別與足量的飽和溴水反應消耗溴的物質的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堂練習3:1mol的OH—CH3——CH3HO—CH3—OH4、取代反應(2)側鏈(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酚羥基鄰對位被活化,導致苯環上易發生多取代反應當堂練習4:有機物分子中的原子(團)之間會相互影響,導致相同的原子(團)表現不同的性質。下列各項事實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 )。A.甲苯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而甲基環己烷不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B.乙烯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發生加成反應C.苯酚可以與NaOH反應,而乙醇不能與NaOH反應D.苯酚與溴水可直接反應,而苯與液溴反應則需要FeBr3作催化劑B【解析】選B。甲苯中苯環對-CH3的影響,使-CH3可被KMnO4(H+)氧化為-COOH,從而使KMnO4(H+)溶液褪色;苯酚中,羥基對苯環產生影響,使苯酚分子中羥基鄰、對位氫原子更活潑,更易被取代;乙烯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是因為含碳碳雙鍵引起的;苯環對羥基產生影響,使羥基中氫原子更易電離,表現出弱酸性。A、C、D項均能說明原子(原子團)之間的相互影響導致化學性質的不同,B項是分子中官能團的不同導致的化學性質的不同,而不是原子(原子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結果。+3H2Ni△OHOH(環己醇)5、加成反應6、與甲醛發生縮聚反應n+ n HCHO(水浴加熱)催化劑OH〔 〕n+(n-1)H2OOHCH2HOH酚醛樹脂酚醛樹脂俗稱“電木”,它不易燃燒,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能,被廣泛用來生產電閘、電燈開關、電話機等電器用品。當堂練習5: .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結構簡式為 )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機體內脂質氧化和自由基的產生而引發的腫瘤等多種疾病。下列有關原花青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物質既可看作醇,也可看作酚B.1 mol該物質可與4 mol Br2反應C.1 mol該物質可與7 mol NaOH反應D.1 mol該物質可與7 mol Na反應C第二屆國際反興奮劑工作專業研討會于2022年8月25日~26日在京舉行,會議主題為“科技助力反興奮劑”。某種興奮劑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遇FeCl3溶液顯紫色,因為該物質與苯酚互為同系物B.向該物質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觀察到紫色褪去,可證明該物質分子中存在碳碳雙鍵C.1 mol該物質分別與飽和溴水和H2反應時,最多消耗4 mol Br2和7 mol H2D.該物質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產生二氧化碳C當堂練習6:回答下列問題:(1)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2)能與溴水發生反應的是________。當堂練習7(3)能發生消去反應的是________。(4)遇FeCl3溶液顯紫色的是________。(5)在Cu的催化下能被O2氧化為醛的是________。(6)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②⑤①②⑤①③②⑤ ③ 將煤焦油中的苯、甲苯和苯酚進行分離,可采用如圖所示方法和操作:(1)寫出物質①和⑤的分子式:①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2)寫出分離方法②和③的名稱: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3)混合物加入溶液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層液體④通入氣體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離出的苯酚含在______中。當堂練習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