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3.5 月球一地球的衛星第三單元 太陽、地球和月球核心素養目標科學觀念: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環形山。科學思維:利用模擬實驗來制造環形山,了解月球表面環形山的形成原因。探究實踐:觀察對比圖片,發現月球的特征。學會查找資料、整理信息。能模擬制造環形山,認識環形山特點。態度責任: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興趣。積極搜索、整理信息資料,樂于與同學分享。接納別人的觀點,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觀點。科學聚焦0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幾十億年來一直陪伴著地球。我們已經觀察了月球,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特點。月球上還有哪些秘密呢?科學聚焦科學探索02查閱有關資料,對月球的基本情況又有哪些了解。①查找相關資料;②制作月球小檔案;③交流小檔案。活動任務科學探索月球的地形主要有兩種:月海和環形山。環形山月海盆地(黑色部分)科學探索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遙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塊,這些大面積的陰暗區就叫做月海。環形山,是月球表面布滿的大大小小圓形凹坑,又叫“月坑”。科學探索從視頻中又了解月球哪些知識?記錄在月球的小檔案里。科學探索環形山數量很多月球沒有大氣層環形山可能是被小行星等撞擊而成科學探索資料卡片科學探索整理我的月球小檔案1.2.3.4.5.科學探索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科學實驗:模擬制造環形山實驗材料思考:這些材料用來模擬什么?模擬月球模擬小行星、彗星等科學探索實驗過程①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③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④借助鑷子等輕輕取出大大小小的球科學探索模擬制作環形山科學探索實驗,你發現了什么?托盤的細沙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大坑套小坑,有的坑與坑是重疊的。科學探索把制造的環形山與真實環形山比一比,能得出怎樣的結論?月球上的環形山有可能是小行星、彗星、隕石等撞擊形成的。科學探索記錄環形山模擬實驗后的“月球表面”科學探索把我們知道的月球特征填寫在第1課的維恩圖中,月球和太陽有哪些不同呢 太陽是恒星,會發光。體積大,質量大,是氣態恒星。月球是衛星,不會發光。月球體積小,質量小,表面是固體,有環形山。科學探索關于月球,我們還關心什么問題?把它寫下來。我想知道月球的背面到底有什么?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有什么變化呢?太陽還能發光、發熱多少年呢?科學探索科學研討03我們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特征?月球是球形,表 面有環形山。月球上有月海、平 原和山脈。月球上沒有空氣、缺 少水、沒有生命。月球的平均年齡是45 億年,是地球唯一天 然衛星 ……科學研討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 我們該怎么研究?我們先要知道人類生活的環境特點; 月球是否有這方面的條件;再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研究。科學研討.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月球沒有氧氣,人類在上面無法自由呼吸。月球沒有大氣層,無法阻擋宇宙各種輻射以及小天體撞擊。月球晝夜溫差極大,白天溫度高達127℃,夜晚可降低到-183℃。月球上缺少水,無法種植植物。月球的引力約為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長期的微重力可能 使人體器官提前進入衰老等。科學研討科學拓展04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易觀察到的現象是潮汐。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律的張朝和退潮。科學拓展課堂總結05點擊放大觀看課堂總結課堂練習06一 選擇題1.在月球上,我們跳高可以輕松超過2米,這是由于月球( A )。A.引力小B.土地有彈性C.沒有大氣A課堂練習2.以下選項中,屬于月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原因的是( A )。A.月球上沒有空氣B.月球上沒有陽光C.月球上有環形山A課堂練習3.下列是一位宇航員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哪些現象不可能發生?( B )。①晝夜交替 ②電閃雷鳴 ③聽到風聲 ④跳得很高 ⑤拍照片⑥通過無線電聯系他人 ⑦用柴火煮飯 ⑧抱起20千克的石頭A.①③④⑦ B.②③⑦ C.⑤⑥⑧B課堂練習二 填空題1.環形山大多是 圓形 的,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 2.錢塘江大潮的形成與月球對地球的 引力 有關。 圓形 引力 課堂練習三 判斷題1.月球上的環形山一定是火山噴發形成的。 ( × )2.月球上黑色的部分是月海,里面有大量海水。 ( × )××3.月球是地球目前唯一的衛星。 ( × )4.月球的直徑約3500千米,與地球距離約38萬千米。 ( √ )5.模擬制造環形山時,不同大小的球可以撞擊出大小不同的“環形山”。 ( √ )×√√點撥:月海是月球上地勢低陷的區域,沒有海水。 課堂練習四 課堂實驗再現制造環形山模擬實驗探究問題: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提出猜想:可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實驗材料:托盤、細沙、大小不同的球等。實驗步驟:a.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b.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c.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形山”。實驗現象:如圖。課堂練習實驗分析:1.球的大小不同時,產生的“環形山”大小也不同。球大,自由下落后與沙盤的接觸面大,“環形山”的直徑相對較 大 ;反之,“環形山”的直徑相對較 小 。 2.球的速度不同時,產生的“環形山”深淺不同。球撞擊的速度快,對沙盤的沖擊力大,“環形山”相對較 深 ;反之,“環形山”相對較 淺 。 3.由此推測,月球上的環形山可能是 隕石撞擊 形成的。 大 小 深 淺 隕石撞擊 課堂練習五 創新綜合探究閱讀資料,回答問題。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打開“阿波羅11號”登月艙艙門,邁出了人類踏上月球的第一步。1.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 A )。A.阿姆斯特朗 B.加加林 C.楊利偉A課堂練習2.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顆藍色的星球,這是因為( C )。A.地球的巖石是藍色的B.地球上有藍色的細菌C.地球表面有大量液態水3.月球上的天空是黑色的,這是因為( A ) 。A.月球上沒有大氣B.環形山擋住了太陽光C.月球離地球太近了CA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6)教科版三下三單元3-5-1了解月球環形山.mp4 3.5 月球一地球的衛星 課件.pptx 月球對人類的影響.mp4 模擬制造環形山.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