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反應熱的計算第1課時 蓋斯定律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蓋斯定律;2.能正確運用蓋斯定律解決具體問題。教學重難點蓋斯定律的內容、理解及應用。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某些物質的反應熱,由于種種原因不能直接測得,只能通過化學計算的方式間接獲得。在生產中,對燃料的燃燒、反應條件的控制以及廢熱的利用,也需要反應熱計算,為方便反應熱計算,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提問】下列數據表示燃燒熱嗎?為什么?H2(g)+1/2 O2(g)=H2O(g) ΔH1=-241.8 kJ·mol-1【回答】不是,因為當水為液態時反應熱才是燃燒熱。【追問】那么,H2的燃燒熱ΔH究竟是多少?已知:H2O(g)=H2O(l) ΔH 2=-44 kJ·mol-1【交流】H2(g)+1/2 O2(g)=H2O(l) ΔH=ΔH 1+ΔH 2=-285.8 kJ·mol-1 【提問】如何測出這個反應的反應熱:C(s)+1/2O2(g)=CO(g) ΔH=?【引導】①能直接測出嗎?如何測?②若不能直接測出,怎么辦?【引言】我們可以讓碳全部氧化成CO2,卻很難控制碳的氧化只生成CO而不繼續生成CO2,那么,C(s)+1/2O2(g)=CO(g)的反應熱如何獲得呢?1836年,俄國化學家蓋斯,提出了蓋斯定律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蓋斯定律。【新知講解】【閱讀理解】閱讀課本P13、14,理解蓋斯定律的含義。【講解】一、蓋斯定律【簡介】蓋斯的生平事跡。蓋斯是俄國化學家,早年從事分析化學研究,1830年專門從事化學熱效應測定方法的改進,曾改進拉瓦錫和拉普拉斯的冰量熱計,從而較準確地測定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1836年經過多次試驗,他總結出一條規律:在任何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熱量,不論該反應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步進行的,其總熱量變化是相同的,1860年以熱的加和性守恒定律形式發表。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蓋斯定律。蓋斯定律是斷定能量守恒的先驅,也是化學熱力學的基礎。當一個不能直接發生的反應要求計算反應熱時,便可以用分步法測定反應熱并加和起來而間接求得。故而我們常稱蓋斯是熱化學的奠基人。1.蓋斯定律的內容【講解】一個化學反應,不管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這就是蓋斯定律。2.對蓋斯定律的理解【思考】如何理解蓋斯定律。(1)從反應途徑角度由起點A到終點B有多少條途徑?從不同途徑由A點到B點的位移有什么關系?【講解】某人從山下的A點到達山頂B點,他從A點出發,無論是翻山越嶺,還是做纜車直奔山頂,當最終到達B點時,位移是相同的。即人的登山高度與上山的途徑無關,只與起點和終點的相對高度有關。(2)從能量守恒角度【講解】蓋斯定律是質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共同體現,反應是一步完成還是多步完成,最初的反應物和最終的生成物都是一樣的,只要物質沒有區別,能量也不會有區別。從S→L,ΔH1<0,體系放熱,從L→S,ΔH2>0,體系吸熱,據能量守恒,ΔH1+ΔH2=0。(3)從反應熱角度【交流討論】我們再用下圖表示始態到終態的反應熱,三個途徑的反應熱有什么關系?ΔH=ΔH1+ΔH2 =ΔH3+ΔH4+ΔH53.蓋斯定律的應用【講解】有些化學反應進行很慢或不易直接發生,很難直接測得這些反應的反應熱,可通過蓋斯定律獲得它們的反應熱數據。【交流討論】已知:(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2)CO(g)+1/2O2(g)=CO2(g) ΔH2=-283.0 kJ·mol-1若C(s)+1/2O2(g)=CO(g)的反應熱為ΔH,求ΔH。【講解】分析三者的關系如圖應用蓋斯定律求解:ΔH1=ΔH+ΔH2則:ΔH=ΔH1-ΔH2=-393.5 kJ·mol-1-(-283.0 kJ·mol-1)=-110.5 kJ·mol-1。【過渡】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知,熱化學方程式可以加和,下面,我們通過例題探尋一下方程式加和的方法。【例題講解】1.已知:①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②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則制備水煤氣的反應C(s)+H2O(g)=CO(g)+H2(g)的ΔH為( )A.+262.6 kJ·mol-1 B.-131.3 kJ·mol-1C.-352.3 kJ·mol-1 D.+131.3 kJ·mol-1【答案】D【解析】根據蓋斯定律,由題意知:①×1/2-②×1/2得:ΔH=(-221.0 kJ·mol-1)×1/2-(-483.6 kJ·mol-1)×1/2=+131.3 kJ·mol-1。【交流討論】熱化學反應方程式加和的方法,目標方程式如何通過“四則運算式”導出?方法:寫出目標方程式確定“過渡物質”(要消去的物質),然后用消元法逐一消去“過渡物質”,導出“四則運算式”。2.按照蓋斯定律,結合下述反應方程式回答問題,已知:① NH3(g)+HCl(g)=NH4Cl(s) ΔH1=-176 kJ·mol-1② NH3(g)+H2O(l)=NH3·H2O(aq) ΔH2=-35.1 kJ·mol-1③ HCl(g)+H2O(l)=HCl(aq) ΔH3=-72.3 kJ·mol-1④ NH3(aq)+HCl(aq)=NH4Cl(aq) ΔH4=-52.3 kJ·mol-1⑤ NH4Cl(s)+2H2O(l)=NH4Cl(aq) ΔH5=?則第⑤個方程式中的反應熱ΔH是__________。【解析】根據蓋斯定律和上述反應方程式得:⑤=④+③+②-①,即ΔH5=ΔH4+ΔH3+ΔH2-ΔH1 =+16.3 kJ·mol-13.已知①CO(g)+1/2O2(g)=CO2(g) ΔH1=-283.0 kJ·mol-1②H2(g)+1/2O2(g)=H2O(l) ΔH2=-285.8 kJ·mol-1③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3=-1370 kJ·mol-1試計算④2CO(g)+4H2(g)=H2O(l)+C2H5OH(l)的ΔH【解析】根據蓋斯定律,反應④不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效應都是相同的。下面就看看反應④能不能由① ② ③三個反應通過加減乘除組合而成,也就是說,看看反應④能不能分成① ② ③幾步完成。①×2+② ×4-③=④所以,ΔH=ΔH1×2+ΔH2×4-ΔH3=-283.2 kJ·mol-1×2-285.8 kJ·mol-1×4+1 370 kJ·mol-1=-339.6 kJ·mol-14.已知1 mol紅磷轉化為1 mol白磷,吸收18.39 kJ熱量。① 4P(s,紅)+5O2(g)=2P2O5(s) ΔH1② 4P(s,白)+5O2(g)=2P2O5(s) ΔH2則ΔH1與ΔH2的關系正確的是( )A.ΔH1=ΔH2 B.ΔH1>ΔH2C.ΔH1<ΔH2 D.無法確定【答案】 B【解析】根據提供信息,由反應①減去反應②可得,4P(s,紅)=4P(s,白) ΔH=ΔH1-ΔH2=+18.39 kJ·mol-1×4=+73.56 kJ·mol-1,故ΔH1>ΔH2,B正確。【總結】應用蓋斯定律計算反應熱時應注意的問題:(1)首先要明確所求反應的始態和終態、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及反應的吸、放熱情況。(2)不同途徑對應的最終結果應一樣。(3)可以利用方程式加和法求反應熱,當熱化學方程式乘以或除以某一個數時,ΔH也應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方程式進行加減運算時,ΔH也同樣要進行加減運算,注意各步反應ΔH的正負。(4)將一個熱化學方程式逆向書寫時,ΔH的符號也隨之改變,但絕對值不變。(5)在設計反應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同一物質的三態(固、液、氣)的相互轉化,狀態由固→液→氣變化時,會吸熱;反之會放熱。【課堂小結】【課堂檢測】1.已知熱化學方程式:C(金剛石,s)+O2(g)=CO2(g) ΔH1C(石墨,s)+O2(g)=CO2(g) ΔH2C(石墨,s)=C(金剛石,s) ΔH3=+1.9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石墨轉化成金剛石的反應是吸熱反應B.金剛石比石墨穩定C.ΔH3=ΔH1-ΔH2D.ΔH1>ΔH2解析:將方程式依次編號①、②、③,可得③=②-①,即ΔH3=ΔH2-ΔH1=+1.9 kJ·mol-1>0得出石墨比金剛石穩定,故A項對,B項、C項、D項錯。2.蓋斯定律指出: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的始態(各反應物)和終態(各生成物)有關,而與反應進行的具體途徑無關。物質A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一系列轉化,由圖示可判斷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A.A→F,ΔH=-ΔH6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C.C→F,|ΔH|=|ΔH1+ΔH2+ΔH6|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答案】 B【解析】 A項,F→A,ΔH=ΔH6,則A→F,ΔH=-ΔH6,A項正確。B項,6個步驟相加即回到原點,則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B項錯誤。C項,F→C,ΔH=ΔH6+ΔH1+ΔH2,則C→F,|ΔH|=|ΔH1+ΔH2+ΔH6|,C項正確。D項,D→A與A→D的過程恰好相反,即ΔH1+ΔH2+ΔH3=-ΔH4-ΔH5-ΔH6,D項正確。3.已知25℃、101 kPa條件下: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ol-1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 )A.等質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變O3為吸熱反應B.反應①可確定鋁的燃燒熱是708.7 kJC.O3比O2穩定,由O2變O3為放熱反應D.反應②可確定鋁的燃燒熱是779.78 kJ·mol-1【解析】A項利用蓋斯定律,將反應①-②得3O2(g)=2O3(g) ΔH=+284.2 kJ·mol-1,可知等質量的O2比O3能量低,故A正確;B項單位應為 kJ·mol-1;由A項知O2比O3能量低,物質的能量越低越穩定,故C項錯誤;燃燒熱是指1 mol物質與O2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不是與O3燃燒,故D錯誤。4.已知下列各反應的焓變①Ca(s)+C(s,石墨)+3/2O2(g)=CaCO3(s) ΔH=-1 206.8 kJ·mol-1②Ca(s)+1/2O2(g)=CaO(s) ΔH=-635.1 kJ·mol-1③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試求④CaCO3(s)=CaO(s)+CO2(g)的焓變。【解析】④=②+③-①,ΔH=-635.1 kJ·mol-1-393.5 kJ·mol-1-(-1 206.8 kJ·mol-1)=+178.2 kJ·mol-15.紅磷P(s)和Cl2(g)發生反應生成PCl3(g)和PCl5(g)。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產物的數據)。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P和Cl2反應生成PCl3的熱化學方程式為3/2Cl2(g)+P(s)===PCl3(g)__ΔH=-306__kJ/mol___。(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PCl5(g)===PCl3(g)+Cl2(g) ΔH=+93__kJ/mol___。(3)P和Cl2分兩步反應生成1 mol PCl5的ΔH3=__-399__kJ/mol___,P和Cl2一步反應生成1 mol PCl5的ΔH4__=___(填“>”“<”或“=”)ΔH3。解析:(1)產物的總能量減去反應物的總能量就等于反應熱,結合圖像可知,PCl3與反應物P、Cl2的能量差值為306 kJ,因此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P(s)+Cl2(g)===PCl3(g) ΔH=-306 kJ/mol。(2)根據圖像可知PCl5和PCl3、Cl2之間的能量差值為93 kJ,因此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PCl5(g)===PCl3(g)+Cl2(g) ΔH=+93 kJ/mol。(3)根據蓋斯定律求得:ΔH3=-399 kJ/mol。因焓變與反應的途徑無關,只與反應物、生成物狀態、量有關,故ΔH3=ΔH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