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節2科學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冊第5章1.學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規律。 2.掌握利用圖像法處理數據的方法,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3.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完成探究過程和結果,提升科學推理論證的能力。學習目標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越難改變牛頓第一定律a與物體的合外力F,m有關引入產生了a體驗一對某一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其運動狀態越容易改變,即加速度越大。在課本上撒一些碎紙片和一些小石子,用力使勁吹,觀察現象。對不同的物體,受到相同的力,質量越小的,其運動狀態越容易改變,即加速度越大。體驗二m一定, a∝ F;在課本上撒一些碎紙片,先用嘴輕吹,再用力使勁吹,觀察現象。猜想與假設思考: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量有什么定量關系?實驗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實驗探究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加速度”與“力”、“質量” 二個物理量均有關系,應該如何探究它們的關系?控制變量法保證質量一定,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保證合外力一定,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目的定量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方法實驗器材帶滑輪的木板、薄墊塊、小車、細繩、重物(小鉤碼或沙桶)、打點計時器、紙帶、交變電流、天平、砝碼、刻度尺實驗原理與設計如何測量加速度、力、質量?質量天平加速度?力?(1)物體的如何測量?.......0123456s利用打點計時器進行實驗,根據紙帶上打出的點可測量加速度。(2)如何提供并測量小車所受的恒力問題?Tf問題3:在探究之間的定量關系實驗中,隨小車質量的改變而改變,為了操作更方便、準確,該如何改進實驗方案?問題1:在水平桌面上運動小車的合外力是由什么力提供?問題2:如何得到繩子上的拉力及小車所受到的摩擦力f?近似認為繩子上的拉力等于鉤碼的重力;小車所受的f等于小車勻速運動時的拉力。消掉摩擦力改進后的裝置圖木板一端墊高,用重力的分力1將摩擦力f 平衡抵消掉O1小車所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細線上的拉力粗糙斜面上,用懸吊重物的方法為小車提供拉力, 通過改變增減重物的質量就可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思考1:繩子的拉力等于鉤碼的重力嗎?為什么?不等于!因為鉤碼向下加速,所以繩子的拉力小于鉤碼的重力。思考2:什么情況下鉤碼重力可以近似等于繩子拉力?當砝碼質量比小車質量小得多時,繩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碼的重力,即小車受到合外力近似等于砝碼的重力。控制變量法保證質量一定,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保證合外力一定,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如何改變合外力的大小?通過改變懸掛鉤碼的數量來改變如何改變運動物體的質量?通過改變小車上砝碼的數量來改變(1)用天平測出小車和小盤的質量 ,并把數據記錄下來(要求: )。(2)按實驗裝置圖把實驗器材安裝好(但不要把懸掛小盤的細繩系在小車上)。(3)平衡摩擦力。(4)控制小車質量不變,用細線將鉤碼與小車相連(鉤碼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打開打點計時器,釋放小車,測出一組數據。(5)改變鉤碼數量,多測幾組據。(6)控制鉤碼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再測幾組數據。實驗步驟數據處理1. 探究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保證小車質量不變)實驗序號 加速度α(m/s2) 拉力F(N)1 0.10 0.1462 0.20 0.3023 0.30 0.4284 0.40 0.5925 0.50 0.751如何處理數據能更直觀的得出結論?F/ Na/(m·s -2)0.150.300.450.600.750.1 0.2 0.3 0.4 0.52. 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保證小車合力不變)實驗序號 加速度α(m/s2) 質量m/kg1 0.400 0.8612 0.500 0.6923 0.750 0.4704 1.000 0.3525 1.200 0.290質量倒數(kg-1)2.502.001.331.000.83m/ kga/(m·s -2)0.20.40.60.81.00.2 0.4 0.6 0.8 1.0 1.2/kg -1a/(m·s -2)0.20.40.60.81.00.5 1.0 1.5 2.0 2.5實驗結論F/ N0.150.300.450.600.750.1 0.2 0.3 0.4 0.5/kg -10.20.40.60.81.00.5 1.0 1.5 2.0 2.5a/(m·s -2)a/(m·s -2)注意事項(1)平衡摩擦時,不能掛重物。整個實驗過程只需平衡一次摩擦。(2)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3)為了保證細線的拉力等于小車受到的牽引力,細線要與木板保持平行。(4)為了充分利用紙帶,每次開始時,小車應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為防止小車翻到地面,要在小車碰到滑輪前用手擋住小車。A.用天平稱出小車和小桶及內部所裝砂子的質量B.按圖裝好實驗器材C.把輕繩系在小車上并繞過定滑輪懸掛小桶D.將電磁打點計時器接在6 V電壓的蓄電池上,接通電源,釋放小車,打點計 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并在紙帶上標明小車質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質量不變,增加小車上的砝碼個數,并記錄每次增加后的值,重復上述實驗F.分析每條紙帶,測量并計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關系圖象,并由圖像確定的關系例1(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在作用力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小車(含砝碼)質量的關系,甲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解析: 實驗中把小桶及其中砂子的重力之和看成與小車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沒有考慮摩擦力,故必須平衡摩擦力且應排在步驟B之后.電磁打點計時器接在6 V電壓的蓄電池上將無法工作,必須接在6 V以下交流電源上.作關系圖像,得到的是曲線,很難進行正確的判斷,必須“化曲為直”,改作關系圖象.①甲同學漏掉的重要實驗步驟是 ,該步驟應排在步驟 之后.②在上述步驟中,有錯誤的是步驟 ,應把 改為 。答案平衡摩擦力B③在上述步驟中,處理不恰當的是步驟 ,應把 改為 .D6 V電壓的蓄電池6 V以下的交流電源圖像解析圖像(2)乙同學根據實驗要求安裝的實驗裝置如圖(圖為已接通電源剛要釋放紙帶的情況),請改正乙同學的五個錯誤.①電源 ;②電磁打點計時器位置 ;③滑輪位置 ;④小車位置 ;⑤長木板 。答案解析應用6 V以下的交流電源應靠右端應使細繩平行于木板應靠近打點計時器應墊高右端以平衡摩擦力解析:電磁打點計時器應使用低壓(6 V以下)交流電源,且要固定在長木板無滑輪的一端,即應靠右端;釋放小車時,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連接小車的細繩應平行于木板,故應調節滑輪位置使細繩平行于木板;實驗時應平衡摩擦力,使小車所受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與小車所受摩擦力平衡,故應墊高長木板右端以平衡摩擦力。例2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某次實驗測得如下數據:當一定時,的關系如表一所示;當一定時,與 的關系如表二所示.表一F/N 1.00 2.00 3.00 4.00a/(m·s-2) 1.90 3.95 5.85 7.62表二0.52 0.67 0.80 1.00a/(m·s-2) 1.53 2.10 2.49 3.10(1)在如圖所示的相應坐標系中,根據表一、表二所給數據作出圖像.答案(1)答案如圖所示答案(2)由圖象可以判定:當m一定時,a與F的關系成 ;當F一定時,a與m的關系成 .(3)在研究的關系時,作了,而沒作,那么作 圖像的優點是。正比反比圖像是曲線,難以找出規律; 是直線,容易找出規律數字計時器拓展探究:利用氣墊導軌來探究光電門光電門1光電門2擋光板1.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2.研究結論本課小結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