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4配合物與超分子課件(共35張ppt)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4配合物與超分子課件(共35張ppt)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第三章 晶體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
第四節(jié) 配合物與超分子
3.4 配合物與超分子
1、能從微觀角度理解配位鍵的形成條件和表示方法;能判斷常見的配合物
2、能利用配合物的性質(zhì)去推測配合物的組成
3、了解超分子概念及其特性
學習目標
1、CuSO4是白色的,CuSO4·5H,O晶體卻是藍色的,這是為什么呢
思考
【實驗3-2】下表中的少量固體溶于足量的水,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填寫表格。
固體 CuSO4 CuCl2 ·2H2O CuBr2 NaCl K2SO4 KBr
固體顏色 白色 綠色 深褐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溶液顏色 天藍色 天藍色 天藍色 無色 無色 無色
無色離子:Na+ 、Cl-、K+、SO42-、Br-
天藍色:

實驗證明,上述實驗中呈藍色的物質(zhì)是水合銅離子,可表示為[Cu(H2O)4]2+,叫做四水合銅離子。
在四水合銅離子中,銅離子與水分子之間的化學鍵是由水分子提供孤電子對給予銅離子,銅離子接受水分子的孤電子對形成的,這類“電子對給予-接受”鍵被稱為配位鍵。
一、配合物
1、配位鍵
NH4+的形成 NH3分子與H+結(jié)合成NH4+
NH3分子的電子式中,N原子上有一對孤對電子,而H+的核外沒有電子,1s上是空軌道。當NH3分子與H+靠近時,NH3分子中N原子上的孤對電子進入H+的1s空軌道,與H+共用。H+與N原子間的共用電子對由N原子單方面提供,不同于一般的共價鍵,我們把這種特殊的共價鍵稱為配位鍵 (1)概念
成鍵原子一方提供孤電子對,另一方提供空軌道形成的共價鍵叫配位鍵。即:共用電子對由一個原子單方向提供給另一原子共用所形成的共價鍵
(2)配位鍵的形成條件
①成鍵原子一方能提供孤電子對。如:分子有NH3、H2O、HF、CO等;離子有Cl-、OH-、CN-、SCN-等
②成鍵原子另一方能提供空軌道。如:H+、Al3+、B及過渡金屬的原子或離子(如Fe、Ni、Fe3+、Cu2+、Zn2+、Agt、Co3+、Cr3+等)
(3)成鍵的性質(zhì):共用電子對對兩個原子的電性作用
(4)表示方法:配位鍵可以用(電子對給予體)A→B(電子對接受體)或A—B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B是接受孤電子對的原子
(5)配位鍵同樣具有飽和性和方向性。一般來說,多數(shù)過渡金屬的原子或離子形成配位鍵的數(shù)目是基本不變的,如:Ag+形成2個配位鍵;Cu2+形成4個配位鍵等
①配位鍵是一種特殊的共價鍵
②配位鍵的鍵參數(shù)與一般共價鍵的鍵參數(shù)相同
【幾點強調(diào)】
1、 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鍵的組合是(  )
A.Ag+、NH3 B.H2O、H+
C.Co3+、CO D.Ag+、H+
2、下列物質(zhì)①H3O+ ②[B(OH)4]- ③CH3COO- ④NH3 ⑤CH4中存在配位鍵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④⑤ D.②④
D
【練一練】
A
2、配位化合物
(1)配合物的概念
把金屬離子或原子(稱為中心離子或原子)與某些分子或離子(稱為配體或配位體)以配位鍵結(jié)合形成的化合物稱為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如[Cu(NH3)4]SO4、[Ag(NH3)2]OH、NH4Cl等均為配合物
(2)配合物的形成
【實驗3-3】向盛有4mL 0.1 mol/L CuSO4溶液的試管里滴加幾滴1 mol/L 氨水,首先形成難溶物,繼續(xù)添加氨水并振蕩試管,觀察實驗現(xiàn)象;再向試管中加入極性較小的溶劑(8 mL 95%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試管壁,觀察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
有關(guān)離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試管中首先出現(xiàn)藍色沉淀,氨水過量后沉淀逐漸溶解,滴加乙醇后析出深藍色晶體[Cu(NH3)4]SO4·H2O
Cu2++2NH3·H2O=Cu(OH)2↓+2NH4+
Cu(OH)2+4NH3=[Cu(NH3)4]2++2OH-
①[Cu(NH3)4]SO4·H2O的形成
上述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配離子的形成。以配離子[Cu(NH3)4]2+為例,NH3分子中氮原子的孤電子對進入Cu2+的空軌道,Cu2+與NH3分子中的氮原子通過共用氮原子提供的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配離子[Cu(NH3)4]2+可表示為
【實驗3-4】向盛有少量 0.1 mol/L FeCl3溶液(或任何Fe3+的溶液)的試管里滴加1滴0.1 mol/L硫氰化鉀(KSCN)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 溶液變血紅色
有關(guān)離子方程式 Fe3++3SCN-=Fe(SCN)3
實驗結(jié)論 試管里溶液的顏色跟血液極為相似,這是Fe3+跟SCN-形成配離子的顏色
②Fe(SCN)3的形成
【實驗3-5】向盛有少量 0.1 mol/L NaCl溶液的試管里滴加幾滴 0.1 mol/L AgNO3溶液,產(chǎn)生難溶于水的白色的AgCl沉淀,再滴入1 mol/L 氨水,振蕩,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 先生產(chǎn)白色沉淀(AgCl),白色的沉淀(AgCl)消失,得到澄清的無色溶液
有關(guān)離子方程式 AgCl+2NH3=[Ag(NH3)2]Cl
③[Ag(NH3)2]Cl的形成
(3)配合物的組成
以“[Cu(NH3)4]SO4”為例
①中心原子:提供空軌道接受孤電子對的原子叫中心原子。中心原子一般是帶正電荷的陽離子(此時又叫中心離子),過渡金屬離子最常見的有Fe3+、Ag+、Cu2+、Zn2+等
②配位體(配體):含有并提供孤電子對的分子或陰離子,即電子對的給予體,如Cl-、NH3、H2O等
③配位原子:配體中提供孤對電子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H2O中的O原子,NH3中的N原子
④配離子:由中心原子(或離子)和配位體組成的離子叫做配離子,如[Cu(NH3)4]2+、[Ag(NH3)2]+
⑤配位數(shù):作為配位體直接與中心原子結(jié)合的離子或分子的數(shù)目,即形成的配位鍵的數(shù)目稱為配位數(shù)如:[Cu(NH3)4]2+的配位數(shù)為4,[Ag(NH3)2]+的配位數(shù)為2,[Fe(CN)6]4-中配位數(shù)為6
⑥配離子的電荷數(shù):配離子的電荷數(shù)等于中心離子和配位體電荷數(shù)的代數(shù)和⑦內(nèi)界和外界:配合物分為內(nèi)界和外界,其中配離子稱為內(nèi)界,與內(nèi)界發(fā)生電性匹配的的陽離子(或陰離子)稱為外界
如:[Cu(NH3)4]SO4 的內(nèi)界是[Cu(NH3)4]2+,外界是SO42-,配合物在水溶液中電離成內(nèi)界和外界兩部分(配合物的內(nèi)外界之間以離子鍵結(jié)合)
即:[Cu(NH3)4]SO4=[Cu(NH3)4]2++SO42-,而內(nèi)界很難電離,其電離程度很小,[Cu(NH3)4]2+ Cu2++4NH3
①大多數(shù)金屬離子的配位數(shù)等于它的電荷的兩倍。如:Ag+的配位數(shù)為2,Cu2+、Zn2+的配位數(shù)為4,Al3+、Fe3+、Cr3+的配位數(shù)為6。但也有例外,如:FeCl4-、Fe(H2O)62+等
②配合物中的配體,可為中性分子或陰離子,中心原子可為陽離子也可為中性原子。如:Fe(H2O)62+、Cu(H2O)42+、Fe(H2O)63+、Ni(CO)4(四羰基鎳)、Fe(CO)5(五羰基鐵)
③水溶液中無其它配體時,金屬離子都以H2O作為配體而存在,不同的絡(luò)合離子中H2O分子的數(shù)目不同。
如:[Cu(H2O)4]2+,中學里通常不考慮水合離子,習慣上仍用簡單離子表示
【幾點強調(diào)】
3、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內(nèi)容
【練一練】
配合物 中心離子 配位體 配位數(shù) 外界 內(nèi)界
[Ag(NH3)2]OH
K3[Fe(CN)6]
[Cr(H2O)5Cl]Cl2
Na3[AlF6]
[Ni(CO)4]
K4[Fe(CN)6]
Ag+
NH3
2
Fe3+
CN-
6
Cr3+
H2O、Cl-
6
OH-
K+
Cl-
[Ag(NH3)2]+
[Fe(CN)6]3-
[Cr(H2O)5Cl]2+
Al3+
F-
6
Na+
[AlF6]3+
Ni
CO
4

[Ni(CO)4]
Fe2+
CN-
6
K+
[Fe(CN)6]4-
(4)配合物中化學鍵的類型及共價鍵數(shù)目的判斷
若配體為單核離子如Cl-等,可以不予計入,若為分子,需要用配體分子內(nèi)的共價鍵數(shù)乘以該配體的個數(shù),此外,還要加上中心原子與配體形成的配位鍵,這也是σ鍵如:[Cu(NH3)4]SO4化學鍵的類型:離子鍵、共價鍵、配位鍵,共價鍵數(shù)(σ鍵)為3×4+4+4=20
(5)配合物的形成對物質(zhì)性質(zhì)的影響
①對溶解性的影響:一些難溶于水的金屬氫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可以溶解于氨的溶液中,或依次溶解于含過量的OH-、CI-、Br-、I-、CN-的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
如:Cu(OH)2+4NH3=[Cu(NH3)4]2++2OH-
②顏色的改變:當簡單離子形成配離子時,顏色常發(fā)生變化,根據(jù)顏色的變化可以判斷是否有配離子生成。
如:Fe3+與SCN-在溶液中可生成配位數(shù)為1~6的配離子,這種配離子的顏色是血紅色的,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如下:
Fe3++nSCN-=[Fe(SCN)n]3-n(n=1~6)
③穩(wěn)定性增強: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鍵越強,配合物越穩(wěn)定。當作為中心原子的金屬離子相同時,配合物的穩(wěn)定性與配體的性質(zhì)有關(guān)。如血紅素中的Fe2+與CO分子形成的配位鍵比Fe2+與O2分子形成的配位鍵強,因此血紅素中的Fe2+與CO分子結(jié)合后,就很難再與O2分子結(jié)合,使血紅蛋白失去輸送O2的功能,從而導致人體CO中毒
【注意】
配位鍵的穩(wěn)定性
①電子對給予體形成配位鍵的能力:NH3 >H2O(電負性越小越容易給電子)。
②接受體形成配位鍵的能力:H+>過渡金屬>主族金屬。
(6)配合物的命名
①配離子的命名:配位數(shù)→配位體名稱→合→中心離子(右向左)
用二、三、四等數(shù)字表示配位體數(shù)目,不同配位體應(yīng)用“·”分開
陰離子的次序為:簡單例子→復雜離子→有機酸根離子
中性分子次序為:NH3→H2O→有機分子
②配合物的命名
a、配位陰離子的配合物:配位陰離子“酸”外界
K2[SiF6]:六氟合硅酸鉀;K[PtCl5(NH3)]:一氨.六氯合鉑酸鉀Na3[AlF6]:六氟合鋁酸鈉;K3[Fe(SCN)6 ]:六硫氰合鐵酸鉀
b、配位陰離子的配合物:某化某、某酸某
[Cu(NH3)4 ]Cl2:氯化四氨合銅;[Cu(NH3)4]SO4:硫酸四氨合銅;[Ag(NH3)2]OH:氫氧化二氨合銀
c、中性配合物
[PtCl2(NH3)2]:二氨.二氯合鉑;[Ni(CO)4]:四羰基合鎳
(7)配合物的應(yīng)用配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跟人類生活有密切的關(guān)系。例如,在人和動物體內(nèi)起輸送氧氣作用的血紅素,是Fe2+的配合物。配合物在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shù)方面的應(yīng)用也很廣泛,例如,在醫(yī)藥科學、化學催化劑、新型分子材料等領(lǐng)域都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
4、向盛有硫酸銅水溶液的試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難溶物,繼續(xù)添加氨水,難溶物溶解得到深藍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對此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藍色的配合離子[Cu(NH3)4]2+
B.[Cu(H2O)4]2+比[Cu(NH3)4]2+中的配位鍵穩(wěn)定
C.用硝酸銅溶液代替硫酸銅溶液進行實驗,不能觀察到同樣的現(xiàn)象
D.在[Cu(NH3)4]2+中,Cu2+給出孤電子對,NH3提供空軌道
【練一練】
A
二、超分子
1、概念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子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體
【注意】
微粒間作用力不是共價鍵,主要是靜電作用、范德華力和氫鍵等
2、存在形式
超分子定義中的分子是廣義的,包括離子
3、大小
有的是有限的,有的是無限伸展的
4、范圍
已報道的超分子大環(huán)主體有:DNA,冠醚,環(huán)糊精,杯芳,柱芳經(jīng),瓜環(huán)葫蘆等
5、超分子的特征與應(yīng)用
(1)分子識別
①分離C60和C70
②冠醚識別堿金屬離子
(2)自主裝
分離C60和C70
冠醚識別堿金屬離子。不同大小的冠醚可以識別不同大小的堿金屬離子。
冠醚 適合的粒子(直徑/pm)
12-冠-4 15-冠-5 18-冠-6 21-冠-7 Li+
Na+
K+
Rb+
Cs+
2、猜想這些名稱的含義
思考
C原子:2×5=10
O原子:5
10+5=15
C原子:2×4=8
O原子:4
8+4=12
3、冠醚靠什么原子吸引陽離子
思考
C原子是環(huán)的骨架,穩(wěn)定了整個冠醚
氧原子吸引陽離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渭县| 温宿县| 商水县| 石景山区| 许昌县| 黑河市| 同仁县| 汪清县| 自治县| 苗栗县| 垦利县| 敖汉旗| 五大连池市| 奉节县| 瓦房店市| 金门县| 边坝县| 通榆县| 清涧县| 庆元县| 新龙县| 河北省| 平阳县| 东源县| 高台县| 新和县| 喀喇沁旗| 郑州市| 宜阳县| 周口市| 桓台县| 山丹县| 黔南| 灵武市| 洛浦县| 雷州市| 香港| 晋中市| 房山区| 罗江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