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張PPT)版畫的基本知識版畫屬于間接性藝術,是繪畫和印刷工藝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通過畫稿一制版一印刷三個步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版畫必須有一個能印刷的版,在版上著色后,經過機器或手工印刷,便能產生出豐富多彩具有獨特印刷美感的作品,而且能印出許多幅,因此版畫也是復制性藝術。用油墨印刷的稱為油印版畫,用水性顏料印刷的叫水印版畫。【版畫】版畫,是中國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F存我國最早的版畫,有款刻年月的,是舉世聞名的“咸通”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根據題記,作于公元868年。唐、五代時期的版畫,在我國西北和吳越等地都有發現的作品。宋元時期的佛教版畫,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刻本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北宋的汴京,南宋臨安、紹興、湖州、婺州、蘇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時期的遼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無釋迦牟尼佛像》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明清兩朝是我國版畫的高峰時期,版刻出現了各種流派,出現了以福建建陽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鐫刻質樸;以南京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戲曲小說為主,或粗獷豪放,或工雅 秀麗,風采迥異;以杭州為中心的武陵派,題材開闊,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為中心的徽派,在中國文化史上更具有源遠流長的影響和舉足輕重的地位。1.刻刀在木版上刻制的叫木刻版畫,也稱凸版畫(在凸起的形象部分,著墨印刷)。 2.金屬版上用鋼針平刻或腐蝕制版的叫銅版畫也稱凹版畫,與凸版相反,是著墨在凹線部分印刷。 3.在專用的石版上用藥墨筆描畫,再經過腐蝕制版,利用油和水互相排斥的原理來印刷的叫石版畫。 4.在絲網上利用不同材料封堵、貼,刻或感光制版,再把顏色通過網孔漏印到紙上,叫絲網版畫(孔版)。5.多種材料、多種技法同時使用制作出的綜合版畫。 版 畫 種 類(1)凸版版畫 造型部分、著色部分被留下形成高凸部分,其它地方被刻掉。印刷用的材料滾涂在版的凸起部分。(2)凹版版畫 和凸版相反,印刷材料被滾涂在版的凹槽之間,壓蓋紙之后在紙的上面加壓,使印刷材料轉移到紙面上。(3)平版版畫 相對于凸版與凹版而言,利用化學方法處理版面,產生親水面與親油面,使用油性印刷材料印刷。(4)孔版版畫 版上有與造型相同形態的孔,這些孔可以使印刷材料通過完成印刷。(5)綜合版畫一般是指綜合平、凹、凸、漏幾個版種特點的版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