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A:自主預習案】課 題:價格預習范圍:課本P11-P16預習任務:記憶基本知識價格(市場決定價格: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系決定)1、供求關系與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宗教信仰、習俗等)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來實現的。(反過來,價格的變化也會引起供求關系的變化,商品價格與供求是相互制約的關系)。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賣方市場(賣方起主導作用,處于有利地位 ②供過于求,價格降低——買方市場(買方起主導作用,處于有利地位)2、價格與價值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商場里的商品價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為它們的價值量不同,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成正比。)3、商品的價值量①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對于商品生產者來講,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不利地位;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有利地位。(這就促使商品生產者努力縮短生產商品所用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③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4、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1)勞動生產率的含義 (區分社會勞動生產率和個別勞動生產率)2)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處于有利地位;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則處于不利地位。這就促使商品生產者努力縮短生產商品所用的個別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只有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才能縮短其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給自己的產品提供降價空間,使其在價格競爭乃至生存競爭中更具優勢5、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①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②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注意圖) 注意:市場調節其實是價值規律在起作用。即三大杠桿:價格、供求、競爭。6、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1、對人民生活的影響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③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需要量的影響。A: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將減少對該商品的購買,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重要體現)①調節產量。②調節生產要素的投入。③提高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④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B:課堂活動單】【學習目標】供求關系與價格 價格與價值 商品的價值量 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和生產經營的影響【學習重、難點】 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其表現形式【活動方案】活動一:分析價格下降(上漲)原因的常用表述語言(1)價值決定價格;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社會勞動時間縮短,商品價值量變小,價格下降。(2)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降。 活動二: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活動三:關于商品價值量的計算問題關于商品價值量的計算問題關鍵要注意:商品價值量只與“社會的”有關,和“個別的”無關。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同時,要注意對題中的數量進行觀察、計算。注意: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用除法:原a/(1+x%)=變后的b 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用乘法,原a(1+x%)=變后的b 例1:假設2012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13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3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B)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本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計算此題分兩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12年1單位M商品的價值總量,2013年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就是1+50%,價值總量沒有改變,所以2008年1單位的M商品的價值量為15÷(1+50%)=10;第二步,該國貨幣貶值20%,既過去1單位的貨幣價值,在現在僅為1-20% =80%,用貶值前的貨幣去表示M商品的價格為10元,貶值后的貨幣用來表示M商品的價格,如果把其設為X,則80%X=10 有X=12.5 綜合式為 15÷(1+50%)÷(1-20%)=12.5。正確答案應為B.此題解答的關鍵是對提高50%的理解。提高50%不是提高一倍,應該是1+50%,即生產率提高50%以后,應該是1.5M=15,即1M=10。貨幣貶值20%,相同貨幣只能購買到1-20%的商品,即0.8M=10。因此答案就是12.5。本題設計意圖很好,經濟學和數學結合起來,反映了當代經濟學的最新發展趨勢。活動四:價格與供求相互影響、相互制約(1)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使價格上漲或下跌。供不應求時,價格高于價值;供過于求時,價格低于價值。(2)反過來,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供求,使供求趨于平衡。要正確認識供求和價值對價格變化所起的作用,區分“供求影響價格”和“價值決定價格”的不同說法。供求和價值對價格變化產生影響,但它們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價值對價格起決定作用,是基礎性的影響;供求對價格起影響作用,是多變的,不是基礎性的。活動五:正確理解“等價交換”原則(1)“等價交換”中等價是指交換雙方商品的價值量相等,貨幣出現以后表現為價格與價值相符合。(2)“等價交換”原則不存在于具體交換的每一個場合,只存在于商品交換的平均數中。(3)價格終究還是由價值決定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現象,不僅不違背價值規律,而恰恰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4)不能以特殊現象否定等價交換原則。如文物、名畫、郵票等價格高于價值,但它們價格的變化不會引起商品的擴大生產。同時,等價交換原則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會生活。【交流展示】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C:檢測鞏固卷】 班級 姓名 一、單選題2013年10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顯示,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即CPI同比上漲2.6%,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5%。據此回答1~3題。1.食品類價格上漲( )①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 ②不會引起人們對其需求量的變化 ③對其需求量的影響較小 ④對其需求量的影響較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食品價格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流通環節過多,成本加大是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推手。這表明( )A.價值決定價格 B.供求影響價格C.流通環節決定價格 D.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3.針對物價上漲的現象,商品生產者應該( )①尊重價值規律,充分認識和利用價值規律 ②根據市場供求變化,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生產經營 ③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物價 ④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以價格優勢擴大市場占有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如圖所示,某家電產品在價格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在某一時期內,其需求曲線向右平移。下列選項中,可能導致這種變化的是( )①該商品的替代品價格下降 ②該商品的互補商品價格下降 ③政府增加對該商品的消費補貼 ④政府調低該商品的進口關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下圖反映了當前市場上存在農民賣菜難與市民買菜貴的難題。能夠緩解該難題的措施是( )①發布蔬菜供求信息,促進產銷對接 ②提高蔬菜種植補貼,擴大種植規模 ③合理規劃蔬菜流通,降低運輸成本④改善菜市場衛生環境,提高服務質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少流通環節,降低生產成本,是刺激國內需求和擴大消費的重要措施,下列圖示中,能夠準確反映結構性減稅所帶來的影響的是( )注:P為價格(為含稅價),Q為需求量,C、D兩項中的D1表示減稅前的需求量,D2表示減稅后的需求量。(B)7.假定2012年上半年,某國一單位W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受多種因素影響,2012年下半年該國貨幣貶值20%,且W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50%。從理論上看,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2012年下半年W商品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較上半年( )A.下降20% B.下降約16.7% C.上升20% D.上升約16.7%8.讀漫畫“站票與坐票”,該觀點的合理性在于( )①站票與坐票按相同價格出售違背了價值規律 ②站票乘客與坐票乘客應該享受到同樣的服務 ③票價應以鐵路部門提供的服務的價值為基礎 ④服務性商品的價格應由其使用價值大小決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9.甲乙兩家企業生產同一種商品,并以相同的價格出售這一商品,甲企業盈利,而乙企業虧本。其原因可能是( )①甲企業的商品比乙企業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彈性 ②甲企業商品銷售網絡和售后服務優于乙企業 ③甲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高于乙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 ④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于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如果用橫軸OQ代表需求量,縱軸OP代表價格,那么關于下圖說法正確的是( )①圖1和圖2都表示價格越高,該種商品需求量越小 ②圖1和圖2都表示價格越高,該種商品需求量越大 ③圖1表示的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線,圖2表示的是高檔耐用品需求曲線 ④圖1表示的是高檔耐用品需求曲線,圖2表示的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貫穿南平全境的京福高鐵將于2014年通車,屆時將有大量的游客涌入閩北旅游。有人把高鐵列車稱為“去掉翅膀的飛機”。下列關于高鐵列車和飛機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二者是互為替代品 ②二者是互補商品 ③飛機票價上漲會增加高鐵載客量 ④高鐵票價上漲會減少飛機載客量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12.某國2012年1克黃金與6克白銀的價值是一樣的,售價為360元。如果2013年生產白銀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而生產黃金的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了10%,同時該國全年的CPI平均漲幅為5%,其他條件不變,那么2013年1克黃金與________白銀的價值是一樣的,1克黃金售價( )A.8克 420元 B.5克 420元C.8克 400元 D.4.5克 420元123456789101112 二、簡析題:13.材料一 中國是全球汽車最大消費市場,國際上大量汽車制造商加入中國汽車市場。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我國汽車特別是轎車的價格呈不斷下降的趨勢,每年的下降幅度達兩成左右。 同時,激烈的高層競爭使汽車企業價格大戰此起彼伏。材料二 2013年8月30日零時起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35元和225元,由于油價上漲,小排量汽車和電動汽車、自行車銷售好于大排量汽車。(1)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我國汽車價格不斷下降的原因。(2)為什么汽油價格的提高使得汽車銷售遭遇尷尬?人們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第二課參考答案CACBB,BBBCC,CA答案:(1)價值決定價格。生產汽車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價值量減少;價格還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供過于求,也會導致價格下降,汽車生產能力的增長開始超過需求的增長,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汽車廠商為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紛紛通過降價增強競爭力。(2)①汽油和汽車是互補商品,當汽油價格上升,不僅使汽油需求量減少,而且也使汽車的需求量減少,所以汽車銷售遭遇尷尬。②大排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小排量汽車互為替代品,當大排量汽車需求減少,小排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的需求量就會增加。③對小排量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的消費也符合“綠色消費”的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