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卷六 實驗探究卷(二)第三單元 宇宙(一)模擬日食實驗。小明在演示日食實驗時,繪制了如下實驗示意圖,試著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大球代表的是( )。A.月球 B.地球 C.太陽C2.此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當小球沿方向2水平移動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當小球沿1或3方向移動時可以觀測到的日食類型是(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環食CAB3.如圖模擬的是日食的形成原因,結合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6分)(1)圖中甲同學手里的球模擬_________。月球(2)2020年6月21日,我國境內出現了近10年來唯一一次可見全程的日環食,那天應該是農歷的 _____________(填“初一”或“十五”)。初一(3)在探究日食形成原因時,兩位同學的運動方式應該是________(填“甲繞乙”或“乙繞甲”)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甲繞乙 (二)認識星座。1.認識星座的方法。(1)定_________。根據季節和星圖,確認要認識的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什么方向。方向(2)找明顯特征。在晴朗的夜空,我們會發現一條閃亮的光帶,它就是人們常說的“________”。它是由許許多多的________星組成的,可以成為明顯的標志。銀河恒(3)找亮星,定星座。夏季,根據“銀河”光帶,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顆亮星組成的“夏季大三角”——_______、_______、 _______。這三顆星分別屬于 _______座、_______座、_______ 座。找到亮星后,對照星圖中星座的形態,再去辨認天空中某個星座的其他星星。天津四織女星牛郎星天鵝天琴天鷹2.(1)如圖所示的是__________座,它的明顯標志是______________。(2)在圖中圈出北極星。由于它始終在_____方,所以能幫助我們在夜間辨別方向。大熊北斗七星北3.從地球上觀察太陽時,有時可以觀察到凌日現象(如下圖)。凌日即指太陽被一個小的暗星體(如圖中的小黑點)遮擋,這種小的暗星體經常是太陽系行星。下列行星中可能是圖中的小黑點的是( )。A.水星和金星B.金星和火星C.木星和土星A4.關于哈雷彗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哈雷彗星的公轉周期是76年,是太陽系唯一的一顆彗星B.哈雷彗星和地球一樣也是太陽系的一員C.哈雷彗星俗名“掃帚星”,它的到來會給地球帶來災難B5.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位于( )之間。A.地球和火星B.火星和木星C.木星和土星B(三)讀下面“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圖”回答問題。1.太陽是一顆________。恒星2.太陽能支配著太陽系中其他天體運動的原因是( )。A.太陽能發光發熱B.太陽是靜止不動的C.太陽的質量非常巨大C3.在圖中用“○”畫出月球在太陽系中的大概位置。4.圖中6是八大行星中的_______。5.行星4和5之間是____________。土星小行星帶6.畫出發生金星凌日時三個天體的位置圖。太陽金星地球7.除了金星,還可能會產生凌日現象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填行星名稱)水星8.回憶課堂上“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的過程。請指出圖中的一個不合理的地方。答:行星之間距離表示的不合理。行星的大小比例不合理。沒有標記出土星環。(答案不唯一)第四單元 物質的變化(一)鐵生銹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探究鐵生銹的原因,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鐵生銹是一種________變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①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產生了新物質鐵銹防止水分進入3.該實驗采用了 實驗方法。若要研究水分對鐵生銹的影響,應該選擇實驗 和實驗兩組進行實驗,若要研究氧氣對鐵生銹的影響,應該選擇實驗 和實驗 兩組進行實驗。對比①③②③4.實驗 中的鐵絲生銹速度最快(填序號)。鐵生銹是 和 共同作用的結果。③水空氣5.下面屬于鐵銹特點的是( )。A.堅硬,有光澤B.柔軟,可塑性強C.棕紅色,難溶于水D.能導電,能被磁鐵吸引C6.鐵銹覆蓋在鐵制品表面,但內部的鐵仍會繼續生銹,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鐵銹跟鐵是同一種物質B.鐵銹會跟鐵發生反應C.鐵銹粗糙有孔隙易吸水透氣C7.生活中不能防止鐵生銹的是( )。A.洗干凈的水果刀擦干B.鐵浸入水中C.不銹鋼護欄D.搪瓷臉盆B(二)為了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①把蠟燭依次粘在樓梯上。②將粘有蠟燭的樓梯放入盛有小蘇打的玻璃杯中,如圖A所示。③沿杯口緩緩地倒入一定量的白醋,如圖B所示。④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結果如圖C、D所示。1.圖B中,白醋倒入后,這時我們能聽到明顯的“刺刺”聲,并看到產生大量的氣泡,說明有___________產生。2.從圖B~D中發現有蠟燭熄滅,推斷這種氣體有 的性質。氣體不支持燃燒3.對圖B~D中的“為什么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中間的蠟燭后熄滅,最上面的蠟燭不熄滅”這一現象的解釋,組內同學出現了分歧:觀點一:二氧化碳比空氣輕,氣體從下而上,使得蠟燭自下而上熄滅。上端蠟燭不熄滅是接觸了空氣。觀點二:二氧化碳比空氣重,隨著白醋和小蘇打混合后產生的氣體量增加,導致蠟燭自下而上熄滅。上端蠟燭不熄滅是因為二氧化碳的量沒有達到杯口。你認為哪個觀點正確?請設計一個實驗,用文字描述或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實驗過程:我認為___________(填“觀點一”或“觀點二”)正確。我的實驗過程:觀點二在裝有白醋的窄口瓶中倒入一定量的小蘇打,再將裝有白醋的窄口瓶放在桌沿。在桌沿邊的瓶口上方和下方各點燃一根火柴,觀察火柴的燃燒情況,發現下方的火柴熄滅,而上方的火柴沒有熄滅。4.氣壓噴泉。小明制作一個“簡易噴泉”(如上圖)。只要松開小蘇打粉末袋上的繩子,讓小蘇打掉到白醋中,吸管口就會有液體噴出,形成“噴泉”。請解釋一下,小明制作噴泉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大量的氣體,瓶內壓強增加,把水從吸管中擠出,形成噴泉5.如果讓噴泉液柱噴射更高,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更多的小蘇打和白醋B.換更細的吸管 C.換更粗的吸管C(三)紅燒肉的做法。第一步:將五花肉切成塊,混合油翻炒,待炒至金黃色之后撈出。第二步:鍋底留少許油,加入白糖,小火燒至熔化,呈黃色。第三步:加入五花肉、調料、水等燒開,然后倒入高壓鍋,旺火燒沸,上氣后壓十幾分鐘就可完成。1.將五花肉切成塊的過程中,主要發生了( )。A.物理變化B.化學變化C.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A2.炒糖色時,白糖先熔化變成液態,此時發生了( );繼續加熱,白糖會變成黃色,此時發生了(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C.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AB3.洗凈的鐵鍋沒有擦干很容易生銹,據此推測鐵生銹與( )有關。A.空氣 B.水 C.鐵B4.根據第3題中的推測,可以選擇使用( )來做實驗驗證。①一半浸沒在食用油中的釘子②一半浸沒在水中的釘子③干燥環境下的釘子④浸沒在鹽水中的釘子A.①③ B.②③ C.③④B5.減緩鐵器生銹速度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種方法)放在干燥的地方涂油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