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卷五 實驗探究卷一、研究綠豆種子發芽。將吸水紙在盤子里鋪好,每個盤子都放大小相同的三粒綠豆種子,數天后發芽情況如下表所示:組別 場所 溫度 吸水紙狀態 實驗結果甲 日光下 23℃ 潮濕 全部發芽乙 日光下 23℃ 干燥 沒有發芽丙 不透明箱子里 23℃ 潮濕 全部發芽丁 冰箱冷藏室里 2℃ 潮濕 沒有發芽1.如果以甲組和乙組做對比實驗,那么研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水分2.如果要研究“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這個問題,應該選擇____組和____組做實驗,這組實驗設計屬于________實驗。通過該實驗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綠豆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丙丁對比3.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建議農民伯伯在( )的條件下進行播種。A.寒冷濕潤B.溫暖干燥C.溫暖濕潤C4.分析甲組和丙組的實驗結果,我認為種子的發芽___________光照。(填“需要”或“不需要”)不需要5.種子發芽后,把5粒剛發芽的綠豆并排放在鋪有吸水紙的盤子里,保持盤子的左端濕潤。幾天后,這些綠豆芽的生長情況是( )。A.左端的綠豆芽長勢比較好B.右端的綠豆芽長勢比較好C.中間的綠豆芽長勢比較好A二、蚯蚓與環境的研究。在研究“蚯蚓與環境”時,我們采用以下實驗裝置:在紙盒里鋪上一層潮濕的土壤,以中線為界,一側蓋上透明玻璃板,另一側蓋上厚紙板。1.這個實驗裝置研究的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蚯蚓喜歡明亮還是黑暗的環境2.在設計實驗時,下列哪些條件是不能改變的,請在相應的 里畫“√”。蚯蚓的數量 土壤的干燥與潮濕光線的黑暗 與明亮 空氣的多少√√√3.實驗中用10條蚯蚓而不是1條蚯蚓,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實驗的偶然性4.經過數次實驗,我們發現待在厚紙板一端的蚯蚓數量較多,說明蚯蚓喜歡________的環境。黑暗5.蚯蚓能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還能增加土壤的肥力,這種情況說明( )。A.環境影響生物B.生物影響環境C.生物適應環境B6.不同的動物對環境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動物每年換毛一次或多次,這是因為( )。A.好看 B.保溫C.適應環境C三、設計和制作鋁箔船。把鋁箔紙做成船型容易漂浮在水面上。用邊長12厘米的正方形鋁箔紙做成不同底面積的船。船型1 船型2 船型3示意圖1.小明將邊長為12厘米的鋁箔紙做成不同底面積的船,然后檢測船的載重量。他依次將金屬墊圈輕輕地放入鋁箔船,直到鋁箔船沉入水中。最后一個使鋁箔船沉沒的金屬墊圈不計算在內。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請你將表格中其他數據補充完整。船舷高(厘米) 2 3 4船的底面積(平方厘米) 36船的體積 (立方厘米) 128最大載重量(個) 32 25 166416108642.在放入金屬墊圈的時候,動作要輕,分布要均勻,可重復幾次檢測,取放得最_____(填“多”或“少”)的一次數值。多3.通過實驗,小明發現船的載重量與船的________(填“體積”或“質量”)有關,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的________越大,船的載重量就越大。體積體積四、橡皮泥船。如圖所示為小明制作的橡皮泥小船,兩艘小船的質量相同但大小不同,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用同樣多的橡皮泥捏出甲、乙兩艘大小不同的小船,承載墊圈數量較多的是______(填“甲”或“乙”)船。甲2.根據上述判斷,請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船的體積大,排開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也大,所以載重量大3.若想讓乙船的載重量有所提升,在不增加橡皮泥質量的情況下,則應盡量增大船體浸入水中的________。體積4.小明在測試小船的載重量時,放到第20個墊圈時小船下沉了,則該小船的載重量為( )的質量。A.19個墊圈 B.20個墊圈C.21個墊圈A五、模擬溫室效應實驗。實驗材料:溫度計、透明的塑料密封袋、記錄單。實驗方法:把裝入密封袋的溫度計和另一支相同的溫度計并排同時放置在陽光下。密封袋內外空氣溫度升高情況記錄表時間 密封袋內/℃ 密封袋外/℃初始溫度 12 121分鐘 13 132分鐘 14 133分鐘 15 144分鐘 16 145分鐘 17 146分鐘 17 147分鐘 18 141.該實驗中相同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透明的塑料密封袋模擬了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溫度計,并排同時放在陽光下(答案不唯一)溫室氣體3.根據以上數據得出結論:一段時間后,密封袋內的溫度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密封袋外的溫度。大氣中的________像密封袋那樣,既能讓陽光的熱量進入溫室中,又能阻止一部分熱量散發,導致氣溫 ________。高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升高六、比較金屬的傳熱性能。1.如圖所示,在比較銅、鋁、鐵的傳熱性能時,實驗中改變的條件是金屬棒的材料,需保持相同的條件有____、____(填序號)。A.銅、鋁、鐵三根金屬棒的粗細B.銅、鋁、鐵上的火柴掉落的順序C.每根火柴上蠟滴的大小AC2.實驗中,選用蠟粘火柴的原因是( )。A.蠟遇火不會燃燒B.蠟是熱的不良導體C.蠟遇熱會熔化C3.實驗中,火柴的作用是( )。A.火柴會燃燒,能幫助我們看清楚熱傳遞的方向B.火柴掉下的速度能幫助我們看清楚熱傳遞的速度C.火柴的顏色會改變,能幫助我們看清楚熱傳遞的方向B4.實驗結論:在三種金屬中,銅傳熱性熱最快,鋁次之,鐵最慢。各種金屬的傳熱性能是_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不同的七、水加熱實驗。1.如圖所示,用酒精燈給一杯水加熱,測量水加熱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應該用___________進行測量。溫度計2.使用酒精燈加熱,必須要用酒精燈的_________進行加熱,因為它的溫度最高。外焰3.小科在實驗中觀察到水底有氣泡冒上來。有以下3種推測,其中不合理的是( )。A.燒杯底部的水先被燒熱B.水面上冒出的許多“白氣”是液體小水珠C.氣泡在上浮的過程中不會受到水的浮力C4.水完全沸騰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會( )。A.繼續上升 B.保持不變C.從100℃開始下降B5.小科觀察到水在100℃左右沸騰了,停止加熱,剛撤掉酒精燈時,水的溫度會( )。A.一直保持在100℃B.立刻下降C.保持在100℃一小會兒后開始下降C6.通過對水的持續加熱和沸騰后停止加熱的探究,小科認為水的溫度變化與熱量有關,小科還認為水沸騰的溫度在100℃左右。這個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A.提出問題 B.實驗探究C.研討交流 D.得出結論D八、水溫變化。在室溫21℃的實驗室里連續測量了一杯熱水的溫度,數據記錄在下表中。時間 開始 1 分鐘 2 分鐘 3 分鐘 4 分鐘 5 分鐘 6 分鐘 7分鐘溫度(℃) 90 83 78 74 71 68 66 651.這杯熱水溫度下降的規律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C.勻速下降2.水溫這樣的變化,說明水里的熱量在( )。A.增加 B.減少 C.先減少后增加BB3.如果實驗室的溫度保持不變,這杯水放置一天以后的溫度是( )。A.0℃ B.57℃ C.21℃4.如果把這杯水一直敞開放在實驗室,幾天后,發現杯子里的水會( )。A.不變 B.減少 C.增加CB5.發生第4題中這個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知道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水沸騰的溫度是________℃。水在不斷地蒸發01007.測量水溫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溫度計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B.把溫度計從水中拿出來再讀數C.等溫度計的液柱穩定后再讀數C九、小科所在科學小組為了比較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溫性能,設計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用這兩種材料分別包裹裝有熱水的密閉燒瓶,讓它們自然冷卻,利用溫度計和計時器定時測量兩個燒瓶中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時間(分鐘) 0 10 20 30 40 …… 150 180泡沫塑料組水溫(℃) 80 65 55 50 46 …… 21 20棉絮組水溫(℃) 80 55 43 28 …… 20 201.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實驗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還應考慮影響水溫變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燒瓶相同、水的初溫相同、環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__相同。水量2.表格中有一個數據忘記填寫了,但記錄員記得是下面三個數據中的一個,你覺得合理的是( )。A.45 B.32 C.233.分析上表數據可知: 他們實驗時的室內溫度是( )℃。A.80 B.30 C.20BC4.40分鐘后,泡沫塑料包裹的燒瓶水溫降低了 ℃,而棉絮包裹的燒瓶水溫降低了_____℃,由此可以得出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52泡沫塑料比棉絮的保溫性能更好5.除了通過觀察相同時間內水降低的溫度來比較這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外,根據上表數據,你還可以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這兩種材料的保溫性能。降低相同溫度所用的時間6.保溫材料一般有( )的特性。A.傳熱快,散熱也快B.傳熱慢,散熱也慢C.傳熱快,散熱慢B7.在比較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溫性能的實驗中,小科所在科學小組設計的減緩散熱的方式中沒有減緩( )。A.熱對流 B.熱輻射 C.熱傳導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