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1張PPT)卷二 船的研究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獨木舟是古代常用的一種船,它的動力是( )。A.風力 B.水力 C.人力C2.獨木舟的船頭要做成尖形是為了( )。A.節省材料 B.美觀C.減少阻力,讓它行駛得更快3.竹筏不容易側翻,是因為它具有( )的特點。A.韌性好 B.容易浮起來C.底面積大 ,高度低CC4.竹筏的竹子之間有很多的縫隙,當它裝載很多貨物時,貨物容易( )。A.沉入水底B.被水浸濕C.散落B5.在測試橡皮泥小船的載重量時,某同學放了20個相同的重物后,小船沉了下去,這艘橡皮泥小船的載重量是( )重物的質量。A.19個 B.20個 C.21個A6.我們用橡皮泥或者鋁箔紙造一艘有一定承載能力的船,下列( )不適合用來測試船的承載能力。A.相同的鐵墊圈B.大小不同的鐵塊C.相同的鉤碼B7.小船在測試載重量時,隨著重物越放越多,小船浸入水中的體積也會( )。A.越大 B.越小 C.不變A8.給船體分艙有利于裝載貨物,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防止船側翻B.防止貨物滑動,船受力不均C.以上說法都對C9.電動風扇小船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偏離方向,如果需要能隨時調整方向,可以( )。A.在船的兩邊放船槳B.安裝船舵C.安裝方向盤B10.與帆船相比,電動風扇小船的優勢是( )。A.動力可以持續B.行駛速度可以調節C.以上說法都對C11.給電動風扇小船安裝好船舵后,某同學想讓船掉頭更快,可以( )。A.讓船舵偏轉角度變大B.讓船舵偏轉角度變小C.船舵的偏轉角度大小對船調整方向沒有影響,調整其他部位A12.某同學安裝好蒸汽小船后,發現船行駛得太快,下列方法可以讓船行駛得慢一些的是( )。A.用更小的火加熱金屬管B.減輕船的重量C.改變船舵的方向A13.某小組測試小船的性能時發現他們的小船前進時總是偏向一側,調整船舵后還是不能解決問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船的動力不夠B.船體的形狀不夠對稱C.重物放置不均勻導致船體傾斜A14.某同學造了一艘電動風扇小船,他想讓小船前進得更快一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換一個小一點的電動機B.螺旋槳換成更大的C.改變船舵的方向B15.根據教材實驗結果,用同樣的鋁箔紙折出下列船,它們的載重量相比,( )。A.①號最大 B.②號最大C.③號最大A16.船舵的作用是( )。A.讓船保持一定的方向移動B.讓船的速度加快C.讓船的動力持續A17.下列這些船中,穩定性最差的是( )。A. B. C.A獨木舟帆船輪船18.以下四個時期是船發展的主要階段:①舟筏時代;②蒸汽機船時代;③柴油機船時代;④帆船時代。將這四個時期按照船的發展史進行排序,正確的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C19.生活中,我們發現渡船的底部特別寬闊,這樣設計的好處是( )。A.增加船身質量B.增加船的動力C.增加穩定性,使船不易側翻C20.制作我們的小船時,一般會經歷的過程是( )。A.設計→制作→測試→問題→完善B.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C.設計→問題→制作→測試→完善B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1.從古代到現代,船的動力、材料和性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獨木舟的底部面積較小容易側翻,所以獨木舟毫無用處。 ( )√×3.我們用鉤碼的數量表示竹筏的載重量,每個鉤碼的質量必須要一樣。 ( )4.沉的材料和浮的材料都可以造船。 ( )5.船的載質量與船只體積大小、結構、重物放置方法等多種因素有關。 ( )√√√6.相同質量的橡皮泥,做成體積較大的形狀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7.給船安裝好船舵后,船就可以控制方向了。 ( )√√8.測試船的載重量時,鐵墊圈要輕輕放,放均勻,做三次,取最大值。 ( )9.船的制作需要考慮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的材料、船的動力系統等因素。 ( )10.船在測試過程中會不斷發現問題,這些問題不用立刻解決。( )√√×三、連線題(每線1分,共5分)把船的動力和對應的船用線連起來。核潛艇 人 力獨木舟 核動力電動風扇船 風力帆船 蒸汽蒸汽船四、實驗探究題(共45分)1.我們發現大多數船的船首都是“尖”形的,某同學準備了這些材料:若干回形針、棉線、裝滿水的水槽和兩塊一樣的木板(形狀如下圖所示)。他打算設計一個對比實驗用甲、乙兩種方式前進,探究船首形狀與阻力大小之間的關系。(每小題2分,共8分)(1)這個實驗中改變的條件:船首的 ;不改變的條件:船的 、船的體積、與水的接觸面積。形狀材料(第2空答案不唯一)(2)我們可以用( )來作為船的動力。A.回形針的重力B.船自身的重力C.手的推力A(3)這艘船的動力的產生方式和下列交通工具( )比較像。A.纜車B.推車C.電動車A(4)在實驗的過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注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分工合作B.繩子要綁在木塊中間的位置,不然會偏離方向C.在實驗過程中可以用手拉一拉繩子,幫助船不偏離方向C2.用橡皮泥造小船。(每空2分,共10分)(1)同一塊橡皮泥,做成( )最容易浮在水面上。A.實心正方體 B.空心船體C.實心球體 D.實心船體B(2)在制作我們的小船前,要先對小船進行設計,設計時不用優先考慮的因素是( )。A.美觀程度 B.安全性C.動力系統 D.載重量A(3)設計小船時,我們要先畫出小船的設計圖。下圖是畫小船設計圖時用的圖紙,圖紙上的小格子是為了( )。C“_____”號設計方案小船設計圖(圖文結合)提示:其他小組提出改進建議后,請用其他顏色的筆修改。A.便于畫出直線 B.找到畫圖中心點C.便于計算船的大小D.讓設計圖顯得更美觀(4)橡皮泥小船制作完成后,要對小船進行測試。在測試小船載重量的過程中,小船不小心被碰翻了,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此時測量的墊圈數記為載重量B.自己估計一個數記為載重量C.在此時測量的墊圈數的基礎上減一,記為載重量D.重新測一次,將重新測量的墊圈數記為載重量D(5)測試時,發現橡皮泥小船容易側翻。為了增加小船的穩定性,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給小船安裝一個船舵B.加高小船的船舷C.增大小船底部面積D.增加一個動力裝置C3.2012年,中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試成功,它是當時世界上下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達7062米。(8分)(1)“蛟龍”號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的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1分)豎直向上(2)許多國家都在研制更大下潛深度的深潛器,主要采用高強度鋼和鈦合金等材料制成。以上說明我們制造“蛟龍”號一定需要( )。(1分)A.沉的材料 B.浮的材料C.半沉半浮A(3)“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時,潛水器腹下有四塊壓載鐵,完成任務后,丟棄這四塊壓載鐵,潛水器會上浮。“蛟龍”號是通過改變自身的______(填“質量”或“體積”)來實現上浮和下沉。(2分)質量(4)為了研究壓載鐵的作用,小科準備了三個相同的瓶子,用沙子模擬壓載鐵,其中①號是空瓶,②號瓶子中裝了約瓶子容積三分之一的沙,③號瓶子中裝了約瓶子容積三分之二的沙,蓋緊瓶蓋,放入裝水的水槽中,沉浮情況如下圖所示。將這①、②、③號三個瓶子分別單獨放入水槽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小的是( )。(2分)A.①號瓶子B.②號瓶子C.③號瓶子A(5)“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四塊壓載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潛水器的重量,使潛水器在水中下沉4.小科學習了《船的研究》單元后準備設計制作一艘小船。(每空2分,共10分)(1)首先,小科需要做的是( )。A.畫出設計圖 B.測試C.制作 D.明確任務D(2)小科準備做一艘載重量達到250克,有自己的動力,能把貨物運送到目的地,盡可能省錢的小船。他需要考慮什么問題?( )A.船體材料 B.成本費用C.動力系統 D.以上都是D(3)小科做了一艘如右圖所示的小船,這艘小船的動力是________。(4)小科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小船不能沿直線行駛,可以建議他安裝一個________來控制船的航行方向。蒸汽船舵(5)小科安裝了船舵,想要船往右邊行駛,船舵應該( )偏轉。A.往左 B.往右 C.往中間B5.制作一個竹筏。(9分)用幾根竹竿或木條,做一個竹筏模型。(1)在選擇材料時,應選擇( ),以提高載重量。(2分)A.沒有竹節的竹竿B.一端有竹節的竹竿C.兩端均有竹節的竹竿C(2)下列捆扎方式最合理的是( )。(2分)A. B.C.A(3)在測試竹筏的載重量時,在竹筏上放螺母,( )。(1分)A.把螺母都放在竹筏的一側B.把螺母均勻地放在竹筏上C.可以隨意放置B(4)小明制作好竹筏后,測試了竹筏的載重量,以下是他記錄的墊圈數量,以及與獨木舟的對比情況。(2分)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獨木舟 5個 6個 5個竹筏 8個 8個 9個從數據中我們知道,竹筏的載重量是______個墊圈的質量;通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竹筏的載重量比獨木舟的載重量______。(5)從測試結果中我們發現:竹筏與獨木舟相比,優點是穩定性 _______、載重量______。(2分)9大更好更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